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科学-项目化试题1.(2024·浙江金华·二模)为探究硫氰化钾(KSCN)和氯化铁(FeCl3)反应的条件(已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某校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如下操作:转动Y型管,使两种溶液混合,混合液迅速变成血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证明该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的实验现象是①混合液中没有生产气泡,② ;(2)该反应一定没有H2O生成,理由是 ;(3)大家一致认为:生成血红色物质是该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条件,红色物质的化学式是 ;(4)一部分同学认为该红色物质难溶于水,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该红色物质能溶于水,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答案】 U型管内两端液面高度最终不变 两种反应物中没有H元素和O元素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观察滤纸上是否有红色固体【详解】(1)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内压强就不会改变,反应过程中内外压强始终相等,则观察到U型管内两端液面高度最终不变;(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硫氰化钾(KSCN)和氯化铁(FeCl3)中没有氢氧两种元素,该反应一定没有H2O生成;(3)硫氰化钾(KSCN)和氯化铁(FeCl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会生成血红色的沉淀和氯化钾;(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观察滤纸上是否有红色固体,可判断该红色物质是否难溶于水。2.(2024·浙江金华·二模)冬天坐在马桶上感觉非常冰凉,某学习小组展开“自制智能电热马桶圈”的项目化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一为部分评价指标。表一:评价量规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待改进升温维度 人坐在马桶圈上面后5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无法上升至30℃节能性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范围在50-10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大于100mA图甲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变化随如图乙所示。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表所示,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40mA时衔铁被吸合,工作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在电流小于20mA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20V,。(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表二: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温度/℃ 20 25 29 32 34 35 36 37 38 40 42 44阻值/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1)为使该智能电热马桶圈在保温状态功率是加热状态时的十分之一,则的阻值为 Ω。(2)当体重为40kg的小金坐在马桶上时,马桶圈的温度最高能达到 ℃。【答案】 4300 40℃【详解】(1)[1]工作电路的电压为220V, 根据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mA=0.05A,由可得,此时总电阻根据串联电阻的电阻特点知,R1的最小阻值(2)[2]体重为40kg的小明坐在马桶上时,压力根据乙图知,此时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V,在电流小于20mA=0.02A 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处于保温状态。此时温度最高,则总电阻为根据串联电阻的电阻特点知:Rb的最大阻值为根据表格中数据知,此时温度为40℃。3.(2024·浙江舟山·二模)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水等液体吸收CO2实现减碳目标。某科学小组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这一课题开展了探究。【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气体在水和食盐水中溶解能力相同吗 【建立建设】二氧化碳气体在食盐水中溶解能力更强。【实验设计与操作】(1)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2)关闭K1,打开K2、K3,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CO2,且每隔一段时间测出丁烧杯中液体的体积,测得数据如下:时间/min 0 0.5 6 12 24 48排水法时丁中水的体积/mL 0 2.5 14.5 23 34 41排盐水法时丁中盐水的体积/mL 0 1 7 9.5 11 12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能用排水法收集CO2的理由是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在 中溶解能力更强。(3)小组同学想了解水吸收CO2后溶液的酸碱性情况,在实验中做了以下操作,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计测得如下数据:物质 丁装置中溶液 丙装置中溶液pH 6.50 5.60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实验反思】海洋封存CO2后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K1的导管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空气已排尽 产生CO2的速率大于其溶解在水中的速率/二氧化碳在水中饱和后就可以收集(合理即可) 水/蒸馏水 小于 改变海水pH,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温室效应加剧,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大量CO2会释放到大气中(合理即可)【详解】(1)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把燃着的小木条放在K1处的导管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说明空气已排净;(2)由表中数据可知,48小时后,丁装置中水的体积为41mL,说明短时间内二氧化碳溶解的少,也就是溶解速率低或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一定能达到饱和,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实验结论]由表中数据可知,排水法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小得更快,排食盐水法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小得慢,说明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CO2更多的是水;(3)由实验操作与实验数据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实验反思]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海水酸性增强,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或温室效应加剧,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大量CO2会释放到大气中(合理即可)。4.(2024·浙江宁波·一模)使用天平测质量操作较为繁琐,因此某项目化学习小组提出制作一个简易电子秤。