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课前背诵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管理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课前准备:必修四课本、3.1导学案、双色笔
思维导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第2、3、
4、5、6课)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课)
第三课:唯物辩证法
社会历史观(5课)
人生观、价值观(6课)
辩证唯物论(2课)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物质世界是辩证的,即: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正反两方面看待物质——矛盾的】
第三课:唯物辩证法
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两个总特征
(基本观点):
联系(3.1)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3.3)
唯物辩证法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形而上学


孤立
静止
片面
发展(3.2)
构成、引起
的根本内容
的根本动力
THE
UNIVERSITY
OF
PHILOSOPHY

×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普遍、客观、多样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要求 学习任务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的看问题的意义,学会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政治认同:树立全局眼光,坚持底线思维。 科学精神: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 公共参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善于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1.理解并区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
2.准确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及系统优化的要求。
自主学习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普遍性的含义
3.联系客观性的含义
4.什么是自在事物的联系?什么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5.联系多样性的表现及方法论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6.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和联系
7.系统的基本特征
8.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THE
FIRST
CHAPTER
01
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与多样性
0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围魏救赵;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鱼儿离不开水;
名师出高徒。
事物之间
外部联系
唇亡齿寒;
瓜儿离不开秧;
牵一发而动全身。
事物内部
内部联系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知识拓展:
规律是一种联系,但联系≠规律,
只有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
0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
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自然界的事物有联系
人类社会的事物有联系
人的认识有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以下材料说明了联系的什么特征?
0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特征
(1)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
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注意: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并且这种联系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联系具有条件性
0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思考:如何评价下面两幅漫画?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不能被主观臆造、也不能被消灭或隔断、否定或强加)
0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特征
(2)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分类:
(就其与实践的关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产生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如:人工降雨、港珠澳大桥。)
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联系产生条件是客观的、需要遵循客观规律。
联系产生的过程: 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
联系产生的结果: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0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特征
(2)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分类:
(就其与实践的关系)
方法论:
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产生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如:人工降雨、港珠澳大桥。)
0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思考:分析下列图片中的联系。
开车出门撞到了树:
车撞树是偶然联系
经济损失是必然联系
一个家庭:
家人之间是内部联系
家庭与社会是外部联系
城门与火是直接联系
鱼与火是间接联系
结论: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0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特征
(3)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含义: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的多种多样。
表现: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根深蒂固——万物生长靠太阳
万有引力——水往低处流
种瓜得瓜——守株待兔
0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特征
(3)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方法论: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既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也要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THE
FIRST
CHAPTER
02
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0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含义与关系是什么?
材料一: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个省、5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整体,上海、吉林、河北等是部分,作为世卫组织重要成员的只能是中国,而不能是上海、吉林等。
材料三: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要突破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和对接技术,并且要成功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2021年神舟十二号顺利升空,标志着我们正式开启了航天战略的第三步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0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含义和地位)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 。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阶段 。
空间
时间
中国和
其他省份
载人航天工程和工程的各个阶段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0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强调部分】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强调整体】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离不开整体
0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强调整体】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强调部分】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整体影响部分
部分影响整体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山东省→中国→世界)
0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总)
整体局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强调整体)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强调部分)
0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
三个臭皮匠,
胜过一个诸葛亮
当部分以有序、优化、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即:1+1>2。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即:1+1<2。
三个和尚没水喝
因此:
·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整体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有前提、有条件的。
0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系统
含义: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田忌
齐威王



系统
系统

着眼系统的整体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不局限于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根据对方的部署,按照马的等级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0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系统优化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
方法论(和“整体部分”通用)
要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特征
多样性
普遍性
客观性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区别
联系
含义
地位、作用、功能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含义
基本特征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