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复习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复习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复习学案
【课标要求】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问题导学】
1.明确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内容、优越性、原因。
2.区分人大行使权力与人大代表行使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
【必备知识】
1.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图示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职权 ①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②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项 ③任免权: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④监督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一委”工作
常设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人大代表
法律 地位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产生任期 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含义 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地位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
基本功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优越性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体系构建】
【重难点突破】
1.全面理解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的几组关系
(1)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权组织形式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区别 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几个主要主体之间的关系
(4)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制度 广义上包括国体和政体,狭义上是指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制度 是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西方议会制
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反映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阶级实质 人民当家作主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权力主体 人民 资产阶级
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三权分立
办事效率 协调高效 相互扯皮、效率不高
【简答题练习】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三某班组织学习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同学们通过观看新闻报道、查询相关网站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展开讨论,发现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数量多。会议期间,共提出议案271件,其中代表团提出19件,代表联名提出252件;共提出建议8314件,其中23个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提出203件,2144名代表提出8111件。
二是契合度高。议案、建议内容与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及人民根本利益高度契合。如建议中,涉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占46.5%;涉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占15.9%。
三是接地气。代表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通过“专题调研”“视察”“代表小组活动和座谈、走访”等方式形成的议案、建议,分别占议案总数的62%和建议总数的59.5%。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依据并分析全国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履职。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以法律形式规定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等。在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期间,社会公众就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其中有很多建议都在这部法律中得到了吸收采纳。该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免费开放制度和保障机制。”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始施行,适当时机,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执法检查,进一步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赵乐际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赵乐际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易混辨析】
1.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立法议案表明,全国人大通过行使审议权进行立法。( )
4.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表明人大常委会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
5.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
6.我国地方各级人大接受全国人大的领导。( )
7.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 )
8.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
9.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环境保护职能。( )
10.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把人民意志转化为党的意志( )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12.人大和政府相互监督、各司其职,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
1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14.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一起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 )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不能借鉴西方政治制度经验。( )
【当堂达标】
16.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制度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
④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3年12月8日,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石家庄召开,通过了《2024年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京津冀三地人大今后将通过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形式,协同监督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宣传、文化带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贯彻落实情况。这有利于( )
①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部署
②保证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③京津冀人大坚持严格执法,监督国家机关的运行
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机制,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集意见过程中,某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社会公众有效意见297条,充分发挥其立法“直通车”“连心桥”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 )
①是我国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②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有益尝试
③实现了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④体现了人大代表是公民利益的代言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组建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要接受党的领导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党中央决策的具体执行机关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④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2年4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听取了期货和衍生品法草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体育法修订草案、黑土地保护法草案、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获得通过。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是法律监督机关,监督法律的实施
②依照法定程序行使审议权,审议通过国家法律
③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依照法定程序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民主立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从在河北正定举行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向大会提出的8314件建议,截至2023年12月,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这些代表建议经逐件研究分析,分别交由204家单位研究办理。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日益畅通
②代表联络机制有利于把人民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我国以人大代表为纽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防汛救灾工作及时有效得益于( )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上下协同、高效运行
②共产党员执政为民,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③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围绕某村路灯安装问题,该区人大代表履职过程如下:
区人大代表走访村民,收集意见,并向人大街道工委反映群众诉求。 人大街道工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集中研判,并将该诉求交街道建设环保服务中心处理。 街道建设环保服务中心走访勘察,决定分批次安装路灯。 在人大街道工委全程监督下,该村实现了主要道路路灯全覆盖。
这体现了( )
