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绍初教育集团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班级 姓名 学号 初一备课组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 (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②肩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③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4)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A. 只有①②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①④正确2.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g=10N/kg)A. 1.0N和1.5N B. 1.0N和0.5N C. 2.0N和1.0N D. 2.0N和1.5N3.一小孩用力推停在路面的汽车,但没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孩对汽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小孩对汽车的推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汽车所受的重力4.如图所示,家用吊扇对悬挂点有拉力作用,正常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时相比 ( )A. 变大 B. 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5.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A.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 B.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C.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 D.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6、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1)列车突然向右启动。(2)列车突然向左启动(3)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4)列车向左运动时架然刹车,其中正确的是( )A.(1)或(2) B. (1) 或(4) C. (2)或(3) D. (2) 或(4)7.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弹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L1、L2、L3, 其大小关系是 ( )A. LI=L2>L3 B. L1=L2L2>L3 D. L1=L2=L38.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必须向左匀速运动 B.木块A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效变大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9 我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分别以v 、v 、v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 且v A.F =F =F B.F >F >F C.F 10、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关于杆子给铁球的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杆子B.垂直于杆子 C.竖直向上 D.沿杆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1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死关12.小明和几个同学利用课间做了个小实验:用大拇指和食指水平用力,央住酒瓶,瓶口朝上静止在手中;注入少量的水后,瓶仍静止。实验分析时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向瓶中注入少量水前,摩擦力等于瓶重 B.手指夹瓶的力增大时,摩擦力也增大C.向瓶中注入少量水,若手指夹瓶的力不变,瓶仍静止,则摩擦力和以前一样大D.酒瓶能静止,是因为摩擦力大于瓶重的缘故13.当小明荡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如果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你认为他将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C.保持静止状态 D.继续来回摆动14.如图,两个试管内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下列关于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的关系正确的是( )A、pA>pB B、pA<pB C、pA=pB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5.如图,弹簧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弹簧自身的重力不计。下列各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球对弹簧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B.弹簧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C.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D.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球的拉力16.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 并压缩弹簧至 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 )A.一直加速 B.一直匀速C.先加速后匀速 D.先 加速后减速17.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f1=5N,f2=0,f3=5N B.f1=5N,f2=5N,f3=0C.f1=0,f2=5N,f3=5N D.f1=0,f2=10N,f3=5N18.老师常用小磁块将纸片固定在白板上,一块磁块和纸片质量分别为M和m,则纸片受到( )A.磁块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B.磁块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M+m)gC.白板对它向下的摩擦力 D.白板对它的摩擦大小为 (M+m)g19.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A、B两物体,分别在F =3N、F =6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B.A 的速度一定大于 B 的速度C.A 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D.A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 B 受到的摩擦力20.用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梭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 p乙为( )A. 8: 1 B.4.3 C. 4: 1 D. 1: 221.如图,小王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将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磁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能以速度v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左<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让物体M能在水平桌面上以2v的速度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左盘中再加上砝码,所加砝码的重为(吊盘重、滑轮与细线间和滑轮与轴间摩擦不计( )A、G B、2G C、3G D、4G2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和高都相同的容器,如果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且都未装满,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23.如图所示,A、B、C三点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 )A. A 点最大 B. B 点最大 C、C点最大 D.三点一样大24.汽车在公路上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度线运动,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转为红色,经 0.5s 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 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 0.5s 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 5m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动距离为 5mC. 开始刹车后 0.5s, 车速为 5m/sD.从信号灯转为红色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 5m二、填空题(25、26题每空1分, 27-29题每空2分共24分)25.一个重力为0.3牛的磁性黑板擦被吸附在凝查的黑板上,若用手施加3N的水平压力按压黑板擦,黑板擦仍保持静止,则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____(填写“大于”,“小于”或者“等于”)0.3N。若对磁性黑板挑遍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0.8牛的力时,恰好使它匀速向上运动,则此时黑板擦受到 __________牛的摩擦力。26.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B.车轮做成圆形C.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D.脚踏板凹凸不平E.刹车时用力捏闸F.车轴处装有滚珠请回答问题: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__________;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是 __________;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开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27.学习了弹簧秤的使用后,小敏完成了下列实验(弹簧秤重力不计)(1)小敏将弹簧秤挂钩连在墙上,在拉环处施扣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弹簧秤水平静止(图甲),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____牛。(2)小敏取下弹簧秤,连接在两个相同木块之间(图乙),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的读数__________(选填“ˇ”、“=”或“<”)图甲中的读数,木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牛.28.将下面几种情况中,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如何变化表示出来.(横线处填“增大”、“减少”或“不变”)甲 乙 丙(1)在水平桌面上有一盛水的密闭容器,如图甲所示,如果将其倒置,则水对容器产生的压强将(2)在水平桌面上有-袋了半杯水的杯子。如果将一用线拴着的金属块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__。(3)如果杯子里盛满了水,再放入一个重为5牛的木块,如图丙所示,杯底受到的压强将__________。29.甲、乙、丙三辆小车在同一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由图可知:小车乙做__________运动;经过4s,甲、3两车相距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30.为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时,钩码应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2)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__________小,读数为__________N。(3)图乙是由实验数据画出的G-m图像,由数据和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__________。3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的必要性展开了探究。实验如下:I.如图甲,让载有正方体橡皮泥的实验小车,分别从斜面的A、B处自由下滑,观察小车与障碍物碰撞后橡皮泥抛落、受损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Ⅱ.如图乙,用胶带纸将相同橡皮泥绑在小车上,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和所得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橡皮泥第一次落地点到碰撞处距离和__________可判断碰撞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2)每一处都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3)比较实验__________表明,在同样碰撞速度的条件下,胶带纸可以有效减轻碰撞造成的后果。(4)比较实验④、④表明,在__________过大时,胶带纸也不能阻止橡皮泥被抛出。四.计算题(共2题每小题3分)32.一只狂星人做直线运动,前30分钟跑了5.4公里,休息10分钟后,又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了20分钟,求:(1)它前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33.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质量约580kg,装有四条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 。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30km自主行走。问: (g取10N/kg)(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大 参考答案1-24、ADBBB CDDAC DABAB CCDDA BCDD25、等于 0.526、AD E BF C27、10 < 5增大 增大 不变匀速直线 0 丙小车以4米每秒的速度行驶4秒后所经过的路程静止 0.2 1.6 正比橡皮泥受损程度 多次实验排除实验偶然性 ①③或者②④ 速度10.8km/h 10.2km/h5000N 12500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