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 (共28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 (共28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根本
保证
制度 保障
本 质
基本
方式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省委
市委
县委(区委)
街道工委
乡镇党委
社区党支部、村党支部
中共中央
省政府
市政府
县(区)政府
街道办事处
乡级人民政府
社区居委会、村委会
国务院
“基层”到底是哪一层?什么叫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
国家行政机关
领导
基层党组织
指导
基层行政机关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不是行政机关)
注意:街道办事处是基层政府在城镇的派出机构,从事相关行政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可以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能干预。
第六课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特点
2、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3、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产生、职能
4、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有哪些?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地位、要求。
自主预习(3分钟)
议题一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议题背景
1979年,合寨的农民自发地分田到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但原来的生产队也成了空架子,社会矛盾也多了。在这种情况下,1980年,在果地屯(自然村)原老支书蒙宝亮、老党员蒙光新等人的主持下,召开了全屯户主会议,选举蒙光新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至今仍保存有原始记录)。果地村委会是迄今发现的全国第一个有正式记录为依据的村民委员会,也是首个利用村规民约进行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村委会,蒙光新则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村民自选的“村官”。
村委会是什么?
【探究与分享】
村务监督委员会
指导
协助
乡镇政府
国家基层政权组织
监督
领导
村党支部
基层党组织
村委会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村委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非国家机关,非基层政权组织。
(2)乡镇政府:指导、支持村委会的工作,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3)村党支部: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
(4)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监督村委会工作。
村三委是什么
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2、基层民主的特点:
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主体
领导者
范围
内容
实质
【注意】: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载体
(1)农村——村民委员会
(2)城市——居民委员会
组织形式
组织结构
组织机构
组织体系
基层民主
短期一般不会改变
通过“……”基层民主实践,创新基层组织形式;( )
通过“……”基层民主实践,创新(完善)基层自治组织。( )
通过“……”基层民主实践,推动了基层管理形式的创新。( )
通过“……”,扩大或缩小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围( )
通过“…”,拓宽民主管理的途径,丰富民主管理的形式、方法( )
通过“……”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实践形式( )
×
×


×
×
3.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农村——村民委员会
性质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职能
①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②调解民间纠纷,③协助维护社会治安,④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
≠国家和社会事务
产生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管理及意义
有效途径: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民主的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性质
职能
产生
(2)城市——居民委员会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①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②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③调解民间纠纷,④协助维护社会治安,⑤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管理及意义
知识小结
基层群众自治
含义
特点
形式
农村:村民委员会
(村委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居委会)
性质、产生、主要职能、管理及意义
性质、产生、主要职能、管理及意义
议题二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合寨村是如何从“六多一少”变为“六强一少”的?
发展基层民主,让村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1)原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2)实践: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发展基层民主
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选举
民主监督
一是机构组成由群众说了算。合寨村上下不管是村委会主任还是管水员,全部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即使是外出务工的村民,也能够通过电话或网络视频进行投票。
二是重大事项由群众说了算。合寨村一切重大事务都必须通过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村民可以向代表和大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工作成效由群众说了算。“明白墙”是合寨村委会依据村规章程设立的村务公开专栏,内容包括财务公开、村民自治事务公开、村民意见征询与反馈情况公开等。“政务公开”“民主管理”等专栏墙报广受村民好评。
思考:如今的合寨村村民做出了哪些民主实践?
1.内容: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
2.区别: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民主选举
一是机构组成由群众说了算
民主选举
二是重大事项由群众说了算
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工作成效由群众说了算
依据村规章程设立的村务公开专栏村民自治事务公开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当家人自己选”
注意:1、公民基本民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民主选举≠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民主管理的基础/基层群众自治的基础
一是机构组成由群众说了算
民主选举
二是重大事项由群众说了算
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工作成效由群众说了算
依据村规章程设立的村务公开专栏村民自治事务公开
民主协商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范围: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2、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
“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会商量”
一是机构组成由群众说了算
民主选举
二是重大事项由群众说了算
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工作成效由群众说了算
依据村规章程设立的村务公开专栏村民自治事务公开
民主决策
1、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2、要求: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
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注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决策权(我国公民没有决策权)
村长(居委会主任)、村民不具有对村务的决策权。农村(社区)的大事小事,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不能由村长(居委会主任)一人决定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大事自己定”
一是机构组成由群众说了算
民主选举
二是重大事项由群众说了算
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工作成效由群众说了算
依据村规章程设立的村务公开专栏
村民自治事务公开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民主管理
1、要求: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
2、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日常事务自己管”
一是机构组成由群众说了算
民主选举
二是重大事项由群众说了算
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工作成效由群众说了算
依据村规章程设立的村务公开专栏
村民自治事务公开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民主监督
1、原因: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2、要求: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注意:民主监督≠公民的监督权
民主监督的主体可以是村民、市民、国家机关、政协等
而公民行使监督权,涉及的是公民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
理解与区分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途径
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知识归纳
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
(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角度)
(2)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挥村(居)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治角度)
(3)坚持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结合(提高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运用现代技术,推动数字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四治结合)
(4)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水平。(多元共治)
多元主体共参与
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
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
法制保障
科技支撑
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民主协商
社会协同
科技支撑
知识点总结
基层群众自治
含义
特点
形式
农村:村民委员会
(村委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居委会)
性质、产生、主要职能、作用
补充:“村两委”与基层政府
性质、产生、主要职能、作用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途径
发展基层
民主的原因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易混易错
1.居民委员会是国家基层政权机关,扩大基层民主权利。
2.社区工作评议会创新了社区居民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实践途径。
3.制定村规民约是我国村民自治的基础。
(×:居民委员会不是国家基层政权机关,不能扩大基层民主权利。基层政权机关是基层人大和基层政府。)
(×:创新形式≠创新组织体系,不能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村委会和居委会;创新形式≠创新途径,实践途径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自己选举当家人(村委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易混易错
4.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接受村支部委员会的领导,三者层级不同。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接受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
(×: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支部委员会三者层级相同,村支部委员会不接受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
5.在我国,村委会和居委会成员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村委会和居委会成员均采取直接选举的方式)
6.全体村民(或居民)均可参与村委会(或居委会)成员的选举。
(×:年满十八周岁且具有选举权的本村村民(或本社区居民)才可参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