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七 功与功率---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二十七 功与功率---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突破

资源简介

专题二十七 功与功率---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突破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绍兴模拟)如图是小金家阳台上的手摇晾衣架,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00牛,在拉力作用下5s内使衣服匀速上移了1m,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动滑轮,B为定滑轮
B.衣服匀速上升时,摇柄对绳的拉力F为20牛
C.利用该装置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D.拉力的功率为80W
【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是指既有动滑轮,又由定滑轮,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看做是一个省力杠杆,O为杠杆的支点,滑轮的轴是阻力的作用点。被提升的物体对轴的作用力是阻力,绳对轮的作用力是动力。提升重物时,如果两边绳子平行,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两倍;动滑轮平衡时,动力为阻力的一半。
【解答】A.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A错误;
B. 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00牛 ,一共有绳子拉着物体,所以衣服匀速上升时,摇柄对绳的拉力F为25牛,B错误;
C. 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该装置有动滑轮也有定滑轮,所以利用该装置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C正确;
D. 拉力的功率=Fv=25N ×4×1m/5s=20W,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0·桐乡模拟)如图,重物P放在一长木板OA上,将长木板绕O端匀速缓慢转动一定角度,重物P相对于木板始终保持静止。匀速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外力对木板做了功
B.木板对重物P做了功
C.重物P的机械能不断变大
D.长木板和重物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D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
(2)根据(1)中分析判断;
(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4)根据(3)中的分析判断。
【解答】A、在木板旋转的过程中,木板的重心在不断升高,那么木板的机械能在不断增大,因此外力肯定克服木板的重力做了功,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重物P的位置不断升高,那么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多,因此木板对重物的力肯定做了功,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重物P匀速转动,那么动能不变;由于高度增大,因此重力势能变大。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长木板和重物的速度不变,那么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那么重力势能增大。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它们的机械能不断增大,股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杭州模拟)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
B.0~2s内拉力F等于7N
C.2~6s内拉力F等于5N
D.2~6s内拉力F做了84J的功
【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对铁块进行受力分析,从而确定铁块受到吸引力的大小;
(2)(3)对铁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拉力F的大小变化;
(4)根据s=vt计算铁块移动的距离,再根据W=Fs计算拉力对铁块做的功。
【解答】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在水平方向,而铁块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二者肯定不是平衡力,那么二者之间应该没有关系,即暂时无法确定吸引力的大小,故A错误;
C.2-6s内铁块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F=G+f=5N+2N=7N,故C错误;
B.0-2s内铁块做加速运动,此时它受到的合力向上,即拉力F>G+f,那么F>7N,故B错误;
D.2-6s内铁块移动的距离s=vt=3m/s×4s=12m,则拉力对铁块做功:W=Fs=7N×12m=84J,故D正确。
故选D。
4.(2023·杭州模拟)如图甲所示,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先后两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则下列物理量相等的是(  )
A.木块前后两次所受的摩擦力
B.木块前后两次运动的速度
C.前后两次在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
D.前后两次拉力的功率
【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图乙比较木块运动速度的大小;
(3)首先根据s=vt比较木块运动距离的大小,再根据W=Fs比较对木块做功大小;
(4)根据P=Fv比较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
【解答】A.同一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即压力大小不变,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那么木块前后两次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等,故A符合题意;
B.根据乙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第①次通过的距离大于第②次通过的距离,根据公式可知,第①次运动的速度大于第②次的速度,故B不合题意;
C.根据s=v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1>s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1=F2。根据W=Fs可知,第①次做功大于第②次做功,故C不合题意;
D.已知v1>v2,且F1=F2,根据P=Fv可知,拉力的功率P1>P2,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5.(2023·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
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
D.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答案】C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且沿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
(2)由于受到的阻力,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有机械能的损失,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判断;
(3)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判断速度大小变化;
(4)注意摩擦对机械能大小的影响。【解答】A.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落中,移动了距离,小球的重力是做功的,因为是粗糙的弧形轨道,所以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错误;
B.A、B两点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等,在粗糙的弧形轨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故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不同,故B错误;
