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高二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1. 2023年5月1日是第133个国际劳动节,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他强调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叫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 )
①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是生产关系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分配方式
④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①表述错误。
②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生产关系中决定着分配方式,②③符合题意。
④: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2. 只有理直气壮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理直气壮地壮大国有企业,才能真正巩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地位,才能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有、共建、共享。下列有关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②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求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的根本特征,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①正确。
②③: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③错误。
④:占支配的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④正确。
故本题选B。
3. 个体工商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是弹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于2022年11月施行。《条例》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聚焦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个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
③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促进就业,方便人民生活
④《条例》的实施可降低个体工商户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说法错误。
②: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个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但不能夸大为关键因素,②说法错误。
③:个体工商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是弹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说明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促进就业,方便人民生活,③说法正确。
④:《条例》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聚焦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说明《条例》的实施可降低个体工商户的制度性交易成本,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4. 2023年9月26日,全国首个农业生产大托管产业服务平台在安徽淮南正式上线,耕地实现全程保姆式“大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该模式可以( )
①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保证农民财产权益
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④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促进增产增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农业生产托管创新了经营模式,并没有创新土地流转形式,①错误。
②:该模式不能保证农民财产权益,夸大了全程保姆式“大托管”模式的作用,②错误。
③④:农户将土地委托给当地合作社进行生产,可以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 2023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内容涉及到了食品安全、直播带货、医美、个人信息安全、基建工程等诸多领域。某一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使用回收劣质材料制作电动自行车头盔,发生碰撞后,这些头盔很可能变成戴在头上的“刀片”。由此可见( )
A.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D. 市场调节具有及时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自发性是指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某一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使用回收劣质材料制作电动自行车头盔,发生碰撞后,这些头盔很可能变成戴在头上的“刀片”。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A符合题意。
B:盲目性是指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材料没有涉及盲目性,B不符合题意。
C:滞后性是指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材料没有体现滞后性,C不符合题意。
D:市场调节的弊端没有及时性,D排除。
故本题选A。
6. 财政赤字是指年度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反映财政政策力度和财政风险水平。结合下图,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
①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力度和强度
②我国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加强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和调节
③国家发挥财政作用,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④我国优化资金投向,充分发挥信贷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我国财政赤字率3.8%,中央财政赤字4.88万亿,这说明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力度和强度,①正确。
②:我国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减少直接干预经济,②错误。
③:财政赤字是指年度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反映财政政策力度和财政风险水平。我国财政赤字率3.8%,说明国家发挥财政作用,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③正确。
④:发挥信贷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下列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认识错误的有( )
A.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B. 需要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C. 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政府不进行任何干预
D. 要贯彻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和竞争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ABD: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需要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和竞争政策,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C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 为走出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困境,国务院、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出资数千亿元人民币,组建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该集团的建立,有助于我国早日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材料主要说明(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政府调控为基础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D. 宏观调控在大型工程建设方面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B:国务院、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出资数千亿元人民币,组建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该集团的建立,有助于我国早日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这主要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B正确。
A:“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了市场调节的作用,而试题强调的是宏观调控,A不符合题意。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C错误。
D: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是对市场调节的弥补,不起主导作用,D错误。
故本题选B。
9. 河北省的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犹如海岸线上的四颗明珠。河北将港口资源整合重组成立河北港口集团,形成握指成拳的集合效应。推动秦皇岛港成为现代综合贸易港,唐山港成为综合贸易大港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黄骅港成为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河北港口集团的成立( )
①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对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②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快集聚河北港口优质要素资源
③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打造河北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④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全产业链效益提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河北将港口资源整合重组成立河北港口集团,推动秦皇岛港成为现代综合贸易港,唐山港成为综合贸易大港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黄骅港成为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这说明河北港口集团的成立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对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打造河北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①③正确。
②: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材料不涉及坚持共享发展理念,②排除。
④: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材料不涉及坚持创新发展理念,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明确把实体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C位”。以下关于实体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实体经济发展可以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
②实体经济发展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
④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①④: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实体经济发展可以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①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②:“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②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③: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③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节选如下: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节选)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要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要积极推进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推动重要科研岗位更多由青年科技人才担任。
上述措施( )
①有利于培养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为其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
②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重大
③旨在引导技术要素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奖励青年科技人才
④强化政府对人才市场的监管,及时解决科技人才的供需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要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重大,①②正确。
③:引导技术要素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奖励青年科技人才是手段,不是目的,③错误。
④:材料强调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未涉及政府对人才市场的监管,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2. 图1是2016年—2022年我国制造业发展变化情况,图2是2016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图1 图2
①制造业增加值逐年增加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②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下降、数字经济占比上升,可通过数字赋能制造业转型
③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表明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④数字经济占比不断提高表明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制造业增加值逐年增加,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①排除。
②:根据图表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下降、数字经济占比上升,可通过数字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②符合题意。
③:数字经济规模的确不断扩大,但是不能表明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经济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③排除。
④:数字经济占比不断提高,表明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 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2022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40.1%,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14.5%上升至25.9%,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68.5%下降至56.2%。材料表明我国( )
