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讲 二氧化碳1.(2023,辽宁)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2.(2023,连云港)捕集工业废气中的CO2与H2O反应制甲醇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反应的CO2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B)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C)5.我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实现的是(B)A.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汽车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能源D.倡导植树造林行动6.(2023,苏州)CO2作为一种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Ⅰ.植物气肥(1)在蔬菜大棚内增大CO2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__光合作用__,促进生长。Ⅱ.生产化肥(2)二氧化碳和氨气可以生产碳酸氢铵和尿素[CO(NH2)2]。①合成尿素的反应为CO2+2NH3===CO(NH2)2+X,X的化学式是__H2O__。②合成碳酸氢铵的反应为CO2+NH3+H2O===NH4HCO3,该反应需在较__低__(选填“高”或“低”)温度下进行。(3)理论上,相同质量的NH3分别生产CO(NH2)2和NH4HCO3,消耗CO2的质量比为__1∶2__。Ⅲ.催化重整(4)CH4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H2),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①消碳反应的产物“”是__CO__。②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__氧气__气体。③其他条件不变,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600 ℃,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温度升高,消碳反应所消耗的碳的量多于积碳反应产生的碳__。7.(2023,营口)我国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工业上有一种利用烧碱溶液实现“碳捕捉”的技术,其主要流程如下。(1)分离区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过滤__(填操作名称)。(2)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甲、乙分别是__氧化钙、氢氧化钠__。(3)反应区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O+H2O===Ca(OH)2]__(答一个即可)。(4)为了确定“捕捉区”进入反应区Ⅰ中溶液的成分,请完成下表中实验方案。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__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②取①中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合理即可)__ __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无明显变化(与前一空对应)__ 溶液成分只有Na2CO38.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1)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D__(填字母)。A.浓硫酸 B.NaOH溶液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2)装置丙的作用是__吸水干燥__。(3)请你选择合适的气体收集装置:__B__(选填“A”或“B”),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已收集满CO2?__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了__。9.实验中,可以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类型选择相同的装置制取不同气体,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图中①的名称是__酒精灯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以选择__B__(用A~F填空)作为发生装置。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CaCO3+2HCl===CaCl2+H2O+CO2↑__。制取得到的CO2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杂质可以选用装置F除去,除杂时气体应从__a__(选填“a”或“b”)端通入。(3)以上装置中可同时用于实验室收集O2和CO2的是__D__(用A~F填空)。第7讲 二氧化碳1.(2023,辽宁)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2.(2023,连云港)捕集工业废气中的CO2与H2O反应制甲醇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方法。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反应的CO2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5.我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下列措施不利于“碳达峰”实现的是( )A.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汽车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能源D.倡导植树造林行动6.(2023,苏州)CO2作为一种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Ⅰ.植物气肥(1)在蔬菜大棚内增大CO2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促进生长。Ⅱ.生产化肥(2)二氧化碳和氨气可以生产碳酸氢铵和尿素[CO(NH2)2]。①合成尿素的反应为CO2+2NH3===CO(NH2)2+X,X的化学式是____。②合成碳酸氢铵的反应为CO2+NH3+H2O===NH4HCO3,该反应需在较____(选填“高”或“低”)温度下进行。(3)理论上,相同质量的NH3分别生产CO(NH2)2和NH4HCO3,消耗CO2的质量比为____。Ⅲ.催化重整(4)CH4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H2),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①消碳反应的产物“”是____。②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____气体。③其他条件不变,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600 ℃,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7.(2023,营口)我国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工业上有一种利用烧碱溶液实现“碳捕捉”的技术,其主要流程如下。(1)分离区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填操作名称)。(2)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甲、乙分别是____。(3)反应区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答一个即可)。(4)为了确定“捕捉区”进入反应区Ⅰ中溶液的成分,请完成下表中实验方案。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____ ____ 溶液成分只有Na2CO38.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查阅资料: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1)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填字母)。A.浓硫酸 B.NaOH溶液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2)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3)请你选择合适的气体收集装置:____(选填“A”或“B”),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已收集满CO2?____。9.实验中,可以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类型选择相同的装置制取不同气体,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以选择____(用A~F填空)作为发生装置。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制取得到的CO2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杂质可以选用装置F除去,除杂时气体应从____(选填“a”或“b”)端通入。(3)以上装置中可同时用于实验室收集O2和CO2的是____(用A~F填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36讲 二氧化碳练习学生版.docx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第36讲 二氧化碳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