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考试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考试技术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届绍兴柯桥区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
技术 试题卷
本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耗
B.人们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数据
C.信息的价值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而增大
D.面对相同的信息,人们理解后形成的知识也相同
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符号主义强调知识的形式化表示和逻辑推理规则
B.强化学习有助于智能体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
C.手机根据环境光线智能调节屏幕亮度应用了人工智能
D.大数据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仓储防盗系统是一款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在仓库中,每个存储物品都配备有电子标签,分布在仓库内的RFID读写器能够对仓库内的物品进行无线识别与定位。物品的实时位置、数量以及进出库数据将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库。当系统检测到异常移动的RFID 信号时,现场将启动声光报警,并在管理软件上推送通知。
3.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电子编码,用于标记其身份
B.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数据通信依赖于计算机网络
C.仓储防盗系统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D.该系统的硬件包括RFID读写器、报警器、数据库等
4.下列关于提升信息系统安全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加强对仓库管理员的安全培训
B.定期更新服务器的安全补丁
C.对管理员账号密码进行加密存储
D.在更新系统时,关闭网络防火墙
5. 下列关于信息编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声音强度能节省 wav 音频文件的存储空间
B. 矢量图形的文件大小与图形尺寸大小无关
C.识别二维码是一个信息编码的过程
D.同一个宁符,在不同的字符集中内码值相同
6.下列关于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终端通过 Wi-Fi和服务器通信无需遵循 TCP 协议
B.同一局域网内的不同设备,可以配置相同的IP 地址
C.应用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不一定通过网关
D.分处不同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不能相互通信
7.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则输出的值为
A.[1,2,3,4,5,6] B.[1,2,4,3,5,6]
C.[1,4,2,3,5,6] D.[1,4,2,5,6,2]
8.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为空,有d1~d6六个数据,每个数据按照进栈、出栈、入队、出队的顺序操作。已知进栈顺序依次为d1、d2、d3、d4、d5、d6,出队顺序依次为d2、d4、d3、d6、d5、d1,则栈S 的大小至少要能存储多少个数据
A.2 B.3 C.4 D.5
9.某二叉树通过前序遍历或后序遍历或中序遍历,可可得到序列a+b/c-d,则下列二叉树中不可能的是
10.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def fx(s):
if len(s)<=1:
return True
elif s[0]!=s[-1]: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fx(s[1:-1])
s="110011"
print(fx(s))
运行上述程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程序输出结果是 False B.函数 fx被调用了3次
C.最后一次调用函数 fx时s的值是""
D.函数 fx的算法时间复杂度是 O(n/2)
11.有如下 Python程序段:
import random
s="abcd"*2