【产品设计】学习小组设计了电子秤的结构图,用电压表来显示物体质量的大小,如图甲所示,其中U0=6V,R0=15Ω,电压表选用0~3V,AB是一段阻值为15Ω,长度为15cm的均匀电阻丝。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托盘且与滑片Р相连,滑片P能随弹簧一起上下移动,弹簧伸长盘工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功能调试】(1)调零:闭合开关S后,发现托盘不放物体电压表也有示数。为了调零,需要进行的操作为 。(2)标刻度:①计算电压表示数为3V时对应的物体质量 (请写出计算过程);②根据刻度均匀性在表盘上标注其他刻度所对应的质量值 。【产品优化】(3)如果需要测量更精确的数值,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该电子秤优化。请同学们参考下列的评价量表,提出电子秤精确度的改进措施 。(提示:改进指施用文字或作图说明均可)评价量表 1分(合格) 2分(良好) 3分(优秀)能初步提出改进思路 能定性提高精确度 能定量将精确度提高2倍【答案】 调节弹簧高度直至滑片P对准A端 30g 见解析 见解析【详解】(1)[1]由图甲可知,调节弹簧高度直至滑片P对准A端。(2)[2]电路中电流为R的阻值为由图乙得,此时F=0.3N,则出=0.03kg=30g[3]表盘上其他刻度所对应的质量值如图:(3)[4]答题要点 一般 良好 优秀提出初步改进思路 定量地提出改进措施,并说明理由 定性地提出改进措实点的改进施(必要时请说明使用的注意事项)答案示例 更换弹簧 更换弹性系数更小(更容易被拉伸)的弹簧 更换弹性系数是原弹簧二分之一的弹簧(合理却可)更换定值电阻R0 将对值电阻R0换为阻值更小的定值电阻 去掉定值电阻R0,该电子秤的量程变为原量程的二分之一,使用时应注意使滑片P不要超过RAB长度的一半更换电源 将电源更换为电压更大的电源 将电源更换为12V的电源,使用时注意使滑片P不要超过RAB长度的一半加装滑轮 在弹簧下端加装动滑轮,增大弹簧所受的拉力在重物处加装杠杆 未说明OC=CD 说明OC=CD5.(2024·浙江宁波·一模)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老师提出不能用木条作燃料,因为它燃烧消耗氧气,产生等体积二氧化碳。小明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用了图甲所示装置。他选用木条和红磷进行对比,分别点燃后迅速塞入集气瓶中使其充分燃烧,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打开止水夹,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重复三次实验后得到表1数据。表1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mL) 占集气瓶体积比例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木条 41 21 32 31.3 18.5%红磷 43 42 40 41.7 24.7%表2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mL) 占集气瓶体积比例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木炭 6.8 7.1 7.2 7 4.1%小明观察到每次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时的火焰大小不同,水进入的体积也不同。他猜想:木条燃烧时产生的火焰会“烧掉”瓶内其他气体,火焰越大,气体被“烧掉”越多。查阅资料后﹐他改用燃烧时几乎没有火焰的木炭作为燃料,得到表2数据。(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的是 。(2)分析表中数据,支持小明猜想的证据是 。(3)小红指出木条燃烧后有水进入,是因为瓶中气体受热外逸。于是小明又做了相关实验,认对比甲、乙或乙、丙都能知道是否有“烧掉”其他气体。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判断其可行性说明理由: 。【答案】 温度冷却至室温 术炭作为燃料进入的水远小于木条的 我认为甲、乙对比是不可行的,因为存在2个变量,甲存在气体外逸的可能,而乙不会外逸;同时无法控制乙组火焰和甲组相同(或者我认为乙、丙对比是可行的,因为装置在密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气体外逸的情况,若最终乙、丙装置进入的水量相同,则能否定小红猜想)【详解】(1)实验木条燃烧会放热,要等到集气瓶温度降低到室温减少误差,则“合适时间”指的是温度冷却至室温。(2)分析表中数据,支持小明猜想的证据是术炭作为燃料进入的水远小于木条的。(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方法,我认为甲、乙对比是不可行的,因为存在2个变量,甲存在气体外逸的可能,而乙不会外逸,同时无法控制乙组火焰和甲组相同;(或者我认为乙、丙对比是可行的,因为装置在密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气体外逸的情况,若最终乙、丙装置进入的水量相同,则能否定小红猜想。6.(2024·浙江杭州·一模)气温逐渐回升,我们注意到在农贸市场海鲜产品处,鱼儿总在水的上层游动或者探头到水面。为了确保鱼的正常生命活动,卖家通常在鱼池内使用增氧泵或增氧剂(过氧化钙)。查阅资料:①下图是某类似打点计时器的增氧泵的原理图。其工作原理是将空气压入水中,让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体充分接触,使氧气溶入水中从而增加水体的溶解氧。②增氧剂与水反应:试管中先放入,再加入水,有少量细小气泡冒出.第二天,振荡试管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冒出。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保增氧泵正常使用,必须使用 (填“交流电”或“直流电”)。(2)当小磁铁被吸引下来后,橡皮碗被压缩,空气被压入水中;当小磁铁弹起后,橡皮帽恢复原来形状,空气被吸进气室。跟气室相连的有两根空气导管,分别为a和b,请根据阀门和的朝向,分析与外界联通的空气导管为 (填“a”或“b”)。(3)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总量并不多,试解释卖家仍使用它的原因: 。【答案】 交流电 a CaO2能持续供氧,且反应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对鱼的生命活动影响小【详解】(1)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上方是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小磁铁被吸引时下端为N极。增氧泵正常使用时,小磁铁需要时上时下,磁极方向需要改变,所以必须使用交流电;(2)由图可知,当小磁铁被吸引下来后,橡皮碗被压缩,阀门K2被压开以便将空气压入水中;当小磁铁弹起后,橡皮帽恢复原来形状,碗内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压开阀门K1以便空气被吸进气室。所以与外界联通的空气导管为a;(3)根据“增氧剂CaO2与水反应:试管中先放入CaO2,再加入水,有少量细小气泡冒出,第二天,振荡试管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冒出”可知,CaO2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总量并不多,但卖家仍使用它的原因是:CaO2能持续供氧,且反应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对鱼的生命活动影响小。7.(2021·浙江宁波·一模)小科发现,在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上,常常能看到菜粉蝶的幼虫,而在芹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叶上很难看到。于是产生了疑问: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吗?他设计如下实验:1.用涂抹白菜汁液的滤纸与涂抹芹菜汁的滤纸进行对照:2.将菜青虫放置在按一定规律摆放好的滤纸中间;3.观察并记录菜青虫的取食行为。(1)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如图所示为菜青虫发育要经过的几个阶段,为保证探究的可信度,其中最适于选作初始实验材料的是 。(填“受精卵”、“幼虫”、“蛹”或“成虫”)(2)下图是实验材料放置的几种方式,其中 (填“甲”、“乙”或“丙”)组设置最科学。(3)在上述实验中,若观察到 现象,则可以说明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答案】 受精卵 丙 大多数菜青虫都爬到涂有白菜汁液的滤纸上【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本实验选作初始实验材料的是菜青虫的受精卵进行隔离饲养,而不是采集现有的进行实验,其原因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排除其他干扰。