C.小球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小球质量不变,故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故C正确;
D.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具有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6.(2023·宁波模拟)2022年2月11日,中国选手闫文港(体重约为80 kg)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获得一枚铜牌,这是我国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奖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约为80N
B.钢架雪车水平运行时,它的重力做了功
C.运动员运动时通过同化作用释放能量
D.运动员跳上雪车后,雪车对冰面的压强增大
【答案】D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大小比较;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运动员的重力;
(2)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根据同化作用的定义判断;
(4)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积。
【解答】A.运动员的体重:G=mg=80kg×10N/kg=800N,故A错误;
B.钢架雪车水平运动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它没有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重力不做功,故B错误;
C.运动员运动时,通过异化作用释放能量,故C错误;
D.运动员跳上雪车后,雪车的重力增大,则对雪地的压力增大,那么对冰面的压强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7.(2023·鹿城模拟)如图所示,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C.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
D.第一次木块的动能大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3)根据P=Fv比较拉力功率的大小;
(4)动能与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
【解答】根据图乙可知,在两次运动中,木块移动的距离与时间变化的图像都是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即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木块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都等于它受到的摩擦力,即两次拉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正确;
根据乙图可知,当时间相同时,第二次经过的路程更长,则第二次的速度大于第一次的速度。根据P=Fv可知,第二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更大,故C错误;
木块的质量不变,第二次运动的速度大,则第二次木块的动能大,故D错误。
故选B。
8.(2022九上·杭州月考)物块在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线轨道上运动(如图),其中AB=CD=10m。已知物块在AB段和CD段分别以2m/s和5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别为1N和2N,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块在CD段的惯性比AB段大
B.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5
C.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为20J
D.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为10W
【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2)已知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
(3)(4)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得出物块在AB段、CD段受到的拉力,然后利用W=Fs和计算对应的功和功率。【解答】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该物块整个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变,故A错误;
B.根据可得,该物块通过AB段所用时间:,
通过CD段所用时间:;
则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故B错误;
CD.物块在AB段和CD段均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
则在AB段、CD段所受拉力分别为FAB=fAB=1N,FCD=fCD=2N,
则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WAB=FAB×sAB=1N×10m=10J,
拉力F在CD段所做的功:WCD=FCD×sCD=2N×10m=20J,
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为:,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9.(2022·嵊州模拟)排球垫球是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方法是用手臂将排球向上垫向空中,排球落下后又重复垫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球离开手臂上升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
B.排球离开手臂上升过程中,手仍在对排球做功
C.排球落下接触手臂的瞬间,受力平衡
D.排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2)做功的两个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平衡状态包括:①静止状态;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解答】A.排球离开手臂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则动能一直在减小,故A正确;
B.排球离开手臂上升过程中,没有力作用在排球上,因此手对排球不做功,故B错误;
C.排球落下接触手臂的瞬间,它依然做加速运动,肯定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
D.排球下落过程中,高度不断减小,则重力势能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10.(2022·上虞模拟)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20s时的速度大于8s时的速度
B.0~12s 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12s~24s物体所受的拉力
C.0~ 12s拉力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做的功
D.0~ 12s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12s~24s拉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出速度,然后进行比较;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3)根据W=Fs比较做功的大小;
(4)根据P=Fv比较做功的功率大小。
【解答】A.8s时物体的速度为:;
20s时的速度为:;
则20s时的速度小于8s时的速度,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物体在两个时间段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因为摩擦力保持不变,所以两个时间段内的拉力相等,故B错误;
C.0~12s内运动距离为6m,12~24s内运动距离为2m,且拉力相等,根据W=Fs可知,前者做的功大于后者做的功,故C正确;
