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一、单选题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观察温度计上的示数时,正确观察角度是( )A.仰视 B.俯视 C.平视2.(2023四上·南召期末)冬天戴着眼镜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会变模糊,这是因为( )。A.水蒸气遇冷凝结 B.水的蒸发 C.水凝固成冰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凝结的是( )A.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B.河面结冰C.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4.(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水结冰时体积会( )A.增大 B.不变 C.减小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A.熔化 B.融化 C.溶解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 )在液体中。A.完全浸没 B.半浸没 C.不浸没7.(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俯视温度计的液柱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8.(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下降9.(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豆豆将锥形瓶口套上气球,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气球里的空气大部分缩到瓶里去了B.气球没多大变化C.几秒钟后气球就鼓起来10.(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一般用( )加热。A.焰心 B.内焰 C.外焰二、判断题1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 )12.(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 )1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 )14.(2020三上·龙华期末)要保持水一直沸腾,这就需要不断加热,所以水的温度还在不断升高。( )1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物体在升温时会散失热量,在降温时会吸收热量。 ( )三、实验探究题1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探究液体和气体的性质。(1)龙龙先给乙烧杯装入0摄氏度冰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 ;如果先给乙烧杯装入100摄氏度开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____。A.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B.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C.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____就是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制成的。A.比重计 B.温度计 C.弹簧测力计(4)龙龙妈妈不小心扭伤了脚,脚部快速充血并发生肿胀,医生要求24小时内 。(填“热敷”或“冰敷”)四、单选题17.(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 )A.地球 B.太空 C.月球18.(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面测量太阳高度图中,能正确表示太阳高度的是( )A.A B.B C.C19.(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D.短→长→短20.(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中,白色的部分代表的是( )A.海洋 B.云层、冰川 C.森林、草原2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如图是不同的日晷,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是计时工具B.它们是测量温度的工具C.它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有规律制成22.(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 )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A.月球 B.太阳 C.火星2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月相的变化周期是( )A.一个星期 B.一个月C.一年 D.农历的一个月24.(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农历二十号时,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是( )A. B. C.2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如图所示,当太阳在( )处时A.A B.B C.C2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是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B.月球是围绕地球运行的,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C.月球围绕着太阳运行,也是一颗行星五、判断题27.(2023四下·英德期中)海面上驶来的船只,人们总是先看到船身。( )28.(4·岳池期末)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绿色部分面积最大。( )29.(2021四下·巴林左旗期末)月球上没有液态水,但是有空气。( )30.(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可以用尺子直接测量太阳的高度。 ( )3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我们可以根据月亮的形状和位置,大致判断农历日期。 ( )六、选择题32.(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选项中全是昆虫的是( )①蟋蟀②蟑螂③蚯蚓④蝉⑤蝴蝶⑥蜘蛛⑦苍蝇⑧蜜蜂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⑧3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动物中属于甲虫的是( )A.螳螂B.蚂蚁C.七星瓢虫34.(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当蚕的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 )之前的状态,称作“眠”。A.即将吐丝 B.即将蜕皮 C.即将结茧3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研究“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时,每个盒子中最好用( )蚕宝宝。A.1条 B.2条 C.10条3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在研究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还是黑暗的地方时,我们保持同样的实验条件是( )A.温度 湿度 亮度 B.温度 亮度 食物 C.温度 湿度 食物37.(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蚕一生要蜕( )次皮。A.4 B.5 C.638.(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蚕的生命过程经历的四种形态是( )A.卵→蛹→幼虫→成虫B.卵→幼虫→成虫→蛹C.卵→幼虫→蛹→成虫39.(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蜻蜓B.蚊子C.西瓜虫40.(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昆虫的足长在( )A.头部 B.腹部 C.胸部4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面活动中,我们不便于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是( )A.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B.米在什么情况下不容易生虫C.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七、判断题42.(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甲虫都是有翅膀的。 ( )43.(2024四下·沈阳月考)甲虫是种类最多的昆虫。( )44.(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所有的昆虫都有一对翅膀。 ( )4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吃了几天桑叶的蚕宝宝不吃也不动了,说明蚕宝宝要死了。 ( )4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实验的公平性。