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四年级科学试题一、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7分)1. 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A. 电梯开始向上运行B 汽车加速行驶C.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降落【答案】C【解析】【详解】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A.电梯开始向上运行,物体运动状态从停止变为启动。B.汽车加速行驶,运动速度加快了。C.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降落,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符合题意。故选C。2. 下列选项中( )属于直线运动。A. 拉动抽屉 B. 地球绕太阳运动 C. 月球绕地球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称之为直线运动,还有许多运动路线是圆弧形、波浪形等形状的,这些属于曲线运动。拉动抽屉的过程属于直线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过程属于曲线运动。3. 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 )。A. 受到外力 B. 振动 C. 弯曲【答案】B【解析】【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音量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振动。4. 关于交通安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A. 不与机动车抢道B. 不翻越护栏C. 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跑步快速通过【答案】C【解析】【详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与机动车抢道,不翻越护栏,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要注意观看路上的车辆,再快速通过。C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5. 下列关于太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 B. 太阳自己会发光 C.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能够发光、发热,它表面的温度很高,我们会观察到太阳的表面有太阳黑子。宇宙很大,没有边界,太阳只是银河系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C错误。6. 下列选项中,排除天气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观测月球正面全景的最佳日期是( )。A. 正月十五 B. 正月初一 C. 腊月三十【答案】A【解析】【详解】按照月相变化规律,初一和腊月三十是新月,从地球上观测到的是月球的黑暗半球。我们最好是在正月十五左右观测月球最好,此时月球是满月,从地球上观测到的是月球的明亮半球。7. 关于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A. 这是寂静的世界,没有虫鸣鸟叫,只能听见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 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在月球上行走不便C. 暴风雨来时,宇航员需躲在太空舱中【答案】B【解析】【详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经历了如下阶段,想象阶段,初识阶段,近距离认识阶段,零距离认识阶段,实地认识阶段。A这是寂静的世界,没有虫鸣鸟叫,只能听见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错误;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可以传声;B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在月球上行走不便,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但是宇航员为了维持生命,需要穿着笨重的宇航服,活动不是很灵活,还要携带科考设备,所以在月球上行走很困难;C暴风雨来时,宇航员需躲在太空舱中,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也没有暴风雨。二、判断(每题1分,共计7分)8. 物体运动的快慢发生了变化,是因为受到了力。( )【答案】√【解析】【详解】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比如物体运动的快慢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题干表述正确。9. 一个复杂的运动形式往往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答案】√【解析】【详解】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例如运动的自行车包括平动、转动等运动形式。10. 马路边的绿化带不仅美化环境还能阻挡噪音。( )【答案】√【解析】【详解】城市绿化带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减弱汽车行驶产生的噪声,吸收空气中某些有害气体,释放氧气,能够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因此,马路边的绿化带不仅美化环境还能阻挡噪音。11. 从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可以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答案】√【解析】【详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人们根据大量的观测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球形的。月食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投射在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总是圆形的,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12. 太阳和月亮差不多大( )【答案】×【解析】【详解】太阳直径是地球的109倍,月球直径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说明太阳的大小要远远大于月球,但是月球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所以看起来大小差不多。13. 月相的变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答案】×【解析】【详解】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并不是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14. 种番茄过程中,空气流通的地方番茄的长势会更好。( )【答案】√【解析】【详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肥料等条件。所以番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通风。空气流通的地方,番茄的长势会更好。三、填空(每空1分,共计12分)15. 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 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 )。【答案】推理【解析】【详解】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对推理的认识,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16.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____________。【答案】曲线运动【解析】【详解】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点睛】本题考查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掌握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7. 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振动的结论,就是在______________。【答案】归纳【解析】【详解】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振动的结论,就是在归纳。所谓归纳是指通过对特例的分析来引出普遍结论的一种推理形式。它由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前提是若干已知的个别事实,是个别或特殊的判断、陈述,结论是从前提中通过推理而获得的猜想,是普遍性的陈述、判断。18. 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时,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在( )中传播速度最慢。【答案】 ①. 固体 ②. 气体【解析】【详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物体的弹性好,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就快。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中,固体的弹性最好,气体最差,因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19. 1519年( )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了起点。【答案】麦哲伦【解析】【详解】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 1519年9月20日出发,至1522年9月6日成功归来,历时1082天。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了起点。20.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最大周长约为________千米。【答案】4万【解析】【详解】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21. 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________和________会发生改变。【答案】 ① 形状 ②. 位置【解析】【详解】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面,另半个球面是暗面。随着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就使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朝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同一天的不同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向西移动的,形状基本不变,但是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亮在天空的位置是由西向东移动的,形状和位置都有变化。22. 在观察辣椒的生长前,预先确定观察内容、________、________等,就是在制定观察计划。【答案】 ①. 观察时间 ②. 记录方法【解析】【详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我们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观察不同的物品。在观察辣椒的生长前,预先确定观察内容、观察时间、记录方法等,就是在制订观察计划。23.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________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生存。【答案】外部形态【解析】【详解】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生存。例如,仙人掌有发达的根系,便于其吸收水分,牢牢扎根于沙漠中。四、实验探究(把答案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共计24分)声音的产生实验。图1 图224. 如图1所示,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我们发现轻轻敲击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选填:强或弱);重重敲击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选填:强或弱)。25. 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发生了________,如果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用手按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出声音。26. 教室里的同学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说明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27. 