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下道法期末复习:核心考点梳理读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下道法期末复习:核心考点梳理读记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八下道法期末复习:核心考点梳理读记
八下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考点梳理】
(一)核心考点金句
1. 我国宪法 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地位)
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6.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8.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地位)
9.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做法)
(二)易错辨析
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
纠正: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
纠正: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
纠正: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4.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纠正: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5.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行政;(×)
纠正: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
6.我们应以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纠正:我们应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
7.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根本要求;(×)
纠正: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8.人民幸福生活是首要的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的人权。(×)
纠正: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9.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纠正: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
10.宪法=义务教育法+环境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纠正: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 ≠ 普通法律的总和。
11.严厉打击公职人员涉黑犯罪行为有助于杜绝权力滥用;(×)
纠正:严厉打击公职人员涉黑犯罪行为有助于规范权力运行。
12.腐败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纠正: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13.违反宪法行为一定会受到刑法处罚;(×)
纠正:违反宪法行为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
1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国策;(×)
纠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纠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核心考点及问答:
1.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⑤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的基本原则。
★★4.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③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5.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②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④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⑥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6.怎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3)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P18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7.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2)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8.我国宪法的本质和我国宪法地位?
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的地位?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③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9.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治统一的基础。
★★10.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八下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考点梳理】
(一)核心考点金句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 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自由 和权利。
5. 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可以采取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
6.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7.公民的权利义务相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 关系 )
8.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 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9.我们要 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二)易错辨析
1.政治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 )
纠正: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 )
纠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3.初中生小福准备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军人。(×)
纠正:初中生小福未满十八周岁,不能报名参军。
4.小云的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属于依法享有选举权。(×)
纠正:小云的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属于依法享有被选举权。
5.罚款、拘役、没收财产是刑事责任。( × )
纠正:罚款、拘留、没收违法所得是行政责任;拘役、罚金、没收财产是刑事责任
6. 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是侵犯他人姓名权。(×)
纠正: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是侵犯他人名誉权。
7.某医院为偏远地区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属于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 × )
纠正:某医院为偏远地区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属于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
8.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纠正:没有先权利后义务,也没有先义务后权利。
9.监督权的对象是全体公民;( × )
纠正: 监督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 .
10.违反法定义务必须受到刑罚处罚; ( × )
纠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受到法律处罚 .
11.不履行义务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 )
纠正:不履行法定义务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12.公民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完全对等;×;
纠正:公民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相统一;
13.公民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 )
纠正: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14.劳动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 )
纠正: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15.参加听证会和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问题属于履行公民的义务;( × )
纠正:参加听证会和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问题属于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三)核心考点及问答: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等自由;③监督权。
(2)人身自由。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①财产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④受教育权、⑤文化权利。
(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④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⑤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5.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①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八下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考点梳理】
(一)核心考点金句
1.我国的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2.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基础。 ( 地位 )
3.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4.国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国家政策 )
5.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高频考点)
7.说说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性质。
⑴组成: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
⑵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⑶性质: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8.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人大职权的内容)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9.我国的国家机关及其性质、职权。
国家机关 性质 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同上
国家主席 国家元首 ①公布法律、发布命令。②任免权。 ③外事权。④授予荣誉权。
人民政府 行政机关 落实人大各项决定、决议。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事务。
国务院 最高行政机关 统一领导各级人民政府
监察委员会 国家监察机关 ①监督职责。②调查职责。③处置职责。
人民法院 国家审判机关 行使国家审判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
人民检察院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
(二)易错辨析
1.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
纠正: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
纠正: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 在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纠正:在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4.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纠正:全国人大代表.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人民间接选举;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
5.在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纠正:在我国,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6.人民政府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纠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民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7.全国人大听取、审议通过“一府两院”上年度的工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决定权;(×)
纠正:全国人大听取、审议通过“一府两院”上年度的工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监督权。
批准本年度的工作报告(将要执行)属于决定权。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纠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9.国务院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 )
纠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10.人民代表大会受人民政府监督。(× )
纠正: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监督人民政府。
11.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是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
纠正: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2.监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 × )
纠正: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检察权;
13.监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
纠正:人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4.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负责。(× )
纠正: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负责。
15.法院严把案件质量关体现了严格执法。(× )
纠正:法院严把案件质量关体现了公正司法
(三)核心考点及问答: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基本内容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我国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有哪些?
(1)职权: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出议案(提案权)和质询案(质询权)。
(2)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4.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5.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制度)
★★2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①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7.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2)决定权。(3)任免权。(4)监督权。
◆补充:人大代表的职权?
(1)审议权。(2)表决权。(3)提案权。(4)质询权。
如何区分四个职权?(注意:四个“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
(1)如果是关系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
(2)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
(3)关于“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年度报告等的审查、审议、讨论则是监督权。
(4)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是决定权。
★★8.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行政机关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
②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9.行政机关应如何行使职权?
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③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八下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考点梳理】
(一)核心考点金句
1.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2.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 关系 )
3.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4.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5.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6.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 的基本条件。
7. 公平正义 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二)易错辨析
1.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纠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2.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道德的红线 ;( × )
纠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
3.男女同工同酬属于条件平等。( × )
纠正:男女同工同酬属于机会平等。
4.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均等。(×)
纠正: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国家为每个孩子接受教育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体现了权利公平。(×)
纠正:国家为每个孩子接受教育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体现了机会公平。
6.司法机关应该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公平正义;(× )
纠正:司法机关应该坚持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
7.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
纠正: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8.只要是维护正义的行为都是正确的. (×)
纠正:维护正义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
9.严格执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纠正: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0.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我们无能为力。(×)
纠正:对待不平等现象的正确态度:据理力争,依法维权。
11.践行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
纠正: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12.法治限制了自由的实现;( ×)
纠正: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是自由的保障
(三)核心考点及问答:
★★★★1.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①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2.我们应该怎样珍视自由?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8.我们应如何践行平等?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④践行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3.如何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4.正义的价值(重要性)/为什么维护正义?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5.如何守护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
①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司法维护正义:
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