D.0~12s内的速度大于12~24s内的速度,根据P=Fv可知,前者的功率大于后者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C。
11.(2022·丽水模拟)如图,物块在水平拉力F (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线轨道上运动,其中SAB =SCD= 10m。已知物块在AB段和CD段分别以2m/s和5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别为1N和2N,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轨道CD段比轨道AB段表面光滑
B.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为10W
C.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为20J
D.忽略空气阻力时,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过程中转化为的热能之比为2:5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判断;
(2)首先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拉力,再根据P=Fv计算拉力的功率;
(3)根据W=Fs计算即可;
(4)忽略空气阻力时,该物块转化成的热能其实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据此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A.CD段的摩擦力大于AB段的摩擦力,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CD段比AB段更粗糙,故A错误;
B.物体在两个阶段内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FAB=1N,FCD=2N。
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PCD=FCDvCD=2N×5m/s=10W,
故B正确;
C.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WAB=FABsAB=1N×10m=10J,故C错误;
D.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WCD=FCDsCD=2N×10m=20J,
忽略空气阻力时,该物块转化成的热能其实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因此它通过AB段和CD段时转化的热能之比等于摩擦力做功之比;
即:WAB:WCD=10J:20J=1:2,故D错误。
故选B。
12.(2021·金华模拟)如图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力
D.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所受重力没有做功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①由静止变运动;②由运动变静止;③运动方向改变;④速度大小改变;
(3)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4)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解答】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而不是惯性力,故C错误;
D.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所受重力竖直向下,而运动沿水平方向,因此重力对冰球没有做功,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2022·温州)如图是小明在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的锻炼场景。
(1)图甲中小明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图乙中小明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的作用力为F2,则F1   F2(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重为600牛的小明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   焦。
(3)运动时,人体产热增加,散热也加快,使体温维持稳定。写出此时散热的一种方式:   。
【答案】(1)小于
(2)420
(3)汗液蒸发散热(或皮肤直接散热)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受力分析进行解答。
2.根据功的公式W=Fs进行计算分析。
3.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等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
【解答】(1)图甲中小明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由于还有脚接触地面,故F1小于重力,
图乙中小明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的作用力为F2等于重力,故 F1小于F2 。
(2)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3)运动时,人体产热增加,散热也加快,使体温维持稳定。散热的一种方式:汗液蒸发散热(或皮肤直接散热)。
14.(2021·杭州)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
(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   。
(2)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体到达B点时温度升高了   。(物体比热容用c表示)
(3)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   。
【答案】(1)mgH
(2)(H-h)gη /c
(3)2h-H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W=Gh计算出重力做的功;
(2)根据W=Gh分别计算出A、B两点时的机械能,然后将它们相减再乘以η计算出水平面上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也就是它增加的内能,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升高的温度。
(3)物体从A到B,再从B到C,会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做两次功,用物体最初的机械能减去克服摩擦做功的2倍得到物体在C点时的机械能,最后根据计算C点到水平面的高度。
【解答】(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Gh=mgH;
(2)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mgH-mgh;
物体吸收的热量Q=(mgH-mgh)η=mg(H-h)η;
物体到达B点时温度升高了:;
(3)物体从A点到B点,再回到C点时具有的机械能:mgH-2(mgH-mgh)=2mgh-mgH;
则C点到地面的高度为:。
15.(2021·温州)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低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图乙中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大气阻力)
(3)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总重为4888牛,其重力在t2~t4时段做功   焦。
【答案】(1)D
(2)推力大于重力
(3)4.888×105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解答】(1)A、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是-55℃,地球的平均温度20℃左右,故A正确;
B、火星的公转周期是687天,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火星的公转周期更长;故B正确;
C、火星大气含氧量为0.15%,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为21%,所以火星大气含氧量比地球低;故C正确;
D、火星大气中没有液态水,所以不存在雨雪天气;故D错误;
(2) 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减速过程中,所以其反方向的推力要大于其自身重力;
(3) 在t2~t4时段,着陆巡视器下降了100m,所以重力做功为:;
故答案为:(1)D;(2)推力大于重力;(3) 4.888×105 .