(2)控制单一变量,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图甲放置方式影响变量单一的原因是: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滤纸与菜青虫不等距;图乙放置方式影响变量单一的原因:涂有白菜和芹菜的汁液的滤纸形状不同。因此只有图丙的设计能保持单一变量。(3)若观察到大多数菜青虫都爬到涂有白菜汁液的滤纸上则可以说明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点睛】本题以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实验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对探究方案的设计、评价、修改、完善能力。8.(2024·浙江杭州·一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家中的物品来探究酸的性质,这些物品有:食用醋精、食品干燥剂、鸡蛋壳、牵牛花瓣、生锈铁钉、纯碱、pH试纸(带比色卡)、筷子。【查阅资料】Ⅰ.食用醋精中含有10%~15%的醋酸呈无色;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Ⅱ.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实验探究】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①将牵牛花汁液滴入醋精中 ________________ 酸能与指示剂反应②将生锈的铁钉放入醋精中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某些________反应③将碎鸡蛋壳放入醋精中 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④将纯碱放入醋精中 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碱反应(1)填写上述表格空白处① ②【反思与评论】(2)小金同学认为步骤④不能得到“酸能与碱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验证】小金重新设计以下方案验证“酸能与碱反应”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Ⅰ.向食品干燥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放出大量热Ⅱ.向上层清液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渐滴入醋精 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拓展与应用】(3)请你为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设计一条注意事项: 。【答案】(1) 牵牛花汁液变为红色 金属单质(2)纯碱不是碱,纯碱属于盐(3)切勿食用【详解】(1)①因为酸能与指示剂反应,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而醋精显酸性,所以将牵牛花汁液滴入醋精中,牵牛花汁液变为红色。②将生锈的铁钉放入醋精中,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是因为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锈的铁钉表面的铁锈会被醋精反应掉,所以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是因为醋精与铁钉反应生成了氢气,实验结论是:酸能与某些金属单质反应。(2)小金同学认为步骤④不能得到“酸能与碱反应”的结论,理由是:纯碱不是碱,纯碱属于盐。(3)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是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食用,所以包装设计一条注意事项是:切勿食用。9.(2024·浙江杭州·一模)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小金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为18℃时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随pH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最不适宜在碱性环境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是 。(2)查资料: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小金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他设置了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①探究中以蛋白质为分解对象,因为酶具有 性。②小金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2所示图像,你认为此图像能否支持他的假设 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 胃蛋白酶 专一性 不能;由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1)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由图甲可知,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2左右,幽门盲囊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在8左右。因此最不适宜在碱性环境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是胃蛋白酶。(2)①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可见,该实验探究中出现的都是蛋白酶,因为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只能用蛋白质作为分解对象。②由图2可以看出,当温度从15~18℃变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在增强,酶活性峰值未出现,没有出现下降的拐点。所以,不能得出大菱鲤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的结论。可见,此图像不能支持小金的假设。10.(2023·浙江温州·中考真题)项目学习小组实验发现,装在筒内的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时,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气流方向也改变,如图甲所示。于是想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制作一款“书桌神器”:既能收集书桌上的小纸屑,又能吹风纳凉。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 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能吸纸屑、吹风且风速可调 能吸纸屑、吹风,风速不可调 只能吸纸屑或只能吹风指标二 吸纸屑后,吹风时无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分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全部纸屑吹出小组同学设计如图乙电路,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电池、旋钮式电阻等材料制作模型,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丙; (1)图乙中,通过切换开关S,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的原因是 ;(2)将开关S与“1”连接,旋钮OP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为 。【答案】 改变通过电动机中的电流方向 变小 合格【详解】(1)[1]由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与导体中电流方向有关,所以切换开关S,可以改变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故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2)[2]观察电路图可知,旋钮式电阻与电动机串联,旋钮OP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电阻的长度增长,则电阻阻值增大,所以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减小,由于导体中电流越小,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越小,所以电动机转速会变慢。