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一目:归纳推理的含义第二目:归纳推理的方法推理的类型内 涵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温故而知新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必然推理或然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一只火鸡很喜欢归纳,当它发现主人第一次给它喂食是上午9点钟时,并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继续细心观察。火鸡留意主人每一次给它喂食的时间,包括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不同的天气下,想在主人给它喂食的时间上找出一些规律。一段时间的观察,火鸡发现:无论什么天气,主人都会准时在上午9点钟给它喂食。于是,火鸡果断地做出结论:主人每天上午9点钟给我喂食。当它做出这个结论后不久,圣诞节来临了,它怎么也没有想到,主人在圣诞节这天上午9点钟,把它杀了。体会归纳推理的形成过程,体会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性。一、归纳推理的含义1、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2、类型(▲注意比较前提涉及的对象、前提与结论间的关系)微型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 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 中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 长篇小说是有故事情节的。 所以,所有的小说都是有故事情节的。 个大的花生仁有花生衣个小的花生仁有花生衣成熟的花生仁有花生衣未熟的花生仁有花生衣所以,花生仁都有花生衣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是一种必然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不具有保真关系,是一种或然推理3、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类型:简单枚举推理科学归纳推理特点提高可靠性①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②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①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②因为它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可以通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程度。二、归纳推理的方法1、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真实可靠的条件:①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②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的要求: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和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3、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4、探求因果联系方法的发展:(1)求同求异并用法(2)剩余法例1:丽丽身材颀长很漂亮,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玲玲性格温柔很漂亮,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彤彤娇小玲珑很漂亮,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明明开朗大方很漂亮,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那么,“很漂亮”A 与“找到自己另一半”a 有因果联系。(1)求同法——异中求同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例2:外出野餐,有的同学开始肚子疼。大家发现:肚子疼的吃了番茄、蓝莓、薯条、汉堡、黄瓜;肚子不疼的吃了番茄、蓝莓、薯条、汉堡;所以,黄瓜 A 与肚子疼 a 有因果联系。(2) 求异法——同中求异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例3:中国科学家发现,当太阳上的黑子大量出现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多;当太阳上的黑子出现不那么多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不那么多;当太阳上的黑子出现很少时,长江流域的雨量也就很少。由此,人们得出结论:太阳上的黑子出现 A ,长江流域的雨量 a 有因果联系。(3) 共变法P63末段被考查现象a有某些变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4:“药王”孙思邈在行医时发现:富人得脚气病的要远远比穷人多。他发现:虽然富人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和习性,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即不吃粗粮;而穷人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和习性,但也有一个相同点,即吃粗粮。他认为,不吃粗粮是得脚气病的原因。孙思邈使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1) 求同求异并用法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4、探求因果联系方法的发展:P63相关链接例5:居里夫人在沥青矿物中提取放射性元素时发现,从一定的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全部纯铀的放射性强度比同等数量的沥青矿物的放射性强度低数倍。他据此推断,沥青矿物中还存在其它放射性更强的元素。居里夫人使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2) 剩余法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4、探求因果联系方法的发展:P63相关链接归纳推理含义类型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含义特征含义保真条件依据类型简单枚举推理科学归纳推理因果联系含义探求方法求同、求异、共变、并用、剩余课堂小结求异法共变法1、摩擦生热的结论,那就是几种不同的事物摩擦都生热;3、摩擦生热的结论,那就是锯一会儿微热,锯时间长就烫手。2、摩擦生热的结论,锯片不锯木头时不热、锯木头就热;求同法课堂练习(典例)“鼓响时鼓面有震动,锣响时锣面有震动,胡琴响时琴弦有震动;各种发声的东西很不相同,但都和震动有关。可见,声音是由震动引起的。”这里用的是寻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A(典例)据科学史记载 ,有两位化学家从各种化合物中分析碳元素,测得纯氮在相同体积史都重2.3012克,而空气中相同体积的氮却重2.3034克,空气中的氮为什么比纯氮重0.0022克?于是他们推论,空气中的氮里面还有一种与氮元素享混合相混合的未知元素。这个0.0022克就是它的重量。经反复试验,果然在空气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氩。这是运用(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剩余法 D.共变法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