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期中复习—知识填空高一政治必修三第一、第二单元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这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4. 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5.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和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7.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8.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9.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1、中国共产党诞生时间:2、初心和根本使命:3、性质: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 ,没有自己的 ,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4、根本立场:5、根本宗旨:6、执政理念:1921年7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殊利益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1) 试金石。(2)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7、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 出发点和落脚点。8、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9、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人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共产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11、指导思想(1)根本指导思想(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12、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四大法宝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13、作用(1)共产党员:(2)基层党组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 与时俱进 、 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先锋模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执政的主体是 ;行政的主体是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0、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要求:(1)以 为主线;以 为统领;以 为根基;以 为着力点21、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 ;基础在 ;关键在 ;要害在党的执政方式: 其中基本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政府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宗旨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严治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领导的、以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1)领导阶级是:(2)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坚力量是:(3)阶级基础是:(4)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民主适用于 ,专政适用 ;是 的基础, 是 的保障工人阶级工农联盟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工农联盟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人民内部敌对势力民主专政专政民主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1) ,主要表现为 + + ;(2)(3)6. 是人民民主的真谛7.国家职能的表现:(1)对内(2)对外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产生:人民通过 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 ,并由权力机关产生 、 、 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因此我国的民主是 民主。2.人民代表大会的体系:包括 和3.常设机关: 。我国的权力机关是 ;立法机关是 ;可以行使最高立法、最高决定、最高任免和最高监督权民主选举人大重大事务行政审判检察间接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人大常委会人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人大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人大的职权① :关于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的权力② :针对尚未执行的事务③ :选举、任命、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④ :针对正在执行或者执行完毕的事务人大代表的职权① :审议各项议案。② :表决各项决定。③ :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④ :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制度,是我国的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①保障了②动员了③保证了④维护了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 、 、 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根本政治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人民当家作主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和 的重要机构②是中国人民爱国 组织③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 的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7.政协成员: 、 、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8.政协委员的产生方式: ;政协的两大主题:10.政协的职能: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协商推荐团结、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 、 、 、 的民族关系(新型民族关系)5.我国始终坚持 、 和 的方针。是 的政治基础, 和 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 下,在少数民族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行使多元一体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国家统一领导聚居自治机关自治权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 、 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 和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①实行 ,国家不鼓励、不支持、不反对信仰宗教;② ,邪教不是宗教;③坚持 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 相适应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人民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社会主义社会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更优秀基层群众 行使民主权利; 行使国家权力2.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是 和 ;基层社会的治理模式可以创新和完善,但是组织形式不能创新和完善3.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围由 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但民主管理的途径和形式可以丰富和拓宽乡镇政府与村(居)委会是 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关系村支部(基层党组织)与村(居)委会是 的关系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和形式 、 、 、 、直接间接村委会居委会法律指导与被指导领导与被领导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共35张PPT)高中政治期末复习必修3《政治与法治》期末复习课件(背诵提纲+答题模板)第一单元党的领导为什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一课、第二课)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单元依法治国怎么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我国国体(第四课)根本政治制度(第五课)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依法治国(第七课)法治国家建设(第八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九课)建构逻辑框架的大思路第一单元党的领导第三单元依法治国《政治与法治》政治与法治第二课为什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一、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确立执政地位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二、人民的选择三、现实原因第一框题第二框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第一课框架四、党的先进性第一课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观察下列图片《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何感想?皇上,我朝物产丰盈,无需与他国交流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封建统治闭关锁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三者的关系?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P6第一段3句+前面蓝字2句3,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4,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历史使命?任务?成就?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重要意义?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背起)8,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的贡献?(成就+意义)9,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意义?★1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2个“变”3个“不变”)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基本国情: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许多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如海关关税,租界)名词点击半殖民地半封建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思考: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本课小结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工人阶级的显著特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决定决 定肩 负选择推翻结论领导 力量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党的性质、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2,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3,人民的主体地位?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5,党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6,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原因。(两条)7,熟读四个法宝,把握关键词。实事求是的重要性?(22页第二个方框)8,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因?(必要+重要)9,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内涵+革命战争年代+建设和改革实践+新时代要求)10,共产党为何能/如何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第二课的所有知识第三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地位+理论依据+意义) P25笔记2,党的主要领导方式 (含义、体现、要求;要求可以背前两句和最后一句)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总要求(增强6个力)4,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5,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体现(党居于领导地位→ 领导谁(人大、政府…)→领导什么(经、政…))6,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意义)。P28第2、3段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7,为什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要性+重要性)8,怎样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纵深)9,坚持科学执政的要求?10,坚持民主执政的内涵、要求?11,坚持依法执政的地位、重要体现、具体要求?1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和目的?注意各种陷阱:1.党没有具体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这些职能都是政府履行,教育局、水利局、公安局、财政局等都是政府部门,也就是行政机关的组成;检察院、法院是司法机关;监察委员会是监察机关;各级人大是权力机关。2.适合党的词语: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要区分开)3.党的执政地位1949年已经确立,注意时间点。4.组织领导主要指对于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管理。5.党建问题,净化党组织,这都是党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净化,自我革命。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是什么?意义(P37第二段)?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P37第3、4段)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2个表现)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3个表现)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表现+意义)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②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只有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才能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6、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哪些?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三个“打击”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党的领导,路线方针政策,五位一体建设,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外职能:预防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四个“坚定维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复习 5.1人民代表大会1、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区分职权看内容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两句)3、人大如何做某事?①人大要积极行使立法权,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确定…责任主体和责任边界。②人大积极行使决定权,制定有关政策,统筹规划…的落实。③人大要积极行使监督权,监督有关……的实施,督促“一府两院一委”依法落实有关责任。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P45第二段最后一句)4、人大代表地位?如何产生:民主选举产生,直接(县乡)与间接(国、省、市)相结合5、人大代表该如何做某事?①积极行使审议权,审议有关……的议案;表决权,表决有关……的议案;提案权,提出有关……的议案,推动……的解决;质询权,就……对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质问询问,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职,落实……。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③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复习 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②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P51第一段中④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51第二段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复习 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基本方针?注意:互相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政治地位?民主党派的参政权有哪些?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注意:只是政治领导,不包括思想和组织根本活动准则?