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训练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大江大河众多,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读图判断亚洲的半球位置主要是( )
A 北半球,西半球 B. 北半球,东半球 C. 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2. 亚洲地域辽阔,地跨哪些温度带( )
A. 热带、南温和南寒带 B. 热带、北温和北寒带
C. 热带、北温和南寒带 D. 热带、南温和北寒带
3. 观察图中河流,可知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
A. 自南向北流 B. 自东向西流 C. 自东南向西北流 D. 从中部流向四周
欧洲,也称作“欧罗巴洲”,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描述中符合欧洲地理位置特征是( )
①主要位于北温带②北回归线穿过欧洲北部③南临印度洋④东邻亚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图中利物浦城市的气候特征是( )
A. 全年寒冷干燥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全年炎热干燥 D. 全年温和湿润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6. 甲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炎热干燥 B. 气候高温多雨 C. 气候严寒 D. 空气稀薄
7. 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可知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
A. 北部、东部 B. 东部、南部 C. 北部、南部 D. 东部、西部
下图是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也是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地,形成了大规模的聚落。完成下面下面小题。
8. 图中四大古老文明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 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 B. 气候干旱,降水少
C. 全部位于热带地区 D. 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9. 据四大古老文明分布区推测,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②气候寒冷③水源充足④气候适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正式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1年)及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19年)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读图可知,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11. 据图推测,欧洲人口增长率(过低)状况带来的影响有( )
①资源短缺、交通压力大②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③劳动力短缺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根据图中图例主要信息分析,该大洲被称为( )
A. 干旱大陆 B. 富饶大陆 C. 冰雪大陆 D. 高原大陆
13. 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北高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西高东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14. 读图可知,下列有关该大洲纬度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位于热带
②主要位于低纬度
③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④主要位于极圈之间
⑤印度洋、大西洋之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2020年2月,非洲和亚洲遭遇了近7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大蝗灾,多国农业深受其害。蝗虫常以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为食。下图示意蝗虫活动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回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读图推测蝗虫正常活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6. 读材料可知,蝗灾对农业最大的影响是( )
A. 草地破坏 B. 森林锐减 C. 渔业减产 D. 粮食绝收
2023年以来,北美洲连续发生寒潮天气,带来大规模降雪,田纳西州等地出现了雪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美国田纳西州发生雪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部为大平原,利于冷空气南下 B. 临近大西洋,寒暖流实力强劲
C. 东西无地形阻挡,冷空气畅通无阻 D. 海拔高,气温低
18. 有关南、北美洲地形的相同点是( )
A. 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脉 B. 地势均为东西低,中部高
C. 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D. 东部均为平原和盆地
“安第斯山脉南段A、B两地气候资料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读上右图,可知B地的气温特征是( )
A. 全年高温 B. 终年寒冷 C. 雨热同期 D. 全年温和
20. 导致安第斯山脉南段A、B两地降水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坡度因素
“澜湄合作”是指中国及湄公河沿岸国家之间开展的互惠务实合作。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读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地势:北高南低 B. 河流:北部平缓,南部湍急
C. 城市分布:沿河流分布 D. 五带划分:主要位于热带
22. 城市布局在河流附近,有利条件不包括( )
A. 水源充足 B. 水运便利 C. 肥沃冲积平原 D. 雨季多洪灾
读沿78°E南亚地形剖面图及南亚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据右图,德干高原的地势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间高,四周低 B. 中间低,四周高
C 东部高,西部低 D. 东部低,西部高
24. 恒河流经的地形区与地形剖面图中圈码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喜马拉雅山脉 B. ②——印度河平原
C. ②————德干高原 D. ③——恒河平原
25. 多国联合科考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升温明显。读北极航道图,完成下题。
8月,某探测队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 白昼时间很长 B. 北极熊在海冰上觅食 C. 大群企鹅在游泳 D. 因纽特人在捕鱼
二、综合题。
26.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由上图亚洲地形结构图可知,亚洲地形以____和____为主。
(2)传统航道路线:大连→中国黄海、东海→台湾海峡→中国南海→印度洋→红海→____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鹿特丹港。
(3)读图可知,北极航道大部分位于____(国家)北部沿海____洋海域。航道沿岸地区气候突出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
(4)过去几乎完全封冻的北冰洋现在开辟出了航道,这与全球____(气候问题)有关。
(5)看图可知下列国家因北极航道的开通,受益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
A. 澳大利亚 B. 中国和日本 C. 印度 D. 美国
27.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左图为孟买气候资料图,右图为亚洲局部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了亚洲的分区有( )。(双选题)
A. 东南亚 B. 南亚 C. 中亚 D. 北亚
(2)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的分布特点是山河____,纵列分布,这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3)孟买属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____两季,若图中箭头表示的____(风向)季风不稳定,易造成____灾害。
(4)新加坡扼守繁忙的马六甲海峡东端,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国可发展的产业有( )。(双选题).