(3)[3]观察丙图发现,吸纸屑时,有部分纸屑会到纸屑收集盒下方,则吹风时,纸屑收集盒下方的纸屑会被吹出,故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分纸屑吹出,由表格中评价标准可知,指标二评价等级为合格。11.(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小萌为了探究“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分别放入加了烟草浸出液、洗衣液、洁厕灵的稀释液的培养皿中,定期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方案如表。请根据小萌的实验过程回答问题:1号培养皿 2号培养皿 3号培养皿步骤一 各加入1000mL清水步骤二 加入10mL烟草浸出液 加入10mL洗衣液 加入10mL洁厕灵步骤三 各放入50粒大小类似的蛙受精卵步骤四 把3个培养皿都放在适宜环境中孵化观察记录(1)该探究实验的观察指标是 。(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小萌对实验容器、清水及污染液的量、蛙受精卵及实验环境进行了控制,本实验中的变量是 。(3)小萌在每个容器中放入50粒青蛙受精卵而不是5粒,目的是 。(4)小萌的实验方案尚不完善,请指出实验设计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 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 不同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 减小误差 没有设置对照组,实验中增加对照组【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该兴趣小组的探究的是“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实验,因此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受精卵孵化成蝌蚪的数目。(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所以题干中要取等量的清水、受精卵分成三等分、在相同的环境中。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3)选取受精卵数量为50粒,如果数量过少,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4)生物探究实验一般都是对照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因此改进建议是:实验中增加对照组,如增加4号培养皿,加入等量的清水。分别与1、2、3号培养皿形成对照实验。12.(2024·浙江·一模)小周对“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实验改进,以绿萝作为实验材料,选择的白光灯管作为光源.实验中选择日常生活中易得的盘架作为主体装置,将此盘架和圆形透明亚克力板结合,将灯管固定于盘架上方,形成如图所示装置。选择长势良好且一致的绿萝叶片,利用打孔器制备直径为的叶圆片若干,之后利用注射器对叶圆片进行抽真空处理.将等量叶圆片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再将三个烧杯分别置于不同层面的亚克力板上。经30分钟后得到下表所示实验数据。光强 第一片叶圆片上浮时间 所有叶圆片上浮时间高中低(1)该实验通过测定 ,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度。(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若想要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可以怎样改进?(写出需要调整的量和需要控制的量即可) 。【答案】 叶圆片上浮时间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控制烧杯与灯的距离相等,多次调整灯的颜色【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由表格可知,光照强度越强,叶圆片上浮的时间约短,因此该实验通过测定叶圆片上浮时间,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度。(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使叶圆片上浮的主要原因,由表格可知,光照强度越强,叶圆片上浮的时间越短,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3)若想要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应设置以光的颜色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改进为:控制烧杯与灯的距离相等,多次调整灯的颜色。13.(2022·浙江温州·二模)小明得知氯酸钾与氧化铜、氧化铁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他想要研究氧化铜、氧化铁是“本身有参与反应”还是“仅像二氧化锰一样只起到催比作用”,按下表进行实验井测定出了氨酸钾的分解温度(实验装置略) 。查阅资料:氯酸钾的熔点为356℃,酒精灯加热温度为400℃-500℃。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1 3.0g氯酸钾 460℃2 3.0g氯酸钾和0.5g二氧化锰 248℃3 3.0g氯酸钾和0.5g氧化铜 267℃4 3.0g氯酸钾和Xg氧化铁 290℃(1)小明认为不能选用图甲作为实验1的发生装置,其理由是 。(2)为实现实验目的,完全反应后,还需测量的量有 。(3)为了验证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温度有影响,小明将等质量的氧酸钾分别与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后得到混合物A、B,并用如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比较AB分解温度的高低。请简要说明他的实验方案 。【答案】 氯酸钾在受热过程中将熔化外流 反应后经溶解过滤烘干得到的氧化铜、氧化铁的质量或各组产生氧气的量 将混合物AB分别放置于内外两试管中,加热试管,若内试管物质先反应,则该物质分解温度低。若外试管物质先反应,则将内外试管物质交换重复实验【详解】(1)图甲中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氯酸钾在受热过程中将熔化外流,所以不能选用图甲作为实验1的发生装置;(2) 要研究氧化铜、氧化铁是“本身有参与反应”还是“仅像二氧化锰一样只起到催比作用”,完全反应后需测量反应后经溶解过滤烘干得到的氧化铜、氧化铁的质量或各组产生氧气的量;(3)要验证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温度有影响,小明将等质量的氧酸钾分别与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后得到混合物A、B,用如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比较AB分解温度的高低,实验方案是 将混合物AB分别放置于内外两试管中,加热试管,若内试管物质先反应,则该物质分解温度低。若外试管物质先反应,则将内外试管物质交换重复实验。14.(2022·浙江·二模)为了研究无机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置培养液X与Y,X含有绿藻所需全部无机盐,Y与X相比仅缺少镁,且无机盐含量、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②用培养液X和培养液Y分别培养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绿藻;③测定相同时间内,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释放量,记录结果如图所示。(1)请结合上述实验方案,说明小明进行本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2)通过学习,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且光合作用的强弱除了可以用氧气释放量表示,还可以用有机物积累量表示。请你利用以下器材,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测量有机物积累量来反映培养液X和Y中绿藻光合作用的强弱。