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句子排序1.熟悉句子排序常考题型。2.掌握句子排序的技巧及方法。3.可以正确地理解语段内容,在语段中正确地衔接上下文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麻雀排队一群麻雀站在枝头上,看见天空飞过的大雁,排成整整齐齐的长队,羡慕极了。一只麻雀提议:“让我们也来排队飞行好吗?”“好!好!”大家一致同意。说干就干,他们都飞起来了。可是有的飞得高, 有的飞得低;有的飞得快,有的飞得慢。排来排去,总排不成队。乱了一阵以后,他们纷 纷 歇落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我们为什么排不好队?”一只麻雀说:“排队得有一个队长来指挥才行。 ”大家说:“对,对!要有一个队长来指挥。”于是你要做队长,他也要做队长,又乱哄哄地吵了起来,争执不下。结果,大家商定,由一只年纪最大的麻雀来做队长。队长发令了:“一二三,起飞!”大家都争先恐后地飞向天空。仍旧乱糟糟的, 有的飞得快,有的飞得慢;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排不成队。队长急了,批评那只飞得 太快的麻雀:“听指挥,飞得慢一点!”那只被批评的麻雀不服气,大家朝东飞,他故意往西飞。队长批评那只飞得太低的麻雀:“跟上,飞得高一点!”那只 被批评的麻雀不高兴,掉转头飞回家去了。有的麻雀嚷太吃力, 有的麻雀嚷肚子饿了……结果一哄而散,各自飞走了。只剩下那 只当队长的麻雀,愣头愣脑地在想:“为什么麻雀排不好队?” 同学们有没有想想为什么呢?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一、常考知识点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属于“语言连贯 ”的考察 范围,“语言连贯 ”是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 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合理,过渡要自然, 上下文必须相互照应。“语言连贯 ”是中考考查 句子运用的一个重要考点。二、常考题型最为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选句填空型,一是语句排序型。语言连贯题的两种命题形式实质是相同的,都是排列句子的语序。其 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律性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三、方法技巧点拨语句的衔接与排序是句子根据语段的语意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 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的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 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解答这类题要抓住八个字:瞻前顾后,确保一致。一致包括:角度一致(陈述对象、时 间、空间);思路一致;话题一致;语体一致;句式一致;感彩一致;前后照应;语言 衔接紧密等。1.“话题同一 ”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 而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即语句不连贯。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 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语句衔接题 ”常见的解答思路。2.“句间关系吻合 ”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句子的排列与组合也是考查学生衔接能力的手段之一。几个句子先说哪一个,有着一定2合理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 到次等)。3.“句间顺序合理 ”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分句或句子之间常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 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 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 因一果等。一个复句、句群或语段,前后语句之间若缺 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就会造成语句的脱节。因此,句间 的关系必须吻合其内在的逻辑。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 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4.“语境氛围协调 ”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前人论文,有所谓的“乐境”“哀境 ”之分,描写性或想象性语段往往根据不同的情景,作出相应的描 述。如写景语段,要分析清楚景物的特征及观察角度。色彩有明快、暗淡的区别,而不同色 彩的景物描写中所寄寓的感情自然是各不相同的;写景的视角有远眺、近观、俯视、仰望等 区别。选填这一类语句要充分考虑到原文语境,在情感基调、感彩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做 到与原文的协调。5.“词语照应、暗示 ”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 键词语的分析,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呼应的词句。6.“短语类型一致 ”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短语、句子,我们可以根据其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利用结构上对 称性,来选择所填的语句。7.“句式关联 ”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从所处语句的地位和作用上看,不外乎这样三种情况:一是在语段的开头,选填的语句 有概括、总结和提示作用;二是在语段的中间,多用来承上启下或过度照应;三是在语段的 末尾,用来总括或呼应。8.“音韵和谐 ”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音节的和谐,常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句式的对称(前文已述),二是上下文的押韵。3语句节奏和韵律的巧妙组合,常常能使语句结构更加紧凑,语意更为流畅。五、怎样排列顺序错乱的句子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训练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条理表达能 力和构段能力。这样的练习一般可按五步进行。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第二步,综合各句的意思, 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什么顺序排列好,即找出排列 顺序的依据,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或方位,还是“总分 ”等;第四步, 按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第五步,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两遍,看排得对不对,如发现有 的句子排得位置不对,就进行调整,直到这段话排得通顺连贯为止。把错乱的句子排列好, 这是小学阶段语文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必须好好掌握。