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总复习心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三总复习心得

资源简介

2009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我对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意见,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按计划,我们将中考数学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基础知识复习,复习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大面积的提高,时间安排在二月至四月中旬;第二阶段进行专题复习,重数学能力的提高,面向中等及以上学生,时间安排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第三阶段进行中考模拟训练,重考试技巧、查漏补缺、提升学生自信心等,时间安排在五月下旬至六月初。
一、第一阶段复习:基础知识复习、重大面积提高
1、第一阶段复习的形式
第一阶段复习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复习,跑一遍教材,把知识形成体系,这一阶段复习要过“三关”:
(1)过记忆、理解关。一些概念、公式、定理等必须准确记忆并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如在判断一些式子或图形哪些表示函数时,有的学生头脑中本没有函数的概念,那么他们就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是不要死记硬背,要善于理解记忆,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如:二次函数的图形及性质
(2)过基本方法关。要求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或步骤。如,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时,我用“设、代、解、回”四个字教给学生基本方法,相应的,求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也可这样进行。
(3)过基本技能关。要解决一个题,只有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才能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当然,还有一些是需要动手操作的技能。如:基本的尺规作图等。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注意使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教学中要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系统。复习时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块形成知识网络进行。
2、第一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结构与去年基本接近,“数与式”约占50%,“空间与图形”约占30%,“概率与统计”约占20%,基础分约占100分,整体难度略高于去年。复习中应培养学生的书写规范和解题速度,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迅速和准确。
(2)注意把握教材,不能脱离课本。有些中考题的原型来源于教材,所以复习中要注意把握教材,比如教材中的“实践与探索”和“阅读材料”等常结合到中考中去。
(3)复习中要注意精讲精练,练习和讲解要有针对性、代表性、注意层次、切中要害。
(5)学生的作业与练习要及时批阅和评讲。如果复习中反复练习,而不能及时反馈,不但不起作用,反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及时批阅和讲解恰在学生的兴奋点上,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纠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这一阶段的复习要注重基础,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注重大面积提高。
(7)有意识进行培优补差,对学有余力和重高边缘学生可利用课余进行个别辅导。
二、第二阶段复习:专题复习,重数学能力
1、第二阶段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阶段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应把握重点,复习内容倾向重、难点和热点问题;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老师作充分的思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重、难、热点问题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专题复习。专题可分为:“阅读理解题型”、“方案设计题型”、“开放探索题型”、“分类讨论题型”、“方程综合题型”、“函数综合题型”、“几何综合题型”、“动态几何题型”等进行。
2、第二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本阶段的复习不再面面俱到,主要以专题为主,不要总是害怕有没讲到的地方,应把握重点内容。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准确有代表性、有针对性、时间安排要合理。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09年的考试说明,把握教材,划分专题,使其合理、准确而有代表性、有针对性,是中考必考内容,注意根据重、难、热点问题合理安排时间。
(3)注意详略得当,题量设置合理,难度适当提高,但也要控制难度,不能过度拔高。老师在讲解时应做到以下:不讲也会的不讲,一讲就会的少讲,学生能做但有一定难度的要多讲,作为重点讲,讲了也不会的就不讲。
(4)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因为学生的思考是老师的讲解代替不了的,老师讲得再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理解消化,就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老师的还是老师的。
(5)专题复习对老师要求较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可采用集体备课,各位老师的资源可以共享。我们学校几位老师精诚协作,节约了大量的备课时间。
三、第三阶段复习:临考模拟,查漏补缺、训练考试技巧、提升学生自信心
1、第三阶段复习的形式
经历了专题复习后,离中考的时间就比较近了,所以第三阶段复习的形式是以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为主,进行纠错训练、查漏补缺,起着考前练兵的作用。复习中尽量建立与中考相近的考试环境,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考试要向中考贴近,模拟题的设计要有区分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考题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尽量做到这堂课考,下堂课就评讲,及时分析考试中的失误,教育学生尽量减少过失性丢分,这样做的效果比连考几堂才评讲或不评讲效果高出许多。
(3)提倡按步骤给分。三年来,平时考试,我们评阅试卷大都是采用“见错包”,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但这样养成了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只要一个地方没想通,就轻易不动笔或整道题都不做的习惯,肯定得不到步骤分。所以这一阶段我们在评阅试卷时应按步骤给分,培养学生分步解题的习惯,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4)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这是这一阶段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因此课堂上重点评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进行查漏补缺,而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5)处理好考试与讲评和学生纠错、消化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二至三节课时间讲评,而这一阶段要讲的题应该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点讲的是丢分情况比较严重的题目。同时要留足时间给学生纠错和消化,总结考试技巧。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讲评、消化时间。
(6)杜绝考试疲劳心理,适当“解放”学生。临近中考,各科都在抓紧时间进行模拟考试,所以学生整天面对的都是考、考、考,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导致身心疲劳。老师们应与其他学科老师搞好协调,不要让考试时间过于集中,让学生每天既有考试,也有评讲和消化时间,缓解考前紧张心理,不要让学生把这种疲劳的心态带进中考考场。
(7)调节学生的生物钟,逐步降低考试难度,树立必胜信心。我们要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以使学生达到最好的临考状态。在模考中我们可以先提高考试题的难度,然后逐渐降低难度,树立必胜的信心,特别是最后一次模考,难度可以略低于中考,让学生取得理想的模考成绩,把信心的作用放到最大。调整临考心态和树立考试信心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责任,一定要作好调整,使我们的复习达到最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初三数学复习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位初三数学老师都取得最理想的复习效果。谢谢大家。
2009年3月25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