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P56第二段5、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注意:大事政治协商,小事参政议政6、新时代对人民政协的要求(怎么做)?P58最后一段特别注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复习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表现在哪里?2、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3、为什么民族自治地方要坚持中央领导?P60第二段+自治的前提和基础4、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准确理解)、民族团结(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必要性)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6、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聚居不是居住)?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自治机关?(不包括法院、检察院、监察委)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作用? 要求(读熟即可)?8、为什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面红色问题的答案之和)复习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涵?(党的领导、自治组织、直接行使)2、村/居委会的性质?(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3、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P66第三段)4、村/居民自治的意义?(P67第一段)5、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6、基层民主的途径?(五个方面,背过所有笔记)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地位和要求?补充: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 注意: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复习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容(P75-77):法的产生?法的本质?法的决定因素?法的特征?法的职能?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成功经验)?3、依法治国的总目标(P81)?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P81—85)?5、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和重要性(P81相关链接)?6、谈谈对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原因+要求)7、谈谈对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原因+要求)复习8.1 法治国家1、法治国家的内涵?2、法治国家的具体内涵(要求)?①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②坚持良法之治。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③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④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复习8.1 法治国家3、如何建设法治国家?①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②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③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④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4、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复习 8.2 法治政府一、法治政府的内涵——WHT①职能科学。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承担的基本职能。②权责法定。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③执法严明。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执法。④公开公正。坚持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⑤廉洁高效。必须清廉,必须高效运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效率。⑥守法诚信。坚持带头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二、如何建设法治政府?——HOW①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总要求)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执行方面: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④制度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⑤决策方面: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⑥监督方面: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其他.........党的领导、人民主体、法德结合、实际出发三、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WHY①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对政府)②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公民与政府的关系)8.3法治建设的基础——法治社会一、法治社会的内涵——WHT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衣服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二、法治社会的建设——HOW1,深入开展法治选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三、法治社会的意义——WHY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9.1科学立法一.科学立法的内涵——WHT内涵: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标准)具体要求:①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②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③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二.如何推进科学立法。——HOW(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9.2严格执法一.严格执法的内涵——WHT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二.严格执法的意义——WHY①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法律)②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③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其他:依法治国总目标,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如何推进严格执法——HOW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②坚持规范执法。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③坚持公正执法。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要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④坚持文明执法。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9.3 公正司法一.公正司法的内涵——WHT公正司法,就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表现在:(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要求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判决结果合理合法。二.如何推进公正司法——HOW①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②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③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④加强人权司法保障。9.4全民守法一.全民守法的内涵——WHT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要求:①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②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③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二.全民守法的必要性——WHY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三.如何推进全民守法——HOW①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②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③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共32张PPT)政治必修三:坚持党的领导目录:1.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4.总结:党的相关知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特别提示】中国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目的,动力前提,基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3.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结论: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1)党成立基础:①社会基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变化②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的特点:团结性、革命性、先进性③理论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各阶层两个根本性的弱点: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3)为什么革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3)为什么革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4)怎么革命: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5)革命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三年恢复期:1949—1952年,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2)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3)民主政治建设成就: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4)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8.艰难探索期:(1)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2)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提高国际地位。【知识小结】第一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1)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2)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9.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改革开放的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改革开放的实质(目的):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4)改革开放的成就(意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10.新时代(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三个意味着”: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1)是什么?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为什么?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检验标准)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由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④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3)如何做?①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②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③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6.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同时,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原因一)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7.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原因二)8.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原因三)(1)含义: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2)原因: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②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3)内容:①时代性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②新时代要求:在新征程上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为什么坚持党的的领导:(1)党的理论依据: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3)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2.党的领导方式: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1)政治领导①含义: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③要求: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思想领导①含义: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②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③要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组织领导①含义: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③要求:贯彻执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集聚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4)总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3.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2)表现:①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特别提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不负责国家具体事务的管理,管理国家具体事务的职能由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行使。4.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必要性:①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个考验(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2)重要性: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把党建设的更坚强有力。5.怎么样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人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加强党的建没,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3)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执政方式6.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2)民主执政①含义:就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②要求: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3)依法执政①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②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③重要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④含义: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4)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5)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总结:党的相关知识知识拓展: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根本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谢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政治必修三:坚持党的领导 本册综合 .pptx 高一政治必修三第一、第二单元 复习.pptx 高中政治必修三 期末复习课件(背诵提纲 答题模板).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