(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 在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时,我们应该选择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角度是平视,俯视、仰视的角度读数都不正确。故A正确,BC选项错误。2.【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户外进入温暖的房间,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放热形成大量的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上会雾蒙蒙的。3.【答案】C【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选项A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错误;属于蒸发现象;选项B河面结冰,错误;属于凝固现象;选项C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正确。4.【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了。所以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5.【答案】B【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波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6.【答案】A【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操作规范,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液泡要完全浸没液体中,但不可以接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7.【答案】C【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要将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时读出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A.读数时,俯视温度计的液柱,错误;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错误;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正确。8.【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9.【答案】C【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 空气受热时,体积变大;变冷时体积变小,由此可以得出,空气具热胀冷缩的性质。将套上气球的锥形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几秒钟气球就会鼓起来,因为空气受热膨胀,所以C符合题意。10.【答案】C【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根据酒精灯火焰温度的特点,外焰部分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部分加热。11.【答案】正确【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 根据对温度计的认识,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计内的液柱会根据被测物体的温度而膨胀或收缩,表现为液柱的上升或下降。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2.【答案】正确【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13.【答案】正确【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水的沸点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到100℃时发生沸腾。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4.【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也不再上升了。15.【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物体在升温时会吸收热量,降温时会放出热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6.【答案】(1)C;B(2)A(3)B(4)冰敷【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龙龙先给乙烧杯装入0摄氏度冰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是导管内的液体向右移动;如果先给乙烧杯装入100摄氏度开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导管内的液体向左移动。(2)一般情况下,液体、固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A符合题意。(3)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就是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制成的,所以B符合题意。(4)龙龙妈妈不小心扭伤了脚,脚部快速充血并发生肿胀,医生要求24小时内冰敷。原因是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和减少组织液渗出,避免肿胀出血,减轻消肿。17.【答案】C【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18.【答案】C【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C符合题意。19.【答案】C【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20.【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主题海报【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地貌的认识,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21.【答案】B【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日晷又称为日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有规律制成,日晷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有一根类似于针一样的暑针设于轨面上,人们主要根据暑针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来判断时间。22.【答案】A【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故选:A。23.【答案】D【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是有规律性和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24.【答案】C【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来越少,又回复到“朔”。选项C正确。25.【答案】A【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越高,影子长度越短,图中,太阳位于A处时,物体影子最长,B处时,物体影子最短。26.【答案】C【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A、地球是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选项观点正确;B、月球是围绕地球运行的,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选项观点正确;C、月球围绕着地球运行,也是一颗卫星,选项观点错误。27.【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解析】【分析】 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人们站在海边看远处的航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也是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子。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8.【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 地球上蓝色部分代表海洋71%、绿色部分代表陆地29%,说明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海洋和小部分的陆地组成。所以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蓝色部分面积最大。29.【答案】错误【知识点】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也听不到声音。30.【答案】错误【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太阳的高度可以用太阳高度测量器来测量,也可以用简单的日晷方法来测量,不能用尺子直接测量太阳的高度。31.【答案】正确【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新月:农历初一,即朔日。上娥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至初七。