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下期末复习第一章《声》A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师大版八下期末复习第一章《声》A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华师大版八下期末复习第一章《声》A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时间45分钟,总分12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23年甘肃兰州)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是对琵琶声的形象描述,下列对琵琶弹奏中涉及到的声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力拨动琴弦,可以增大琴声的响度B. 琴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C. 琴声引起了诗人的共鸣,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 琴声通过空气传入诗人的耳朵
2、(2023年内蒙古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3、(2023年黑龙江龙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C. 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D. 公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2023年湖南长沙)我国的民族音乐渊远流长,下列关于民族乐器说法正确的是(  )
A. 演奏古筝时琴弦振动发声B. 敲锣的力越大,锣声的音调越高
C. 箫声与鼓声的音色相同D. 笛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琴声大
5、(2023年湖北荆州)2023年4月8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 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C. 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 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
6、(2023年甘肃金昌)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7、(2023年江苏无锡)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8、(2023年湖北宜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B. 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D. 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
9、(2023年四川内江)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的
C. 超声波可以碎石,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D. 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2023年山西)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 不同艺术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 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11、(2023年山东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12、 (2023年四川遂宁) 2023 年 4 月 22 日 , 中国龙舟大赛四川遂宁站比赛在美丽的观音湖盛大举行 , 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为龙 舟队员呐喊助威 ,现场锣鼓喧天 、人声鼎沸 。下列对此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 )
A. 锣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锣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 × 108m/s
D. 呐喊声通过空气传播到龙舟队员耳中
13、(2023年山东泰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
B. 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 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 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14、(2023年天津)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越高B. 响度越大C. 音色越好D. 速度越大
15、(2023年贵州)疫情期间,有的地方利用无人机巡逻,并向人们宣传防疫知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无人机巡逻过程中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人机上的喇叭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
B. 无人机螺旋桨发出的声音与喇叭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C. 无人机螺旋桨发出的声音比喇叭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D. 喇叭发出的声音传播距离远,说明它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16、(2023年山东枣庄)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A. 响度变大B. 响度变小C. 音调变高D. 音调变低
17、(2023年四川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 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 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2023年四川成都)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9、(2023年四川达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C. 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20、(2023四川泸州)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D. 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21、(2023年山东滨州)下列关于声现象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 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确定目标的位置
D. 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22、(2023年广东广州)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
A. 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B. 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 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D. 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23、(2023湖南株洲)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24、(2023四川眉山)如图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发出悦耳的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更大的力吹管子,哨声音调变高
B.哨声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
C.吹管子时下拉“活塞”,哨声响度变大
D.悦耳的哨声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可能成为噪声
25、(2023安徽)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1.70mB.1.65m C.0.85m D.0.80m
26、(2023 常州)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5Hz~25Hz。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Alice,其发声频率为52Hz,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
A.
B.
C.
D.
27、(2023 南通)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
28、(2023 丹东)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正在振动
B.乙图:刻度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丁图: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的
29、(2023 盘锦)2023年6月3日,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指挥中心响起的热烈掌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搜救直升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是因为音调高
C.现场直播画面通过电磁波传到千家万户
D.返回舱下落时,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30、(2023 广安)2023年4月,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举行了多场音乐会,观众在多彩的音符中感受到中国音乐艺术的魅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箫、二胡、琵琶演奏时,都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B.唢呐独奏时,越用力吹,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优美动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D.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60分)
31.(2023广东)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经
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 。
32.(2023四川凉山)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响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
33、(2023 海南)4月22日海南黎族苗族举行“三月三”节庆活动,其中大型竹竿舞表演尤为吸人耳目。有节奏的竹竿敲击声主要是由竹竿    产生的;观众能听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器的    分辨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4、(2023 娄底)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送餐成为时尚。如图所示,机器人可以灵活地避开障碍物是通过体内的雷达发射    ,然后接收障碍物的反射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客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    。
35、(2023 辽宁)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    传过来的。
36、(2023 绥化)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我们在教学楼周围植树,这是在    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
37、(2023 镇江)空调工作时由于    会发出声音,这对我们来说是噪声,遥控器通过发射    外线将空调切换成“睡眠”模式,可以在  处减弱噪声。
38、(2023·南岸)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39、(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   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   (乐音/噪声)。
40、(2023·武威)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41、(2023·河南)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   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42.(2023江苏苏州)人眼对观察到的景物有暂时的“记忆”,在外界景物消失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这种特征叫视觉暂留.例如在一张白色卡片纸的正、反面分别画上鸟笼和鸟,让卡片纸快速旋转,当正、反两面交替出现在眼前的时间间隔在0.1s之内时,人眼就能看到鸟在笼中的现象(图甲)。
一些城市地铁行驶在某些区间时,乘客能看到窗外出现清晰的动态广告,往往也是利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某段地铁内隧道广告的制作方法如下:在隧道侧壁与车窗相同高度处,沿运行方向每经过距离d,安装一块大小相同的广告灯箱,如图乙。灯箱采用频闪方式实现亮、暗交替,且工作时各灯箱亮、暗同步变化(人的视觉暂留时间以0.1s计算)。
(1)要实现时长15s的广告效果,至少需要安装______块广告灯箱;
(2)灯箱安装好后,调节灯箱发光频率f,控制地铁速度v,当它们满足下述哪种情况时,乘客能看到流畅稳定的广告画面?答:______。
A.,且 B.,且
C.,且 D.,且
43、(2023·云南)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万米级海试。潜水器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声学系统,声学系统由母船部分和潜水器本体部分组成,为“奋斗者”号实现了水声通信、精细探测和定位导航。
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唯一的沟通方式。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也无法通过一根连接母船的线缆来进行通信。所以科学家为“奋斗者”号量身定制了一套数字水声通信系统,如图所示,它将语言和文字等信息编码调制后,通过换能器进行发射和接收,实现数据交互,把所有的关键数据语潜水器准确、高效地与母船进行沟通。
精细探测为“奋斗者”号在水下航行和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尽管马里亚纳海沟两侧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奋斗者”号安装有前视成像声呐设备,可对前方海山的距离和轮廓进行实时探测,帮助它精准避开障碍物。
定位导航使“奋斗者”号水下作业精准高效。由于水下没有卫星定位,必须使用声学定位。下潜之前,科学家通过设备的标定实验,使声学系统可以输出精确的速度等关键数据,再将定位与多普勒测速仪、惯性导航设备组合后进行导航,就能实现万米海底“大海捞针”,“奋斗者”号仅半小时就收回了之前在海底布放的一些目标物。
(1)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因此   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沟通的唯一方式;
(2)前视成像声呐设备能发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让潜水器在漆黑的万米深海中精准避障。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参考答案
1-5、BAAAC 6-10、BBBAA 11-15DDCBB 16-20DBDDA 21-25:BBCBB 26-30:CBABC
31、 振动 空气 大
32. 音色 响度
33、振动;音色
34、超声波   信息 。
35、振动;人耳处;空气
36、 传播过程中   能量 。
37、振动;红;声源。
38、液体/水;音色
39、音色;噪声
40、振动;转换法
41、振动;音调
42.(1)150 (2)C
43、(1)声波
(2)超声波;信息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