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共5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共51张ppt)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第二单元:单元结构
核心问题: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
正确运用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关于概念
关于判断
关于推理
含义
内涵与外延
方法:定义、划分
含义和基本特征
语言表达方式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准确把握
第五课
第六、七课
第四课
有效进行
含义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
换质推理
三段论
规则
规则
换位推理
含义
结构
含义
规则
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改变前提判断的质,把肯定变为否定,把否定变为肯定。
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质”不变,即肯定或否定不变)
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知识回顾
性质判断推理
三段论推理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第三框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堂回顾
联言判断构成及真假值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联结项
联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
常见:
日常语言表达中,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有助于将多种情况综合起来、多方面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使思考更周密,判断更恰当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含义
结构
组成
真假关系
意义
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课堂探究
你认为司机拒绝旅客的做法正确吗?
一位旅客带了很多行李,他叫了一辆出租车:
旅客问司机:“到汽车站多少钱?”
司机说:“20元。”
旅客又问:“行李怎么算钱?”
司机回答:“行李免费。”
旅客说:“那您把行李带到汽车站,我自己走着过去吧!”
司机说:“这不行!”
“您刚才还说行李免费呢!”旅客与司机争论起来。
送旅客到汽车站需付20元,并且行李免费。
联言判断
同时为真:行李免费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PART 1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阅读教材P51-54,梳理标划以下问题答案。
1、进行联言推理的必要性、含义?
2、联言推理的有效推理结构(合成式与分解式)分别是什么?
3、选言推理的必要性、含义及种类是什么?
4、相容、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正确的推理结构)分别是什么?
2、联言推理的含义:
(P52上)
1、必要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某种情况从众多共存的情况中分割出来,实现认识由肯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P51下)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复习回顾P37: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p q p并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全真才真,一假则假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
毛泽东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这个联言推理,其前提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分别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它们同时存在。
合成式公式:
p(真)
q(真)
p并且q(真)
p(真)
q(真)
p∧q(真)
个别
整体
3.联言推理的有效推理结构 P51-1
(1)合成式(个别→整体)
推理依据: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3.联言推理的有效推理结构 P51-1
(2)分解式(整体→个别)
推理依据: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
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警察的职业是神圣的、光荣的、危险的
所以,警察的职业是神圣的。
所以,警察的职业是光荣的。
所以,警察的职业是危险的。
这个联言推理,由前提所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存在。
分解式公式:
p并且q(真)
p(q)(真)
(p∧q)→p(q)
个别
整体
联言推理有效推理结构
(1)合成式:
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真,则联言判断真。
(2)分解式:
如果联言判断真,则每个联言支真
合成式: P (真)
Q (真)
P并且Q (真)
分解式:
P并且Q (真)
P (真)
小试牛刀:以下联言推理,哪些是合成式联言推理,哪些是分解式联言推理?
(1)我们要减少污染,我们要解决失业问题,因此,我们将减少污染并且解决失业问题。
(2)我们将具有高点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将具有高点的失业率。
(3)“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所以,“左”和“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4)既要防止“左”也要防止“右”,主要是防止“左”。
(5)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所以,好事、坏事都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换。
合成式联言推理
分解式联言推理
合成式联言推理
分解式联言推理
合成式联言推理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PART 2
p q 要么p要么q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有且只有一真为真 同真同假皆为假




p q p或者q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一真即真 全假则假
相容选言判断的性质: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性质:
【知识回顾】
相容选言判断逻辑性质:一真即真,全假则假。(或者…或者)
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性质: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同真同假皆为假。(要么…要么)
