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篇 物理第1讲 物质的质量与密度 1.2022年3月23日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的“天宫课堂”第二课上,王亚平老师在空间站抛出“冰墩墩”后,它并没有像在地球上一样落地,而是沿原方向匀速前进。“冰墩墩”的质量在空间站中和在地球上相比(A)A.不变 B.变大C.变小 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将一块橡皮泥压成薄片,它的质量变小B.将一块蜡块切成两半,它的密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航天员把实验样品从地球带到空间站,该实验样品的质量变小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密度减小3.利用天平称量20 g粉末状的化学药品,调节天平平衡后,正确的操作方法是(C)A.将化学药品直接倒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20 g砝码B.将药品用纸包扎好放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20 g砝码C.在左盘放一张纸并重新调节平衡,在右盘加20 g砝码,在左盘纸上增减药品,直至天平平衡D.在左、右盘中各放一张纸,在左盘纸上放药品,通过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4.密度公式ρ=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D.ρ=是密度的定义式,实质上是密度与物体质量、体积无关5.小明同学在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前,发现无论怎样都不能将天平调节平衡。于是他向右盘放入了一颗0.1 g小石子,终于使天平平衡。在测量过程中,当右盘放60 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此鸡蛋的实际质量是(B)A.60.1 g B.60 gC.59.9 g D.无法判断6.利用已正确调好的天平测量某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当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所示。只进行以下操作的一项,就可以使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符合题意且操作正确的是(A)A.只需把游码向右移B.只需把右边的平衡螺母往右调C.用镊子把5 g的砝码夹走,再把游码移到刻度为“5”的位置D.把游码移到刻度为“0”的位置,用镊子把20 g的砝码夹走,再把10 g的砝码夹入右盘7.(2023,绥化)在测量物块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物块质量为__54__g;利用量筒测量物块(不吸水)的体积,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块的密度为__2.7×103__kg/m3。8.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烧杯和电子秤等器材测量盐水和鸭蛋的密度。(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添加砝码过程中,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调节平衡螺母。(2)测量盐水密度时,有以下四个步骤: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烧杯内有残留),测出盐水体积;③……④算出盐水密度。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步骤③的操作是__直接__(选填“直接”或“擦干残留盐水后”)测量烧杯质量。(3)测量鸭蛋密度的步骤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图中电子秤显示的四个数据,若没有“131.0 g”这个数据,能否求出鸭蛋的密度?要求:①若能,请写出鸭蛋的密度值;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能,鸭蛋的密度为1.15×103 kg/m3。解析:已知鸭蛋的质量,再通过排水法来计算鸭蛋的体积,鸭蛋浸没在水中时,由甲、乙、丁三图可知:V蛋=V排,由甲、乙、丁三图可知加入水的体积即为鸭蛋的体积,根据公式ρ=计算出鸭蛋的密度。9.小德同学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带回学校,准备在实验室测量鹅卵石的密度。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有以下五个实验操作步骤:①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2;③从量筒中取出鹅卵石,读出剩余水的体积V3;④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⑤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为了能尽量减小误差,实验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C__。A.②①④⑤ B.①③④⑤C.④②①⑤ D.④①③⑤(2)如图甲所示,小德同学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没有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__。 (3)小德同学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在称量鹅卵石质量的过程中,当他将最小为5克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如图乙所示,小德同学接下来的一步操作应是__取下5__g砝码,向右调节游码__,直至天平平衡。(4)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丁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请计算出该鹅卵石的密度为__2.7×103__克/厘米3。第一篇 物理第1讲 物质的质量与密度 1.2022年3月23日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的“天宫课堂”第二课上,王亚平老师在空间站抛出“冰墩墩”后,它并没有像在地球上一样落地,而是沿原方向匀速前进。“冰墩墩”的质量在空间站中和在地球上相比( )A.不变 B.变大C.变小 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一块橡皮泥压成薄片,它的质量变小B.将一块蜡块切成两半,它的密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航天员把实验样品从地球带到空间站,该实验样品的质量变小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密度减小3.利用天平称量20 g粉末状的化学药品,调节天平平衡后,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化学药品直接倒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20 g砝码B.将药品用纸包扎好放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20 g砝码C.在左盘放一张纸并重新调节平衡,在右盘加20 g砝码,在左盘纸上增减药品,直至天平平衡D.在左、右盘中各放一张纸,在左盘纸上放药品,通过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4.密度公式ρ=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D.ρ=是密度的定义式,实质上是密度与物体质量、体积无关5.小明同学在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前,发现无论怎样都不能将天平调节平衡。于是他向右盘放入了一颗0.1 g小石子,终于使天平平衡。在测量过程中,当右盘放60 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此鸡蛋的实际质量是( )A.60.1 g B.60 gC.59.9 g D.无法判断6.利用已正确调好的天平测量某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当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所示。只进行以下操作的一项,就可以使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符合题意且操作正确的是( )A.只需把游码向右移B.只需把右边的平衡螺母往右调C.用镊子把5 g的砝码夹走,再把游码移到刻度为“5”的位置D.把游码移到刻度为“0”的位置,用镊子把20 g的砝码夹走,再把10 g的砝码夹入右盘7.(2023,绥化)在测量物块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物块质量为____g;利用量筒测量物块(不吸水)的体积,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块的密度为____kg/m3。8.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烧杯和电子秤等器材测量盐水和鸭蛋的密度。(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添加砝码过程中,____(选填“能”或“不能”)调节平衡螺母。(2)测量盐水密度时,有以下四个步骤: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烧杯内有残留),测出盐水体积;③……④算出盐水密度。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步骤③的操作是____(选填“直接”或“擦干残留盐水后”)测量烧杯质量。(3)测量鸭蛋密度的步骤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图中电子秤显示的四个数据,若没有“131.0 g”这个数据,能否求出鸭蛋的密度?要求:①若能,请写出鸭蛋的密度值;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9.小德同学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带回学校,准备在实验室测量鹅卵石的密度。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有以下五个实验操作步骤:①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2;③从量筒中取出鹅卵石,读出剩余水的体积V3;④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⑤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为了能尽量减小误差,实验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A.②①④⑤ B.①③④⑤C.④②①⑤ D.④①③⑤(2)如图甲所示,小德同学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 (3)小德同学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在称量鹅卵石质量的过程中,当他将最小为5克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如图乙所示,小德同学接下来的一步操作应是____,直至天平平衡。(4)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丁所示,由图中数据可知,请计算出该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克/厘米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13讲 物质的质量与密度练习学生版.docx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13讲 物质的质量与密度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