k=random. randint(1,3)
for i in range(k):
s=s[1:]+s[0]
s=s[3:3+k]+s[:3]+s[3+k:]
该程序段执行后,变量s的值不可能的是
A.cdababcd b.cdadabbc C.abcdbcda D.bccdadab
12.把单向链表第1个节点的位置口叫奇数位置,第2个节点的位置叫偶数位置, 以此类推。现将所有偶数位置的节点依次取出后,放在所有奇数位置节点的后面。实现该功能的 Python代码段如下,方框中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a=['a',1],['b',2]. ['c',3],['d',4],[ 'e',-1]]
head=odd=0 #链表 a头节点指针是 head
evenhead=even=a[head][1]
while even!=-1 and a[even][1]!=-1:
a[odd][1]=evenhead #将链表连接在奇数链表之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其中第13小题10分,第14小题7分,第15小题9分,共26分)
13.一些数字旋转180 度后仍是有效数字,如0、1、8旋转后仍是0、 1、 8,6和9旋转后分别变成9和6。一些数字字符串在旋转后不仅有效,而且和原数串相同。如5位数字字符串“98186”旋转180度后仍是“98186”。统计由5位数字组成数串中,旋转后仍和原数相同的数串的个数。
(
98186
) (
98186
)85718
(
旋转后数字有效,且和原数串相同
) (
旋转后有无效数字
)
(1)以“99”开头的5位数串中,旋转后和原串相同的数串有 ▲ 个。
(2)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ic= {0:0','1:1',6':9'8':8'9:6'}
count=0
i=0
while i<100000:

t=str(i)
t='0*(5-len(i))+t #补齐成5位数串
c=t[2]
if c!='0' and c!='1' and c!='8':
flag =False
for j in range(2):
if t[j] not in dic or . ②
flag=False
if flag:
count+=1

print("旋转后和原串相同的五位数串的数量是:",count)
14.学校要搭建教室灯光自动控制系统,每个教室外面安装一个光线传感器。智能终端连接了物联网模块、光线传感器和室内电灯等设备。智能终端在获取服务器的相关参数后能自动控制电灯的开关,并将光线亮度值和电灯状态等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浏览器查看历史数据和当前电灯的状态,还能远程控制电灯开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系统支撑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A.智能终端可以通过物联网模块接入网络并收发数据
B.该系统使用了 C/S 和 B/S 两种网络架构
C.用户无须通过服务器就能远程控制电灯开关
D.一个智能终端只能接一对传感器和执行器
(2)智能终端每隔1分钟从传感器获取1次教室亮度值,如果当前处于教学时间且亮度值低于阈值k且电灯处于关闭状态,则打开电灯,否则关闭电灯。在电灯状态变化时,把相关数据传输到服务器。智能终端中的部分 Python程序如下,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从服务器获取阈值k,代码略
#on赋初值,值为False表示关灯状态,True表示亮灯状态,代码略
while True:
"从服务器获取教学状态值 flag, 值为 True 表示教学时间, 否则为 False
从传感器获取亮度值,保存在 light中,代码略"
if flag and lighton=True
#打开电灯,并把light、on等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代码略
elif on and( ):
on=False
#关闭电灯,并把light、on等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代码略
sleep(1000*60)#延时1分钟
(3)系统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修改服务器端的阈值k,测试发现设置的新阈值并未起效,要使新阈值生效,以下方法能实现的是 (单选,填字母:A.重启服务器/B.重新启路由器/C.重启智能终端)。
(4)为了提升系统的智能性,实现晚上有人时自动开灯的功能,请设计一种实现方案 (从软硬件两方面说明)。
(5)现将一周的开关灯数据导出,保存到“开灯记录.xlsx”,部分数据如第14题图a所示, 数据按时间升序排列,统计每个教室一周的开灯时长(单位:分钟),并绘制如第14题图 b所示的柱型图,部 ython程序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 pyplot as plt
def trans(t): #把“时: 分”格式数据转换为分钟数据
