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订立合同学问大课件(3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订立合同学问大课件(3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民事权利
人身权
财产权
人格权:
身份权: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
物权
债权
知识产权:
股权
所有权
他物权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抵押权、质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
宅基地使用权
客体是人身利益
客体是物
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标
复习回顾
第三课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
3.1订立合同学问大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选择性必修二
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1.简述合同的含义和价值。
2.了解订立合同的程序。
政治认同:提高合同意识与契约精神,依法诚信参与社会生活。
科学精神:学习订立合同的技巧,在协商的过程中合理确定双方利益。
法治意识:用法律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各类合同纠纷,善于用法律规范双方权利义务。
公共参与:做一个有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现代公民。
1.合同的含义、种类、订立原则、意义、法律对订立合同的态度?
2.订立合同的两个阶段?要约的含义、要求?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3.承诺的含义和要求?“承诺” 转化为新要约的情况 ?什么是实质性变更?
4.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的规定?
5.合同的形式与意义、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不同(含义+优点+适用对象)、订立合同的要求?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22-28页,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5分钟)
提到合同,
我们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一幅幅庄重的合同签字仪式的画面……
超市购物
房产赠与
乘坐公交车
使用共享单车
连一连
租赁合同
买卖合同
赠与合同
运输合同
大到国际贸易,小到生活点滴,合同渗透在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探究与分享P22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1.合同的含义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P23一
【特别提醒】
①“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协议。“平等主体”是民事关系的核心特征。
②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权利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义务人。
2.合同的类型
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P23二
下列关于合同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人可以成为合同主体
B.法人可以成为合同主体
C.国家机关不可以成为合同主体
D.未成年人可能成为合同主体
C
课堂检测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3.订立合同的原则
自愿原则(最基本的原则);平等协商原则P24一
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p23第二段
依法订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受法律保护。
注意:⒈意思表示需要有表示,要求将内心意愿表达于外。
⒉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甚至没有语言的行为(直接履行的行为)。(汇款、答应、表示购买、把车停在收费停车场、传真邮件订货、向自动贩卖机投币、签名或手印…都属于意思表示。) 3.意思表示不同于客套的情谊表达。
是指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P23名词点击)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订立合同。
(1)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就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
(2)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
(3)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
(4)依法订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4.订立合同的意义(背)P23三
5.法律对订立合同的态度
(1)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
思考:是否所有的合同都是当事人双方事先约定好的?
(2)限制:由于合同主体的谈判能力与地位可能存在差异,法律对合同自由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如:格式条款)
【P23相关链接】
这些“须知”,其实就是合同,叫格式条款。
【相关链接】由于合同主体的谈判能力与地位可能存在差异,法律对合同自由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如:格式条款)
思考:是否所有的合同都是当事人双方约定好的?为什么?
格式条款
(1)含义: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如火车站背面关于“乘车须知”的规定。
(2)作用与不足: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还有可能出现霸王条款。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相关链接:
民法典首例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案
王某乘坐公交车时,由于司机突然刹车,王某在车内摔倒受伤。经司法鉴定,王某的伤情构成人体损伤十级残疾,与该车突然刹车系直接因果关系。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交公司赔偿85467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王某搭乘被告运营的公交车,双方形成客运合同关系,被告作为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62726.15元。
案例分析
思考:王某与公交公司的合同是如何订立的呢?(签订合同的两个阶段)
①当乘车人招手要求停车时,其行为应属于发出要约
②司机在看到乘车人的意思表示后停车允许其上车,应是对要约作出的承诺。此时,双方的客运合同即可成立。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P24
【点拨】
新要约
甲:愿以每件59元的价格。。
乙:如果价格为每件65元。。
甲:如果价格降到62元。。
乙:如果降到。。,必须购买
甲:没有回复
要约
新要约
新要约
处在反复协商阶段——讨价还价,最后没有达成协议
合同订立没有完成
货架上超市标明商品价格
顾客从货架上拿商品去结账
要约人:超市
受要约人:顾客
要约
承诺
买卖合同订立完成
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
法律将这个过程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约
含义: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主体: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
要求: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要约不能随意撤销或更改)
【知识拓展】要约的构成条件:
①必须是特定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并且指向特定的当事人。
②必须是订立合同的建议。
③内容必须明确,即包括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广告一:不是要约,是要约邀请。因为内容不确定、不具体。没有具体到烤鸭多少钱?
(不具有法律效力)
广告二:是要约。因为内容具体确定,在宣传材料上配图并明确规定:烤鸭一只58元、
半只38元等,则属于要约,不得反悔。(具有法律效力)
广告一
广告二
正宗北京烤鸭便宜啦,快来买呀!
易混易错:判断下图是不是要约?
要约邀请
要约
要约与要约邀请
要 约 要约邀请P25相关链接
含义
例子
内容
对象
效力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超市标明其商品的出售价格,就是对顾客发出的要约。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拍卖公告、招标公告、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具体明确,即是合同订立所必需的主要条款。
含糊、不明确
一般只向特定的对象发出。
多数情况下向不确定的人发出
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效力
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张三:我这里有新出炉的烤鸭,快来买啊!
