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选择题 培优四-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专项复习-选择题 培优四-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浙江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复习-选择题培优四
1.下列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及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2.食品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如图所示,反应前AO的长度为L1,反应后BO的长度为L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的原理利用了铁生锈消耗管内氧气
B.实验测得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C.实验前应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分布均匀且紧密
D.脱氧剂应平铺在玻璃管中,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发现电灯L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两点时,氖管都发光,测试a、b两点时,只有a点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 )
A. 电灯L被短路 B. a、d之间某处断路
C. 电灯L的灯丝断了 D. b、c之间某处断路
4.某小区单元的楼梯口安装了防盗门,其门锁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其中一家住户的控制开关S)。该门锁的工作过程是:楼上的人闭合控制开关S,门锁上的电磁铁通电后吸引卡入右侧门扣中的衔铁,门可打开。关于该门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衔铁可以选择不易生锈的青铜制造
B.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右端为N极
C.该门锁利用电流磁效应的原理工作
D.电磁铁周围磁场是假想的物理模型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关于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待测a 32 待测b 12
A. a的取值范围:0≤a≤16
B. 该反应类型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C. 当a=15时,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 当b=l时,反应中X、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
6.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我国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实现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  )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7.在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时,接上电源后,发现电动机不转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轴与轴之间摩擦过大 B.电池正负极接反了
C.线圈静止在平衡位置 D.电刷没有接触换向器
8.在一次生产事故中某工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中,尽管其头颈部暴露在空气中,若不及时相救,主要原因是(  )
A.口、鼻被沙土堵塞
B.肺部气体分子无法扩散
C.膈肌无法舒张,膈膜不易回升
D.被沙土挤压,阻碍了胸廓舒张
9.明代《农政全书》中记载“凡植果木,锄掘转成圆垛,以草索盘定泥土”,其目的是为了(  )
A.保护幼根和根毛 B.防止破坏土壤结构
C.减少树木水分散失 D.防止营养物质流失
10.如图为豌豆的叶表皮气孔两种状态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幕降临时,叶片中大多数气孔呈②状态
B.气孔处于①状态时,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停止
C.气孔处于②状态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会减弱或停止
D.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变会减慢无机盐运输的速度
11.小金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用了甲、乙、丙三种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装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乙装置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时,气体由a口进入
C.丙装置用来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由c口进入
D.向丙装置滴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12.小徐发现花园内刚施过化肥的植物发生了萎蔫,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产生原因,他取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在其顶部各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分别装上等量的浓盐水和清水,如图。过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中萝卜变硬
B.乙中萝卜洞中的水变多
C.甲中萝卜吸水,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小于浓盐水
D.若只有甲中萝卜变软,说明施加过量化肥会引起植物细胞失水萎蔫
13.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3,而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氦-4的形式存在,如图是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表示质子 B.表示中子
C.氦-3原子核内有两个电子 D.氦-3与氦-4互为同位素
14.查阅资料发现有某种物质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
C.该反应的生成物不会引起任何环境问题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1:1
15.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用红墨水显示水和无机盐运输的路径(如图所示)。下列教材中的实验使用的方法与之最接近的是 ( )
16.某品牌二氧化氯消毒粉剂可配制成溶液用于消毒。该消毒粉剂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二氧化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中含有氯原子和氧分子
B.二氧化氯中氯、氧的质量比为1:2
C.一个二氧化氯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D.二氧化氯分子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7.1852年,法拉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尝试,建立了“磁感线”的概念。他认为在磁极周围充满了磁感线,依靠磁感线将磁极间的作用联系起来。他还利用细铁屑把这种所谓的“磁感线”形象地呈现出来。小明据此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细铁屑。②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③轻敲玻璃板,再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铁屑的排列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
B.将细铁屑连起来的线就是磁感线
C.图中A点的磁场方向是向左的
D.轻敲玻璃板会使细铁屑与玻璃板间压力减小,从而使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18.如图是某催化反应的微观过程模型。该模型中表示催化剂的是(  )
A. B. C. D.
19.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正确的是(  )
A.中量筒中水:吸收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B.中集气瓶中水:隔绝空气
C.中瓶中水:作为反应物
D.中烧杯中水:只为了提供热量以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0.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一些关系或生理过程。下列选项所述顺序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收水到散失水:根毛细胞→…→根、茎、叶中的导管→…→气孔→叶外
B.氧气进入人体: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加药品→…→熄灭酒精灯→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氧元素→铝元素→硅元素→铁元素
21.海水稻耐盐碱,能在海边滩涂生长。下列有关海水稻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毛区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 B.伸长区细胞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C.根冠细胞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 D. 幼根的生长主要依靠分生区和伸长区
22.如图是我国古代人所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
A.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 B.可燃物的着火点变低
C.隔离了二氧化碳气体 D.升高了可燃物的温度
23.人类最早的磁化技术出现在我国宋代。如图所示,古人先将鱼形铁烧红,使铁鱼头尾指向南北,然后将其放入水中冷却,依靠地磁场获得磁性,再将其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鱼,图中是它静止时的指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指南鱼腹部磁性最强 B.指南鱼不能被磁铁吸引
C.指南鱼鱼头应标注“N” D.指南鱼周围不存在磁场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装置或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氧气 B.收集氧气
C.验满 D.性质检验
25.如图是叶片气孔的两种不同状态。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此时气孔和保卫细胞通常处于(  )
A.甲状态,保卫细胞膨胀 B.甲状态,保卫细胞萎缩
C.乙状态,保卫细胞膨胀 D.乙状态,保卫细胞萎缩
26.如图是植物生长时不同物质进出叶片的示意图,其中a、b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c、d可通过叶柄进出叶片。研究光合作用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
B.b表示二氧化碳,a表示氧气
C.c表示二氧化碳,d表示氧气
D.d表示二氧化碳,c表示氧气
27.在学习了《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后,小明参与了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有关研究。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为了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小明设计了下列四个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28.在学习了《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后,小明参与了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有关研究。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如图是兴趣小组用注射器研究“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注射器内放置一定量的铁粉并抽取一定体积的呼出气体。铁粉缓慢氧化消耗氧气,活塞向左移动,当活塞不再移动时,读出活塞移动的刻度并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有关该实验准确性分析正确的是(  )
A.铁粉用量不足,会使结果偏小
B.针筒内有空气,会使结果偏小
C.活塞移动有摩擦,会使结果偏大
D.装置密封帽漏气,会使结果偏大
29.在学习了《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后,小明参与了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有关研究。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已知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在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分别为21%、0.04%和78%。兴趣小组在测定“呼出气体”中多种气体体积分数后进行数据处理,绘制成柱状图。综合分析下列绘制表示呼出气体中O2、CO2、N2的体积分数柱状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A
6.D
7.B
8.D
9.A
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C
17.B
18.A
19.C
20.A
21.B
22.A
23.C
24.B
25.D
26.A
27.C
28.A
29.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