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高二(下)期中信息技术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下列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乘坐火车时不需要提供纸质火车票,说明信息可以不依附于载体B. 银联卡因失去磁性无法读取,这说明信息在重复使用中会产生损耗C. 数据以二进制或十六进制方式编码后,才能存储在计算机中D. 学生将老师整理的题目顺利解题,是运用已学知识的体现2.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深度学习是联结主义的典型代表B. 专家系统是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C. 强化学习体现了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能力D. 图灵测试是测试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一种方法3.某声音模拟信号1毫秒数据的采样及量化函数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纵轴共有8个量化值,其量化位数至少为3位B. 图中横轴共有14个采样点,其采样频率为14HzC. 图中各采样点的量化值不同,其量化位数也不同D. 声音的数字化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4.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输出ans的结果为0101B. 条件“a>0?”共判断5次C. 虚线框内的语句等价为“t←a% 2+b%2”D. 该算法使用的控制结构有顺序、分支和循环结构5.数组a[0]至a[n-1]依次存放着n个数据,现需要删除数组中第x个元素(第1个元素为a[0])。实现该功能的程序段如下,方框中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A. a[i]=a[i+1] B. a[i+1]=a[i] C. a[i]=a[i-1] D. a[i-1]=a[i]6.由n个节点链接成的单链表如图所示,其中head为头指针。 使用列表link模拟该链表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域和指针域,如图中最后一个节点可以表示为[98,-1]。现要删除指针p所指向的节点,可以实现该操作的语句有( )①link[p][1]=-1②link[head][1]=q③link[head][1]=1ink[p][1]④head=link[p][1]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7.有五个元素的出栈顺序依次为1,2,3,4,5。则这五个元素的入栈顺序可能是( )A. 1,4,5,3,2 B. 2,4,3,1,5 C. 3,5,4,1,2 D. 5,4,1,3,28.若一棵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BCDE,则该二叉树不可能是( )A. B.C. D.9.定义如下函数:该函数的时间复杂度为( )A. 0(1) B. 0(log:n) C. 0(n) D. 0(x)10.有如下程序段:执行该程序段后,变量s的值是( )A. “abcd” B. “aabbcd” C. “aabcd” D. “aabccd”11.二分查找时,要求数据是有序的,但有时我们又想保持数据的原始顺序,那可以引入一个索引数组解决这个需求。例如,已知无序数组a(下标0到n-1),通过引入索引数组b(下标0到n-1),使得a[b[0]]≤a[b[1]]≤a[b[3]]……≤a[b[n-1]](示例如图所示),再对这些有序数据进行二分查找。通过索引数组b,实现a[b[0]]≤a[b[1]]≤a[b[3]]……≤a[b[n-1]]功能的程序段如下,方框中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A.B.C.D.12.二分查找时,要求数据是有序的,但有时我们又想保持数据的原始顺序,那可以引入一个索引数组解决这个需求。例如,已知无序数组a(下标0到n-1),通过引入索引数组b(下标0到n-1),使得a[b[0]]≤a[b[1]]≤a[b[3]]……≤a[b[n-1]](示例如图所示),再对这些有序数据进行二分查找。对这些数据进行二分查找,第一次查找时,中点位置m与中点值分别是( )A. m的值是(n-1)//2,中点值是a[m]B. m的值是(n-1)//2,中点值是a[b[m]]C. m的值是(b[0]+b[n-1])//2,中点值是a[m]D. m的值是(b[0]+b[n-1])//2,中点值是a[b[m]]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13.吃零食问题。有n包零食,每包零食都有happy值和过期天数。小王每天吃一包零食,过期零食不能吃,合理安排吃零食的顺序,使得总happy值最大。实现方法如下:将所有零食按过期天数升序;再依次取每包零食,若已取零食总包数超过最后一次所取零食的过期天数,则去除已取零食中happy值最小的零食;计算已取零食的总happy值。请在划线处填写合适代码。14.某学校期末考试成绩存放在“成绩.x1sx”文件中,如图a所示。现要对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要在Excel文件中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可在单元格H2中输入公式 ______ ,并把H2单元格自动填充到H711完成计算。(2) 根据学生考试总分的名次转换成等级:名次位于年级前15%(含)的为A等,位于后60%(不含)的为C等,其余为B等。实现该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①请在程序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②程序方框中可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______ (多选,填字母)。 (3) 统计分析各班A等人数,并将A等人数前5名绘制成图表输出,如图b所示。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15.有n册图书已按图书编号升序排列(编号互不重复,用4位整数表示)。经过多次借阅归还之后,部分图书顺序被打乱,现要找出这部分图书进行调整,以使整体升序。算法思想:通过找到左侧图书的编号升序区间和右侧图书的编号升序区间(要求右侧升序区间的图书编号都大于左侧升序区间的图书编号),得到中间待调整区间[left,right](如图所示),最后对该区间的图书编号排序。 编写程序,读入图书编号数据,实现上述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1) 若读入的图书编号数据如表所示,则中间待调整区间为 ______ 。 (2) 定义如下get(d)函数,参数d中存放读入的图书编号数据。函数的功能是查找并返回参数d中的待调整区间。加框处代码有误,请更正。