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独立思考不盲从,质疑实践出真知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独立思考不盲从,质疑实践出真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自己总是没什么主见没什么想法,听到别人分析几句就觉得思路不错,很有道理,经常就跟着别人的思路“跑了”,再听第二个人的不同意见,也觉得有道理,但自己就是无法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就是因为缺乏思考的独立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就是人云亦云,不善于思考和分析,缺乏问题意识,听风就是雨,容易信谣、传谣,会认为前辈说的、书上讲的全是正确的,胡乱批判、不理性,还会造成阐述、分析、推论等能力的缺失。徐川在《问答青春》中说:“独立往往意味着做自己,自己做。独立往往意味着不能依赖别人,不能跟随别人。”我想结合自身的体会,从学习实践、信息阅读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下。一、关于学习实践。在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作业反馈三个方面都需要我们独立思考。在课前预习时,大多数同学会运用已有的理论试图去理解书本上体现的新知识,我则会在书上记下我理解不了的问题等待老师讲解。在课堂听课时,我会抱着质疑的态度分析老师的每一句话,若与自己的思考相同,便倾听于老师如何一步步得出结论,再欣然接受;若与自己的理解不同,我则侧重于先跟着老师的讲解,再经自己的思考最终达到认同,这样烧脑且看似“杠精”的听课方式不仅能提高课堂听讲的专心与专注,更有助于对新知识的深度理解。课后反馈则主要体现在作业巩固上,如果是边做作业边看答案,甚至是先看答案再做作业,这种反馈方式对知识点的提升与巩固作用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我的体会是作业完成后,逐一对照每一道题目的解答过程,形成解答过程与解答答案的最终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有所得。总之,在学习的学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作业三个方面都需要独立思考并实践运用,才能真正将新知识内化于心。二、关于信息阅读。孟子云:尽信书则无书。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体传播着海量的信息,“跟风”是人们无意识间容易作出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甄别、提炼有助于时代发展、有助于个人成长的有价值信息,而非人云亦云、盲目随从。作为新时代有思想、有志向、有担当的高中学生,我们理应保持一颗理性的头脑对社会热点积极关注,而不能被社会舆论裹挟,不能成为信息的奴隶而应成为信息的主人。有诗云:“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因为独立思考,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韩愈发起了古文运动,给文学注入新的血液。而因为盲从,东施效颦终成笑话,燕国少年“学步邯郸”不成,爬着回家贻笑大方。现在,你也许对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时,都能始终葆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因为:只有独立思考,拒绝盲从,才能使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获得更多的收获,拥有更自我更完美的人生!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