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科学立法
法治社会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第三单元知识体系
全民守法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做
前提
人大
关键
政府
防线
法院、检察院
基础
公民
(目标)
(主体)
(基础)
本课知识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内涵
原则要求
科学立法
内涵
主体意义要求
严格执法
内涵
要求
作用
内容
公正司法
内涵
要求
内容
全民守法
前提
关键
保障防线
基础
思想政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3 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的内涵
01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内涵
(1)含义:
(2)地位:
(3)要求:
(4)主体:
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P104第一段)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
职权 通过独立行使审判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的适用 通过独立行使检察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监督
层级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产生 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检察权不等于监察权,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
【拓展深化】我国的司法机关
①要求: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②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①要求: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②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③实现方式: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得以实现的。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2.特征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P104第二段)
过程
公正
结果
公正
(P104第三段)
推进公正司法
02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要求:
①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②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
③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二、推进公正司法
孙小果案的不合理之处∶
(1)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
措施:
(P105第一段)
第一百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拓展
注意:“独立行使” ≠ 不受任何主体的影响”。
①我国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人大)负责,
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要受到同级人大、同级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
②人民法院必须接受、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人民法院的工作要接受各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公民的监督。
思考:有人认为,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外来影响?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二、推进公正司法
孙小果案的不合理之处∶
(2)孙父、孙母利用职务之便伪造证据材料,违法办理取保候审、助其减刑等。
措施:
(P105第二段)
误区:以法律为依据,
以事实为准绳( )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要求: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二、推进公正司法
孙小果案的不合理之处∶
(3)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使得孙小果未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受害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措施:
(P106第一段)
请思考:偷拍、偷录的资料能否作为诉讼的证据?
证据的取得要合法,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的根本性标准在于收集该特定证据的手段与结果是否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如果偷拍、偷录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如窃入别人家中),这种资料就不能作为证据。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要求: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二、推进公正司法
措施:
(P106第二段)
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非法证据
疑罪从无
罪刑法定
【拓展深化】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
(P106名词点击)
含义、意义
特征(表现)
公正司法
内涵
如何推进
公正司法
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公正司法
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课堂小结
1.(2023·浙江绍兴模拟预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与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开展诉讼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多元解纷工作,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以实际行动扎根基层,北京平谷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有利于( )
①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护航基层社会治理
②深化司法机构改革,提高司法效率
③发扬民主,保障人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④减轻群众诉讼负担,增强司法获得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①④: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多元解纷工作,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以实际行动扎根基层,北京平谷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有利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护航基层社会治理,减轻群众诉讼负担,增强司法获得感,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材料强调基层矛盾化解,并不涉及司法机构改革,也未涉及保障人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C
典例精练
2.(2023·河北沧州三模)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四级法院均已开通12368热线。12368热线作为全国法院统一对外诉讼服务热线,经过几年建设,从最初的“一张办公桌十一部电话机十一个值班员”的工作模式,发展为集网络在线、语音自助、短信和人工坐席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日均帮助解决诉求5.9万件。这表明人民法院( )
①创新服务机制,畅通民意沟通的渠道
②推进公正司法,提高政务服务的效能
③坚持司法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的权益
④回应人民诉求,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全国四级法院开通12368服务热线,经过几年建设,12368热线发展成为集网络在线、语音自助、短信和人工坐席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这表明人民法院创新服务机制,畅通民意沟通的渠道,①符合题意。②: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的是政府,而不是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②错误。③:12368热线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诉求,表明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的权益,③符合题意。④:全国四级法院开通12368服务热线的意义,而材料未涉及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A
典例精练
3.(2023·天津二模)《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积极探索司法活动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领域、新模式,让社会正义“提速”。积极推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在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司法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先行先试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司法模式。发展智慧法院有利于( )
A.便民惠民,创新诉讼种类,提高办案效率
B.提高效率,依托互联网提升司法工作质量
C.公正司法,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独立行使
D.司法为民,构建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
【解析】A:材料体现的是积极探索司法活动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领域、新模式,让社会正义“提速”,并没有创新诉讼种类,A不选。B:积极探索司法活动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领域、新模式,让社会正义“提速”,发展智慧法院能够提高效率,依托互联网提升司法工作质量,B入选。CD:材料体现的是积极探索司法活动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领域、新模式,让社会正义“提速”,没有体现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独立行使,也没有体现构建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CD不选。故本题选B。
B
典例精练
4.(2023·天津南开二模)近年来,在各地积极推动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整治下,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促进劳动者维权意识提升。如果给上述报道拟定题目,下列最恰当的是( )
A.规范审判流程,优化法律服务
B.加强法律援助,化解社会矛盾
C.推进阳光司法,提升司法温度
D.保障诉讼权利,增进民生福祉
【解析】A:材料体现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促进劳动者维权意识提升,没有体现规范审判流程,优化法律服务,A不选。BD:材料体现的是最高法发布案例,促进劳动者提高维权意识,没有体现加强法律援助,化解社会矛盾,也没有体现保障诉讼权利,增进民生福祉,BD不选。C:各地积极推动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整治下,最高法及时发布典型案例,促进劳动者提高维权意识,这体现了推进阳光司法,提升司法温度,C入选。故本题选C。
C
典例精练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