(3) 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信息具有载体性,任何信息都必须依附载体而存在;数据以二进制方式编码后,才能存储在计算机中;学生将老师整理的题目顺利解题,是运用已学知识的体现,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数据、信息和知识。信息是加工了的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所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的反应事物的本质,知识可以继承。熟练掌握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2.【答案】B【解析】专家系统是联结主义的典型代表,不属于行为主义,素以选项B说法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人工智能主要分三大学派,分别是符号主义学派、连接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符号主义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的智能模拟方法,又称为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联结主义学派把人的智能归结为人脑的高层活动,强调智能的产生是由大量简单的单元通过复杂的相互联结和并行运行的结果。行为主义,是一种基于“感知——行动”的行为智能模拟方法。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应领域。3.【答案】A【解析】图中横坐标划分得越细表示采样频率越高,保真度越高;图中整个幅度分为0~7级,其量化位数至少为3位;图中各采样点的量化值不同,但其量化位数相同;声音数字化过程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声音数字化。声音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声音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计算机要对它进行处理,必须将它转换为数字声音信号,即数字化。熟练掌握音频数字化的过程。4.【答案】B【解析】阅读流程图可知,输出ans的结果为1010;条件“a>0?”共判断5次;由于a与b的和可以为偶数或者奇数,所以不能等同;该算法使用的控制结构有顺序和循环结构但没有分支结构。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看流程图分析算法。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表示算法的图形,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清楚地展现算法的逻辑结构。题目一般涉及顺序、循环和选择三种结构。解这类题目的关键就是找好初始值和最终结束循环的判断语句。5.【答案】A【解析】解:现需要删除数组中第x个元素,实际上是将它后面的数值赋值给它即可,所以方框处填写为a[i]=a[i+1],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数组的基本操作。数组(Array)是有序的元素序列。若将有限个类型相同的变量的集合命名,那么这个名称为数组名。组成数组的各个变量称为数组的分量,也称为数组的元素,有时也称为下标变量。用于区分数组的各个元素的数字编号称为下标。熟练掌握数组的基本操作方法。6.【答案】C【解析】删除链表节点分为两种情况:删除头节点,通过修改头指针为h=d[h][1]实现;删除非头指针,q为前驱节点,p为当前节点,通过修改前驱节点指针域d[q][1]=d[p][1],删除当前p指向的节点。故选:C。本题考查Python程序。删除链表的重复元素,删除节点p,则使当前节点,的前驱指针指向p的后续节点,p的后续节点的前驱指针指向p的前驱节点,熟练掌握链表的基本操作过程。7.【答案】D【解析】解:如选项A,1进1出,4进,5进,出的时候5在4的签名不符合要求;选项B中的如果先出1,2无法第二个出栈;选项C中,3无法第三个出栈,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进出栈的问题。栈的入栈和出栈的顺序规律是先进后出,1.出栈的每一个元素的后面,其中比该元素先入栈的一定按照入栈逆顺序排列,2.栈的顺序存储结构是利用内存中的一片起始位置确定的连续存储区域来存放栈中的所有元素,3.使用顺序表实现栈的存储结构,本质上是数组。熟练掌握栈的进出原则。8.【答案】B【解析】阅读题干和选项可知,选项B的中序遍历过程为ABCED与题干提供的中序遍历不相符,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二叉树的遍历。前序的规则就是根结点--->左子树--->右子树;中序遍历的规则是:左子树--->根结点--->右子树;后续就是左子树--->右子树--->根结点。根节点:没有父节点的节点。度:节点下孩子节点的个数,树的度为节点度的最大值。分支节点:度不为0的节点。叶子结点:没有子节点的节点,树的终端。熟练掌握二叉树的遍历过程。9.【答案】C【解析】当输入数据规模n增加1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也会增加1。这意味着算法的执行时间与输入数据的大小成正比。例如,如果一个算法需要执行n次操作来完成,那么它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n)。故选:C。时间复杂度的定义: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一个函数,它定量描述了该算法的运行时间。描述算法复杂度时,常用o(1),o(n),o(logn),o(nlogn)表示对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或空间复杂度,是算法的时空复杂度的表示。熟练掌握时间复杂度的概念及应用。10.【答案】D【解析】解:阅读程序段可知,当i=3时,满足if语句,得到s的值为“aabbccdd”;此时仍然满足条件,得到s的值为“aabccdd”;当i=4时不满足条件,当i=5时满足if语句,得到字符串s的值为“aabccd”,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Python程序分析。在Python中,while循环的工作方式是,当条件表达式的值为True时,循环体内的代码会一直执行。为了避免死循环,必须确保在循环体内包含能够改变条件表达式值的语句,以便在某个时刻条件表达式的值变为False,从而退出循环。熟练掌握循环语句的结构及结果的求解。11.【答案】A【解析】通过索引数组b,实现a[b[0]]≤a[b[1]]≤a[b[3]]……≤a[b[n-1]]的升序排列,所以选项中,选项A表示的数组a的升序排列。故选: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分查找法。二分查找也称折半查找(Binary Search),它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查找方法。