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框架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综合探究 坚持历史难物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哲学
文化
历史唯物主义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理论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总议题:
哲学为什么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1
子议题一
走近哲学,探起源
纵观人类历史,有三个字,让诗人去翻开无字天书,让哲学家去古希腊广场寻找真相,让探求者去寻找神谕,这三个字便是“我是谁?”。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哲学?哲学有什么用。
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议学情境一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本义: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
2.哲学的来源:
改造世界的角度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 。
认识世界的角度
实践活动
追问和思考
(一)哲学的起源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天下纷争,是一个战争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使得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和空前的繁荣,开放出了后世许多朝代都难以企及的哲学和思想硕果。
思考: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说明哲学思想与时代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一)哲学的起源
思考:是不是百家争鸣中所有的哲学思想都能称作是真正的哲学?
哲学
错误或歪曲反映时代内容、要求
错误的哲学
时代的糟粕
真正的哲学
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科学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哲学的起源
1
子议题二
审视哲学,明关系
是世界观还是哲学思想?
问题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有怎样的关系?
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或意识。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特点:
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自发形成的;
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1)含义
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
正确佩戴口罩能有效预防甲流
太阳东升西落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上帝创造了一切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我选择了世界还是世界选择了我
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对某个具体
问题的分析
分析下列观点,哪些是世界观?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学问。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一、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
二、心即理
三、知行合一
四、致良知
五、唯求其是
六、万物一体之仁
七、士农工商
八、四句教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世界是怎样的?
----怎么认识世界?
----社会历史是怎么发展的?
----人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什么?
----怎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课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第二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三课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特点
形成
联系
错误倾向
注意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零散、不自觉的
系统化、理论化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自觉形成,不是人人都有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B.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上天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有人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具有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有人自以为看破红尘,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冷漠无情,毫无爱心,无所做为。
(1)上述做事做人的不同体现了哪些不同的思想观念?
(2)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议学情境二
(1)上述做事做人的不同体现了哪些不同的思想观念?
[提示] 上述做事做人的不同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命由天定体现的是消极的世界观,人定胜天体现的是积极的世界观,以自我为中心体现了个人主义的世界观。
(2)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决定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反之,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现了其思想观念,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方法论: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与世界观的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世界观
方法论
决定
体现
(1)含义
记背
第2至6课重要哲学原理均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问题二:哲学与具体科学有怎样的关系?
恩格斯说: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小麦专家李振声的感悟: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结合材料名人观点,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关系:区别和联系
议学情境三
具体科学知识的划分
自然界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人类社会
社会科学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
思维世界
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整个世界
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苹果落地 牛生牛、羊生羊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具体科学的个别规律
整个世界适用的普遍规律
哲学: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
的本质和 的规律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
的规律
具体领域
最一般
最普遍
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万有引力
(物理学)
遗传与变异
(生物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学)
一切事物是
普遍联系的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一切事物都充满矛盾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恩格斯说: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小麦专家李振声的感悟: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有怎样的联系?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正确的指导
具体科学
哲学
错误的指导
非科学
科学
3-2高中同步第5页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任务
作用
联系
错误倾向
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某一具体领域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两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替代论:把哲学看做“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替代具体科学;
轻视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指导
推动
具体科学
哲学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 学 的 起 源
1.本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起源
2.方法论
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1.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作用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知识体系
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从哲学的产生看: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从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全面理解哲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