16.(2018·绍兴)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重均为20牛。
(1)在10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两者同时以2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为3米时,推力所做的功为   焦.
(2)若物体A,B在15牛的推力作用力以3米/秒的速度在另一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则此时A对B的推力为   牛。
【答案】(1)30
(2)7.5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解答】(1)力做功时,要求力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在同一方向上;W=FS=10N×3m=30J;(2)A和B在15N的推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于二力平衡;所以A和B受到的摩擦力之和为15N,而A、B各受到7.5N,所以A对B的推力等于B受到的摩擦力7.5N;故答案为:7.5N;
故答案为:(1)30J;(2)7.5N。
17.(2014·杭州)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     ;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答案】Gh;Gh;小于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利用W=Gh求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判断,铁球在C位置的运动趋势判断受力情况。
【解答】从 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W=Gh,因为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又转化为弹性势能,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根据机械 能守恒定律可知:弹性势能增加量为E=W=Gh;铁球在C位置受力不平衡,在弹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故B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小于弹簧 所施加的弹力。
故答案为:Gh;Gh;小于。
18.(2013·绍兴)在2013年中国吉尼斯之夜节目上,赵小龙表演以头“走”楼梯,如图。他将一个软垫套在头顶,只用头“走”了34级台阶,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小龙在头上套一个软垫,可以   (选填“减小”或“增大”)对头的压强。
(2)如果每级台阶高8厘米,小龙的质量是30千克,则“走”完34级台阶,他至少做功   焦耳。
【答案】(1)减小
(2)816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2)首先用每级台阶的高度×台阶数计算出小龙上升的总高度,然后根据W=Gh计算克服重力做的功。
【解答】(1)小龙在头上套一个软垫,可以增大头部与台阶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对头的压强。
(2)台阶的总高度为:h总=nh=34×8cm=272cm=2.72m;
那么小龙至少做功:W总=Gh=30kg×10N/kg×2.72m=816J。
三、解答题
19.(2022·舟山)如图是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强夯机使用时夯锤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从而起到夯实地基的作用。(g取10N/kg)
(1)如图所示,a是   滑轮。
(2)为确保安全,应考虑钢绳的承受力。若强夯机使用了质量为4×104千克的夯锤,则钢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多大 (不计滑轮、钢绳自重及摩擦)
(3)夯实地基所需能量来自于夯锤的重力势能。若质量为4×104千克的夯锤,从10米高处下落至地面,重力做了多少功
【答案】(1)动
(2)解:G=mg=4×104kg×10N/kg=4×105N,F= G=2×105N
答:钢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2×105牛
(3)解:W=Fs=Gh=4×105N×10m=4×106J
答:重力做了4×106焦的功。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滑轮能否跟随物体一起移动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G=mg计算出夯锤的重力,再根据动滑轮的特点计算钢绳受到的拉力。
(3)根据W=Gh计算出重力做的功。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滑轮a与夯锤连接在一起,跟随夯锤一起向下运动,应该为动滑轮。
20.(2023·金华)我国设计生产的无人机世界领先,具有高效、轻巧、功率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如图为某型号农用无人机,主要用于播种、施肥,打药等,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整机型号 N420
最大起飞质量 56kg
药箱额定容量 30L
作业速度 1~12m/s
完成下列问题:
(1)这款无人机以5m/s的作业速度共水平飞行3.6km,需要多少小时?
(2)这款无人机以最大起飞质量停放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约7000Pa,无人机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多少平方米?
(3)若这款无人机以最大起飞质量、1.2m/s速度竖直向上匀速飞行,不计空气阻力,则按此要求计算无人机的功率至少是多少瓦?
【答案】(1)v= 5m/s=18km/h
t= =0.2h
(2)F =G =mg =56kg×10N/kg= 560N
S= =0.08m2
(3)∵匀速
∴F=G= 560N
P= = Fv= 560N×1.2m/s= 672W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无人机需要的时间;
(2)首先根据F=G=mg计算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计算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强;
(3)当无人机匀速上升时,首先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F=G计算无人机的升力,再根据P=Fv计算无人机的功率。
21.(2022·金华)太阳能将成为全球未来供电的主要能源。某学校开展了“制作太阳能动力小车”的项目活动。小科制作的小车已经完成测定的参数如下:小车的质量为100g,车长8cm、宽6.5cm、高3c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cm2。完成下列问题:
(1)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某次测试中,小车在阳光照射下行驶40米用时1分20秒,该次测试中小车的速度为多少?
(3)测试中,小车以最快速度0.8m/s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若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1倍,此时小车的功率为多少瓦?
【答案】(1)解:G=mg=0.1kg×10N/kg=1N
P= =5000Pa
(2)解:1分20秒=80秒
v==0.5m/s
(3)解:f=0.1G=0.1×1N=0.1N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F=f=0.1N
P=Fv=0.1N×0.8m/s=0.08w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小车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公式计算出小车的速度;
(3)首先根据f=0.1G计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最后根据P=Fv计算小车的功率。
22.(2021·金华)金义东(金华—义乌—东阳)线是金华轻轨的首条线路,全长约108千米,该线路的建成有助于打造金义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金义东线所用列车空载时的质量约为200吨,停靠时车轮跟铁轨接触总面积为0.8平方米,最高设计速度为120千米/小时。
完成下列问题:
(1)若列车全程以最高设计速度行驶,途中不停靠,则从金华到东阳共需要多少小时?
(2)停靠时,空载列车对铁轨的压强为多少?
(3)若空载列车以最高设计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4倍,此时该列车的功率为多少瓦?