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 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学会排列好句子呢?我们可以按下列方 法进行。(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 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 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三)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根据这段话的特点,找出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句子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显而 易见,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 的内容。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 混淆。把错乱的句子排列好,这是小学阶段语文练习中 的一个重要形式,必须好好掌握。学会排列句子,不 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学会排列好句子呢?我们可以按下列方法4进行。(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错乱句子,往 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如:( )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叙述了张良在操场上看到了一团废纸,经过思想斗争,最 后拾起了那团废纸的过程,层次清楚。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排列为 4、 2 、6 、1 、7、5、3。把下面顺序错乱的句子整理成通顺连贯的一段话,在句子前标上序号。(事情发展顺序)( )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 ”( ) 大蜻蜓亮晶晶的两只眼睛,像小玻璃球,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动,非常漂亮。( ) 我和姐姐发现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 ) 我悄悄地一捏,把它捉住了。( ) 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马上把它放了。解析这五句话分句细读后,我们知道它写了这样一件事:“我 ”抓住了一只蜻蜓,姐姐 说它是益虫,“我 ”马上把它放了。应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排列:发现蜻蜓→观察蜻蜓→ 抓住蜻蜓→姐姐让放蜻蜓→放走蜻蜓。排列顺序为:4、2 、1 、3、5。(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 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例如:5( )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 20 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 他 14 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 10 小时,从不间断。( ) 1932 年,22 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 从 19 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 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排列这段话时,我们可以抓住“ 14 岁 ”、“ 19 岁 ”、“20 岁 ”、“22 岁 ”、“25 岁 ” 这些表示年龄的词,也就是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确的排列应是:1 、4 、2 、5、3、6。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列起来,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时间先后顺序)( ) 从那天起,妈妈发奋读书了。( ) 我去问妈妈,她说:“从今天开始,妈妈也要当学生参加学习了。 ”( ) 考试的日期快到了,妈妈对学习抓得更紧了,睡得更晚了。( ) 难道妈妈也要学习吗?我感到很奇怪,心中涌起了一个问号。( ) 一天,我发现妈妈的桌子上多了一叠课本和作业本。( ) 过了些日子,妈妈终于领到了一张毕业证。解析认真读了这六句话后,我们了解到写了这样一件事:妈妈当了学生发愤读书,领到 了毕业证。这六句话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一天→从那天起→考试的日期快到了→过 了些日子。写“一天 ”的共有三句话,是按看到(妈妈桌子上多了一叠课本和作业本)→想 到(妈妈也要学习吗)→听到(妈妈也要当学生参加学习了)的顺序写的,这三句话交代了 妈妈要学习,接着两句话写妈妈发愤学习,最后一句话写妈妈领到了毕业证。排列顺序为:4、3、5、2、1、6,然后按照排列顺序依次抄句,成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三)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6( )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根据这段话的特点,“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 栽了很多树 ”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三句话都 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显而易见,我们可按先 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排列的顺序为:2 、3、 1 、4。(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 其他的方法相混淆。譬如:( )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 ”、 “咯咯哒 ”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这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屋外 ”和“屋里 ”两个不同地点,对句子进行排列,顺序是 2、4 、3 、1。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列起来,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地点转换顺序)( ) 远远望去,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溪水慢慢地流着。( ) 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 ) 蓝蓝的天空飘着一片片白云。( ) 不远处还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放着一朵朵火红的野花。( )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可爱的家乡。解析:很明显,这是描写家乡的风景,赞美家乡的美丽的一段文字。通过阅读,我们可 以看到,作者的视角是在不断变化的:天空白云——远望小溪——近处的竹林野花——总写 ——揭示描写的是家乡。地点视角的转换是排序的基础。排列顺序为是:2 4 1 3 5同学们:下面有道调整句子顺序的题,同学们可来试着排列一下,并仔细考虑你那么排7的理由:( )我把它们投插在一个铁壶里,挂在壁间。