①实现了绿色发展的目标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③转变发展方式的成效显著
④能源浪费问题得到根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各项指标持续改善,但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仍有56.2%,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但还未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①表述错误,②符合题意。
③:2022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40.1%,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14.5%上升至25.9%,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68.5%下降至56.2%,这表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成效显著,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主要强调我国能源结构改善的问题,并未涉及能源浪费问题,亦不涉及能源浪费问题是否被根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4.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该方案能够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加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
①根本目的在于最大化利用社区公共空间
②能够解决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
③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一种或多种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④符合题意。
①:根本目的在于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①错误。
②:本项夸大了加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作用,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下列措施中符合上述精神的是( )
①合理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待遇
②企业用股权、期权等工具激励科研人员
③有序推动农村宅基地出租、流转、抵押
④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车辆、收藏品等)和不动产(如房屋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企业用股权、期权等工具激励科研人员和有序推动农村宅基地出租、流转、抵押都有助于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②③符合题意。
①: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属于按劳分配,排除①。
④: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未涉及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排除④。
故本题选C。
16. 2024年,湖北省全面放开社会保险参保户籍限制,外省和省内跨地区流动的灵活就业人员均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政策( )
①有利于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②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筑牢保障社会生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旨在调节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旨在推动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湖北省全面放开社会保险参保户籍限制,积极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政策有利于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的作用,①正确。
②: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②不合题意。
③:湖北省全面放开社会保险参保户籍限制,外省和省内跨地区流动的灵活就业人员均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政策旨在调节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③正确。
④:全面放开社会保险参保户籍限制不会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可能会增加,④错误。
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到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我国释放了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信号。以下是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以下简称“民企500强”)榜单部分信息:
※2023民企500强资产总额46.31万亿元,增长11.21%。有28家民营企业500强入围世界500强。 ※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九成以上企业从不同层面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近九成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实行绿色低碳发展。 ※纳税总额达1.25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51%,有3家企业纳税额超过400亿元;就业总数1097.2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1.5%;358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329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知识,说明我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原因。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就业、技术创新、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开放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考点考查: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是原因类主观题,要求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原因,依据材料有关信息,可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等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可联系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关键词②:2023民企500强资产总额46.31万亿元,增长11.21%。有28家民营企业500强入围世界500强→可联系民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③: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纳税总额达1.25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51%→可联系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就业、技术创新、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开放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催生各类数据要素以新平台、新模式进行市场整合。而随着资本的急速扩张,“掐尖式并购”、数据资源排他性使用等现象频频出现,影响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为此,要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治理,通过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引导资金有序“进入”或“流出”数字产业,提升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制度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保障。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①公平竞争制度强化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有利于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②通过公平竞争的制度机制,破除垄断,引进数字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优化数字资源配置。
③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加有效供给。
④增加有效供给,衔接市场需求,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数字经济
考点考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说明“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制度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保障”这一观点的合理性,需要调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其正确性。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随着资本的急速扩张,“掐尖式并购”、数据资源排他性使用等现象频频出现,影响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可说明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制度强化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有利于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有效信息②:要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治理,通过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引导资金有序“进入”或“流出”数字产业→查说明数字经济时代,通过公平竞争的制度机制,可以破除垄断,引进数字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优化数字资源配置;
有效信息③:提升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说明数字经济时代,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加有效供给;
有效信息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可说明数字经济时代,通过增加有效供给,衔接市场需求,能够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19.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材料二 会议在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答案】(1)①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
②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制造业与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协同发展。
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制造业的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④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①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科技创新摆在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位置。
②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③完善人才激励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④加强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⑤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技术创新能力。
【解析】
【分析】 背景素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考点考查:新发展理念、对外开放、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问题指向“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新发展理念、对外开放,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材料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可联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
关键词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可联系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关键词③: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联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制造业的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关键词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可联系发展开放型经济,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问题指向“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材料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联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科技创新摆在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位置;
关键词②: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可联系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关键词③: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可联系完善人才激励措施;
关键词④: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可联系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
关键词⑤: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可联系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产业链作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桥梁和纽带,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作用至关重要。据有关研究报告统计: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全球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超过220种的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但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技术等50%以上都依赖进口;部分领域产品附加值偏低,高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偏低,品牌效应不强。
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链长制”是强化产业链的一种制度创新。“链长制”由“链主”和“链长”两个部分组成:“链主”是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以“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引领产业链发展。“链长”由地方政府主要官员担任,发挥综合协调优势,聚焦薄弱产业链,在要素保障、市场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帮扶。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链长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②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降低对外依存度,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③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高端,提升国际竞争力;④补齐产业短板,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链长制”
