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中国航母从0到3,不断突破!中国海防不断发展!学习目标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利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航天事业,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对未来充满信心,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实际行动促进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课标要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新旧事物的判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标志着我国特色航母之路正式启航。2017年4月26日,山东舰在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这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国产航空母舰。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2024年5月1日开始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5月8日下午3时许,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议题1:中国航母的跨越发展体现了物质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主议题结合中国航母从0到3的跨越探析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子议题1. 中国航母的跨越发展体现了物质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2. 从发展的状态角度谈谈如何理解中国航母的跨越发展?3. 结合发展的途径思考中国航母是如何实现跨越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无生命物质有生命物质人低级高级地球的出现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的过程中。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第二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阶段新时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低级高级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中国海军实现战略转型近海防御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相结合近岸防御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在接见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全体人员时,提出“我们的战略是近海防御”的重要战略思想。2015年5月,我国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提出:“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新中国初期的海防战略是立足实际、收复沿海被占岛屿、防卫海岸线、捍卫领海主权、不主动侵犯他国的近岸防御战略。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小结2、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哪些是运动变化?注意:并非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发展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运动: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变化:既有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运动变化发展运动 变化 发展区别 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表明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 含义:变化分为三种,前进的、上升的;循环往复的;倒退的,下降的。其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是发展侧重点 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绝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则指出了运动、变化的趋势。联系 运动、变化笔发展的外延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者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比较运动、变化、发展(2)新旧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指那些违背事物发展趋势、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等于是新事物不能以出现时间的先后判断新旧事物不能以一时力量的强弱判断新旧事物不能以事物的名称、旗号等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判断:以下事物是否属于新事物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灾难袁世凯称帝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全国仅57名党员电脑算命、网络传销探究:中国海防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这是为什么?(3)为什么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阶级压迫、贫富差距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工业化、现代化增添——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因素——维护人民根本利益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对过剩,经济危机,基本矛盾尖锐化不可避免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人民海军航母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的升级跨越。作为海军转型的重要标志、新质作战力量的代表,改革强军以来,海军航母部队加快推进转型建设、加快提升作战能力。在迈向深蓝的航程上,从首次歼-15成功阻拦着舰到多次前出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辽宁舰一步步实现了从试验训练到备战打仗的华丽蜕变,探索和实践了航母编队远海作战运用的方法路子。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入列入列以来,山东舰始终坚持试训融合、训战一致,圆满完成歼-15舰载机多类回收引导、高海况武器实弹射击、海上补给、跨区机动等试验任务,突破了我国航母发展的多项历史纪录,战斗力不断攀升。2024年5月8日下午3时许,海军福建舰完成为期8天的首航试验任务,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预期效果。下一步,该舰将按既定计划开展后续试验工作。议题2:从发展的状态角度谈谈如何理解中国航母的跨越发展?1、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发展的状态(1)量变和质变——发展的状态①量变含义: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状态: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结果: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②质变含义: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显著的变化。状态: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结果: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①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坏往复,不断前进。(3)方法论要求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重视量的积累的名言警句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出井来。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水滴石穿,绳锯木断。7、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航母的辉煌之路:从零到三,从滑跃到弹射,从跟随到领先。山东舰与辽宁舰同属于001型常规动力、滑跃起飞、阻拦着陆的中型航空母舰,山东舰是辽宁舰的改进版,在设计和装备上有所改进和提升。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航母发展呈现出一个逐步扩大、提高、创新的趋势。从辽宁舰到山东舰,从山东舰到福建号,中国的航母长度逐渐增加,排水量逐渐增大,作战能力逐渐提高,技术水平逐渐创新。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海军的雄心壮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议题3:结合发展的途径思考中国航母是如何实现跨越发展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滑跃起飞被蒸汽弹射取代,蒸汽弹射又被弹射起飞所取代。)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福建舰克服了滑跃起飞和蒸汽弹射的缺点,实现弹射起飞。)结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趋势已在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的途径(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完善,但依然存在发展中的问题。)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在西方国家的蛊惑下,国际上仍然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友善的存在。)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资本主义势力依然很强大。)结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结局未定(3)方法论要求①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体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诗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发展的途径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质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坚持适度原则。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考察期间,亲自擘画福建生态省战略,为福建的绿水青山倾注了大量心血。迈进新征程,我们要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不断推进“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这要求我们( )①开拓创新,赢得福建发展的主动和优势 ②解放思想,立足规划蓝图制定发展目标③与时俱进,在发展变革中调整应对状态 ④蓄势待发,静候时机发酵成熟一举而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2.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这十年,中国没有丝毫懈怠、没有丝毫犹豫,奋楫勇进、蹄疾步稳,大踏步赶上并引领时代,网络强国的宏伟图景已清晰可见。由此可见( )①事物都要经历从肯定到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②要通过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③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④善于抓住机遇才能更好地赢得优势和主动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3.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在生产力的性质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的水平,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由此可见( )①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②新出现的事物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③在辩证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4.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①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②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③荆棘丛中练内功,勇往直前任征程 ④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5..“成功并不在于别人走你也走,而是在于别人停下来你仍在走。”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意识是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统一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C.持之以恒的量的积累是飞跃性质变的必要准备D.成功与失败的转化必须建立在主客观需要基础上C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年来,我们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10年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路一带”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就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阐明为什么共建“一带一路”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①共建“一带一路”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共建“一带一路”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②共建“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经过十年的积淀获得的成果就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的质变,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在新的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开始新的量变,必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虽然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新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它一定能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