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 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 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10.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自主预习提示
3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并划出来。
1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
2、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3、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要求。
4、辩证的否定的特点。
5、辩证的否定的要求。
第一目
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并非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鹰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事物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
思考:(1)鹰重生的过程是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日常生活中的“肯定”与“否定”是人们主观上对某一事物所采取的态度、立场,是从外部对事物的“肯定”、“否定”。
哲学中的“肯定”“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
事物的存在是事物中“肯定”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事物的灭亡是事物中“否定”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日常生活中的“肯定”“否定”≠哲学中的“肯定”“否定”
易混易错
①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②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2、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例:鹰,维持鹰自身规定性存在的因素(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它就是有生命力的鹰;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否定方面)处于优势时,鹰就面临着生命的终结。
(1)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的(斗争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①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是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
例:鹰,自身包含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对立与斗争,使鹰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的阶段,通过拔掉羽毛、指甲和喙的痛苦过程而获得新生。但,鹰不是对自身的完全否定,保留原有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新的生命力。
(2)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又是统一的(同一性)
这种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重生后的鹰是新事物,重生前的鹰是旧事物
重生的鹰对于其前生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即肯定、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否定、克服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重生后的鹰是新事物,是对原来的鹰的发展。
新事物总是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收、保留和改造旧事
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新、
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思考:(2)鹰的重生,是否意味着对前生的全盘否定?重生后的鹰还是不是原来的鹰?
辩证否定的丰富内容在“扬弃”这一范畴中得到了恰当的表述。黑格尔认为,“扬弃”既含有取消或舍弃之意,又含有保持或保存之意。这个语词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意义。因此,我们要把否定的环节、否定的过程既看成是消灭旧事物的环节,又看成是产生新事物的环节;既看成是先前事物与后续事物中断的环节,又看成是后续事物与先前事物连续的环节。
辩证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和环节
实质
相关链接:
肯定一切——鹰将没有发展,或者发展受到阻碍
否定一切——鹰将失去联系,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根据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就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3、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的要求
思考:(3)如果鹰把重生前的一切全都肯定、保留下来,或全都否定、克服掉会出现什么结果?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比较 肯定方面 否定方面
含义 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关系 对立 性 ①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②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统一 性 ①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这种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错误倾向 要求 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简单地肯定一切,简单地否定一切。主观极端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归纳总结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否定同联系发展的关系
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归纳总结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由此认定,“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甚至采信所谓的“维生素疗法”,为预防癌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大剂量地服用维生素,结果导致维生素中毒。
材料中“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的认识未对维生索的作用形成全面的客观的认识,简单肯定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忽视了服用维生素超过一定量时,维生素会产生毒副作用,忽视了维生素自身内部所包含的自我否定的方面,将维生素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完全割裂开来,静止、孤立、片面地看待维生素及其作用,属于形面上学思维,陷入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误区。
练一练:
思考:从思维方式看,“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 的认识误区,其问题出在哪儿
是一种简单肯定的思维的结果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认识其它对象时,我们也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要正确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肯定其合理成分,舍弃其不合理的成分,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思考:如何才能对认识对象中的利与弊、好与坏作出正确的肯定与否定。
探究与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的厚今薄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目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外形笨重,功能简单
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联络
增添—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因素—多元化、多功能
1、辩证否定的特点
(1)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2)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辩证的否定)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①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没有对这一整体、统一体的否定,旧事物就不能灭亡,新事物就不能产生。
②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而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
全面理解辩证否定观
1. 含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 实质:扬弃。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3. 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4. 特点: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5. 要求: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①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
②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而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归纳总结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种子 植物 新的种子
原始公有制 私有制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公有制
无阶级社会 阶级社会 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无阶级社会
古代朴素辩证法 近代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古代直接观察 近代间接观察 (仪器、仪表) 直接观察
(人造卫星、航天器)
不是循环往复回到原点,而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课堂小结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
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3.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的要求
4.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一、简单肯定
或否定的危害
二、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的特点
2.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
感谢聆听,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