李四:我要买烤鸭,多少钱?
张三:50一只。
李四:太贵了,45行不行?
张三:可以!
请你判断下列是:要约、要约邀请、新要约、承诺?
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
要约
新要约
承诺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
法律将这个过程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
第二阶段:承诺
含义: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求:应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生效: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
承诺的变更: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P25相关链接2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课堂检测
大本P28一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1.(2023·河北石家庄高二期末)2023年5月23日,陆某向某红木家具公司经理张某发信息:“我要购买紫檀餐桌和沙发各一套,总价4.5万元,货到付款。”5月24日,张某回复:“价格没问题,但需到款发货。”次日,陆某转账4.5万元,张某表示已收到货款,可安排发货。据此判断(  )①张某的信息回复是承诺 ②合同成立的时间是5月25日 ③陆某的汇款行为是承诺 ④双方订立的合同属于口头合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要约
新要约
承诺:汇款行为肯定了陆某到款发货的条件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第一阶段
承诺:是受邀约人同意邀约的意思表示,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第二阶段
新要约
新要约: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订立合同的过程结束
讨价还价
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报酬.地点.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1.订立合同的阶段
P26
2.合同的效力
【点拨】
在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约定,若在三个月期限内未能清偿债务,就要由夏洛克在安东尼奥“心口所在的附近取一磅肉”,这样的合同由于以损害他人的人身为合同标的,违反公序良俗,当然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合同订立≠合同生效
2.合同的效力
(1)有效合同 教材P26
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
(2)无效合同 教材P25
①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②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主体不适格是指没有诉讼权利能力或者与案件不存在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诉讼但不符合起诉的条件的情形。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效力待定合同)
但是,他们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还可以订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这会构成有效合同。
2.(2022·山东青岛高二期末)村民李某已有宅基地,后又私自购买了一处宅基地。李某便与同村王某签订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将这处宅基地以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王某,王某将款项支付给李某。当王某开始建房时,被邻居张某阻止,致使王某无法建房。王某以侵权为由,将邻居张某诉至法院,请求停止侵权,排除妨碍。邻居张某以王某无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为由,请求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本案中(  )①李某在已拥有宅基地的情况下,不能取得其他宅基地的使用权 ②随着国家财产制度不断完善,李某可以自由转让宅基地使用权 ③王某建房的权益受法律保护,邻居张某的行为构成对王某的侵权 ④因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定,该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为无效合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检测
大本P28,2
二、要约承诺订合同
课堂检测
小本P147,6
6.2023年“六一”儿童节当天,12岁的小学生王某用他爸爸的手机在网上为自己购买了价值500元的节日礼物。这一交易行为(  )①效力取决于王某父亲是否认可和追认 
②有效,因为网络购物是以手机信息为准 
③效力取决于消费金额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身份 
④表明小学生能从事与其智力水平相当的民事活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P26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点拨】
(1)口头合同通常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长,当事人忘记约定内容或者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就越容易产生争议。
(2)书面合同是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口头合同
书面合同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确立了合同。
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直接履行的行为
何种形式订立合同,有时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
1.合同的形式与意义P27一
(1)合同的成立
(2)合同的形式
(3)采用不同形式合同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在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如商店中的零售、熟人之间的小额借贷等。
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2.口头合同 P27二
(1)含义
(2)适用情况
(3)优点
(4)缺点
P27相关链接2 口头合同的问题在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

书面合同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①书面合同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②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3.书面合同P27三
(1)含义
(2)适用情况
(3)优点

P27相关链接1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特别提醒】:
(1)由直接履行的行为产生的电子合同在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网购)
(2)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树立合同意识,尤其要用好白纸黑字这个工具。
三、立字有据更可靠
3.书面合同
(4)成立条件
4.订立合同的要求
大本P29(2)
(2)材料二中,甲乙双方是否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如果双方已经拟定了书面合同,但乙方未来得及在合同上签字便送货且甲方接受,则合同是否成立?
材料二:甲乙双方约定,由乙方向甲方供应一批上等绸缎礼服,鉴于双方此前多次合作均未出现任何问题,又恰逢乙方正值改制,其生产的绸缎礼服急需出手,于是在还未正式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乙方径直将礼服送往甲方工厂,通过交涉甲方愿意接受。但由于此种绸缎礼服供过于求,甲方存货无法正常销售出去,于是甲方希望向乙方退货,乙方一直忙于改制事宜,并没有答应甲方的要求。不得已甲方以低价销售,致使损失100万元。在多次向乙方交涉未果的情况下,甲方向法院起诉称双方未按约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关系不成立,主张合同无效,乙方应当赔偿损失。
①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②合同成立。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订立合同学问大
生活离不开合同
1、合同的内涵及类型
2、订立合同的原则——自愿原则
3、为什么要订立合同——意义、重要性
要约承诺订合同
1、订立合同的过程
2、要约
3、承诺
4、承诺对要约的变更——新要约
5、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立字有据更可靠
1、多种形式的合同及影响
2、口头合同
3、书面合同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