return int(t[11:13])*60+int(t[14:16])
df=pd. read excel('开灯记录. xlsx')
room=[101,102,103,104,105,106]
duration=[0]*len(room) 1
for i in range(len(room):

for j in dfl. index:
if df1['开关'][j]=='开':
start=trans(df1['时间'][j])
else:
end=trans(df1['时间'][j])

plt.bar(room,duration)
15.银行有k个办理业务的窗口(编号 0~k-1),窗口分为普通和 VIP 两种类型。VIP 窗口在没有 VIP客户的时候,也可以接待普通客户。各窗口按客户到达的先后为他们办理业务,若客户到达时刻相同,则先接待服务时长短的客户。办理规则是:
①如果有空闲的 VIP 窗口,先安排已到达的 VIP 客户办理业务;
②如果没有空闲的VIP窗口,VIP 客户可到其它窗口办理业务,但需要和普通客户一起按到达先后办理业务;
③有多个空闲窗口时,把客户安排到编号小的窗口办理
以 k=3,窗口2为 VIP 窗口为例,客户信息如第15题图1所示。时刻0,3个窗口均空闲,A和B 两个客户已到达(类型0指普通客户,1指VIP客户)。VIP 客户B按规则①到VIP 窗口2,客户A到编号较小的窗口0。时刻5,VIP 客户C按规则②到窗口1办理业务。全部的接待顺序如第15题图2所示。
到达时刻 服务时长 类型 客户名称
0 12 0 A
0 15 1 B
5 16 1 C
5 18 0 D
5 20 0 E
11 13 1 F
第15题图1
办理时刻 窗口0、1、2结束服务时间 说明
0 【12,0,15】 B到窗口2、A到窗口0
5 【12,21,15】 C到窗口1
12 【30,21,15】 D到窗口0
15 【30,21,28】 F到窗口2
21 【30,41,28】 E 到窗口1
第15题图2
编写程序模拟接待过程,输出各窗口接待的客户序列,第15题图3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客户F的到达时刻是50, 窗口2接待的客户序列是:
(2)定义如下的sortD(d)函数,列表d的每个元素存储客户信息,由到达时刻,服务时长,类型和客户名称四个数据项组成,且列表D已经按到达时间升序排序。函数的功能是将客户信息进一步加工为到达时刻相同时,按服务时长升序排列。
def sortD(d):
for i in range(1, len(d)):
j=i-1
while i>=0:
if d[j][0]break
d[j],d[j+1]=d[j+1],d[j]# ①
j-=1
return
用以下 3组数据测试 sortD(d),①处语句执行次数最少的是: (单选:填字母)
A.[[0,16,0,'A'], [0,18,0,'B'],[2,20,0,'C'],[2,23,0,'D'],[2,12,0,'E'], [2,15,0,'F']]
B.[[0,16,0,'A'],[0,18,0,'B'],[2,20,0,'C'],[2,12,0,'E'],[2,23,0,'D'],[2,15,0,'F']]
C.[[0,18,0,'B'],[0,16,0,'A'],[2,12,0,'E'],[2,20,0,'C'],[2,15,0,'F'],[2,23,0,'D']]
(3)实现窗口接待客户的Python程序段如下,请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函数与方法 功能
viper. append(x) 在列表 viper末尾添加元素 x
t=viper. pop(x) 将列表x位置元素赋值给t, 并将其从viper 中删除
"读取 n条客户信息存储到列表d中,每个元素由到达时刻,服务时长,类型和客户名称组成,代码略"
sortD(d)
k=6 #窗口总数
vipwin=[2,4,5] #VIP 窗口编号
wins=[0]*k
lst=[[]for i in range(k)] #lst[i]存放编号为 i的窗口接待客户序列
viper=[]
for i in range(n):
if d[i][2]==1:

i=0
while icur=min(wins) #min 函数返回列表 wins 中的最小值
if curfor j in vipwin:
if wins[j]<=cur: #按规则①
if len(viper)>0 and d[viper[0]][0]<=cur:
t=viper. pop(0)

lst[j]. append(d[t][3])
d[t][2]=-1
else:
break
for j in range(k):
if wins[j]<=cur:
while ③
i+=1
if iif d[i][2]==1:
viper. pop(0)
wins[j]=cur+d[i][1]
lst[j]. append(d[i][3])
i+=1
#输出各窗口的接待客户序列.代码略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是一款AI听诊器,具有听诊数据接收记录,远程实时听诊,病症分析,辅助诊断等功能。下列说法中恰当的是
A.该听诊器依托AI技术实现,体现了技术发展对设计的影响