【答案】(1)从金华到东阳共需要;
(2)停靠时,空载列车对铁轨的压强:;
(3)列车的牵引力F=f=0.04G=200×103kg×10N/kg×0.04=8×104N;
列车的速度v=120km/h=;
则该列车的功率:P=Fv=8×104N×=2.7×106W。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出从金华到东阳的时间;
(2)根据公式计算空载列车对铁轨的压强;
(3)首先根据f=0.04G计算出列车受到的阻力,再根据P=Fv计算列车的功率。
1 / 1专题二十七 功与功率---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突破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绍兴模拟)如图是小金家阳台上的手摇晾衣架,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00牛,在拉力作用下5s内使衣服匀速上移了1m,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动滑轮,B为定滑轮
B.衣服匀速上升时,摇柄对绳的拉力F为20牛
C.利用该装置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D.拉力的功率为80W
2.(2020·桐乡模拟)如图,重物P放在一长木板OA上,将长木板绕O端匀速缓慢转动一定角度,重物P相对于木板始终保持静止。匀速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外力对木板做了功
B.木板对重物P做了功
C.重物P的机械能不断变大
D.长木板和重物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3.(2023·杭州模拟)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
B.0~2s内拉力F等于7N
C.2~6s内拉力F等于5N
D.2~6s内拉力F做了84J的功
4.(2023·杭州模拟)如图甲所示,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先后两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则下列物理量相等的是(  )
A.木块前后两次所受的摩擦力
B.木块前后两次运动的速度
C.前后两次在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
D.前后两次拉力的功率
5.(2023·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
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
D.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6.(2023·宁波模拟)2022年2月11日,中国选手闫文港(体重约为80 kg)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获得一枚铜牌,这是我国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奖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受到的重力约为80N
B.钢架雪车水平运行时,它的重力做了功
C.运动员运动时通过同化作用释放能量
D.运动员跳上雪车后,雪车对冰面的压强增大
7.(2023·鹿城模拟)如图所示,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C.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
D.第一次木块的动能大
8.(2022九上·杭州月考)物块在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线轨道上运动(如图),其中AB=CD=10m。已知物块在AB段和CD段分别以2m/s和5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别为1N和2N,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块在CD段的惯性比AB段大
B.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5
C.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为20J
D.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为10W
9.(2022·嵊州模拟)排球垫球是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方法是用手臂将排球向上垫向空中,排球落下后又重复垫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球离开手臂上升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
B.排球离开手臂上升过程中,手仍在对排球做功
C.排球落下接触手臂的瞬间,受力平衡
D.排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10.(2022·上虞模拟)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20s时的速度大于8s时的速度
B.0~12s 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12s~24s物体所受的拉力
C.0~ 12s拉力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做的功
D.0~ 12s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12s~24s拉力做功的功率
11.(2022·丽水模拟)如图,物块在水平拉力F (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线轨道上运动,其中SAB =SCD= 10m。已知物块在AB段和CD段分别以2m/s和5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别为1N和2N,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轨道CD段比轨道AB段表面光滑
B.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为10W
C.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为20J
D.忽略空气阻力时,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过程中转化为的热能之比为2:5
12.(2021·金华模拟)如图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力
D.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所受重力没有做功
二、填空题
13.(2022·温州)如图是小明在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的锻炼场景。
(1)图甲中小明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图乙中小明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的作用力为F2,则F1   F2(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重为600牛的小明按图乙做一个引体向上,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   焦。
(3)运动时,人体产热增加,散热也加快,使体温维持稳定。写出此时散热的一种方式:   。
14.(2021·杭州)如图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
(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   。
(2)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体到达B点时温度升高了   。(物体比热容用c表示)
(3)C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为   。
15.(2021·温州)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大气中氧气含量比地球低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
(2)图乙中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大气阻力)
(3)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上总重为4888牛,其重力在t2~t4时段做功   焦。
16.(2018·绍兴)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重均为20牛。
(1)在10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两者同时以2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为3米时,推力所做的功为   焦.
(2)若物体A,B在15牛的推力作用力以3米/秒的速度在另一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则此时A对B的推力为   牛。
17.(2014·杭州)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     ;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18.(2013·绍兴)在2013年中国吉尼斯之夜节目上,赵小龙表演以头“走”楼梯,如图。他将一个软垫套在头顶,只用头“走”了34级台阶,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小龙在头上套一个软垫,可以   (选填“减小”或“增大”)对头的压强。
(2)如果每级台阶高8厘米,小龙的质量是30千克,则“走”完34级台阶,他至少做功   焦耳。
三、解答题
19.(2022·舟山)如图是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强夯机使用时夯锤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从而起到夯实地基的作用。(g取10N/kg)
(1)如图所示,a是   滑轮。
(2)为确保安全,应考虑钢绳的承受力。若强夯机使用了质量为4×104千克的夯锤,则钢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多大 (不计滑轮、钢绳自重及摩擦)
(3)夯实地基所需能量来自于夯锤的重力势能。若质量为4×104千克的夯锤,从10米高处下落至地面,重力做了多少功
20.(2023·金华)我国设计生产的无人机世界领先,具有高效、轻巧、功率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如图为某型号农用无人机,主要用于播种、施肥,打药等,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整机型号 N420
最大起飞质量 56kg
药箱额定容量 30L
作业速度 1~12m/s
完成下列问题:
(1)这款无人机以5m/s的作业速度共水平飞行3.6km,需要多少小时?