相容选言 推理方法 推理有效式 例子
有效式 否定肯定式 p或q p或q 非p 非q 则q 则p 同学们可加入篮球或排球小组
张宁没加篮球小组
所以,张宁加入了排球小组
无效式 肯定否定式 无 该案的作案人或是甲或是乙
已查明该案的作案人是甲
所以,该案的作案人不是乙
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否定一部分,就要肯定余下的。
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肯定一部分,不能必然否定余下的。
4、选言推理的方法—— (1)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
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否定肯定式:
P或者Q
非P
Q
→否定

→肯定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示例评析: “……或是……或是……”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
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的。
① (否定肯定式——有效)
(1)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
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P或者Q
非P
Q
→否定

→肯定
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相容选言判断,它断定了“语句错误”的三种可能情况,这三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第二个前提否定了“语法问题”,
结论就能够肯定是不合实际或者是不合逻辑的问题了。
◆示例评析: “……或是……或是……”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这个语句是不合语法的,
所以,这个语句是合乎实际和合乎逻辑的。
① (否定肯定式——有效)
(1)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
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P或者Q
P
非Q
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相容选言判断,它断定了“语句错误”的三种可能情况,这三种情况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第二个前提肯定了“语法问题”,
结论中其他情况就不确定了。
→肯定
×
→否定
不相容选言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举例
肯定否定式 要么p,要么q 要么p,要么q p q 非q 非p 同学们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
你选择了文科
所以你没有选理科
否定肯定式 要么p,要么q 要么p,要么q 非p 非q q p 同学们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
你没有选择了文科
所以你选了理科
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依据:有且只有一个真才真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4、选言推理的方法—— (2)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有效形式)
①肯定否定式(有效):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示例评析:
某个实数,要么它是有理数,要么它是无理数,
这个实数是有理数,
所以,这个实数不是无理数。
这个推理的第一个前提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它断定了实数的两种性质,任何实数不能同时具有这两种性质。第二个前提肯定了其中一种性质,结论必然要否定另一种性质。
肯定否定式:
要么P,要么Q
P
非Q
(2)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有效形式)
②否定肯定式(有效):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2)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有效形式)
◆示例评析:
要么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要么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发展史充分证明绝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所以,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在“社会存在”和“人们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上,第一个前提断定它们不可能同时存在。这个不相容选言推理的第二个前提否定了其中一个可能性,结论必然肯定另一种可能性。
否定肯定式:
要么P,要么Q
非P
Q
提示: (1)按当地风俗必须制“生”和“死”两个不同的阄儿,如果两个阄儿相同,就属违规行为。农夫吞下一阄儿,官吏只能检查剩下的阄儿,剩下的阄儿是“死”阄儿,则说明吞下的阄儿就是“生”阄儿,所以恶人的阴谋不能得逞。农夫智慧地运用了不相容选言推理保全了自己。
(2)推理过程如下:
农夫要么抓到“生”阄儿,要么抓到“死”阄儿
现在剩下的是“死”阄儿(农夫没有抓到“死”阄儿),
所以,农夫抓到的是“生”阄儿。
传说,一位农夫曾被恶人诬告,被判了死罪。按当地的习俗,即将被处死的人可以用抓阄儿来碰碰运气。抓到“死”阄儿,必死无疑;抓到“生”阄儿,可以赦免。恶人不想让农夫活下来,买通制阄儿的人,把两个阄儿都制成了“死”阄儿。农夫的一个朋友得知消息后,悄悄告诉了农夫。到了抓阄儿的那天,农夫随便抓出一阄儿,放进嘴里吞了下去 他请求行刑的官吏查看剩下的阄儿......
农夫的智慧表现在哪里
请你运用推理知识,说说农夫的推理过程。
【探究与分享】(P52下)
(1)相容:否定肯定式——有效
4、选言推理的方法
相容否定肯定式:
P或者Q
非P
Q
(2)不相容:①肯定否定式(有效)
②否定肯定式(有效)
不相容有效:肯定否定式
要么P,要么Q
P
非Q
不相容有效:否定肯定式
要么P,要么Q
非P
Q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归纳总结
相容的 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无效式)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肯定否定式)
2、★选言推理的方法?
1、★联言推理的方法?
合成式 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分解式 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PART 3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阅读教材P54-56,梳理标划以下问题答案。
1、假言推理的必要性、含义、种类、意义分别是什么?
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有效推理形式)分别是什么?