A. 钢铁工业 B. 石油开采 C. 船舶维修业 D. 转口贸易
28. 读下列三幅图,完成要求。
(1)这里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吃树上的嫩叶,还有成群的斑马,凶猛的狮子。这种景观最可能出现在____气候区。
(2)赤道穿过的非洲西部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但东部却是高山气候和热带草原,原因是____因素。(选填地形、海陆或纬度)。
(3)从流经气候区判断,河流甲与河流丙水量较大的是____(甲或丙)河,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是____(甲或丙)河。
(4)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原因是受____因素影响。
29.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读图信息小芳发现:亚洲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余气候都有,得出亚洲气候的突出特征是____.
(2)一个奇特的现象:小玲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北回归线附近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因素。(纬度或地形)
(3)小伟的发现:“五海三洲之地”“世界石油宝库”,它位于图中数码____所在区域附近。
(4)欧洲西部餐桌上常见乳肉食品(牛排、羊排、奶酪),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发达的____业(农业类型)有关。该农业产业类型适合在气候____(甲或乙)中进行。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是世界上____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2024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适应性训练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大江大河众多,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读图判断亚洲的半球位置主要是( )
A. 北半球,西半球 B. 北半球,东半球 C. 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2. 亚洲地域辽阔,地跨哪些温度带( )
A. 热带、南温和南寒带 B. 热带、北温和北寒带
C. 热带、北温和南寒带 D. 热带、南温和北寒带
3. 观察图中河流,可知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
A. 自南向北流 B. 自东向西流 C. 自东南向西北流 D. 从中部流向四周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经纬度范围约是10°S 80°N、25°E 170°W,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越亚洲,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故选B。
【3题详解】
读图可知,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南部的印度河、恒河注入印度洋。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海洋,故选D。
【点睛】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海洋。影响亚洲河流流向最主要的因素是地形地势。
欧洲,也称作“欧罗巴洲”,名字源于希腊神话的人物“欧罗巴”。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描述中符合欧洲地理位置特征的是( )
①主要位于北温带②北回归线穿过欧洲北部③南临印度洋④东邻亚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图中利物浦城市的气候特征是( )
A. 全年寒冷干燥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全年炎热干燥 D. 全年温和湿润
【答案】4. B 5. D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欧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北回归线没有穿过欧洲,欧洲北部被北极圈穿过;南邻地中海,东邻亚洲,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由图中利物浦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城市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BC错误,故选D。
【点睛】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北部有部分属于北寒带,没有热带。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6. 甲地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炎热干燥 B. 气候高温多雨 C. 气候严寒 D. 空气稀薄
7. 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可知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
A. 北部、东部 B. 东部、南部 C. 北部、南部 D. 东部、西部
【答案】6. C 7. B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高、气候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C正确、AB错误。西伯利亚海拔不高,空气不稀薄,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亚洲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该地气候适宜、地形平坦,人口稠密,B正确;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分布稀疏,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中纬度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人口较为密集;赤道附近的平原地区过于湿热,热带沙漠地区过于干旱,极地地区过于寒冷,都不适合人口居住。
下图是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也是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地,形成了大规模的聚落。完成下面下面小题。
8. 图中四大古老文明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 全部位于低纬度地区 B. 气候干旱,降水少
C. 全部位于热带地区 D. 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9. 据四大古老文明分布区推测,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②气候寒冷③水源充足④气候适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8. D 9. D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读图分析,四大古老文明分布区,分布中低纬度地区,AC错误;黄河分布区降水较多,气候不干旱,B错误;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①③④正确;都位于中低纬度,气候不寒冷,②错误。故选D。
【点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有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等,这些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