实验器材:500 毫升烧杯若干只,天平,烘干设备,来源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绿藻若干(假设相同质量的绿藻干重相等)。( )【答案】 镁离了(镁或镁元素)能促进(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或镁离了( 镁或镁元素)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或光合作用会受到镁离子(镁或镁元素)的影响 ①取六只洁净的500ml烧杯,标记为ABCDEF,向ABC二只烧杯中分别装入400ml培养液X,向DEF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培养液Y。②向六只烧杯中各添加10克培养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绿藻。③将六只烧杯置于相同环境下,光照48小时。④取出其中的绿藻,烘干后称重。⑤计算ABC绿藻的平均干重,DEF 绿藻的平均干重,并记录。⑥改变光照强度重复上述操作,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详解】(1)根据X含有绿藻所需全部无机盐,Y与X相比仅缺少镁,且无机盐含量、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可知镁离子(镁或镁元素)是实验变量。故说明小明进行本实验基于的假设是:镁离子(镁或镁元素)能促进(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2)根据题干信息,以及光合作用相关的原理和措施,结合所给器材,按需完成实验设计:①取六只洁净的500ml烧杯,标记为ABCDEF,向ABC二只烧杯中分别装入400ml培养液X,向DEF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培养液Y。②向六只烧杯中各添加10克培养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绿藻。③将六只烧杯置于相同环境下,光照48小时。④取出其中的绿藻,烘干后称重。⑤计算ABC绿藻的平均干重,DEF 绿藻的平均干重,并记录。⑥改变光照强度重复上述操作,整理数据,得出结论。15.(2022·浙江·二模)某食品脱氧剂中的主要成分是铁粉,铁粉的除氧效果如何呢?某实验小组通过测定铁生锈时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来判断除氧效果,做了如下实验:①如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量取一定体积(记为V1)的红墨水倒入小烧杯里,将导管一端浸入液面以下,并将一有孔塑料片盖于烧杯口。③在100毫升锥形瓶内放入一拱形有孔塑料片,将浸有饱和食盐水,内含铁粉、炭粉的食品干燥剂纸袋平铺在有孔塑料片上,并迅速塞紧橡皮塞。(食盐水和炭粉主要起加速反应的作用)④实验结束后,测出小烧杯内剩余红墨水体积,记为V2.打开橡皮塞,继续往锥形瓶(含内容物)和导管内注满水,记录后加入的水的体积,记为V3。⑤对实验装置干燥处理。重新称量与上述等量的铁粉和炭粉,重复再做2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右表,并计算。实验次数 V1/毫升 V2/毫升 V3/毫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步骤四中若看到 现象, 即可测量小烧杯内剩余红墨水的体积。(2)锥形瓶内放的是拱形有孔塑料片而不是平的有孔塑料片的原因是 。(3)上述表格中,“★”为计算铁粉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其计算式为 。(用V1、 V2、V3来表示)。【答案】 小烧杯的液面不再下降;导管内的液面(体)不再流动:锥形瓶内的液面不再上升 可防止倒流的红墨水浸没纸袋,隔绝了空气,不利于反应 ,凡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详解】(1) 测量小烧杯内剩余红墨水的体积,要在锥形瓶中反应停止后,根据锥形瓶中反应的现象判断,步骤四中若看到小烧杯的液面不再下降或导管内的液面(体)不再流动或锥形瓶内的液面不再上升现象,即可测量小烧杯内剩余红墨水的体积。(2)锥形瓶内放的是拱形有孔塑料片而不是平的有孔塑料片的原因是,可防止倒流的红墨水浸没纸袋,隔绝了空气,不利于反应 ,凡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3)V1代表红墨水体积,V2 代表小烧杯内剩余红墨水体积、V3代表后加入的水的体积。则消耗的氧气体积为V1-V2;原有气体体积V1 -V2+V3;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 :16.(2024·浙江舟山·二模)学习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后,某项目化学习小组想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台携带方便、气流平稳、机箱易清洗的简易家用制氧机。【收集资料】常用制氧原理是在水环境中,利用过碳酸钠分解制取氧气:,制得的氧气通入水中湿润,再供给呼吸。【方案设计与实施】(1)小舟同学首先利用塑料瓶和软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制氧机1.0版,同组的小科同学认为这个设计不符合“携带方便”的要求,于是进行迭代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2.0版和3.0版制氧机。3.0版相较于2.0版有什么优化 。(合理即可)(2)小组同学利用3.0版的制氧机,将过碳酸钠标记为A剂(50g/包),二氧化锰标记为B剂(2.5g/包),分装好进行氧气的制取。某次急救需要提供16L氧气,那么添加“4A+2B”(4包A剂和2包B剂)剂量,能否满足急救要求,请通过计算说明 。(氧气的密度取1.4g/L)【项目反思】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为了使不同季节制氧机出氧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反应装置中的夏季和冬季的水反应物浓度位线需设置不同,水位较高的应为 。(选填“夏季”或“冬季”)【答案】 机箱易清洗、气流平稳 能满足急救要求 夏季【详解】(1)小舟同学首先利用塑料瓶和软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制氧机1.0版,同组的小科同学认为这个设计不符合“携带方便”的要求,于是进行迭代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2.0版和3.0版制氧机。据图可知,3.0版相较于2.0版有什么优化机箱易清洗、气流平稳。(2)方法一:16L氧气的质量为:设需Na2CO4质量为x。,x=170.8g,170.8<50g×4=200g,所以能够满足急救要求。方法二:设共生成O2质量为y。,y=26.23g26.23g 氧气的体积为:V=m/ρ=26.23g/1.4g/L=18.74L>16L,所以能够满足急救要求。[项目反思]反应物浓度相同时,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越大,夏季水位高,反应物的浓度低,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可控制反应速率。故填:夏季。17.(2024·浙江宁波·一模)某项目化小组用和材料制作5个不同密度的小球,分别标为1,2,3,4,5号。按顺序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细线粗细与体积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将这串小球放人未知液体中,根据小球不同的浮沉状态测出液体的密度。材料种类 A B C密度(g/cm3) 0.5 1.0 2.7【原理】图中液体的密度与 号小球密度相同。【制作】请从表1中选择一种材料来制作密度均匀变化的5个小球,并说明具体制作方法: 。【改进】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球之间、请预测出现的实验现象: 。【答案】 4 见解析 相邻小球间的绳子被拉紧【详解】[1]根据浮沉条件知道,ρ物<ρ液,则上浮;ρ物=ρ液,则悬浮;ρ物>ρ液,则下沉。由图知道,4号小球悬浮在液体中,所以,图中液体的密度与4号小球密度相同。[2]具体制作原则:①少材料选择;②控制体积相同;③质量梯度性改变。根据题意知道,选择C材料,将每个小球的体积均控制为lcm3,将中间挖空,使小球总质量分别为0.5g,l.0g,以此类推至2.7g。[3]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球之间时,由浮沉条件知道,两球的运动状态将不同,由于一个上浮,一个下沉,所以相邻小球间的绳子将被拉紧。18.(2022·浙江温州·二模)小明家屋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与入射光线角度关系,他利用图乙所示器材进行实验。