课堂回顾
假言判断构成及真假值
断定事物某情况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
联结项: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
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真后假则假,其余皆为真;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假后真则假,其余皆为真;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假一真则假,全真全假皆为真;
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 、无前未必无后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且无前必无后
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含义
结构
组成
种类
真假关系
实质前提
必要性: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假言推理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
含义: 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类型: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忆一忆: 假言判断的常用联结项都有哪些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常用联结项是:“如果……那么……”“只要……就……”;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常用联结项是:“只有……才……”;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常用联结项是:“……当且仅当……”。
(P54下)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小芳与小玉相约:“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8点我们在教学楼前会面,然后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第二天上午,下起了小雨。小玉想,既然下雨了,小芳就不会去图书超市买书了。于是,小玉去小芳的宿舍,想约小芳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谁知小芳仍然去了图书超市。两个人见面后,小玉责备小芳食言,小芳却说小玉的推论不合逻辑。
材料中包含着两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请找出来。
示例评析55页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没有下雨,
所以,她们一定会去图书超市买书。
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推理结构正确,推理的结论能必然得出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所以,她们就一定不去图书超市买书。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推理结构错误,推理的结论不能必然得出
(1)推理依据:(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肯后否前无结论)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逻辑性质
有前必有后
无前未必无后
无前
有后
无后
有前 有后
肯前必肯后 (必然)
否前不能否后(可能)
肯后不能肯前(可能)
否后必否前(必然)
有效:肯定前件式
(有前必有后)
有效:否定后件式
(无后必无前)
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2)方法:有效式、无效式: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例子
有效式
无效式 ×
×
如果明天不下雨(P),那么就去图书超市(Q)
第二天没下雨(P),
所以,她一定去图书超市(Q)
肯定前件
就肯定后件
如果p,那么q
p
q
肯定前件式
有前必有后
如果p,那么q
非q
非p
否定后件
就否定前件
否定后件式
无后必无前
否定前件式
无前未必无后
肯定后件式
有后未必有前
否定前件
不能否定后件
肯定后件
不能肯定前件
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如果明天不下雨(P),那么就去图书超市(Q)
她没有去图书超市(P),
所以,第二天一定下雨了(Q)
如果明天不下雨(P),那么就去图书超市(Q)
第二天下雨了(P),
所以,她可能去也可能不去图书超市(Q)
如果明天不下雨(P),那么就去图书超市(Q)
她去图书超市(P),
所以,第二天可能下雨也可能没下雨(Q)
主治医生看了看患者甲的体检报告说:“除非做手术,否则你的病好不了”
患者甲说:“您的意思是,不做手术,我的病就不能治愈吗 ”
主治医生说:“是这样的。”
上述对话中包含着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请找出来。
只有患者甲接受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所以,患者甲的疾病不可能治愈。
否定了前件
否定了后件
必要条件:无前必无后,有前后不定。
推理结构合理,结论正确
示例评析56页
(1)推理依据:(无前必无后,有后必有前,肯前否后无结论)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逻辑性质
无前必无后
有前未必有后
无前 无后
否前必否后 (必然)
有前
无后
有后
肯前不能肯后(可能)
否后不能否前(可能)
肯后必肯前(必然)
有效:否定前件式
(无前必无后)
有效:肯定后件式
(有后必有前)
5、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2)方法:有效式、无效式: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规则 推理有效式 例子
有效式
无效式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他的疾病一定没有治愈。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他的疾病治愈了,
患者甲一定接受了做手术。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
他的疾病能(或者不能)治愈。
只有患者甲接受了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他的疾病没有治愈,
患者甲没有接受(或者接受)做手术。
只有p,才有q
非p
非q
否定前件,
就可以否定后件
否定前件式
无前必无后
只有p,才有q
q
p
肯定后件,
就可以肯定前件
肯定后件式
有后必有前
×
肯定前件,
结论不能肯定后件
肯定前件式
有前未必有后
否定后件,
结论不能否定前件
×
否定后件式
无后未必无前
5、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1)推理依据: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同真,同假)
肯定前件式(有前必有后)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有效式
肯定后件式(有后必有前) 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否定前件式(无前必无后)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否定后件式(无后必无前) 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p q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2)有效推理结构
6、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力求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
违背演绎推理的规则就不能保证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
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道路行进,往往当正确的东西碰到鼻子尖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它。——恩格斯
强调推理中前提真实的重要意义
7、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
8、演绎推理的保真条件
知识归纳
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肯前必肯后
否后必否前
否前必否后
肯后必肯前
否前肯后无必然
肯前否后无必然
肯前必肯后
否前必否后
肯后必肯前
否后必否前
真假共存必为假
充分条件: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
必要条件:否前必否后,肯后必肯前,肯前否后无必然。
充分必要条件:真假共存必为假。
【假言推理口诀】