上弦:农历初八。凸月:农历初九至农历十四。满月:农历十五日或十六日。残月:农历十六至农历二十二。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下娥眉月:农历二十四至月末。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我们可以根据月亮的形状和位置,大致判断农历的日期。32.【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如蝴蝶、蚊子、苍蝇、蜻蜓、蜜蜂、蝗虫等。蟋蟀、蟑螂、蝉、蝴蝶、苍蝇、蜜蜂,都属于昆虫。33.【答案】C【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 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甲虫的特征: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能飞的后翅上。七星瓢虫具有甲虫的特征是甲虫;蚂蚁、蝴蝶不具有甲虫的特征不是甲虫。34.【答案】B【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 当蚕的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即将蜕皮之前的状态,称作“眠”,蚕蜕皮指的是蚕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的过程。35.【答案】C【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桑叶是蚕的主食,喂食过桑叶的蚕吐出的蚕丝质量会更好。研究“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时,每个盒子中最好用10条蚕宝宝,才有对比性,结论才准确。36.【答案】C【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还是黑暗的地方时,我们保持同样的实验条件是温度、湿度、食物,亮度是变量。37.【答案】C【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 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km长。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蚕的一生要蜕6次皮,有4次是在幼虫期完成的。38.【答案】C【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例如:苍蝇、蜜蜂、家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差别不大。例如:蟑螂、蝗虫等。蚕的生命过程经历的四种形态是卵→幼虫→蛹→成虫。39.【答案】C【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外骨骼,包妻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故蚊子、蜻蜓都是昆虫,西瓜虫不属于昆虫。40.【答案】C【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41.【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A、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我们不便于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符合题意;B、米在什么情况下不容易生虫,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不符合题意: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不符合题意。42.【答案】正确【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甲虫都是有翅的,不过有些已经退化了或变异了,退化了的就像火柴棍模样似的,甲虫都是昆虫科里的,全是有翅的。43.【答案】正确【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 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根据对昆虫特征的认识,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44.【答案】错误【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但不是所有的昆虫,但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翅膀,比如蚂蚁是昆虫。45.【答案】错误【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蚕在幼虫阶段,快要吐丝结茧之前,会抬着头,不吃也不喝,这样的状态我们称为:眠,并不是蚕宝宝要死了。46.【答案】正确【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题目观点正确。所以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公平性,也就是除了对比因素的不同之外,其他因素要保持一致。1 / 1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一、单选题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观察温度计上的示数时,正确观察角度是( )A.仰视 B.俯视 C.平视【答案】A【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 在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时,我们应该选择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角度是平视,俯视、仰视的角度读数都不正确。故A正确,BC选项错误。2.(2023四上·南召期末)冬天戴着眼镜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会变模糊,这是因为( )。A.水蒸气遇冷凝结 B.水的蒸发 C.水凝固成冰【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户外进入温暖的房间,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放热形成大量的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上会雾蒙蒙的。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现象中,属于凝结的是( )A.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B.河面结冰C.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答案】C【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选项A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错误;属于蒸发现象;选项B河面结冰,错误;属于凝固现象;选项C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正确。4.(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水结冰时体积会( )A.增大 B.不变 C.减小【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了。所以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A.熔化 B.融化 C.溶解【答案】B【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波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 )在液体中。A.完全浸没 B.半浸没 C.不浸没【答案】A【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操作规范,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液泡要完全浸没液体中,但不可以接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7.(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俯视温度计的液柱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答案】C【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要将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时读出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A.读数时,俯视温度计的液柱,错误;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错误;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正确。8.(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下降【答案】A【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9.(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豆豆将锥形瓶口套上气球,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气球里的空气大部分缩到瓶里去了B.气球没多大变化C.几秒钟后气球就鼓起来【答案】C【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解析】【分析】 空气受热时,体积变大;变冷时体积变小,由此可以得出,空气具热胀冷缩的性质。