如图2,把泡沫球紧贴音叉,轻轻敲击音叉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 小球仍然静止 B. 小球会向左侧摆动 C. 小球会绕着音叉旋转起来28. 当击打音叉的力量变大时,小球向左侧动的幅度(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29. 在停止击打后,音叉的声音会越来越弱,小球的跳动幅度也会越来越小,直至与音叉贴在一起,这说明( )。A. 振动的幅度越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强B. 振动的幅度越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弱C. 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不会影响小球振动的幅度【答案】24. ①. 弱 ②. 强25. ①. 振动 ②. 不能26. 空气 27. B 28. A 29. B【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24题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我们发现轻轻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弱,重重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强。【25题详解】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发生了振动,如果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用手按住,将不能发出声音。因为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6题详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教室里同学也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27题详解】把泡沫球紧贴音叉,轻轻敲击音叉后,音叉会振动从而发出声音,音叉的振动实则是音叉在以很高的速度来回摆动,会将小球向左推开,所以小球会向左侧摆动。【28题详解】当击打音叉的力量变大时,音叉产生振动的幅度也越大,会将小球推的更远,所以小球向左侧动的幅度也会变大。【29题详解】在停止击打后,音叉的声音会越来越弱,小球也会逐渐向音叉靠近,直至紧贴在一起。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正是因为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弱,所以小球振动的幅度才越小,小球才会逐渐向音叉靠近,直至紧贴在一起。30. 声音的传播实验。(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用抽气机逐渐抽走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空气完全抽掉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见闹钟在振动,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2)该实验说明声音________在空气中传播,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可以”或“不可以”)【答案】 ①. 能 ②. 减小 ③. 能 ④. 不能 ⑤. 可以 ⑥. 不可以【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详解】(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能听见声音;用抽气机逐渐抽走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减小;空气完全抽掉后,就形成了真空,只能看见闹钟在振动,却不能听见声音。(2)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31. 探究环形山形成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实验器材:水槽、细沙、大小不同的玻璃球、直尺等。实验步骤:(1)把________平铺在________中。(2)模拟不同大小的天体撞击月球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模拟不同速度的天体撞击月球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4)步骤(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步骤(3)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细沙 ②. 容器 ③. 用大小不同的球从相同的高度落在沙子上。取出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 ④. 用大小相同的球从不同高度落在沙子上。取出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 ⑤. 在步骤(2)中大球留下的坑比较大,且深度比较深 ⑥. 在步骤(3)中从高处落下的坑比较大,且深度比较深。【解析】【分析】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环形山的形成。【31题详解】把细沙平铺在容器里,是因为细沙比较软,被小球撞击后容易留下痕迹,比较清楚地观察到。【32题详解】先把细沙平铺在水槽中,然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球从相同高度落在细沙上,取出玻璃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33题详解】用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从不同高度落在细沙上,取出玻璃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34题详解】步骤(2)中大球留下的坑比较大,且深度比较深。大球的质量大,同一高度下落时砸出的坑的大小和深度比小球要大。【35题详解】在步骤(3)中从高处落下的坑比较大,且深度比较深。同一大小的玻璃球高度越高的造成的冲击力越大,所以从高处落下的球造成的坑更大更深。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四年级科学试题一、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7分)1. 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A. 电梯开始向上运行B. 汽车加速行驶C.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降落2. 下列选项中( )属于直线运动。A. 拉动抽屉 B. 地球绕太阳运动 C. 月球绕地球运动3. 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 )。A. 受到外力 B. 振动 C. 弯曲4. 关于交通安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A. 不与机动车抢道B. 不翻越护栏C. 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跑步快速通过5. 下列关于太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恒星 B. 太阳自己会发光 C.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6. 下列选项中,排除天气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观测月球正面全景的最佳日期是( )。A. 正月十五 B. 正月初一 C. 腊月三十7. 关于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A. 这是寂静的世界,没有虫鸣鸟叫,只能听见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 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在月球上行走不便C. 暴风雨来时,宇航员需躲在太空舱中二、判断(每题1分,共计7分)8. 物体运动的快慢发生了变化,是因为受到了力。( )9. 一个复杂的运动形式往往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10. 马路边的绿化带不仅美化环境还能阻挡噪音。( )11. 从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可以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12. 太阳和月亮差不多大。( )13. 月相变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14. 种番茄过程中,空气流通的地方番茄的长势会更好。( )三、填空(每空1分,共计12分)15. 依据运动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 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 )。16.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____________。17. 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振动的结论,就是在______________。18. 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时,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在( )中传播速度最慢。19. 1519年( )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了起点。20.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最大周长约为________千米。21. 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________和________会发生改变。22. 在观察辣椒的生长前,预先确定观察内容、________、________等,就是在制定观察计划。23.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________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维持植物生存。四、实验探究(把答案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共计24分)声音的产生实验。图1 图224. 如图1所示,用不同力敲击音叉,我们发现轻轻敲击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选填:强或弱);重重敲击时发出的声音________(选填:强或弱)。25. 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发生了________,如果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用手按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出声音。26. 教室里的同学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说明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27. 如图2,把泡沫球紧贴音叉,轻轻敲击音叉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 小球仍然静止 B. 小球会向左侧摆动 C. 小球会绕着音叉旋转起来28. 当击打音叉的力量变大时,小球向左侧动的幅度(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29. 在停止击打后,音叉的声音会越来越弱,小球的跳动幅度也会越来越小,直至与音叉贴在一起,这说明( )。A. 振动的幅度越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强B. 振动的幅度越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弱C. 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不会影响小球振动的幅度30. 声音的传播实验。(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用抽气机逐渐抽走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空气完全抽掉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见闹钟在振动,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见声音。(2)该实验说明声音________在空气中传播,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填“可以”或“不可以”)31. 探究环形山形成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实验器材:水槽、细沙、大小不同的玻璃球、直尺等。实验步骤:(1)把________平铺在________中。(2)模拟不同大小的天体撞击月球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模拟不同速度的天体撞击月球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4)步骤(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步骤(3)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