实验器材:(a)内壁涂黑的泡沫箱,底面积约1m2;(b)盛水的透明塑料袋;(c) 玻璃板面积稍大于1m2;(d)大功率白炽灯;其他:刻度尺、温度计、若干高度不同的泡沫砖、20厘米长的细木棒、橡皮泥。(1)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2)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请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答案】 见解析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是否与光照强度有关(合理即可)【详解】解:(1)[1]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与入射光线的角度关系,设计的思想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照射热水器的光线的角度,测量被加热的水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总结归纳二者的关系。实验设计如下:第一步:将温度计放于盛水的塑料袋中,读出温度计示数T0。将塑料袋放于泡沫箱中,盖上玻璃板。将细木棒用橡皮泥竖直固定于玻璃板中央。第二步:打开白炽灯,用泡沫砖调整泡沫箱高度,使细木棒影子长度为0。第三步:30分钟后,读出温度计示数T1。第四步:关闭白炽灯,冷却装置至温度回到T0。第五步:调整泡沫箱高度,使细木棒影子长度分别为10cm、20cm、30cm 重复实验。第六步:比较每次实验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白炽灯竖直悬挂正上方,不用细木棒仅用刻度尺测量泡沫箱长度和泡沫砖高度来确定角度关系也可)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2)[2]太阳能热水器工作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光的照射,因此,它的集热效果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中考科学-项目化试题1.(2024·浙江金华·二模)为探究硫氰化钾(KSCN)和氯化铁(FeCl3)反应的条件(已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某校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如下操作:转动Y型管,使两种溶液混合,混合液迅速变成血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证明该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的实验现象是①混合液中没有生产气泡,② ;(2)该反应一定没有H2O生成,理由是 ;(3)大家一致认为:生成血红色物质是该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条件,红色物质的化学式是 ;(4)一部分同学认为该红色物质难溶于水,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该红色物质能溶于水,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2.(2024·浙江金华·二模)冬天坐在马桶上感觉非常冰凉,某学习小组展开“自制智能电热马桶圈”的项目化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一为部分评价指标。表一:评价量规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待改进升温维度 人坐在马桶圈上面后5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无法上升至30℃节能性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范围在50-10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大于100mA图甲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变化随如图乙所示。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表所示,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40mA时衔铁被吸合,工作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在电流小于20mA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20V,。(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表二: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温度/℃ 20 25 29 32 34 35 36 37 38 40 42 44阻值/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1)为使该智能电热马桶圈在保温状态功率是加热状态时的十分之一,则的阻值为 Ω。(2)当体重为40kg的小金坐在马桶上时,马桶圈的温度最高能达到 ℃。3.(2024·浙江舟山·二模)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水等液体吸收CO2实现减碳目标。某科学小组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这一课题开展了探究。【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气体在水和食盐水中溶解能力相同吗 【建立建设】二氧化碳气体在食盐水中溶解能力更强。【实验设计与操作】(1)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2)关闭K1,打开K2、K3,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CO2,且每隔一段时间测出丁烧杯中液体的体积,测得数据如下:时间/min 0 0.5 6 12 24 48排水法时丁中水的体积/mL 0 2.5 14.5 23 34 41排盐水法时丁中盐水的体积/mL 0 1 7 9.5 11 12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能用排水法收集CO2的理由是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在 中溶解能力更强。(3)小组同学想了解水吸收CO2后溶液的酸碱性情况,在实验中做了以下操作,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计测得如下数据:物质 丁装置中溶液 丙装置中溶液pH 6.50 5.60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实验反思】海洋封存CO2后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 (写出一点即可)4.(2024·浙江宁波·一模)使用天平测质量操作较为繁琐,因此某项目化学习小组提出制作一个简易电子秤。【产品设计】学习小组设计了电子秤的结构图,用电压表来显示物体质量的大小,如图甲所示,其中U0=6V,R0=15Ω,电压表选用0~3V,AB是一段阻值为15Ω,长度为15cm的均匀电阻丝。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托盘且与滑片Р相连,滑片P能随弹簧一起上下移动,弹簧伸长盘工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功能调试】(1)调零:闭合开关S后,发现托盘不放物体电压表也有示数。为了调零,需要进行的操作为 。(2)标刻度:①计算电压表示数为3V时对应的物体质量 (请写出计算过程);②根据刻度均匀性在表盘上标注其他刻度所对应的质量值 。【产品优化】(3)如果需要测量更精确的数值,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该电子秤优化。请同学们参考下列的评价量表,提出电子秤精确度的改进措施 。(提示:改进指施用文字或作图说明均可)评价量表 1分(合格) 2分(良好) 3分(优秀)能初步提出改进思路 能定性提高精确度 能定量将精确度提高2倍5.(2024·浙江宁波·一模)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老师提出不能用木条作燃料,因为它燃烧消耗氧气,产生等体积二氧化碳。小明为了验证这一说法,用了图甲所示装置。他选用木条和红磷进行对比,分别点燃后迅速塞入集气瓶中使其充分燃烧,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打开止水夹,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重复三次实验后得到表1数据。