考点考查: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需要获取材料中关键信息,并对应知识进行全面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技术等50%以上都依赖进口→可联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降低对外依存度;
关键词②:部分领域产品附加值偏低,高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偏低,品牌效应不强→可联系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③:由地方政府主要官员担任,发挥综合协调优势,聚焦薄弱产业链,在要素保障、市场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帮扶→可联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关键词④: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联系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材料等有机结合。高二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1. 2023年5月1日是第133个国际劳动节,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他强调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叫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 )
①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分配方式
④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只有理直气壮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理直气壮地壮大国有企业,才能真正巩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领导地位,才能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有、共建、共享。下列有关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②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求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个体工商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是弹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于2022年11月施行。《条例》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聚焦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个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
③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促进就业,方便人民生活
④《条例》的实施可降低个体工商户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23年9月26日,全国首个农业生产大托管产业服务平台在安徽淮南正式上线,耕地实现全程保姆式“大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土地“委托”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同时协调生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跟进”,引入保险“托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该模式可以( )
①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保证农民财产权益
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④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促进增产增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2023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内容涉及到了食品安全、直播带货、医美、个人信息安全、基建工程等诸多领域。某一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使用回收劣质材料制作电动自行车头盔,发生碰撞后,这些头盔很可能变成戴在头上的“刀片”。由此可见( )
A.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D. 市场调节具有及时性
6. 财政赤字是指年度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反映财政政策力度和财政风险水平。结合下图,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
①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力度和强度
②我国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加强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和调节
③国家发挥财政作用,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④我国优化资金投向,充分发挥信贷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下列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认识错误的有( )
A.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B. 需要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C. 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政府不进行任何干预
D. 要贯彻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和竞争政策
8. 为走出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困境,国务院、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出资数千亿元人民币,组建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该集团的建立,有助于我国早日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材料主要说明(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政府调控为基础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D. 宏观调控在大型工程建设方面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9. 河北省的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犹如海岸线上的四颗明珠。河北将港口资源整合重组成立河北港口集团,形成握指成拳的集合效应。推动秦皇岛港成为现代综合贸易港,唐山港成为综合贸易大港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黄骅港成为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河北港口集团的成立( )
①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对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②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快集聚河北港口优质要素资源
③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打造河北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④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全产业链效益提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明确把实体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C位”。以下关于实体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实体经济发展可以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根基
②实体经济发展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
④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节选如下: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节选) 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 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要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要积极推进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推动重要科研岗位更多由青年科技人才担任。
上述措施( )
①有利于培养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为其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
②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意义重大
③旨在引导技术要素参与个人收入分配,奖励青年科技人才
④强化政府对人才市场的监管,及时解决科技人才的供需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图1是2016年—2022年我国制造业发展变化情况,图2是2016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图1 图2
①制造业增加值逐年增加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②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下降、数字经济占比上升,可通过数字赋能制造业转型
③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表明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④数字经济占比不断提高表明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2022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40.1%,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14.5%上升至25.9%,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由68.5%下降至56.2%。材料表明我国( )
①实现了绿色发展的目标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③转变发展方式的成效显著
④能源浪费问题得到根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该方案能够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加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
①根本目的在于最大化利用社区公共空间
②能够解决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
③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下列措施中符合上述精神的是( )
①合理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待遇
②企业用股权、期权等工具激励科研人员
③有序推动农村宅基地出租、流转、抵押
④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2024年,湖北省全面放开社会保险参保户籍限制,外省和省内跨地区流动的灵活就业人员均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积极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政策( )
①有利于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②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筑牢保障社会生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旨在调节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旨在推动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到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我国释放了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信号。以下是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以下简称“民企500强”)榜单部分信息:
※2023民企500强资产总额46.31万亿元,增长11.21%。有28家民营企业500强入围世界500强。 ※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九成以上企业从不同层面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近九成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实行绿色低碳发展。 ※纳税总额达1.25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51%,有3家企业纳税额超过400亿元;就业总数1097.2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1.5%;358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329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知识,说明我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催生各类数据要素以新平台、新模式进行市场整合。而随着资本的急速扩张,“掐尖式并购”、数据资源排他性使用等现象频频出现,影响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为此,要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治理,通过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引导资金有序“进入”或“流出”数字产业,提升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数字经济时代,公平竞争制度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保障。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9.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材料二 会议在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产业链作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桥梁和纽带,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作用至关重要。据有关研究报告统计: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全球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超过220种的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但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技术等50%以上都依赖进口;部分领域产品附加值偏低,高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偏低,品牌效应不强。
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链长制”是强化产业链的一种制度创新。“链长制”由“链主”和“链长”两个部分组成:“链主”是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以“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引领产业链发展。“链长”由地方政府主要官员担任,发挥综合协调优势,聚焦薄弱产业链,在要素保障、市场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帮扶。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链长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