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正式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1年)及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19年)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读图可知,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11. 据图推测,欧洲人口增长率(过低)状况带来的影响有( )
①资源短缺、交通压力大②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③劳动力短缺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0. C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题干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其次是大洋洲,第三是亚洲,然后是南美洲,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欧洲的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死亡率,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由此给欧洲带来的人口问题是: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和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③④正确。资源短缺和就业困难是人口增长快带来的问题,①②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问题是人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统称。泛指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以及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发展问题。人口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两者的相互适应问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根据图中图例主要信息分析,该大洲被称为( )
A. 干旱大陆 B. 富饶大陆 C. 冰雪大陆 D. 高原大陆
13. 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北高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西高东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14. 读图可知,下列有关该大洲纬度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位于热带
②主要位于低纬度
③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④主要位于极圈之间
⑤印度洋、大西洋之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答案】12. D 13. D 14. A
【解析】
【12题详解】
从图中看出,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D正确。从图中信息不能推断出非洲是干旱大陆、富饶大陆,AB错误。图中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大陆,不是冰雪大陆,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非洲东南高、西北低,故选D。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大洲是非洲;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主要位于南北纬30°之间,大部分属于低纬度地区,①②③正确。④主要位于极圈之间说法错误,⑤属于非洲的海陆位置,④⑤错误。故选A。
【点睛】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面积在热带,号称“热带大陆”;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
2020年2月,非洲和亚洲遭遇了近7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大蝗灾,多国农业深受其害。蝗虫常以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为食。下图示意蝗虫活动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回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读图推测蝗虫正常活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6. 读材料可知,蝗灾对农业最大的影响是( )
A. 草地破坏 B. 森林锐减 C. 渔业减产 D. 粮食绝收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蝗虫正常活动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两地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故选C。
【16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蝗虫常以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为食,所以蝗灾对农业最大的影响是会导致粮食绝收,D正确;蝗虫对草地、森林、渔业影响不大,排除ABC,故选D。
【点睛】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结合图示来看,蝗虫正常活动的区域是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
2023年以来,北美洲连续发生寒潮天气,带来大规模降雪,田纳西州等地出现了雪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美国田纳西州发生雪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部为大平原,利于冷空气南下 B. 临近大西洋,寒暖流实力强劲
C. 东西无地形阻挡,冷空气畅通无阻 D. 海拔高,气温低
18. 有关南、北美洲地形的相同点是( )
A. 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脉 B. 地势均为东西低,中部高
C. 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D. 东部均为平原和盆地
【答案】17. A 18. A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美国田纳西州发生雪灾的主要原因是中部为大平原,利于冷空气南下,A正确;受大西洋寒暖流影响小,B错误;是没有东西走向的地形阻挡,不是东西无阻挡,C错误;海拔不高,D错误。股选A。
【18题详解】
南、北美洲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脉,北美洲是落基山脉,南美洲是安第斯山脉,A正确;南美洲是西部为山地,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BCD错误,故选A。
【点睛】北美洲呈南北三大纵列带,南美洲西部是山脉,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安第斯山脉南段A、B两地气候资料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读上右图,可知B地的气温特征是( )
A. 全年高温 B. 终年寒冷 C. 雨热同期 D. 全年温和
20. 导致安第斯山脉南段A、B两地降水量不同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坡度因素