但是,折半查找要求线性表必须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而且表中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假设表中元素是按升序排列,将表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与查找关键字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利用中间位置记录将表分成前、后两个子表,如果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大于查找关键字,则进一步查找前一子表,否则进一步查找后一子表。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使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为止,此时查找不成功。熟练掌握数组中元素的索引方法。12.【答案】B【解析】解:阅读题干和程序段可知,共有n个元素,(下标0到n-1),进行第一次查找时,m的值是(n-1)//2,中点值是a[b[m]],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分查找法。二分查找也称折半查找(Binary Search),它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查找方法。但是,折半查找要求线性表必须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而且表中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假设表中元素是按升序排列,将表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与查找关键字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利用中间位置记录将表分成前、后两个子表,如果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大于查找关键字,则进一步查找前一子表,否则进一步查找后一子表。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使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为止,此时查找不成功。熟练掌握对分查找的概念及原理。13.【答案】解:(1)此处的判断条件是关键,意味着当当前队列中已经取的零食数量超过了最后一次取零食的过期天数,就需要去除最早放入队列的零食。具体来说,若当前队列长度(即tail-head)大于最后一次放入队列的零食的过期天数(p[1]),或者等于最后一次放入队列的零食的过期天数加1(p[1]+1,因为已经有一天过去了),则需要将最早放入队列的零食去除。这样保证了队列中不会存在过期的零食。(2)在去除最早放入队列的零食后,需要将head指针向后移动一位,指向新的队列头部,以便下一次判断和操作。(3)在计算总的happy值时,每次需要将当前零食的happy值加上到总值中,以累加计算总的happy值。故答案为:①tail-head>p[1]或tail-head==p[1]+1 其中p[1]可以写成que[tail-1][1]②head+=1③ans+que[i][0]【解析】本题考查Python综合应用。程序实现的是根据规则合理安排零食时间,使得总happy值最大的过程,解析如下。这类题目难度较大,首先需要读懂题干所给提示信息的意思,然后根据所给程序段中上下文的意思来填写关键变量的表达式或者是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关键语句。14.【答案】【小题1】SUM(E2:G2)或=E2+F2+G2 或其它等效答案【小题2】BD【小题3】【解析】解:(1)若要在Excel文件中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可在单元格H2中输入公式 SUM(E2:G2)或=E2+F2+G2 或其它等效答案或 df['总分’][i],并把H2单元格自动填充到H711完成计算。(2)①处提取成绩表中的总分项,所以该处填写为df.at[i,’总分”],根据“名次位于年级前15%(含)的为A等,位于后60%(不含)的为C等,其余为B等”用选择语句表示,选项BD符合题意;(3)统计分析各班A等人数,所以①处填写为df.等级=='A'’或 df['等级’]==’A’,plt.jye.ai( )函数是Matplotlib库中用于绘制条形图的函数,根据下面的注释可知②处填为df2.index。本题考查的是Python程序的调试与运行。程序实现的是对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绘制图表的过程。这类题目难度较大,首先需要读懂题干所给提示信息的意思,然后根据所给程序段中上下文的意思来填写关键变量的表达式或者是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关键语句。15.【答案】【小题1】[2,5]【小题2】【小题3】【解析】解:(1)中间待调整区间为从序号2到5的图书。在给定的图书编号数据中,1106(序号2)到1109(序号5)之间的编号是无序的,所以这部分图书需要进行调整。(2)这段代码是用来确定右侧升序区间的结束位置R。当遍历到某个位置i时,如果d[i]小于d[i-1],则说明右侧升序区间的结束位置为i-1。另外,如果d[i-1]小于d[L-1],也说明右侧升序区间的结束位置为i-1。因此,条件应该是d[i]<d[i-1]or d[i-1]<d[L-1]。(3)第一个空在插入元素key时,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插入。当k*d<=ed*d且a[k]*d<key*d时,说明当前位置k是合适的插入位置。其中,d表示插入方向,如果d为1,则是从左向右插入;如果d为-1,则是从右向左插入。st是待插入区间的起始位置,ed是待插入区间的结束位置。第二个空是在确定了需要将图书调整到左侧升序区间时,将left指针向右移动一个位置,即将当前待调整的图书编号插入到左侧升序区间的末尾。故答案为:left+=1。第三个空是在确定了需要将图书调整到右侧升序区间时,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并将图书插入。当x大于右侧升序区间的最大值时,需要将图书插入到右侧升序区间的末尾。因此,应该是right+1,而右侧升序区间的结束位置可以是n-1或len(a)-1,即数组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故答案为:(1)[2,5](2)d[i]<d[i-1]or d[i-1]<d[L-1](3)①k*d<=ed*d and a[k]*d<key*d②left+=1③right+1,n-1或 right+1,len(a)-1。本题考查Python综合应用。程序实现的是根据规则找出这部分图书进行调整,以使整体升序的过程,解析如下。这类题目难度较大,首先需要读懂题干所给提示信息的意思,然后根据所给程序段中上下文的意思来填写关键变量的表达式或者是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关键语句。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