课堂探究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柏拉图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几何的人。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这一真的断定是 (   )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只有懂几何的人,才能被允许进入
无前必无后,有前未必有后
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归纳总结★联言、选言推理的常用答题语言:
大题答题语言
联言推理 合成式 ①逻辑性质: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②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分解式 ①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
②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选言推理 相容 ①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②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不相容 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反之亦然(如果肯定了……,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
知识小结: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
归纳总结假言推理的常用答题语言★:
★大题答题语言
充分条件 假言推理 ①逻辑性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②如果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
如果否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
必要条件 假言推理 ①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②如果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如果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
充分必要 条件 假言推理 ①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前件和后件真假保持一致)
②如果肯定了……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其后件;
如果肯定了……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
如果否定了……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
如果否定了……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
知识小结: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否定前件无法否定后件,
肯定后件无法肯定前件。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肯定前件无法肯定后件,
否定后件无法否定前件。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知识总结】假言推理的规则
充分: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未必没有后件
必要:无前件必无后件、有前件未必有后件
充分必要: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必无后件
知识归纳
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合成式
分解式
相容的选言推理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含义
方法
含义
方法
含义
方法
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前提全部联言支真推出结论联言判断真
前提联言判断真推出结论联言支真
否定肯定式
否定肯定式
肯定否定式
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
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
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
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有且只有一个真才真
同真、同假
1.联言推理的合成式比分解式更正确。(  )
提示:×。二者都是联言推理的方法,没有谁比谁更正确。
2.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
提示:×。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3.假言推理是一种假判断、假推理。(  )
提示:×。假言推理是一种条件推理,推理过程既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4.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
提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
5.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  )
提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形式是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
易错易混
正确的推理要合乎逻辑规则。下列推理合乎逻辑规则的是( )
A.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所以配偶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B.只有及时浇水,花才能长得好;花没有长好,所以你肯定没及时浇水
C.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是人民,所以你要全心全意为我服务
D.同学可以加入篮球队或足球队;你加入了篮球队,所以你没有加入足球队
A
【解析】A:“配偶、子女、父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是一个联言判断,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是真的,可以推知“配偶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该联言推理合乎逻辑规则,A当选。
B:“只有及时浇水,花才能长得好;花没有长好,所以你肯定没及时浇水”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无前必无后)和肯定后件式(有后必有前)才是正确的推理结构,B排除。
C:“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是人民,所以你要全心全意为我服务”是一个三段论,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但这一三段论包含了党员(整体)、人民(整体)、我、人民(个体)、你等多个项,不符合逻辑规则,C排除。
D:“同学可以加入篮球队或足球队”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其正确的推理结构只有否定前件式,推出“你加入了篮球队,所以你没有加入足球队”是肯定前件式,是错误的推理结构,D排除。故本题选A。
课堂训练
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下列选项中推理形式与材料相一致的是( )
A.如果一个地方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那么这个地方四季都在刮风
B.《冬之旅》和《北京人》都是曹禺的剧作,所以,《北京人》是曹禺的剧作
C.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展览厅是公共场所,所以,展览厅是禁止吸烟的
D.如果明天不下雨,她就会去公园,第二天没有下雨,所以,她一定会去公园
C
【解析】“正当防卫”是中项,“不负刑事责任的”是大项,“小张的行为”是小项。“正当防卫是不负刑事责任的”是大前提;“小张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是小前提;“所以,小张的行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是结论。这是一个三段论推理。
A: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它的结论可以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该选项是联言推理的合成式,排除A.(个人感觉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B:该选项是联言推理的分解式,排除B。
C:“禁止吸烟的”是大项,“公共场所”是中项,“展览厅”是小项。“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是大前提,“展览厅是公共场所”是小前提,“所以,展览厅是禁止吸烟的”是结论。该选项是一个三段论推理,C正确。