(2)这款无人机以最大起飞质量停放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约7000Pa,无人机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多少平方米?
(3)若这款无人机以最大起飞质量、1.2m/s速度竖直向上匀速飞行,不计空气阻力,则按此要求计算无人机的功率至少是多少瓦?
21.(2022·金华)太阳能将成为全球未来供电的主要能源。某学校开展了“制作太阳能动力小车”的项目活动。小科制作的小车已经完成测定的参数如下:小车的质量为100g,车长8cm、宽6.5cm、高3c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cm2。完成下列问题:
(1)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某次测试中,小车在阳光照射下行驶40米用时1分20秒,该次测试中小车的速度为多少?
(3)测试中,小车以最快速度0.8m/s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若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1倍,此时小车的功率为多少瓦?
22.(2021·金华)金义东(金华—义乌—东阳)线是金华轻轨的首条线路,全长约108千米,该线路的建成有助于打造金义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金义东线所用列车空载时的质量约为200吨,停靠时车轮跟铁轨接触总面积为0.8平方米,最高设计速度为120千米/小时。
完成下列问题:
(1)若列车全程以最高设计速度行驶,途中不停靠,则从金华到东阳共需要多少小时?
(2)停靠时,空载列车对铁轨的压强为多少?
(3)若空载列车以最高设计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4倍,此时该列车的功率为多少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是指既有动滑轮,又由定滑轮,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看做是一个省力杠杆,O为杠杆的支点,滑轮的轴是阻力的作用点。被提升的物体对轴的作用力是阻力,绳对轮的作用力是动力。提升重物时,如果两边绳子平行,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两倍;动滑轮平衡时,动力为阻力的一半。
【解答】A.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A错误;
B. 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00牛 ,一共有绳子拉着物体,所以衣服匀速上升时,摇柄对绳的拉力F为25牛,B错误;
C. 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该装置有动滑轮也有定滑轮,所以利用该装置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C正确;
D. 拉力的功率=Fv=25N ×4×1m/5s=20W,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D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
(2)根据(1)中分析判断;
(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4)根据(3)中的分析判断。
【解答】A、在木板旋转的过程中,木板的重心在不断升高,那么木板的机械能在不断增大,因此外力肯定克服木板的重力做了功,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重物P的位置不断升高,那么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多,因此木板对重物的力肯定做了功,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重物P匀速转动,那么动能不变;由于高度增大,因此重力势能变大。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长木板和重物的速度不变,那么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那么重力势能增大。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它们的机械能不断增大,股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对铁块进行受力分析,从而确定铁块受到吸引力的大小;
(2)(3)对铁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拉力F的大小变化;
(4)根据s=vt计算铁块移动的距离,再根据W=Fs计算拉力对铁块做的功。
【解答】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在水平方向,而铁块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二者肯定不是平衡力,那么二者之间应该没有关系,即暂时无法确定吸引力的大小,故A错误;
C.2-6s内铁块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得到:F=G+f=5N+2N=7N,故C错误;
B.0-2s内铁块做加速运动,此时它受到的合力向上,即拉力F>G+f,那么F>7N,故B错误;
D.2-6s内铁块移动的距离s=vt=3m/s×4s=12m,则拉力对铁块做功:W=Fs=7N×12m=84J,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图乙比较木块运动速度的大小;
(3)首先根据s=vt比较木块运动距离的大小,再根据W=Fs比较对木块做功大小;
(4)根据P=Fv比较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
【解答】A.同一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即压力大小不变,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那么木块前后两次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等,故A符合题意;
B.根据乙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第①次通过的距离大于第②次通过的距离,根据公式可知,第①次运动的速度大于第②次的速度,故B不合题意;
C.根据s=v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1>s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1=F2。根据W=Fs可知,第①次做功大于第②次做功,故C不合题意;
D.已知v1>v2,且F1=F2,根据P=Fv可知,拉力的功率P1>P2,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C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且沿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
(2)由于受到的阻力,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有机械能的损失,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判断;
(3)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判断速度大小变化;
(4)注意摩擦对机械能大小的影响。【解答】A.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落中,移动了距离,小球的重力是做功的,因为是粗糙的弧形轨道,所以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错误;
B.A、B两点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等,在粗糙的弧形轨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故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不同,故B错误;
C.小球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小球质量不变,故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故C正确;
D.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具有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D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大小比较;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运动员的重力;
(2)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根据同化作用的定义判断;
(4)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积。
【解答】A.运动员的体重:G=mg=80kg×10N/kg=800N,故A错误;
B.钢架雪车水平运动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它没有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重力不做功,故B错误;
C.运动员运动时,通过异化作用释放能量,故C错误;
D.运动员跳上雪车后,雪车的重力增大,则对雪地的压力增大,那么对冰面的压强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3)根据P=Fv比较拉力功率的大小;
(4)动能与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