B.该产品在设计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试验,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C.可进行病症分析,辅助诊断体现了设计的目的性
D.该产品获得多项专利,专利权人永久享有独占权
2.如图所示是某款智能汽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身线条流畅,时尚大气,符合设计的美观原则
B.搭载了主动刹车系统,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C.该车型提供燃油版和新能源版,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D.该车搭载了 L4级别的自动驾驶,满足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3.小明想做一只如图所示的实木木桶,设计了以下四种下料和连接木板的方式,从结构的强度和加工效率的角度考虑,合适的是
4.如图所示的轴夹持机构,连杆在连接处A 处可通过螺母调节位置并固定。在液压机伸缩杆的驱动下,弧形夹持手可将圆柱形工件夹紧。夹紧时,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伸缩杆产生的是向外的推力
B.连接处B为动连接
C.连接处C可为刚连接
D.摆杆受弯曲,工件受压
如图所示是第4题图中的摆杆,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厚度为3mm的钢板加工该零件。请根据题图完成第5-6题。
5.下列是小明设计该零件加工流程时进行的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加工 ABC 三对通孔时,先冲眼、划圆,再钻孔
B.加工时,先钻通孔,再进行折弯
C.加工两侧的U形凹槽时,先钻排孔,再锉削,再折弯
D.为了增加该摆杆的强度,使用前需经过淬火处理
6.加工该零件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下料时,需要根据尺寸进行精准划线,且不需考虑锉削余量
B.折弯时,将钢板夹持在台虎钳上,再用木锤敲击
C.正常锯割时,推锯不加压,回拉加压
D.钻孔时戴手套,工件用平口钳夹紧
7.如图所示是某形体的三视图,其中主视图与俯视图正确,则左视图中存在的错误共有
A.1 处
B.2处
C.3处
D.4处
如图所示是气动阀门定位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以压缩空气或氮气为工作气源来控制工业炉阀门的开度大小。其工作过程是:在波纹管处输入阀门开度减小的控制信号时,杠杆2 绕支点转动,挡板靠近喷嘴,喷嘴背压增大,并经气动放大器放大后使调节阀向下动作。调节阀阀杆上的平板带动摆杆,使轴上的偏心凸轮逆时针转动,通过滚轮使杠杆1绕支点转动,并将弹簧拉伸。当弹簧对杠杆2的拉力与波纹管的压力达到平衡时,阀门处于稳定状态此时输入波纹管的控制信号与阀门开度大小相对应。请根据题图及其描述完成第8-9题。
8.下列关于气动阀门定位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调节阀向下动作,阀门开度增大
B.偏心凸轮安装方向反了,会影响控制的结果
C.该系统的目的是控制波纹管内的压力
D.气源的压力不影响调节阀的动作幅度
9.下列关于气动阀门定位器工作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
B.偏心凸轮的转动会改变弹簧的长度,所以偏心凸轮的转动量是输入量
C.喷嘴的背压值受到调控,所以喷嘴是被控对象
D.弹簧的劲度系数发生变化属于干扰因素
10.图b为小明根据图a搭建的振荡电路,测试时发现无法产生振荡信号,请问至少需要调整几处才能实现振荡功能
A.1处 B.2 处 C.3处 D.4处
11.如图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Ui为输入信号,+UREF表示电位为正的基准信号,Uo为输出信号。下列信号波形关系中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VT1、VT2和VT3型号相同,当前均处于放大状态, LED1 与LED2型号相同,初始状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适当减小R1, A1读数变小 B.增大R1, A2读数可能增大
C.减小R4, A3读数明显变大 D.增大R5, A1、A2读数变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小题8分,第29小题10分,第30小题8分,共26分。各小题中的“ ▲ ”处填写合适选项的字母编号)
13.小明发现妈妈在给弟弟喂辅食时,无法准确掌握辅食温度,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他看到家里有一个长柄的温度计,于是决定设计一款新型的感温勺,将温度计、辅食勺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功能结合起来,在给弟弟喂辅食的时候,不仅能精准测得辅食温度,还能在温度过高时进行语音提醒。请根据题图及描述,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将勺子和长柄温度计两个形似的物体联结在一起,设计出新型感温勺,这种构思方法属于(单选) ▲