【答案】19. D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读B地气温曲线可知,该地夏季气温在20℃左右,冬季气温约为5℃,全年比较温和,年温差较小,D正确;冬季气温较低,降水稀少,不能体现雨热同期,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A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较大,B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较小,可知导致安第斯山脉南段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C正确;与纬度、海陆、坡度因素无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该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山脉以东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澜湄合作”是指中国及湄公河沿岸国家之间开展的互惠务实合作。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读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地势:北高南低 B. 河流:北部平缓,南部湍急
C. 城市分布:沿河流分布 D. 五带划分:主要位于热带
22. 城市布局在河流附近,有利条件不包括( )
A. 水源充足 B. 水运便利 C. 肥沃冲积平原 D. 雨季多洪灾
【答案】21. B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区是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A说法正确。河流自北向南流,北部地势高,水流湍急,南部地势平坦,水流平缓,B说法错误。城市分布大多沿河流分布,C说法正确。主要位于赤道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D说法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22题详解】
据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因为该地区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地形平坦、肥沃冲积平原,有利于城市的发展,雨季多洪灾属于不利条件,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中南半岛气候湿热,植被繁茂,半岛的主要河流及山脉为中国所延伸过来,故有“山同脉,水同源”之说,中南半岛文明历史悠久,语言极其多样化。
读沿78°E南亚地形剖面图及南亚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据右图,德干高原的地势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间高,四周低 B. 中间低,四周高
C. 东部高,西部低 D. 东部低,西部高
24. 恒河流经的地形区与地形剖面图中圈码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喜马拉雅山脉 B. ②——印度河平原
C. ②————德干高原 D. ③——恒河平原
【答案】23. D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读右图可知,德干高原的河流大多自西部流向东部,注入孟加拉湾,故地势东部低,西部高,故选D。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南亚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A正确。②是恒河平原,B错误。③是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CD错误。故选A。
【点睛】南亚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地,平均海拔超出6,000米;中部为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南部为德干高原。
25. 多国联合科考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升温明显。读北极航道图,完成下题。
8月,某探测队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 白昼时间很长 B. 北极熊在海冰上觅食 C. 大群企鹅在游泳 D. 因纽特人在捕鱼
【答案】C
【解析】
【详解】8月份的北冰洋沿岸,北极部分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白昼时间较长;北极熊在海冰上觅食;因纽特人靠捕鱼为生。故ABD可信;企鹅是南极的代表动物,C不可信。故选C。
二、综合题。
26.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由上图亚洲地形结构图可知,亚洲地形以____和____为主。
(2)传统航道路线:大连→中国黄海、东海→台湾海峡→中国南海→印度洋→红海→____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鹿特丹港。
(3)读图可知,北极航道大部分位于____(国家)北部沿海的____洋海域。航道沿岸地区气候突出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
(4)过去几乎完全封冻的北冰洋现在开辟出了航道,这与全球____(气候问题)有关。
(5)看图可知下列国家因北极航道的开通,受益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
A. 澳大利亚 B. 中国和日本 C. 印度 D. 美国
【答案】(1) ①. 高原 ②. 山地
(2)苏伊士 (3) ①. 俄罗斯 ②. 北冰
(4)气候变暖 (5)B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地形结构图、北极航道和传统航道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地形、传统航道,北极航道的国家、产生原因和收益国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读亚洲地形结构图可知,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占比达到75%。
【小问2详解】
从中国大连到荷兰鹿特丹港的传统航道路线是:大连→中国黄海、东海→台湾海峡→中国南海→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鹿特丹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重要的国际航道。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北极航道大部分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海域。航道沿岸地区气候突出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北冰洋是世界纬度最高、气温最低、水深最浅、面积最小的大洋。
【小问4详解】
过去几乎完全封冻的北冰洋现在开辟出了航道,这与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有关。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中国和日本可以通过北极航道的开头,大大缩短到欧洲的距离,是收益最大的,B正确。澳大利亚、印度到欧洲一般不通过北极航线,美国主要走大西洋航线,ACD错误。故选B。
27.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左图为孟买气候资料图,右图为亚洲局部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了亚洲的分区有( )。(双选题)
A. 东南亚 B. 南亚 C. 中亚 D. 北亚
(2)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的分布特点是山河____,纵列分布,这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3)孟买属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____两季,若图中箭头表示的____(风向)季风不稳定,易造成____灾害。
(4)新加坡扼守繁忙的马六甲海峡东端,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国可发展的产业有( )。(双选题).