表1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mL) 占集气瓶体积比例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木条 41 21 32 31.3 18.5%红磷 43 42 40 41.7 24.7%表2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mL) 占集气瓶体积比例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木炭 6.8 7.1 7.2 7 4.1%小明观察到每次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时的火焰大小不同,水进入的体积也不同。他猜想:木条燃烧时产生的火焰会“烧掉”瓶内其他气体,火焰越大,气体被“烧掉”越多。查阅资料后﹐他改用燃烧时几乎没有火焰的木炭作为燃料,得到表2数据。(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的是 。(2)分析表中数据,支持小明猜想的证据是 。(3)小红指出木条燃烧后有水进入,是因为瓶中气体受热外逸。于是小明又做了相关实验,认对比甲、乙或乙、丙都能知道是否有“烧掉”其他气体。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判断其可行性说明理由: 。6.(2024·浙江杭州·一模)气温逐渐回升,我们注意到在农贸市场海鲜产品处,鱼儿总在水的上层游动或者探头到水面。为了确保鱼的正常生命活动,卖家通常在鱼池内使用增氧泵或增氧剂(过氧化钙)。查阅资料:①下图是某类似打点计时器的增氧泵的原理图。其工作原理是将空气压入水中,让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体充分接触,使氧气溶入水中从而增加水体的溶解氧。②增氧剂与水反应:试管中先放入,再加入水,有少量细小气泡冒出.第二天,振荡试管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冒出。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保增氧泵正常使用,必须使用 (填“交流电”或“直流电”)。(2)当小磁铁被吸引下来后,橡皮碗被压缩,空气被压入水中;当小磁铁弹起后,橡皮帽恢复原来形状,空气被吸进气室。跟气室相连的有两根空气导管,分别为a和b,请根据阀门和的朝向,分析与外界联通的空气导管为 (填“a”或“b”)。(3)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总量并不多,试解释卖家仍使用它的原因: 。7.(2021·浙江宁波·一模)小科发现,在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上,常常能看到菜粉蝶的幼虫,而在芹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叶上很难看到。于是产生了疑问: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吗?他设计如下实验:1.用涂抹白菜汁液的滤纸与涂抹芹菜汁的滤纸进行对照:2.将菜青虫放置在按一定规律摆放好的滤纸中间;3.观察并记录菜青虫的取食行为。(1)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如图所示为菜青虫发育要经过的几个阶段,为保证探究的可信度,其中最适于选作初始实验材料的是 。(填“受精卵”、“幼虫”、“蛹”或“成虫”)(2)下图是实验材料放置的几种方式,其中 (填“甲”、“乙”或“丙”)组设置最科学。(3)在上述实验中,若观察到 现象,则可以说明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8.(2024·浙江杭州·一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家中的物品来探究酸的性质,这些物品有:食用醋精、食品干燥剂、鸡蛋壳、牵牛花瓣、生锈铁钉、纯碱、pH试纸(带比色卡)、筷子。【查阅资料】Ⅰ.食用醋精中含有10%~15%的醋酸呈无色;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Ⅱ.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实验探究】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①将牵牛花汁液滴入醋精中 ________________ 酸能与指示剂反应②将生锈的铁钉放入醋精中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某些________反应③将碎鸡蛋壳放入醋精中 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④将纯碱放入醋精中 有气泡冒出 酸能与碱反应(1)填写上述表格空白处① ②【反思与评论】(2)小金同学认为步骤④不能得到“酸能与碱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验证】小金重新设计以下方案验证“酸能与碱反应”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Ⅰ.向食品干燥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 放出大量热Ⅱ.向上层清液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渐滴入醋精 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拓展与应用】(3)请你为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设计一条注意事项: 。9.(2024·浙江杭州·一模)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小金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为18℃时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随pH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最不适宜在碱性环境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是 。(2)查资料: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小金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他设置了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①探究中以蛋白质为分解对象,因为酶具有 性。②小金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2所示图像,你认为此图像能否支持他的假设 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0.(2023·浙江温州·中考真题)项目学习小组实验发现,装在筒内的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时,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气流方向也改变,如图甲所示。于是想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制作一款“书桌神器”:既能收集书桌上的小纸屑,又能吹风纳凉。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 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能吸纸屑、吹风且风速可调 能吸纸屑、吹风,风速不可调 只能吸纸屑或只能吹风指标二 吸纸屑后,吹风时无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分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全部纸屑吹出小组同学设计如图乙电路,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电池、旋钮式电阻等材料制作模型,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丙; (1)图乙中,通过切换开关S,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的原因是 ;(2)将开关S与“1”连接,旋钮OP绕O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为 。11.(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小萌为了探究“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分别放入加了烟草浸出液、洗衣液、洁厕灵的稀释液的培养皿中,定期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方案如表。