将套上气球的锥形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几秒钟气球就会鼓起来,因为空气受热膨胀,所以C符合题意。10.(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一般用( )加热。A.焰心 B.内焰 C.外焰【答案】C【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解析】【分析】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根据酒精灯火焰温度的特点,外焰部分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部分加热。二、判断题1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或下降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 )【答案】正确【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 根据对温度计的认识,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计内的液柱会根据被测物体的温度而膨胀或收缩,表现为液柱的上升或下降。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2.(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 )【答案】正确【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1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 水的沸点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到100℃时发生沸腾。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4.(2020三上·龙华期末)要保持水一直沸腾,这就需要不断加热,所以水的温度还在不断升高。(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也不再上升了。1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物体在升温时会散失热量,在降温时会吸收热量。 (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物体在升温时会吸收热量,降温时会放出热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三、实验探究题1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探究液体和气体的性质。(1)龙龙先给乙烧杯装入0摄氏度冰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 ;如果先给乙烧杯装入100摄氏度开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____。A.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B.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C.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____就是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制成的。A.比重计 B.温度计 C.弹簧测力计(4)龙龙妈妈不小心扭伤了脚,脚部快速充血并发生肿胀,医生要求24小时内 。(填“热敷”或“冰敷”)【答案】(1)C;B(2)A(3)B(4)冰敷【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解析】【分析】(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龙龙先给乙烧杯装入0摄氏度冰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是导管内的液体向右移动;如果先给乙烧杯装入100摄氏度开水,甲烧杯不装水,会出现现象导管内的液体向左移动。(2)一般情况下,液体、固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A符合题意。(3)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就是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制成的,所以B符合题意。(4)龙龙妈妈不小心扭伤了脚,脚部快速充血并发生肿胀,医生要求24小时内冰敷。原因是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和减少组织液渗出,避免肿胀出血,减轻消肿。四、单选题17.(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 )A.地球 B.太空 C.月球【答案】C【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18.(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面测量太阳高度图中,能正确表示太阳高度的是( )A.A B.B C.C【答案】C【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C符合题意。19.(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D.短→长→短【答案】C【知识点】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20.(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中,白色的部分代表的是( )A.海洋 B.云层、冰川 C.森林、草原【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地球主题海报【解析】【分析】根据对地球地貌的认识,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2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如图是不同的日晷,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是计时工具B.它们是测量温度的工具C.它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有规律制成【答案】B【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日晷又称为日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有规律制成,日晷形状大小不同,但都有一根类似于针一样的暑针设于轨面上,人们主要根据暑针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来判断时间。22.(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 )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A.月球 B.太阳 C.火星【答案】A【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故选:A。2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月相的变化周期是( )A.一个星期 B.一个月C.一年 D.农历的一个月【答案】D【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是有规律性和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24.(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农历二十号时,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来越少,又回复到“朔”。选项C正确。2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如图所示,当太阳在( )处时A.A B.B C.C【答案】A【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越高,影子长度越短,图中,太阳位于A处时,物体影子最长,B处时,物体影子最短。2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是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B.月球是围绕地球运行的,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C.月球围绕着太阳运行,也是一颗行星【答案】C【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A、地球是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选项观点正确;B、月球是围绕地球运行的,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选项观点正确;C、月球围绕着地球运行,也是一颗卫星,选项观点错误。五、判断题27.(2023四下·英德期中)海面上驶来的船只,人们总是先看到船身。( )【答案】错误【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解析】【分析】 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人们站在海边看远处的航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也是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子。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28.(4·岳池期末)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绿色部分面积最大。