( )昨晚从山上回来,采回几串茨实、几簇秋楂、几枝带有花蕾的山茶。( )鲜红的楂子和嫩黄的茨实衬着浓碧的山茶叶——这是怎么也不能描画出的一种风味。( )原来铁壶中投插着的山茶,竟开了四朵白色的鲜花!( )这是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呀?( )今早刚从熟睡中醒来时,室内漾着一种清清的不知名的花香。仔细阅读下面两种排法,看语句是否顺畅,逻辑是否合理,思考一下为什么?“昨晚从山上回来,采回几串茨实、几簇秋楂、几枝带有花蕾的山茶。我把它们投插在 一个铁壶里,挂在壁间。鲜红的楂子和嫩黄的茨实衬着浓碧的山茶叶——这是怎么也不能描 画出的一种风味。今早刚从熟睡中醒来时,室内漾着一种清清的不知名的花香。原来铁壶中8投插着的山 白色的鲜“昨晚 回几串茨实、 带有花蕾的 投插在一个 间。今早刚从茶,竟开了四朵 花!”(排法一) 从山上回来,采 几簇秋楂、几枝 山茶。我把它们 铁壶里,挂在壁 熟睡中醒来时,室内漾着一种清清的不知名的花香。原来铁壶中投插着的山茶,竟开了四朵白色的鲜花!鲜 红的楂子和嫩黄的茨实衬着浓碧的山茶叶——这是怎么也不能描画出的一种风味。”(排法 二)两种排法各有道理,不同的是“喜悦的心情 ”所处时间,如果你想要两次惊喜(刚回家 时的“风味 ”和第二天一早的“花香 ”),那么就用第一种排法;如果想让喜悦一并在清晨 绽放,那就选第二种排法。另外,与排法二相比,排法一在逻辑上更严密一些,这体现在排 法二的最后一句:鲜红的楂子和嫩黄的茨实衬着浓碧的山茶叶,而此前讲的是山茶花。乍一看没什么不同,而正是一个细微的差别造成了两种不同的效果。所以以后无论是在 作文时,还是在做别的事,我们都应该谨慎行之,不可粗心大意。1.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 它的茎像个绿色的圆球,仿佛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 ) 这些花有白的,也有黄的。( ) 茎上长满了小刺,还开过几次花。( ) 我外公家有一盆仙人球。2.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 一天,我对小明说:“咱们明天捉知了,好吗?”他愉快地答应了。( ) 开始,我怎么也捉不到。( ) 第二天,我们俩准备好了网罩,向树下跑去。( ) 小明却一连捉了三、四只,我真羡慕他。( ) 夏天一到,我们村口的大树上,从早到晚总能传来“知了——知了—— ”的叫声,我多么想亲手捉一只知了啊!( ) 最后,在小明的帮助下,我也套住了一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3.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 走近看,阳光透过树梢,照进树林。( ) 松树的叶子变得苍翠,枫树的叶子变得更火红。( ) 远远望去,树林间满是晨雾,像是淡淡的蓝烟。( ) 我站在公园门口。( ) 一阵风吹来,片片红叶飘落下来,就像飞舞的彩蝶。( ) 当我迈步走进树林时,蓝烟不见了。4.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 我的家在这个村庄里。( ) 湖面上荡着几只小小的渔船。( ) 我的脚下是一片平坦的田野。( ) 小湖那边的村庄掩隐在浓密的树林里。( ) 小路不远处有个平静的小湖。( ) 一条笔直的小路从田野穿过。95.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我有一条四四方方的手帕。( )细长的脖子弯曲着,高高的额头。( )手帕上的天鹅全身羽毛像雪一样洁白。( )手帕上印着“天鹅游泳”的图样。( )这只天鹅静静地浮在蓝色的湖面上,显得格外美丽。( )又宽又扁的嘴巴显得特别突出。6.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从前一只公鸡,自以为很美丽。( )有一天,它来到树下和啄木鸟比美,啄木鸟不和它比。( )它又来到稻田和青蛙比美,青蛙也不比,它只好往回走。( )它又来到果园和蜜蜂比美,蜜蜂不和它比。( )它遇到老牛,伤心的说:“老牛伯伯,我和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们都不理我呢?”7.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老黄鹂说:“这是卷叶虫。 ”( )小黄鹂都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张开黄黄的小嘴叫着:“妈妈,给我吃,给我吃!”( )那只小黄鹂吃得津津有味,问妈妈:“这是什么呀?真好吃!”( )老黄鹂看见了连忙飞过去,从那片卷着的叶子里,捉出一条黄绿色的小毛虫,飞了回来。( )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海棠树上有一片嫩叶卷了起来。8.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还没钉几针,手就被扎破了。( )回到家里,我把书包往墙上一挂,从妈妈的针线盒里拿出针线。( )放学路上,我发现上衣扣子丢了一颗。( )我说:“不,自己能做的事情,我要自己做。”( )找了一颗和原来一样的扣子,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钉了起来。10( ) 妈妈看见我扎了手,说:“拿来,我给你钉。 ”9.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 河上还有一座小桥。( ) 月亮湾的后面有山,山坡上长着梨树和苹果树。( ) 河里,一群群鱼儿正欢快地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小桥。( )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 ) 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火红的朝霞。( ) 前面有一条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10.将下面乱句重新编号,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 麦田的尽头,村办的工厂一座挨一座,连成一片。( ) 河水是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 小河的另一边是麦田,如今金灿灿的,向人们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 一条小河从我们的村子里静静地流过。( ) 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 小河的一边是果园,你看那杏儿发黄,桃儿发白,散发着诱人的清香。11.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 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 是等待一个机会,② , 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A .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B .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C .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D .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12.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 。11A .它顽强执著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 B .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著。 C .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 D .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13.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跨越了千山万水,传遍了五洲四海。