A.形态分析法 B.联想法 C.设问法 D.仿生法
(2)小明提出了以下设计要求:
A.智能感温数字显示,按键舒适,操作便捷
B.勺柄可任意弯折,边缘倒角
C.勺头五角星连接设计可靠性高,防止脱落吞咽风险
D.可以更换勺头,能与各类容器搭配使用
E.可全身水洗,耐高温,可沸水消毒
F.造型卡通、色彩鲜艳、温度显示清晰
主要从人机关系“安全”角度考虑的有(多选)▲
(3)小明制作了模型,并进行了测试,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单选) ▲
A.收集信息 B.方案构思 C.方案筛选 D.方案评价
(4)小明设计的温度语音提醒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控制电路接收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后,将测得的温度与设定的上限进行比较,若温度超过设定的上限,则闭合电子开关,让扬声器发出语音提醒。请补充完整该系统的方框图(填文字)。
14.小明发现家里使用的落地摇头扇因使用年限太久,只能转叶吹风,无法左右摇头,于是打算用通用技术所学知识对电扇进行维修。风扇立柱直径φ40,与底座刚连接。转轴上部安装电扇头,下部能绕立柱旋转,转轴直径如图中所示。请你设计一个机械结构,帮助小明修复落地扇摇头功能。设计要求如下:
①能实现落地扇左右摇头(可不考虑摇头频率);
②结构稳定可靠;
③采用一个电机(外置或利用原风扇电机)驱动;
④装置安装在底座或立柱上。
请完成以下任务:
(1)设计该装置时,下列不是设计限制因素的是 (单选)
A.扇页半径420 B.可用的材料
C.电机轴直径 D.小明的设计能力
(2)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画出其中最优方案的设计草图,简要说明方案的工作过程;
(3)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15.如图所示为小明制作的简易三极管检测电路,其工作过程为:被测三极管管脚接入电路相应位置,利用二极管的钳制电位和NE555的振荡电路,通过观察二极管闪烁情况,从而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及好坏。其中LED1 为红色发光二极管,LED2为绿色发光二极管。请完成以下任务。
(1)当电路接入 NPN 型三极管,若此三极管正常,则(单选) ▲
A.只有 LED1 闪烁; B.只有LED2 闪烁; C. LED1 和LED2 同时闪烁;
(2)电路接入某型号的三极管,发现LED1和LED2 都不发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单选)▲
A.可能 VD1、VD2 同时短路 B.可能三极管发射结断路
C.可能三极管集电结断路 D.可能三极管e极和c极短路
(3)小明想用其它电路来代替前面的 NE555的振荡电路,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可行的是(多选) (全对得分)
(4)小明重新设计了一个LED 驱动电路,使红绿LED灯能交替亮起且能分别调节亮灯时间,请在虚线框中用1个非门和1个电容器将电路补充完整。
2024届绍兴柯桥区5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
技术 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
1-5 BCADB 6-10 CBBCC 11-12 AA
13.(1)3 (1分)
(2) ①flag=True (2分)
②dic[t[j]!=t[-j-1]或dic[t[j]]!=t[4-j] (2分)
③i+=1 (2分)
14.(1) AB (2分)
(2) not flag or light>=k (2分)
(3) C (1分)
(4)添加红外传感器,并在智能终端添加检测程序,当教学时间检测到有人时自动开灯 (2分)
(5) ①dfl=df[df.教室=room[i]] (1分)
②duration[i]+=end-start (2分)
15.(1)B,E,F (1分)
(2)C (2分)
① viper. append(i) (2分)
②wins[j]=cur+d[t][1] (2分)
③i通用技术
1-5 ADCAA 6-10 BBBDA 11-12 CB
13.(1) B (1分)
(2) BC (3分)
(3) D (1分)
(4)①温度信号 ②电子开关 ③扬声器 ④语音提醒 (4分)
14.(1) A (2分)
(2)(6分)草图评分标准:
①装置可靠连接2分
②能实现风扇水平往复运动2分
③一个电机驱动1分
④装置平稳可靠1分
(3)(2分)尺寸评分标准(功能不能实现也可给分)与立杆连接 φ30
与金属杆连接φ8
15.(1) A
(2) D
(3) BD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