请根据小萌的实验过程回答问题:1号培养皿 2号培养皿 3号培养皿步骤一 各加入1000mL清水步骤二 加入10mL烟草浸出液 加入10mL洗衣液 加入10mL洁厕灵步骤三 各放入50粒大小类似的蛙受精卵步骤四 把3个培养皿都放在适宜环境中孵化观察记录(1)该探究实验的观察指标是 。(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小萌对实验容器、清水及污染液的量、蛙受精卵及实验环境进行了控制,本实验中的变量是 。(3)小萌在每个容器中放入50粒青蛙受精卵而不是5粒,目的是 。(4)小萌的实验方案尚不完善,请指出实验设计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12.(2024·浙江·一模)小周对“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实验改进,以绿萝作为实验材料,选择的白光灯管作为光源.实验中选择日常生活中易得的盘架作为主体装置,将此盘架和圆形透明亚克力板结合,将灯管固定于盘架上方,形成如图所示装置。选择长势良好且一致的绿萝叶片,利用打孔器制备直径为的叶圆片若干,之后利用注射器对叶圆片进行抽真空处理.将等量叶圆片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再将三个烧杯分别置于不同层面的亚克力板上。经30分钟后得到下表所示实验数据。光强 第一片叶圆片上浮时间 所有叶圆片上浮时间高中低(1)该实验通过测定 ,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度。(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若想要探究光的颜色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可以怎样改进?(写出需要调整的量和需要控制的量即可) 。13.(2022·浙江温州·二模)小明得知氯酸钾与氧化铜、氧化铁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他想要研究氧化铜、氧化铁是“本身有参与反应”还是“仅像二氧化锰一样只起到催比作用”,按下表进行实验井测定出了氨酸钾的分解温度(实验装置略) 。查阅资料:氯酸钾的熔点为356℃,酒精灯加热温度为400℃-500℃。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1 3.0g氯酸钾 460℃2 3.0g氯酸钾和0.5g二氧化锰 248℃3 3.0g氯酸钾和0.5g氧化铜 267℃4 3.0g氯酸钾和Xg氧化铁 290℃(1)小明认为不能选用图甲作为实验1的发生装置,其理由是 。(2)为实现实验目的,完全反应后,还需测量的量有 。(3)为了验证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温度有影响,小明将等质量的氧酸钾分别与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后得到混合物A、B,并用如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比较AB分解温度的高低。请简要说明他的实验方案 。14.(2022·浙江·二模)为了研究无机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置培养液X与Y,X含有绿藻所需全部无机盐,Y与X相比仅缺少镁,且无机盐含量、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②用培养液X和培养液Y分别培养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绿藻;③测定相同时间内,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释放量,记录结果如图所示。(1)请结合上述实验方案,说明小明进行本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2)通过学习,小明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且光合作用的强弱除了可以用氧气释放量表示,还可以用有机物积累量表示。请你利用以下器材,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测量有机物积累量来反映培养液X和Y中绿藻光合作用的强弱。实验器材:500 毫升烧杯若干只,天平,烘干设备,来源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绿藻若干(假设相同质量的绿藻干重相等)。( )15.(2022·浙江·二模)某食品脱氧剂中的主要成分是铁粉,铁粉的除氧效果如何呢?某实验小组通过测定铁生锈时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来判断除氧效果,做了如下实验:①如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量取一定体积(记为V1)的红墨水倒入小烧杯里,将导管一端浸入液面以下,并将一有孔塑料片盖于烧杯口。③在100毫升锥形瓶内放入一拱形有孔塑料片,将浸有饱和食盐水,内含铁粉、炭粉的食品干燥剂纸袋平铺在有孔塑料片上,并迅速塞紧橡皮塞。(食盐水和炭粉主要起加速反应的作用)④实验结束后,测出小烧杯内剩余红墨水体积,记为V2.打开橡皮塞,继续往锥形瓶(含内容物)和导管内注满水,记录后加入的水的体积,记为V3。⑤对实验装置干燥处理。重新称量与上述等量的铁粉和炭粉,重复再做2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右表,并计算。实验次数 V1/毫升 V2/毫升 V3/毫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步骤四中若看到 现象, 即可测量小烧杯内剩余红墨水的体积。(2)锥形瓶内放的是拱形有孔塑料片而不是平的有孔塑料片的原因是 。(3)上述表格中,“★”为计算铁粉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其计算式为 。(用V1、 V2、V3来表示)。16.(2024·浙江舟山·二模)学习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后,某项目化学习小组想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台携带方便、气流平稳、机箱易清洗的简易家用制氧机。【收集资料】常用制氧原理是在水环境中,利用过碳酸钠分解制取氧气:,制得的氧气通入水中湿润,再供给呼吸。【方案设计与实施】(1)小舟同学首先利用塑料瓶和软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制氧机1.0版,同组的小科同学认为这个设计不符合“携带方便”的要求,于是进行迭代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2.0版和3.0版制氧机。3.0版相较于2.0版有什么优化 。(合理即可)(2)小组同学利用3.0版的制氧机,将过碳酸钠标记为A剂(50g/包),二氧化锰标记为B剂(2.5g/包),分装好进行氧气的制取。某次急救需要提供16L氧气,那么添加“4A+2B”(4包A剂和2包B剂)剂量,能否满足急救要求,请通过计算说明 。(氧气的密度取1.4g/L)【项目反思】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为了使不同季节制氧机出氧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反应装置中的夏季和冬季的水反应物浓度位线需设置不同,水位较高的应为 。(选填“夏季”或“冬季”)17.(2024·浙江宁波·一模)某项目化小组用和材料制作5个不同密度的小球,分别标为1,2,3,4,5号。按顺序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细线粗细与体积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将这串小球放人未知液体中,根据小球不同的浮沉状态测出液体的密度。材料种类 A B C密度(g/cm3) 0.5 1.0 2.7【原理】图中液体的密度与 号小球密度相同。【制作】请从表1中选择一种材料来制作密度均匀变化的5个小球,并说明具体制作方法: 。【改进】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球之间、请预测出现的实验现象: 。18.(2022·浙江温州·二模)小明家屋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与入射光线角度关系,他利用图乙所示器材进行实验。实验器材:(a)内壁涂黑的泡沫箱,底面积约1m2;(b)盛水的透明塑料袋;(c) 玻璃板面积稍大于1m2;(d)大功率白炽灯;其他:刻度尺、温度计、若干高度不同的泡沫砖、20厘米长的细木棒、橡皮泥。(1)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2)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请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项目化试题-原卷.docx 项目化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