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34讲 水和溶液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34讲 水和溶液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5讲 水和溶液
1.(2022,日照)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2.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B)
A.牛奶、白酒、石灰水
B.泥浆水、麻油和水的混合物、食盐水
C.酒精、泥浆水、汽水
D.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3.(2022,毕节)室温时,向25 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
室温时该固体的溶解度可能是(B)
A.50 g B.35 g C.30 g D.25 g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增大
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C.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5.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ABDEFGHI__;属于溶液的是__D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AFGHI__(以上均填字母)。
A.豆浆   B.肥皂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E.乳饮料  F.泥水
G.血液   H.钡餐   I.鲜榨果汁
6.(2023,贵州)溶液的配制和应用在生活、生产中非常普遍。
(1)实验室用“电解水”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探究的理论依据是__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H2O2H2↑+O2↑__。
(2)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60 ℃时,50 g水中加入__55__g__硝酸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提纯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进行如图2实验,提纯的方法为__降温结晶__。
③20 ℃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固体分别加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3,加热到60 ℃时现象如图4(不考虑水分蒸发)。根据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甲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__KNO3__(选填“KNO3”或“NaCl”)。对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AD__(选填编号)。
A.从20 ℃升温到60 ℃,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若对20 ℃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C.20 ℃时,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6∶100
D.60 ℃时,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 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1)0.9%的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药剂,其溶质为__氯化钠__。
(2)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37.2 g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所示,则甲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解:由物质的溶解度可知,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37.2 g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氯化铵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而氯化钠只溶解了36.6 g形成了饱和溶液,即甲烧杯中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8%。
(3)若要将上述另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且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可采取__降低温度__的操作。
8.(2023,武汉)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碳酸氢钠、氯化钾、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性时,查阅资料如下:
表1 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溶解度/g NaHCO3 6.9 8.2 9.6 11.1
KCl 27.6 31.0 34.0 37.0
NaCl 35.7 35.8 36.0 36.3
NH4Cl 29.4 33.3 37.2 41.4
表2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回答下列问题:
(1)10 ℃时,NaCl的溶解度为__35.8__g__。
(2)根据20 ℃时上述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中属于“可溶”的物质是__NaHCO3__。
(3)将30 ℃时上述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a g分别降温到0 ℃,析出固体质量最大的物质是__NH4Cl__。
(4)20 ℃时,将氯化钠和氯化铵各m g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再分别加入n g水,充分搅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BC__。(填标号)
A.若两只烧杯中均无固体剩余,则所得氯化铵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若两只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铵>氯化钠
C.若m≤0.36n,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铵=氯化钠
D.若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是饱和溶液,则0.36n≤m≤0.372n
9.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1)10 ℃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20.9__克。
(2)20 ℃时,将10克硝酸钾加入4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20%__。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解:方案一:设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
×100%=25%
x=20 g
方案二:设蒸发掉水的质量为y。
×100%=25% y=60 g
答:操作方法可以是加入20 g硝酸钾或蒸发60 g水。第5讲 水和溶液
1.(2022,日照)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2.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白酒、石灰水
B.泥浆水、麻油和水的混合物、食盐水
C.酒精、泥浆水、汽水
D.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3.(2022,毕节)室温时,向25 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
室温时该固体的溶解度可能是( )
A.50 g B.35 g C.30 g D.25 g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增大
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C.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5.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以上均填字母)。
A.豆浆   B.肥皂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E.乳饮料  F.泥水
G.血液   H.钡餐   I.鲜榨果汁
6.(2023,贵州)溶液的配制和应用在生活、生产中非常普遍。
(1)实验室用“电解水”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探究的理论依据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60 ℃时,50 g水中加入____硝酸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提纯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进行如图2实验,提纯的方法为____。
③20 ℃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固体分别加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3,加热到60 ℃时现象如图4(不考虑水分蒸发)。根据NaCl、KNO3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甲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____(选填“KNO3”或“NaCl”)。对乙烧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选填编号)。
A.从20 ℃升温到60 ℃,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若对20 ℃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C.20 ℃时,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6∶100
D.60 ℃时,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 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1)0.9%的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药剂,其溶质为____。
(2)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37.2 g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所示,则甲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3)若要将上述另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且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可采取____的操作。
8.(2023,武汉)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碳酸氢钠、氯化钾、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性时,查阅资料如下:
表1 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溶解度/g NaHCO3 6.9 8.2 9.6 11.1
KCl 27.6 31.0 34.0 37.0
NaCl 35.7 35.8 36.0 36.3
NH4Cl 29.4 33.3 37.2 41.4
表2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回答下列问题:
(1)10 ℃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
(2)根据20 ℃时上述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中属于“可溶”的物质是____。
(3)将30 ℃时上述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a g分别降温到0 ℃,析出固体质量最大的物质是____。
(4)20 ℃时,将氯化钠和氯化铵各m g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再分别加入n g水,充分搅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A.若两只烧杯中均无固体剩余,则所得氯化铵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若两只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铵>氯化钠
C.若m≤0.36n,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铵=氯化钠
D.若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是饱和溶液,则0.36n≤m≤0.372n
9.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13.3 20.9 31.6 45.8 63.9
(1)10 ℃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克。
(2)20 ℃时,将10克硝酸钾加入4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