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共20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共20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二框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客观基础,生理基础)
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依据
3.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
4、联想思维评价依据和提高途径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地位,含义,方式,作用)
2.想象(地位,含义,方式,作用,意义)
3、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
(1)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2)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人的大脑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寻求问题的解决。
2、联想思维的含义
(1)含义: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2)依据:
①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②联结的途径:时间、空间途径(外在联结)、性质途径(内在联结)
③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①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
②从形式上看:相关对象的认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都可以联系在一起。
3、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
(2)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①思维在联想之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②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4、联想思维评价依据和提高途径
人人都有联想思维,但其水平和能力并不相同。
(1)评价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2)重要途径: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
(1)地位: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2)含义: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方式:
①正迁移—在功能上可以发挥促进作用。
1、迁移
②负迁移—发挥阻碍作用。
③同化性迁移—可以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
④顺应性迁移—也可以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
(4)作用: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想)
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
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做)
要实现由“此岸”到“彼岸”触类旁通的认知过渡。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想象
(1)地位: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2)含义: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3)特点: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例如:美人鱼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4)分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①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
②有意想象:按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
2、想象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想象
(5)想象的方式
形象化的想象 “假如”式想象
含义 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 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作用 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示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虞美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想象
(6)想象的作用:
①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②想象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3、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①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②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1.迁移有很多方式,有发挥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也有发挥阻碍作用的负迁移。下列属于负迁移的是( )
A.语言学习中掌握的词汇知识对阅读技能的影响
B.在学校文明的言行对自己校外行为的影响
C.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解析:选D。A、B、C属于发挥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与题意不符,排除;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学习之间相互干扰,属于负迁移,D符合题意,入选。
2.古希腊哲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在一次浸浴时,从浴缸溢出的水中受到启发,从而提出了著名的“浮力定律”。这个故事说明( )
A.规律是一种偶然的联系
B.合理想象有助于更好地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C.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
D.合理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解析:选D。材料说明合理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A错误。
3.数学学习中掌握的审题技能,可能会促进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审题技能的提高;语文学习中掌握的词汇知识将促进阅读技能的提高,而阅读技能的提高又有助于获得更多的词汇知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②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③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④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体现的是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①③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想象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排除④。
4.美国工程师斯潘塞在做雷达起振实验时,发现一根磁控管将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由此:他联想到用它来加热食品,进而发明了微波炉。由此可见,联想( )
①必须以创新思维为基础
②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③是探索未知的一种幻想思维活动
④能够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斯潘塞通过联想发明了微波炉,说明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为创新思维开拓了新思路,①颠倒了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④符合题意;
斯潘塞发现磁控管与巧克力融化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想到磁控管可以加热食物,这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②符合题意;
联想是探索未知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③错误。
5.当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词句会引起我们的无限想象,一幅充满苍凉气息的“秋暮羁旅图”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展现出来。这表明( )
①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②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③形象化的想象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④想象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我们会根据词句的描述,在脑海中想象与之相关的画面,表明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①符合题意;
当我们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一幅充满苍凉气息的“秋暮羁旅图”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展现出来,这表明形象化的想象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③符合题意;
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