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法库期中)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   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月球上表面除了有高山和“月海”,还有   ,它是因为流星   而形成的。
【答案】伽利略;环形山;撞击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2.(2024四下·法库期中)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来描述,它可以用   来测量。
【答案】温度;温度计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来进行测量,它一般用摄氏度作单位,符号是℃。
3.(2023四下·天门期末)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答案】头;胸;腹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 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口器一个,是昆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有些昆虫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是昆虫的运动中心。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
4.(2024四下·法库期中)在一般情况下, 当温度降低到   ℃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   。
【答案】0;变大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变大。
5.(2024四下·法库期中)日晷是根据   的移动和阳光下   的变化关系制成的计时工具,一般由   和   组成。
【答案】太阳;物体影子;晷针;晷面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6.(2022四下·韶关期中)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   。
【答案】行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 。
7.(2024四下·法库期中)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   、   、   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答案】气态;液态;固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8.(2024四下·沈阳月考)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   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   。
【答案】高度;高度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二、选择题
9.(2024四下·法库期中)通过环球旅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A.麦哲伦 B.亚里士多德 C.张衡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又回到了出发地,通过了人类第一次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10.(2024四下·沈阳月考)菜青虫冬天来临之前会(  )来过冬。
A.变成菜粉蝶 B.储存食物 C.变成蛹
【答案】C
【知识点】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菜青虫成熟后就会钻进土里变成蛹度过冬天,来年变成蛾,由蛾产卵在植物上就又成了虫,如此反复。
11.(2024四下·法库期中)太阳是银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天空中除了月球、行星等可以移动的天体,还有一些星球的相对位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被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12.(2024四下·沈阳月考)下列全部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
A.蟑螂、七星瓢虫 B.蜘蛛、蚊子 C.螳螂、蝎子
【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蟑、七星虫都是昆虫,蜘蛛是节肢动物,蝎子是蛛形纲动物。
13.(2024四下·法库期中)下图中, (  )是温度计正确读数的方法。
A.A B.B C.C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4.(2024四下·法库期中) (  )是数量最多的昆虫。
A.蝶类 B.甲虫 C.蜂类
【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昆虫分为三类:蝶类、甲虫、蜂类。甲虫是昆虫中最大的一种,现在知道的种类大约有35万种,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
15.(2021四下·黔东南期末)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下列现象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杯子底部产生气泡,温度上升
②气泡越来越大,温度更高
③水翻滚,温度最高,而且不再上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水加热后沸腾的过程,先是杯子底部产生气泡温度上升,然后气泡越来越大温度升高,升高到100摄氏度,水开始沸腾。
16.(2023四下·左权期中)下列是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台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可见C符合题意。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7.(2024四下·法库期中)1962 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1961年4月12日,苏联人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人。
18.(2024四下·法库期中)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下降的变化规律是先慢后快。____(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
19.(2024四下·法库期中)要熄灭酒精灯,可以直接用嘴吹。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20.(2022四下·西安期末)小晴的记录写道:“蚕宝宝越来越大,颜色也越来越浅”。(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随着蜕皮,蚕越来越大,蚕表面的颜色就越来越深。所以该题正确。
21.(2023三下·红塔期末)我们可以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在养蚕过程中,我们要观察并记录蚕的每个阶段的生长变化。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记录可采取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题意正确。
22.(2024四下·沈阳月考)冬天自来水管冻裂,是由于冬天气温低,把管子冻裂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冬天,气温较低,水在4度以下,水管受冷收缩,而水管中的水却受冷结成冰,体积膨胀由此而产生的力将水管撑裂。
23.(2024四下·法库期中)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 当帆船回港时, 总是先看见船身,后看见船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 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
24.(2024四下·沈阳月考)《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留给世界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根据对《昆虫记》的认识,《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四、填图与连线题
25.(2024四下·法库期中)请写出蚕宝宝一生的变化。
【答案】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26.(2024四下·法库期中)把水、水蒸气、冰与它们各自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蒸发 冰变成水的过程
融化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
凝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水是从固态变为液态,体积减小。
