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40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40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回顾中法建交60年
友情多于敌意
共识多于分歧
欣赏多于傲慢
学习目标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和坚持的原因。
结合中法关系,掌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方法论要求;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分清主次,一分为二。
课标要求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 唯物辩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主议题
结合中法建交60周年探析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子议题
1. 如何从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的角度理解中法关系?
2. 如何从共性与个性角度分析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3. 结合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法之间相关协议的签订?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同时发表联合公报,只有两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这则新闻被媒体视为“外交核爆炸”。
密特朗总统,他一边对华投资一边对台军售,结果触碰了中国政治红线,中法关系降到了历史冰点。
希拉克总统却不仅推动中法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还认真承诺“协助建立一个中国的民族工业”,这位深受中法人民喜爱的总统,创造了中法关系的“黄金十年”。
萨科齐总统抛弃戴高乐主义,奉行大西洋主义,全面加入北约体系,抱美国大腿,在和中国打交道时常常两面三刀,同时,与中国在非洲大陆也展开“竞争”。
马克龙这位政治“中间派”,既能突破禁忌,又能恪守传统,既和美国暧昧不清,又和中国加大经贸往来,他意识到如今的中法合作更为平等和尊重。
议题1:回顾中法建交60周年,请结合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谈谈既有合作与沟通,也存在竞争与对立!
1. 矛盾的含义
中国——法国
竞争、对立
地缘政治冲突
经济结构矛盾
文化交流障碍
哲学上的矛盾: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的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合作与沟通
双边合作政治基础坚实
经贸合作广泛深入
人文交流潜力巨大
具体表现
思维拓展:准确理解“事物内部”
①“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②“事物内部”并非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每个国家都有优势,也有劣势。
注意: 哲学矛盾 VS 逻辑矛盾
每个国家都有优点,也没有优点。
特点:可以避免
特点:无处不在
2. 矛盾的基本属性
中法之间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合作关系——统一属性(同一性)
竞争关系——对立属性(斗争性)
斗争性和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从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到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再到率先互设文化中心、互办文化年……回望过去的60年,中法合作以远见和胆识引领时代,始终站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列。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双方也当有足够的创见,共创美好的新未来。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法国是最早愿意向我们出售核电站和转让技术的国家,
法国还协助我国建设了40多个水电项目,而中国师从法国的同时亦不断创新,终于蜕变成一代“基建狂魔”。
1980年代,中国重启高铁计划,最早引进的技术便是法国TGV,它为中国高铁自研奠定了基础。没有法国,
中国的高铁核心技术自研之路将更为漫长。
“中国卖八亿件衬衫换一架大飞机”,而这架大飞机就是空客380。如今空客1/4的销量来自中国,扭转被波音吊打局面,同时民用机零部件皆实现“中国制造”。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可转化为成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坏事可转化为好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2)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注意: 哲学上的斗争性 ≠ 生活中的斗争
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仅仅是斗争性的具体表现。(暴力冲突、阶级斗争、同学分歧等)
三种表现
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
相互区别
思考:中法两国会不会完全放弃竞争?
法国总统马克龙是最先提出「欧洲战略自主」概念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之一,并致力于在欧洲层面去实现这一目标。在战略自主思想的指导下,法国支持欧盟所提出的地缘政治竞争方案。事实上,法国是最先提出具有高度地缘政治竞争色彩的「印太战略」的国家,也是欧盟建立欧盟版「印太战略」的推手。这种战略思维将给中法关系带来诸多领域的潜在冲突,其中包括对华经济「去风险」策略,以及在意识形态上的自我坚持。可以预测,未来中法关系既无法像美法关系一样紧密,也不至于陷入剑拔弩张的境地;中法合作关系一定会继续,但双方在诸多领域的矛盾也会不时发生。「合作中有冲突,冲突中开展合作」,或许是未来中法关系的基本状态。
中法两国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
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思考:中法两国如果从来没有任何关联,会存在竞争、冲突与对抗?
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中法两国存在广泛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缘等联系。
思考:中法两国如果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完全没有任何差异,双方还会合作吗?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完全没有任何差异, 就完全没有互补了,双方也就没有任何合作的必要了。即离开了斗争性,同一性也无法存在。
小结: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原理
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既看到矛盾的对立面又看到矛盾的统一面,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世界观原理:
方法论要求:
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引领和支持,共同为迷茫的世界注入希望,为人类的进步探索方向。中法两国的新努力新行动,让马克龙总统更加确信:在讨论关乎整个地球的问题时,与中国的关系具有决定性意义,“欧洲同中国发展良好关系、加强双多边合作至关重要”。
议题2:如何从共性与个性角度分析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习主席访法期间,中法共发表4份联合声明,其中有3份是关于国际热点和全球治理,彰显了中法的大国担当。
  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亮明停火止战的和平立场。“两国元首强调,当务之急是立即实现可持续停火,确保在加沙地带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保护平民”“两国元首呼吁在2024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遵守奥林匹克休战”……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共同呼吁,分量颇重。
  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以及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展现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协作之力。延续支持彼此提出的有益多边倡议、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的传统,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中方支持法方办好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
  也谈到了备受关注的乌克兰危机。习近平主席耐心阐释:“中方理解乌克兰危机对欧洲人民造成的冲击。中国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参与方,但我们一直在为推动危机和平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1)含义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间维度、横向角度);
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时间维度、纵向角度)。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 矛盾的普遍性
(2)重要性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3)方法论要求
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60年前,中法两国冲破冷战藩篱,彼此牵手,推动着世界格局朝着对话和合作的正确方向演变。
  60年后,站在人类发展新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百年变局的风云际会,习近平主席对建设更美好世界的中法力量寄予厚望:“中国和法国虽然分属东西方文明,价值理念、社会制度不同,但都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双方可以和而不同,通过对话合作,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不同事物区分的特殊本质)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中日与中美
解放前后的中美
中与美、菲、越等国
(2)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含义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地位: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作用: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①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②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毛泽东
思想
邓小平
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
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不同场合相互转化
俄乌冲突
巴以冲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4年的冲突特点
(4)方法论要求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政治互信
文化交流
生态转型
经贸合作
议题3:结合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法交往中为何签订众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合作协议?