A. 钢铁工业 B. 石油开采 C. 船舶维修业 D. 转口贸易
【答案】(1)AB (2) ①. 相间 ②. 水稻
(3) ①. 雨旱 ②. 西南 ③. 旱涝 (4)CD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孟买气候资料图、亚洲局部略图为材料,涉及亚洲分区、中南半岛的地形、南亚的气候、新加坡的工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了亚洲的分区有东南亚和南亚,没有经过中亚和北亚,故选AB。
【小问2详解】
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的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适宜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小问3详解】
孟买属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若图中箭头表示的西南季风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的晚,雨季长,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来得晚、退的早,雨季短,造成旱灾,故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小问4详解】
新加坡扼守繁忙的马六甲海峡东端,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国可发展的产业有船舶维修业、转口贸易,CD正确。新加坡煤炭、铁矿、石油资源贫乏,国土面积狭小,不适合发展钢铁工业和石油开采工业,AB错误。故选CD。
28. 读下列三幅图,完成要求。
(1)这里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吃树上的嫩叶,还有成群的斑马,凶猛的狮子。这种景观最可能出现在____气候区。
(2)赤道穿过的非洲西部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但东部却是高山气候和热带草原,原因是____因素。(选填地形、海陆或纬度)。
(3)从流经气候区判断,河流甲与河流丙水量较大是____(甲或丙)河,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是____(甲或丙)河。
(4)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原因是受____因素影响。
【答案】(1)热带草原
(2)地形 (3) ①. 甲 ②. 丙
(4)纬度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气候和影响因素、河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羚羊、大象、长颈鹿、斑马、狮子等都是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典型的动物。
【小问2详解】
赤道穿过的非洲西部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但东部却是高山气候和热带草原,原因是东部地区是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跟海陆和纬度无关。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甲河是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小。丙是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水量季节变化大。
【小问4详解】
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低纬度,以热带气候为主;非洲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穿越非洲中部,非洲的气候类型大致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
29.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才智,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读图信息小芳发现:亚洲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余气候都有,得出亚洲气候的突出特征是____.
(2)一个奇特的现象:小玲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北回归线附近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因素。(纬度或地形)
(3)小伟的发现:“五海三洲之地”“世界石油宝库”,它位于图中数码____所在区域附近。
(4)欧洲西部餐桌上常见乳肉食品(牛排、羊排、奶酪),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发达的____业(农业类型)有关。该农业产业类型适合在气候____(甲或乙)中进行。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是世界上____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答案】(1)复杂多样
(2)地形 (3)①
(4) ①. 畜牧 ②. 甲 ③. 发达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欧洲西部简图和气候柱状图、亚洲的气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气候、影响因素、中东的石油产区和欧洲西部的畜牧业、经济、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因此,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小问2详解】
图中⑨地位于青藏高原上,这里海拔高,气温低;⑦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由于海拔低,气温高;因此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同一季节两地竟然出现近30°C的温差。
【小问3详解】
中东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中东波斯湾及其沿岸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中东位于图中的①地。
【小问4详解】
欧洲西部餐桌上常见乳肉食品(牛排、羊排、奶酪),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关。读图可知,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生长,适合发展畜牧业。乙是地中海气候,适合发展地中海式农业。故选甲。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