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高考文综政治模拟题B(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前冲刺】高考文综政治模拟题B(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三政治模拟试题(B套)
12.某地政府为新能源汽车消费提供财政补贴,补贴的规则是:①对售价在10万元以下(含)的新能源汽车不提供补贴;②对售价在1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提供超出部分10%的现金补贴。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政策对某种新能源汽车需求状况的影响,用需求曲线表示正确的是 ( )
A B C D
13.每天最热的时候总是下午 2 时左右,我们总认为这个时候太阳最厉害,其实这时的太 阳早已偏西,不再是供给最大热量的时候了。此时气温之所以最高,是源于此前的 热量积累,这就是“最高气温效应”。这一效应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有 ( )
①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经济效益蒸蒸日上时,应该具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
②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进人衰退期,应及时找到新的效益增长点
③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拥有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头脑和活跃的思维
④企业应该在“最高气温”过后,开始探索转型升级的新策略和新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下列财政政策中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传导顺序正确的是( )
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减少货币流通性一增加企业发展资金一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②增加企业科研补贴一增加企业研发资金一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③提高增值税起征点一中小微企业赋税降低一企业发展资金增多一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④扩大财政赤字一社会供给增多一企业销售量增加一提升企业产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 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此举有利于( )
A.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提升土地资料利用率
B.创新经营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C.推动土地所有权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D.以人才为基础性支撑,全面建设现代新农村
16.某社区打算实施垃圾分类,但在垃圾箱选址等问题上各方意见不一。在社区党支部牵头下,社区多次召开物业及居民共同参与的意见征集会,进行协商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这一过程( )
①坚持基层党组织引领,积极协调各方利益 ②发挥协商式监督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③引导居民有序参与,以“群智”促“群治”④推进多元主体共治,形成社区治理新格局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依法治理最重要的依据。9月12日至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甘肃检查《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听取甘肃省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的情况汇报,并督促有关方面进一步推动法律全面有效实施。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通过行使质询权,督促地方政府依法行政 ②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④通过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面对全人类共同挑战,中国提出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中国将继续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中国的主张与举措 ( )
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社会交流合作
②能够促进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合作实现共赢
③致力发展同盟伙伴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引领国际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Z世代”是指 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他们一出生就与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等无缝对接。这代人出生成长于经济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充分享受了国民经济增长红利,表现出强大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从大白兔、云南白药等备受欢迎,到百雀羚、回力鞋等国货翻红,每一轮“国货潮”的来临,都有Z世代的助力。上述信息可支撑的结论是
①经济发展状况支配着人的认知与行为 ②一定文化能给予一定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Z世代”是中国新消费的主导力量 ④“国货”更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4年2月6日,《人民日报》推出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文章提到,从文物资源数字化转化、共享持续推进,到《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文化殿堂相继落成,到《长津湖》《人世间》《雪山大地》等精品力作百花齐放……历经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华文化绽放新的光芒。可见,我国正致力于( )
①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②立足现实回答时代之问,吹响时代号角
③丰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其生命力 ④赓续红色血脉,推动红色基因入心入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2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保密法此次修订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密工作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该法的修订表明( )
①国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②社会进步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③上层建筑应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相应变革调整
④正确价值观能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零碳建筑是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此类建筑在不消耗煤炭、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并用各种手段减少污染产生,回收利用废弃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最终达到“零废水、零能耗、零废弃物”的理想状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需要( )
①以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②根据人对能源需求,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④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减少能源的使用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漫画《欲速则不达》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有了量变的积累才会有质变的产生,办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③成功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人们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8.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内蒙古自治区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制定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培育新质生产力,其部分任务清单 如下:
结合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重点任务布局是如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14分)
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规定,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民解放军、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学校等各自的职责范围,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部门应该及时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有人认为,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分)
2023 年 10 月 7 日至 8 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2 分)
(2)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指导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加以说明。(10 分)
(3)班级将举办“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活动,请你提两条活动建议。(4 分)
政治B卷答案
12.B 13.A 14.B 15.A 16.B 17.C 18.A 19.C 20.D 21.D 22.A 23.C
38.(14分)
(1)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3分)
(2)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3分)
(3)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不断培养新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3分)
(4)坚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降低能耗,推进高质量发展,使新质生产力由可能变成现实;(3分)
(5)引导资金活水流向,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资金保障。(2分)
39.(12分)
这一观点是片面的。(1分)
①立法机关科学立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依据,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3分)
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要行政机关全面履行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分)
③需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打击危害国家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2分)
④需要推进全民守法,引导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分)
⑤综上所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坚持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分)
40.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4分)
②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总结思想文化建设规律、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4分)
③习近平生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证实了这一思想的真理性和实践价值。(4分)
(2)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发展;(3分)
②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实践,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3分)
③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3分
)④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力量。(3分)
(3)言之有理即可。如:
答案示例:举行演讲比赛;收看相关专题片;举行手抄报比赛。(4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