既有“高精尖”的研发合作,也有“接地气”的贸易往来;既有惠民生的福祉,也有民相亲的交流……
  18项部门间合作协议、15份商务合同。从沉甸甸的合作成果中,世界看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看到了中国大市场为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的发展机遇,看到了中法务实合作的广阔前景与无限潜力。
  尤其令人鼓舞的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的一系列深化合作新举措:中方“将加快开放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支持增开上海至马赛直飞航线”“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1个)
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
(2)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主 要
矛 盾
复杂事物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日军侵华→蒋介石发动内战→建国后谋发展
(3)方法论要求
重点论: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两点论: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打蛇要打七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牵牛要牵牛鼻子。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小结: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解决好中美争端
解决好与其他搅局国家的争端
探究:结合矛盾主次方面的内容,谈谈空客发展对我国国产大飞机的启示?
空客刚诞生时,美国波音公司已在世界市场上叱咤风云53年,空客开始的确一片阴霾,空客创立之初,仅获得少量欧洲订单,当时全球最蓬勃的美国市场更是杀不进去。
1994年,年仅25岁的空客已有了向龙头叫板的资格。2001年,美国“9·11”事件爆发,民众对航空业失去信心。身处产业链上游的波音、空客同样遇到取消订单、延迟交付等危机。但不同的是,波音选择了裁员并减少交付飞机,空客则坚持在2003和2004年将新飞机交付量维持在预计的300架。终于,2003年,空客在交付量上历史性地击败了昔日魔王波音。这一年,空客33岁,波音87岁。
进入21世纪,空客发展并不顺遂,除了在A380上的战略失利,还深陷腐败调查。空客2019年财报显示,其净亏损达到13.6亿欧元,为10年内首次出现年度净亏损,亏损原因即为支付罚款36亿欧元,以及A400M运输机销售前景不佳导致的额外开支12亿欧元。
当波音没有珍惜中国这个千亿市场,以“担心技术失窃”为由,千方百计阻挠在中国建生产线时,法国却在中国建起了生产线,这些年来,空客1/4的销量来自中国,占领了中国民航的半壁江山。可以预料,空客和波音的缠斗仍将继续下去。
空客由弱到强,而后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
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二者相互排斥。
(2)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排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中国高铁技术的起步面临众多挑战,包括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建设周期长等问题,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高铁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最初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到自主研发,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辉煌的科技创新史。
落后与先进
引进与走出
依赖与自强
(3)方法论要求
重点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流)
两点论:统筹兼顾,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支流)
和平是主流
战争因素不可忽视
3.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分
类别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外延 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般只有一个 “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
作用 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常用在“办事情”上 决定事物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
关键词 重点、中心、关键、核心、根本、要害、首要、首位、第一、突破口、重中之重等词语。 主流、主体、性质、本质、实质、优势、方向、顾大局、主导地位、总的来看、总体上等等。
两点论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联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 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
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小结: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同中有斗、斗在同中
3.矛盾普遍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4.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科学工作方法
6.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抓重点、统筹兼顾
7.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8.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问题的精髓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普遍性
特殊性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辩证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
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关键要在建立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上下功夫。制度建设是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抓住普遍发生的、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建章立制、久久为功,才能让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到实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办事情既要抓重点,还要统筹兼顾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积极创造条件
④要承认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2.近年来,体育电影大火,一批批如《中国女排》《乒乓》《超越》等体育题材的电影作品既叫好又叫座。这些作品既表现体育人生,又彰显集体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上述材料表明( )
A.体育题材的电影作品都是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体育题材文艺创作的性质
C.体育和文艺双向赋能体现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体育题材电影创作成功的关键
A
3.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这启示我们( )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把握事物运行规律,凡事先立后破,不违背既定顺序
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不冒进求稳定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4.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②独有千秋,别具一格
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④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5.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同时,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也给人工修复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我们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尊重顺应自然——要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性,让自然恢复成自在事物
②自然恢复为主——尊重客观规律,不要强行对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进行干预
③人工修复为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就能克服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
④分区分类施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态保护修复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