【解答】根据图乙可知,在两次运动中,木块移动的距离与时间变化的图像都是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即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木块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都等于它受到的摩擦力,即两次拉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正确;
根据乙图可知,当时间相同时,第二次经过的路程更长,则第二次的速度大于第一次的速度。根据P=Fv可知,第二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更大,故C错误;
木块的质量不变,第二次运动的速度大,则第二次木块的动能大,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2)已知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
(3)(4)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得出物块在AB段、CD段受到的拉力,然后利用W=Fs和计算对应的功和功率。【解答】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该物块整个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变,故A错误;
B.根据可得,该物块通过AB段所用时间:,
通过CD段所用时间:;
则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故B错误;
CD.物块在AB段和CD段均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
则在AB段、CD段所受拉力分别为FAB=fAB=1N,FCD=fCD=2N,
则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WAB=FAB×sAB=1N×10m=10J,
拉力F在CD段所做的功:WCD=FCD×sCD=2N×10m=20J,
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为:,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9.【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2)做功的两个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平衡状态包括:①静止状态;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解答】A.排球离开手臂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则动能一直在减小,故A正确;
B.排球离开手臂上升过程中,没有力作用在排球上,因此手对排球不做功,故B错误;
C.排球落下接触手臂的瞬间,它依然做加速运动,肯定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
D.排球下落过程中,高度不断减小,则重力势能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出速度,然后进行比较;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3)根据W=Fs比较做功的大小;
(4)根据P=Fv比较做功的功率大小。
【解答】A.8s时物体的速度为:;
20s时的速度为:;
则20s时的速度小于8s时的速度,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物体在两个时间段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因为摩擦力保持不变,所以两个时间段内的拉力相等,故B错误;
C.0~12s内运动距离为6m,12~24s内运动距离为2m,且拉力相等,根据W=Fs可知,前者做的功大于后者做的功,故C正确;
D.0~12s内的速度大于12~24s内的速度,根据P=Fv可知,前者的功率大于后者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判断;
(2)首先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拉力,再根据P=Fv计算拉力的功率;
(3)根据W=Fs计算即可;
(4)忽略空气阻力时,该物块转化成的热能其实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据此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A.CD段的摩擦力大于AB段的摩擦力,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CD段比AB段更粗糙,故A错误;
B.物体在两个阶段内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FAB=1N,FCD=2N。
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PCD=FCDvCD=2N×5m/s=10W,
故B正确;
C.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WAB=FABsAB=1N×10m=10J,故C错误;
D.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WCD=FCDsCD=2N×10m=20J,
忽略空气阻力时,该物块转化成的热能其实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因此它通过AB段和CD段时转化的热能之比等于摩擦力做功之比;
即:WAB:WCD=10J:20J=1:2,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知识点】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①由静止变运动;②由运动变静止;③运动方向改变;④速度大小改变;
(3)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4)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解答】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而不是惯性力,故C错误;
D.运动员用球杆推着冰球使其水平滑动的过程中,冰球所受重力竖直向下,而运动沿水平方向,因此重力对冰球没有做功,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1)小于
(2)420
(3)汗液蒸发散热(或皮肤直接散热)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受力分析进行解答。
2.根据功的公式W=Fs进行计算分析。
3.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等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
【解答】(1)图甲中小明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由于还有脚接触地面,故F1小于重力,
图乙中小明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的作用力为F2等于重力,故 F1小于F2 。
(2)需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3)运动时,人体产热增加,散热也加快,使体温维持稳定。散热的一种方式:汗液蒸发散热(或皮肤直接散热)。
14.【答案】(1)mgH
(2)(H-h)gη /c
(3)2h-H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W=Gh计算出重力做的功;
(2)根据W=Gh分别计算出A、B两点时的机械能,然后将它们相减再乘以η计算出水平面上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也就是它增加的内能,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升高的温度。
(3)物体从A到B,再从B到C,会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做两次功,用物体最初的机械能减去克服摩擦做功的2倍得到物体在C点时的机械能,最后根据计算C点到水平面的高度。
【解答】(1)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Gh=mgH;
(2)物体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mgH-mgh;
物体吸收的热量Q=(mgH-mgh)η=mg(H-h)η;
物体到达B点时温度升高了:;
(3)物体从A点到B点,再回到C点时具有的机械能:mgH-2(mgH-mgh)=2mgh-mgH;
则C点到地面的高度为:。
15.【答案】(1)D
(2)推力大于重力
(3)4.888×105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太阳系的组成
【解析】【分析】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解答】(1)A、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是-55℃,地球的平均温度20℃左右,故A正确;
B、火星的公转周期是687天,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火星的公转周期更长;故B正确;
C、火星大气含氧量为0.15%,地球大气中的含氧量为21%,所以火星大气含氧量比地球低;故C正确;
D、火星大气中没有液态水,所以不存在雨雪天气;故D错误;
(2) t1~t2时段,着陆巡视器在减速过程中,所以其反方向的推力要大于其自身重力;
(3) 在t2~t4时段,着陆巡视器下降了100m,所以重力做功为:;
故答案为:(1)D;(2)推力大于重力;(3) 4.888×105 .