五、实验探究题
27.(2024四下·法库期中)如图所示,俏俏同学利用竹篾、手电筒和小木棒等器材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同时观察影子的变化。
(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   形,手电筒代表   ,竹篾代表   。
(2)手电筒从竹篾左边运动到右边,小木棒的影子   。
(3)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小木棒的影子最短。
(4)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
【答案】(1)半圆;太阳;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2)从右边运动到左边
(3)A
(4)太阳高度高时气温高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2)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所以手电筒从竹篾左边运动到右边,小木棒的影子从右边运动到左边。
(3)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改变而变化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物体的影子最短。所以当手电筒在位置①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小木棒的影子最短。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密切相关,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气温越高。
六、问答题
28.(2024四下·法库期中)为什么刚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过之后,鸡蛋壳容易剥掉 类似的现象还有哪些呢
【答案】鸡蛋遇到冷水后迅速收缩,与蛋壳分离。测体温时温度计的液柱受热上升、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会复原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刚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过之后,蛋壳迅速收缩,容易与蛋壳分离。测体温时温度计的液柱受热上升、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会复原属于热胀冷缩现象。
29.(2024四下·法库期中)观察月相,我们发现每月的月相变化都有规律。请分别写出七夕和中秋节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月相 并写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
【答案】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月相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
30.(2024四下·法库期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面蕴含着十分有趣的科学现象。蚕吐丝后真的死了吗 为什么 像蚕一样为人类作贡献的昆虫还有许多,请至少列举出3种昆虫。 (例: 蚕: 吐丝结茧, 为人类提供丝线。)
【答案】蚕吐丝后没死,而是变成了蚕蛹,蚕蛹是有生命的。像蚕一样为人类作贡献的昆虫还有许多,比如蜜蜂为人类采蜜,母鸡为人类产蛋,猪、牛和羊为人类提供肉食。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吐丝后并没有死,这是因为蚕的一生是完全变态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蚕吐丝后没死,而是变成了蚕蛹,蚕蛹是有生命的。像蚕一样为人类作贡献的昆虫还有许多,比如蜜蜂为人类采蜜,母鸡为人类产蛋,猪、牛和羊为人类提供肉食。
1 / 1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法库期中)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   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月球上表面除了有高山和“月海”,还有   ,它是因为流星   而形成的。
2.(2024四下·法库期中)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来描述,它可以用   来测量。
3.(2023四下·天门期末)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4.(2024四下·法库期中)在一般情况下, 当温度降低到   ℃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   。
5.(2024四下·法库期中)日晷是根据   的移动和阳光下   的变化关系制成的计时工具,一般由   和   组成。
6.(2022四下·韶关期中)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   。
7.(2024四下·法库期中)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   、   、   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8.(2024四下·沈阳月考)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   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   。
二、选择题
9.(2024四下·法库期中)通过环球旅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A.麦哲伦 B.亚里士多德 C.张衡
10.(2024四下·沈阳月考)菜青虫冬天来临之前会(  )来过冬。
A.变成菜粉蝶 B.储存食物 C.变成蛹
11.(2024四下·法库期中)太阳是银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12.(2024四下·沈阳月考)下列全部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
A.蟑螂、七星瓢虫 B.蜘蛛、蚊子 C.螳螂、蝎子
13.(2024四下·法库期中)下图中, (  )是温度计正确读数的方法。
A.A B.B C.C
14.(2024四下·法库期中) (  )是数量最多的昆虫。
A.蝶类 B.甲虫 C.蜂类
15.(2021四下·黔东南期末)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下列现象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杯子底部产生气泡,温度上升
②气泡越来越大,温度更高
③水翻滚,温度最高,而且不再上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16.(2023四下·左权期中)下列是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的是(  )。
A. B. C.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7.(2024四下·法库期中)1962 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  )
18.(2024四下·法库期中)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下降的变化规律是先慢后快。____(  )
19.(2024四下·法库期中)要熄灭酒精灯,可以直接用嘴吹。 (  )
20.(2022四下·西安期末)小晴的记录写道:“蚕宝宝越来越大,颜色也越来越浅”。(  )
21.(2023三下·红塔期末)我们可以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
22.(2024四下·沈阳月考)冬天自来水管冻裂,是由于冬天气温低,把管子冻裂的。(  )
23.(2024四下·法库期中)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 当帆船回港时, 总是先看见船身,后看见船帆。(  )
24.(2024四下·沈阳月考)《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留给世界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
四、填图与连线题
25.(2024四下·法库期中)请写出蚕宝宝一生的变化。
26.(2024四下·法库期中)把水、水蒸气、冰与它们各自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蒸发 冰变成水的过程
融化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
凝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五、实验探究题
27.(2024四下·法库期中)如图所示,俏俏同学利用竹篾、手电筒和小木棒等器材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同时观察影子的变化。
(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   形,手电筒代表   ,竹篾代表   。
(2)手电筒从竹篾左边运动到右边,小木棒的影子   。
(3)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小木棒的影子最短。