D:该选项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D排除。故本题选C。
课堂训练
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某组织成员国对甲国石油限价令开始生效。已知“甲国要么接受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要么某组织成员国不买甲国石油”该判断为假,可以得到以下推论( )
①甲国接受限价令,某组织成员国买甲国石油
②甲国不接受限价令,某组织成员国不买甲国石油
③甲国接受限价令,某组织成员国不买甲国石油
④甲国不接受限价令,某组织成员国买甲国石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解析】【详解】①②③④: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其有效式为:全真或全假为假。材料中“甲国要么接受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要么某组织成员国不买甲国石油”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且该判断为假,故必须选出两个选项全真或全假,即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么p要么q 只发生一个)的负命题: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并且q或非p且非q 两个都发生或两个都不发生)
课堂训练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总书记指出,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据此,可推导出以下结论为真的是( )
①我们攥紧了中国种子,一定能够实现粮食安全
②我们未攥紧中国种子,一定不能实现粮食安全
③我们能够实现粮食安全,一定攥紧了中国种子
④我们没有实现粮食安全,一定未攥紧中国种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①④:“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以它为前提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由肯定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后件,或者由否定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前件,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因此,“我们攥紧了中国种子,一定能够实现粮食安全”“我们没有实现粮食安全,一定未攥紧中国种子”这两个结论都不能保真,①④不符合题意。
②③: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都是正确的推理结构,因此,“我们未攥紧中国种子,一定不能实现粮食安全”“我们能够实现粮食安全,一定攥紧了中国种子”这两个结论都能够成立,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无前必无后,有前未必有后
有后必有前,无后未必无前;
课堂训练
期中考试之前,张某的妈妈与她达成了如下共识:
◆如果张某的考试成绩位列全校前100名,妈妈就带她去三亚旅游。
◆旅游期间,张某可以选择住五星级宾馆也可以选择住民宿。
◆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才会带张某去海边。
◆旅游期间,要么去猴岛,要么去天涯海角。
据此可以推断( )
①张某既可以去猴岛,也可以去天涯海角
②张某妈妈没带她去三亚,是因为张某的期中考试成绩没有位列全校前100名
③旅游期间,张某如果选择了住五星级宾馆就不可以住民宿
④如果张某在旅游期间去了海边,则意味着当日天气晴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①:“要么去猴岛,要么去天涯海角”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只能去其中一个地方,①错误。
②:“如果张某的考试成绩位列全校前100名,妈妈就带她去三亚旅游”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正确的推理运用肯定前件式(有前必有后)或否定后件式(无后必无前),张某妈妈没带她去三亚,说明张某的期中考试成绩没有位列全校前100名,该选项运用的是否定后件式,②正确。
③:“张某可以选择住五星级宾馆也可以选择住民宿”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也可以都选择,因此“张某如果选择了住五星级宾馆就不可以住民宿”推理错误,③错误。
④:“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才会带张某去海边”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正确的推理形式运用否定前件式或者肯定后件式,“如果张某在旅游期间去了海边,则意味着当日天气晴朗”运用了肯定后件式,④正确。
课堂训练
某中学准备举办运动会,在校学生小强准备在男子100米、200米、4x100米接力、800米、3000米5个项目中报名参加3个比赛项目。小强在报名时有如下考虑:①如果参加100米,就不参加200米。②如果参加800米,就不参加3000米。根据上述信息,小强一定报名参加如下哪个比赛项目?( )
A.4×100米接力 B.100米 C.800米 D.3000米
A
【解析】A:“如果参加100米,就不参加200米”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后间的关系为前件真,后件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所以小强如果参加了100米,就不会参加200米。如果参加了200米,就不会参加100米。“如果参加800米,就不参加3000米。”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可知,所以小强如果参加了800米,就不会参加3000米。如果参加了3000米,就不会参加800米。由此可知,小强会在100米、200米、800米、3000米中选择两个项目,由题干可知,小强准备在5个项目中报名参加3个比赛项目,那么小强一定报名参加4×100米接力。A正确。
B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BCD排除。故本题选A。
课堂训练
《民法典》相关内容:
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有同学根据民法典相关内容,得出以下观点,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作出评价。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推理结构+推理正确
三段论规则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推理错误
相容的选言推理+推理结构+推理正确
A.正常的买卖与赠与是互斥的关系,即如果是赠与关系,就排除了买卖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事活动中的合同,不是买卖合同,就是赠与合同”属不相容选言推理,其推理结构是: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该推理正确。
B.三段论规则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句中大项是“合同”,“买卖合同是合同”是大前提,“赠与合同不是合同”是结论,大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周延了,所以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因此,该推理错误。
C.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不可以撤销的,有两种情况,其一,经过公正的赠与合同,二是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因此该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其推理结构是:只能是否定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肯定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该推理正确。
已知“戊去值班”,根据下列判断能否推出“甲不去值班”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①如果甲去值班,则乙去值班; ②只有乙不去值班,丙才去值班;
③若戊去值班,则丁不去值班; ④或丙去值班,或丁去值班。
【答案】(1)根据“戊去值班”和③,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可以推出“丁不去值班”;
(2)根据④,运用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能够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可以推出“丙去值班”;
(3)根据②,运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可以推出“乙不去值班”;
(4)根据①,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可以推出“甲不去值班 的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