16.【答案】(1)30
(2)7.5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解答】(1)力做功时,要求力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在同一方向上;W=FS=10N×3m=30J;(2)A和B在15N的推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于二力平衡;所以A和B受到的摩擦力之和为15N,而A、B各受到7.5N,所以A对B的推力等于B受到的摩擦力7.5N;故答案为:7.5N;
故答案为:(1)30J;(2)7.5N。
17.【答案】Gh;Gh;小于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利用W=Gh求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判断,铁球在C位置的运动趋势判断受力情况。
【解答】从 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W=Gh,因为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又转化为弹性势能,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根据机械 能守恒定律可知:弹性势能增加量为E=W=Gh;铁球在C位置受力不平衡,在弹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故B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小于弹簧 所施加的弹力。
故答案为:Gh;Gh;小于。
18.【答案】(1)减小
(2)816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2)首先用每级台阶的高度×台阶数计算出小龙上升的总高度,然后根据W=Gh计算克服重力做的功。
【解答】(1)小龙在头上套一个软垫,可以增大头部与台阶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对头的压强。
(2)台阶的总高度为:h总=nh=34×8cm=272cm=2.72m;
那么小龙至少做功:W总=Gh=30kg×10N/kg×2.72m=816J。
19.【答案】(1)动
(2)解:G=mg=4×104kg×10N/kg=4×105N,F= G=2×105N
答:钢绳能承受的拉力至少为2×105牛
(3)解:W=Fs=Gh=4×105N×10m=4×106J
答:重力做了4×106焦的功。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滑轮能否跟随物体一起移动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G=mg计算出夯锤的重力,再根据动滑轮的特点计算钢绳受到的拉力。
(3)根据W=Gh计算出重力做的功。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滑轮a与夯锤连接在一起,跟随夯锤一起向下运动,应该为动滑轮。
20.【答案】(1)v= 5m/s=18km/h
t= =0.2h
(2)F =G =mg =56kg×10N/kg= 560N
S= =0.08m2
(3)∵匀速
∴F=G= 560N
P= = Fv= 560N×1.2m/s= 672W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无人机需要的时间;
(2)首先根据F=G=mg计算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计算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强;
(3)当无人机匀速上升时,首先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F=G计算无人机的升力,再根据P=Fv计算无人机的功率。
21.【答案】(1)解:G=mg=0.1kg×10N/kg=1N
P= =5000Pa
(2)解:1分20秒=80秒
v==0.5m/s
(3)解:f=0.1G=0.1×1N=0.1N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F=f=0.1N
P=Fv=0.1N×0.8m/s=0.08w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小车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公式计算出小车的速度;
(3)首先根据f=0.1G计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小车受到的牵引力,最后根据P=Fv计算小车的功率。
22.【答案】(1)从金华到东阳共需要;
(2)停靠时,空载列车对铁轨的压强:;
(3)列车的牵引力F=f=0.04G=200×103kg×10N/kg×0.04=8×104N;
列车的速度v=120km/h=;
则该列车的功率:P=Fv=8×104N×=2.7×106W。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出从金华到东阳的时间;
(2)根据公式计算空载列车对铁轨的压强;
(3)首先根据f=0.04G计算出列车受到的阻力,再根据P=Fv计算列车的功率。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