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5讲 植物的新陈代谢(2)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5讲 植物的新陈代谢(2)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5讲 植物的新陈代谢(2)
               
1.(2023,安徽)校园中的腊梅尚未长出绿叶,花就已陆续绽放。推测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
A.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
D.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2.(2023,陕西)小秦知道了新疆哈密瓜甜的原因后,想探究夜间温度对苹果含糖量(“糖心指数”越高,含糖量越高)的影响,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选取同一果园长势相近的果树,分两组进行探究。依据下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摘果日期越晚,含糖量越低
B.夜间温度升高,含糖量降低
C.1组含糖量均高于2组
D.1组夜间有机物消耗少于2组
3.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因具①过程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仅②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①②过程依次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D.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4.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两盆植物放入相同的装置中,最后观察植物有无淀粉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B.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实验后乙装置中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变为蓝色
5.(2022,聊城)为提高玉米产量,研究人员对其种植密度进行研究,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为玉米最合适的种植密度
B.种植密度为d时,玉米的产量最高
C.种植密度越大,玉米积累的有机物越多
D.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增强
6.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装置中,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图中的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1)从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2)该叶片在20 ℃时的呼吸速率是10 ℃时呼吸速率的____倍。
(3)20 ℃、2万勒克斯光照时,叶片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____毫克。
7.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农作物。
(1)如图表示晴朗白天甘蔗田间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信息作出解释。
(2)农民常常通过施农家肥来提高甘蔗产量,请写出该方法蕴含的科学原理。
8.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的____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___。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____(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____。
9.(2023,云南)云南省元谋县是全国规模化栽培番茄的主产区之一,元谋番茄已成为知名区域品牌。下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____(选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____循环。
(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____(填序号)制造的。
(3)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
(4)番茄种植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写出一条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____。第5讲 植物的新陈代谢(2)
               
1.(2023,安徽)校园中的腊梅尚未长出绿叶,花就已陆续绽放。推测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C)
A.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
D.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2.(2023,陕西)小秦知道了新疆哈密瓜甜的原因后,想探究夜间温度对苹果含糖量(“糖心指数”越高,含糖量越高)的影响,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选取同一果园长势相近的果树,分两组进行探究。依据下图可得出的结论是(B)
A.摘果日期越晚,含糖量越低
B.夜间温度升高,含糖量降低
C.1组含糖量均高于2组
D.1组夜间有机物消耗少于2组
3.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小麦因具①过程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仅②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①②过程依次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D.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4.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两盆植物放入相同的装置中,最后观察植物有无淀粉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实验前需要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B.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实验后乙装置中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变为蓝色
5.(2022,聊城)为提高玉米产量,研究人员对其种植密度进行研究,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点为玉米最合适的种植密度
B.种植密度为d时,玉米的产量最高
C.种植密度越大,玉米积累的有机物越多
D.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增强
6.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装置中,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图中的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1)从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加快__。
(2)该叶片在20 ℃时的呼吸速率是10 ℃时呼吸速率的__3__倍。
(3)20 ℃、2万勒克斯光照时,叶片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__7.5__毫克。
7.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农作物。
(1)如图表示晴朗白天甘蔗田间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信息作出解释。
答:甘蔗中上部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被消耗,浓度降低。下部光线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向下运动,所以下部二氧化碳浓度高。
(2)农民常常通过施农家肥来提高甘蔗产量,请写出该方法蕴含的科学原理。
答:农家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有机物被分解后可以形成腐殖质,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同时农家肥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被植物根吸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8.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的__气孔__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__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__。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__韧皮部__(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__该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成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__。
9.(2023,云南)云南省元谋县是全国规模化栽培番茄的主产区之一,元谋番茄已成为知名区域品牌。下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__导管__(选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__水__循环。
(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__①__(填序号)制造的。
(3)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__减弱__(选填“减弱”或“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
(4)番茄种植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写出一条提高番茄产量的措施:__合理密植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