(4)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
六、问答题
28.(2024四下·法库期中)为什么刚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过之后,鸡蛋壳容易剥掉 类似的现象还有哪些呢
29.(2024四下·法库期中)观察月相,我们发现每月的月相变化都有规律。请分别写出七夕和中秋节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月相 并写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
30.(2024四下·法库期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面蕴含着十分有趣的科学现象。蚕吐丝后真的死了吗 为什么 像蚕一样为人类作贡献的昆虫还有许多,请至少列举出3种昆虫。 (例: 蚕: 吐丝结茧, 为人类提供丝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伽利略;环形山;撞击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2.【答案】温度;温度计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来进行测量,它一般用摄氏度作单位,符号是℃。
3.【答案】头;胸;腹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 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口器一个,是昆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有些昆虫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是昆虫的运动中心。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
4.【答案】0;变大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变大。
5.【答案】太阳;物体影子;晷针;晷面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6.【答案】行星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 。
7.【答案】气态;液态;固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8.【答案】高度;高度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某地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不断变化,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9.【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又回到了出发地,通过了人类第一次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10.【答案】C
【知识点】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菜青虫成熟后就会钻进土里变成蛹度过冬天,来年变成蛾,由蛾产卵在植物上就又成了虫,如此反复。
11.【答案】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天空中除了月球、行星等可以移动的天体,还有一些星球的相对位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被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12.【答案】A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蟑、七星虫都是昆虫,蜘蛛是节肢动物,蝎子是蛛形纲动物。
13.【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4.【答案】B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昆虫分为三类:蝶类、甲虫、蜂类。甲虫是昆虫中最大的一种,现在知道的种类大约有35万种,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
15.【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水加热后沸腾的过程,先是杯子底部产生气泡温度上升,然后气泡越来越大温度升高,升高到100摄氏度,水开始沸腾。
16.【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台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可见C符合题意。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1961年4月12日,苏联人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人。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解析】【分析】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起初降温很快,而后速度逐渐慢下来,越接近室温降得越慢。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随着蜕皮,蚕越来越大,蚕表面的颜色就越来越深。所以该题正确。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在养蚕过程中,我们要观察并记录蚕的每个阶段的生长变化。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记录可采取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题意正确。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冬天,气温较低,水在4度以下,水管受冷收缩,而水管中的水却受冷结成冰,体积膨胀由此而产生的力将水管撑裂。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 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根据对《昆虫记》的认识,《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25.【答案】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26.【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水是从固态变为液态,体积减小。
27.【答案】(1)半圆;太阳;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2)从右边运动到左边
(3)A
(4)太阳高度高时气温高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2)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所以手电筒从竹篾左边运动到右边,小木棒的影子从右边运动到左边。
(3)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改变而变化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物体的影子最短。所以当手电筒在位置①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小木棒的影子最短。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密切相关,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气温越高。
28.【答案】鸡蛋遇到冷水后迅速收缩,与蛋壳分离。测体温时温度计的液柱受热上升、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会复原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刚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浸过之后,蛋壳迅速收缩,容易与蛋壳分离。测体温时温度计的液柱受热上升、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会复原属于热胀冷缩现象。
29.【答案】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月相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新月。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
30.【答案】蚕吐丝后没死,而是变成了蚕蛹,蚕蛹是有生命的。像蚕一样为人类作贡献的昆虫还有许多,比如蜜蜂为人类采蜜,母鸡为人类产蛋,猪、牛和羊为人类提供肉食。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吐丝后并没有死,这是因为蚕的一生是完全变态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蚕吐丝后没死,而是变成了蚕蛹,蚕蛹是有生命的。像蚕一样为人类作贡献的昆虫还有许多,比如蜜蜂为人类采蜜,母鸡为人类产蛋,猪、牛和羊为人类提供肉食。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