无论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哪种 信仰的人们,都会从奥运圣火的传递中,感受到它彰显的进取精神,领悟到它承载的友谊信息,体会到它倡导的和平宗旨。“圣火 ”的传递, 。A .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B .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C .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 D .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1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的中轴线被称为皇城古都的“龙脉 ”,它有着 800 多年的历史。根据《北京城市总 体规划(2004—2020 年)》,这条中轴线将继续延长。新规划的中轴线由三段组成:中间 是记录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轴线 ”,向北是记忆奥林匹克运动在北京的“现代轴线 ”, 向南是永定门外具有可持续发展广阔空间的 “ 未来轴线 ” 。三段轴线有机连接,,创造性地发展了现代北京的城市格局。A .在保留北京古都风貌的基础上,以建立现代轴线和未来轴线为标志B .在保留北京古都风貌的基础上,以重建历史轴线和建立现代轴线为标志 C .在体现北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建立未来轴线和现代轴线为标志D .在体现北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重建历史轴线和建立未来轴线为标志15.将“不仅皇家建筑如此,民间建筑中也频繁出现狮子的形象 ”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在古代小品建筑中,人们最熟悉的形象莫过于 狮子。B.我们参观北京故宫,从天安门进去,首先见到 的是天安门前金水桥左右的两只石雕狮子;进了 紫禁城,在太和门两旁又可以见到两只铜铸的狮12子;内廷的入口乾清门左右也有镀金的铜狮子。C.在民间,稍微富有的人家总喜欢在门口的抱鼓石上雕两只小石狮子。各地城乡的寺庙、 衙署,农村的祠堂门口,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狮子。D.狮子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人概是因为人们喜欢狮子守门所带来的喜庆与安详,喜爱“狮 子狮子,事事如意 ”所蕴涵的意义吧。1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 。故宫东西宽 753 米,南北长 961米,面积达 72 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 ,外国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 3400米的城墙。城墙上开有 4 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 4 座角楼,角楼有 3 层屋檐,72 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 。①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②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③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A. ③①② B.②③① C. ②①③ D.①③②2 .下面这段文字的正确语序是 ( )①池沼养着金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又是人画的一景。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③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④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⑤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假山的堆叠,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A . ⑥③④②⑤① B . ④⑥③②⑤① C . ④⑥①②⑤③ D . ④③⑤①②⑥3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短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如期而至的“感动中国 ”人物评选和颁奖活动让我们柔软的心 底顿生暖意,是什么使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入?为何他们能让神话大地潸然泪下?是因为他们 ,真诚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纯粹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执着得让人感动 ;因为他们 ,无私得让人感动。13①大爱而无疆 ②朴素而高贵 ③善良而坚强 ④信诺而重义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④②③① D . ④③①②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 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 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5 .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写序号)①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③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侯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④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6 .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②我国绿色食品行业民展也很快,日前已有 203 家企业开发了 389 种绿色食品。③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④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 1.64 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A.①②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D. ④②③①8.某校初三(四)班组织了一次“生活中需要包容 ” 的主题班会,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同学甲:包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 ”宰相 胸襟 ”,一种大将风度。包容是一种润滑剂,; 包容是一种镇静剂, ;包容14是一束阳光, ;包容是一座桥梁, 。请将下列语句还原到同学甲的发言中,正确顺序是 (写序号)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15参考答案精讲精练1. 2 4 3 12. 2 4 3 5 13. 3 6 2 1 5 44. 6 4 1 5 3 25. 1 4 3 2 5 66. 1 2 3 4 57. 6 3 5 2 4 18. 4 2 1 6 3 59. 4 2 5 1 6 310.. 5 2 4 1 6 311.D 12.D 13.C 14.A 15.C演练方阵1.B 2.B 3.C 4.D 5. ③②④① 6.A 7.C 8.②④①③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