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冷战 课件(共1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冷战 课件(共15张PPT)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16课 冷战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一、冷面交锋——冷战的发生
时间(1947-1991)
双方
方式
整体状态
环节一:阅读教材第一子目, 了解冷战的定义、原因及开始。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1946年,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的讲话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国家战略的对立
社会制度的差异
读材料,分析冷战的原因。
一、冷面交锋——冷战的发生
观察图表,分析冷战的原因。
美 国 苏 联
经济 黄金储备占2/3; 生产总量占1/3; 船舶总吨位占1/2。 逊于美国。
军事 陆军仅次于苏联; 战后初期垄断原子武器。 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1949年爆炸了原子弹。
政治 操控联合国。 在全世界威望很高。
国家实力
——势均力敌
二战结束后美苏实力对比
——数据摘自徐天新、沈志华主编《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
一、冷面交锋——冷战的发生
1945年
1947年
1991年
二战结束
苏联解体
一、冷面交锋——冷战的发生
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冷战结束
(政治)
(经济)
完成时间轴,了解冷战的开始。
“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自由国家。”
——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
一、冷面交锋——冷战的发生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1945年
1947年
1949年
1955年
1991年
二战结束
苏联解体
成立“华约”
20世纪
60年代
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国侵略越南
二、冷暖世界——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环节二:阅读教材二、三子目, 了解冷战的表现。
任务一:将冷战时期时间轴补充完整。
德国
分裂
成立“北约”
波兰
捷克
奥地利
瑞士
法国
比利时
荷兰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二、冷暖世界——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
西柏林
东柏林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二、冷暖世界——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北大西洋公约》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华沙条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美国总统肯尼迪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美苏为何最后达成了谅解?
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理性
二、冷暖世界——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读漫画和材料,美苏双方怎样解决危机?
材料六:“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通过这些信件以及其他秘密渠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伊柳辛-28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等等。因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
——刘金质著《冷战史》上
古巴导弹危机(1962)
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1989)
德国分裂(1949)
美国侵略越南(1961—1975)
二、冷暖世界——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星球大战计划”
(20世纪80年代)
苏联解体(1991)
任务二:小组对话:结合所学,分析冷战的影响(注重多角度)。
如: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整体与局部/政、经、军、外交、科技/积极和消极/现在与未来等。
(1)使世界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
(2)美苏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3)推动了科技发展。
三、冷眼旁观——冷战的反思与期盼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命运紧密相连。面对各种紧迫全球性挑战,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坐上新时代的“诺亚方舟”,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联合国工作,一如既往展现大格局、大担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2022年2月5日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的讲话
你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什么?
对话,沟通
冷 战
原因
表现
影响
反思
摒弃冷战思维
对话与沟通
社会制度
国家战略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整体和平——对话、理性
局部冲突——对抗、非理性
德国分裂
北约与华约
课堂小结——思维导图
国家实力
3.拓展阅读:推荐书目沈志华《冷战启示录》,探究:“冷战” 留下了什么历史启示?目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和压力?
D
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以美苏为首的全面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D
评价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