( )【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 地球上蓝色部分代表海洋71%、绿色部分代表陆地29%,说明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海洋和小部分的陆地组成。所以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蓝色部分面积最大。29.(2021四下·巴林左旗期末)月球上没有液态水,但是有空气。( )【答案】错误【知识点】月球的特征【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也听不到声音。30.(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可以用尺子直接测量太阳的高度。 ( )【答案】错误【知识点】日晷【解析】【分析】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太阳的高度可以用太阳高度测量器来测量,也可以用简单的日晷方法来测量,不能用尺子直接测量太阳的高度。3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我们可以根据月亮的形状和位置,大致判断农历日期。 ( )【答案】正确【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新月:农历初一,即朔日。上娥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至初七。上弦:农历初八。凸月:农历初九至农历十四。满月:农历十五日或十六日。残月:农历十六至农历二十二。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下娥眉月:农历二十四至月末。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我们可以根据月亮的形状和位置,大致判断农历的日期。六、选择题32.(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选项中全是昆虫的是( )①蟋蟀②蟑螂③蚯蚓④蝉⑤蝴蝶⑥蜘蛛⑦苍蝇⑧蜜蜂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⑧【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如蝴蝶、蚊子、苍蝇、蜻蜓、蜜蜂、蝗虫等。蟋蟀、蟑螂、蝉、蝴蝶、苍蝇、蜜蜂,都属于昆虫。33.(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动物中属于甲虫的是( )A.螳螂B.蚂蚁C.七星瓢虫【答案】C【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 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甲虫的特征: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能飞的后翅上。七星瓢虫具有甲虫的特征是甲虫;蚂蚁、蝴蝶不具有甲虫的特征不是甲虫。34.(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当蚕的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 )之前的状态,称作“眠”。A.即将吐丝 B.即将蜕皮 C.即将结茧【答案】B【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 当蚕的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即将蜕皮之前的状态,称作“眠”,蚕蜕皮指的是蚕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的过程。3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研究“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时,每个盒子中最好用( )蚕宝宝。A.1条 B.2条 C.10条【答案】C【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桑叶是蚕的主食,喂食过桑叶的蚕吐出的蚕丝质量会更好。研究“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时,每个盒子中最好用10条蚕宝宝,才有对比性,结论才准确。3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在研究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还是黑暗的地方时,我们保持同样的实验条件是( )A.温度 湿度 亮度 B.温度 亮度 食物 C.温度 湿度 食物【答案】C【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还是黑暗的地方时,我们保持同样的实验条件是温度、湿度、食物,亮度是变量。37.(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蚕一生要蜕( )次皮。A.4 B.5 C.6【答案】C【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 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km长。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蚕的一生要蜕6次皮,有4次是在幼虫期完成的。38.(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蚕的生命过程经历的四种形态是( )A.卵→蛹→幼虫→成虫B.卵→幼虫→成虫→蛹C.卵→幼虫→蛹→成虫【答案】C【知识点】蚕的一生【解析】【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例如:苍蝇、蜜蜂、家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差别不大。例如:蟑螂、蝗虫等。蚕的生命过程经历的四种形态是卵→幼虫→蛹→成虫。39.(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蜻蜓B.蚊子C.西瓜虫【答案】C【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主要特征:体表具有外骨骼,包妻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1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故蚊子、蜻蜓都是昆虫,西瓜虫不属于昆虫。40.(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昆虫的足长在( )A.头部 B.腹部 C.胸部【答案】C【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41.(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下面活动中,我们不便于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是( )A.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B.米在什么情况下不容易生虫C.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A、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我们不便于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符合题意;B、米在什么情况下不容易生虫,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不符合题意: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不符合题意。七、判断题42.(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甲虫都是有翅膀的。 ( )【答案】正确【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甲虫都是有翅的,不过有些已经退化了或变异了,退化了的就像火柴棍模样似的,甲虫都是昆虫科里的,全是有翅的。43.(2024四下·沈阳月考)甲虫是种类最多的昆虫。( )【答案】正确【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 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根据对昆虫特征的认识,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44.(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所有的昆虫都有一对翅膀。 ( )【答案】错误【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但不是所有的昆虫,但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翅膀,比如蚂蚁是昆虫。45.(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吃了几天桑叶的蚕宝宝不吃也不动了,说明蚕宝宝要死了。 ( )【答案】错误【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解析】【分析】蚕在幼虫阶段,快要吐丝结茧之前,会抬着头,不吃也不喝,这样的状态我们称为:眠,并不是蚕宝宝要死了。46.(2024四下·万柏林期中)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实验的公平性。( )【答案】正确【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题目观点正确。所以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公平性,也就是除了对比因素的不同之外,其他因素要保持一致。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