①人大代表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做人民利益代言人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
③区人大积极行使决定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为了向世界奉献一场别样精彩的亚运盛会,杭州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我为亚运添光彩、我为发展作贡献”的主题活动。代表们积极履职,想人民所想,推动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工作,助力高水平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这说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为完成亚运筹办工作建言献策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活动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某人大代表针对在农村宅基地确权的过程中的一户多宅现象,调研发现有的家庭为了获得更多的宅基地甚至将子女单立户,或将父母另分户,造成相关土地分配矛盾和农业补贴收益减少等,继而引发老人赡养等问题。对此,人大代表可以( )
①行使提案权,为人民的利益积极献言献策
②行使决定权,践行密切联系群众使命意识
③行使立法权,畅通下情上达桥梁纽带作用
④行使表决权,对相关议案进行表决和投票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1.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按照法律规定享有提案权等权利,有权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
如何履职:①认真履行自身义务,深入基层,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积极行使提案权。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写出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且具有可行性的议案,积极为社会发展进步建言献策。③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职能力。
2.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明确各地各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和各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履行其职责。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执法检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全方位有序开展。
3.①国体决定政体,从根本上讲,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我国的国体决定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能够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易混辨析】
1.错误
【详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条规定: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国务院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之内,行使自己的立法权。全国人大可以授权(而不是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故判断错误。
2.错误
【详解】在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故判断错误。
3.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的内容,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之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立法议案表明,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故该判断错误。
4.错误【详解】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故该观点错误。
5.错误【详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通过行政复议法是行使立法权的体现。所以该观点错误。
6.错误【详解】 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不存在领导关系,但存在法律上的监督关系,工作上的联系和指导关系。 我国地方各级人大和全国人大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故说法错误。 7.错误【详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是党并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故本判断错误。
8.错误【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故本题说法错误。
9.错误【详解】政府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能。故本题错误。
10.错误【详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故该观点错误。
11.正确【详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故判断正确。
12.错误【详解】人大与政府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法律关系,而不是相互监督的关系。故题中观点错误。
13.错误【详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故该观点错误。
14.错误【详解】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国家权力,故该观点错误。
15.错误【详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但可以借鉴西方政治制度的有益经验,故该观点错误。
【当堂达标】
16.A
【详解】①②:多年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制度,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无关,③排除。
④: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与人民当家作主无关,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7.B
【详解】①:京津冀三地人大今后将通过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形式,协同监督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宣传、文化带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贯彻落实情况。这有利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部署,①正确。
②: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符合题意。
③:京津冀人大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的运行,政府坚持严格执法,③错误。
④:方案确定京津冀三地人大今后将通过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形式,协同监督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宣传、文化带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贯彻落实情况。这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机制,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8.A
【详解】①③:《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实现了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①③正确。
②: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②错误。
④:材料未直接体现人大代表的作用,并且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人民不等于公民,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9.B
【详解】①: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体现了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要接受党的领导,①正确。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不是党中央决策的具体执行机关,②错误。
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③正确。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0.D
【详解】①: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①错误。
②:审议权属于人大代表,②错误。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草案,最后通过,说明其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正确。
④:会议听取了期货和衍生品法草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体育法修订草案、黑土地保护法草案、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最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民主立法,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1.D
【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得到全部办理完毕并回复,并未体体现全国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日益畅通,①错误。
②:代表联络机制,有利于沟通人民,反映民意,并未体现将人民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②错误。
③④:人大代表们提出的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办理,这表明我国以人大代表为纽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2.A
【详解】①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防汛救灾工作及时有效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得益于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上下协同、高效运行,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而不是共产党员执政为民,②错误。
④:材料不涉及政务公开,该项与题意构不成因果联系,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23.C
【详解】
①: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①说法错误。
②④:围绕某村路灯安装问题,该区人大代表认真履职,收集意见、反映人民诉求并付诸行动,使该村实现了主要道路路灯全覆盖,这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体现的是人大代表积极为人民服务,没有涉及人大行使决定权,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4.D
【详解】①: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体现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为民服务,没有涉及其接受人民监督,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在“我为亚运添光彩、我为发展作贡献”的主题活动中建言献策,助力高水平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活动的,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5.B
【详解】
①④:人大代表可以行使提案权和表决权,为人大立法积极献言献策,对相关议案进行表决和投票,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决定权和立法权属于人大,②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