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亚非拉民族对立运动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时空定位】
【自主学习】
第一遍看书:快速浏览本课的内容,包括图片、小字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第二遍看书:再次细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作出标记。
【自主学习】
简述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简述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拉美的独立运动: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合作探究】
材料:19世纪上半叶... ...尽管商业重炮动摇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根基,但没有导致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也不可能催发新的阶级力量的萌生,在殖民地侵略和掠夺面前......多出于本能自发的反抗。19世纪晚期,亚非拉人民的斗争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20世纪初,是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大觉醒的时代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为中心的新阶段。
——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独立运动以后,拉美人民除个别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解放外,多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的规模和深度都很有限,成果甚微......非洲的情况有所不同......绝大多数地区的反殖反帝长期停滞在较低水平,部落酋长、封建王公领导抵抗运动和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是近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在亚洲,强大的民主运动到处都在发展、扩大、加强。那里的资产阶级还同人民一起反对反动势力。数亿人正在觉醒,追求生活,追求光明,追求自由。
——列宁《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及其成因。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1、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 》(教材P79 )
2、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以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为核心的民族起义,......既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的先进事物,从而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征服。
——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这一时期,印度以及拉美一些国家的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社会主义思想也开始传入这些国家,并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他代表着未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
——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欧洲的全球霸权在1914年时似乎是牢固的、永恒的,但殖民地世界中潜伏着的复仇者正在慢慢觉醒,正在对西方统治权发起最早的攻击。……这些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将以破竹之势前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是怎样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的?
【当堂检测】
1.历史学家理查德·范可尔斯泰因说:门罗宣言“成了把西半球划作美国势力范围的官方宣言”,促进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商业扩张和横跨北美大陆的土地扩张。据此可知,门罗宣言
A.暴露了美国控制拉丁美洲的野心 B.推动了拉美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C.加速了美洲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 D.阻滞了拉美民族独立事业的发展
2、1909—1913年任美国总统的塔夫脱提出“金元外交”,鼓励和保护美国在拉美的投资和贸易,在不进行直接军事干预的情况下扩展美国商务。这一政策旨在(  )
A.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友好往来 B.推动与拉美国家的平等贸易
C.武力迫使拉美国家听命美国 D.谋求美国在拉美的经济霸权
3、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丁美洲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经济停滞不前。英美等国又加紧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据此推断,此时拉美人民的迫切任务是
A.启蒙民族意识 B.捍卫独立和争取民主
C.铲除资本主义 D.学习美国建立共和制
4、下表反映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这可用来说明(  )
国家 时间 事件 目标
印度 1905~1908年 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独立、民主政治
伊朗 1905~1911年 立宪革命
中国 1911年 辛亥革命
A.亚洲各国先后取得民族独立 B.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C.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D.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5、列宁指出:“继俄国1905年的运动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个亚洲,几万万受压制的、由于处于中世纪的停滞状态而变得粗野的人民觉醒过来了。”“觉醒”指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D.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涨
6、20世纪初,亚洲开始改变沉睡状态,“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被宰割、被奴役的因素转变为积极的革命因素,这根源于(  )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B.亚洲人民反帝斗争走向联合
C.亚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涨 D.世界殖民体系的衰退和瓦解
7、国大党成立后,提拉克用古印度典籍《薄伽梵歌》论证民族派政治纲领的合理性,认为宗教是民族历史的依托,是使人民互相接近的重要手段,并宣称《薄伽梵歌》是“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这一做法意在(  )
A.改造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 B.宣传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主张
C.谋求民族派合法政治地位 D.凝聚民族精神以求国家独立
8、20世纪初,亚洲各国西化的知识分子阶层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结盟,纷纷建立政治组织,掀起了印度国大党运动、伊朗立宪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等运动。这些运动(  )
A.实现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 B.传播了民族民主思想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9、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非洲人民不断抗争。其中,埃及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事件。这些事件(  )
A.矛头直指封建势力 B.采取不同的方式动员民众
C.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D.形式上暴力与非暴力并存
10、1881年,面对苏丹马赫迪起义的强大力量,英国殖民当局提出由马赫迪担任北苏丹国王,马赫迪予以驳斥:“我除了需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外,不需要国王的封号。”这说明(  )
A.苏丹民族意识有所觉醒 B.马赫迪追求君主立宪
C.资产阶级主导民族抗争 D.英国殖民统治的瓦解
11、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一拉扎克·古尔纳的作品主要描述后殖民时代非洲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的作品(  )
A.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B.体现了人们对理性主义的反思
C.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 D.反映了西方社会的迷茫和焦虑
【拓展学习】
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大棒政策:美国第26任总统罗斯福提出和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这项外交政策。遭到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对。
金元外交: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棒政策”遭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的反对,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调整了对外政策,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和“每个外交官都是推销员”的口号,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和中国等国扩大投资, 以排挤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利益。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塔夫脱认为通过海外投资一样可以帮助美国实现向海外扩张的目标,但是事实上, "金元”只是对“大棒”的补充,美国的对外政策仍然离不开“大棒”
门罗主义: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也不干涉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但是,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在“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下,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的这种对外政策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它一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防止已经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再次遭到欧洲列强侵略和沦为殖民地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在门罗主义的指导下,随着19世纪后期美国的迅速崛起,美国逐渐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方面控制了拉丁美洲国家。
考迪罗主义:“考迪罗”,Caudillo的中文音译,在拉丁语中意为“军事首领”或“领袖”。起初,考迪罗是指在阿根廷的普拉塔地区作战的军事首领,后来泛指拉丁美洲各国的军事独裁者。这种军事独裁统治制度或政治形式在拉丁美洲广泛存在,称为“考迪罗主义”。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 然后又依靠暴力维持统治。在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军事领袖在独立后大都掌握了实权,成为考迪罗。后来上位的考迪罗也多是军官或地主集团的首领,他们既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国王或封建主世袭继位,也不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产物,都是凭借实力夺权的,因此,考迪罗的统治时间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但能体面下台的不多。考迪罗在国内大多与大地产主勾结,拼命攫取财富;对外则对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卑躬屈膝,取得财政和政治支持以维持统治,同时经常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独立后虽然部分考迪罗在人民压力下作出一些改革,但由于其和大庄园主在经济及政治上的垄断密不可分,所以未触及大地产制度,成为拉美经济发展的阻碍。考迪罗的出现对于刚刚独立的拉美诸国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长远来看,却是阻碍了拉美国家近代化的发展。而且拉美的考迪罗制度一直影响到20世纪拉美诸国的政治走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