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实验探究精选(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实验探究题1. 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处理方法 A处韧皮部环割 B处韧皮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处理(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答案】(1)根 大于(或>)(2)第二组和第四组2. 自然界中的植物有时受到的一些伤害虽小却致命,有时受到的伤害看起来很可怕,但植物仍能够顽强地活着。(1)图甲:成都邛崃文君广场附近的人行道上,9棵绿化树木被人为恶意破坏,树干被环切了宽约两厘米的一整圈树皮。邛崃市农林专家预言:这些树木将难以成活。请你说出农林专家预言的科学依据。(2)图乙:饮马镇山阳村有棵千年的梨花树,心都空了,却开着一树繁茂的花,只靠树皮输送着营养,那种沧桑的感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看了特别令人震撼,真可谓一曲生命的赞歌!请你说出空心树仍能成活的原因。【答案】(1)环切一整圈树皮,破坏了筛管,导致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树的根因得不到有机物而死亡。(2)树虽然中空,但是导管和筛管没有被完全破坏,水分依然可以向上运输,有机物也可以向下运输,所以树仍能活着。3.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又可以浇水.(1)若该自动浇花机因容器盖未旋紧而漏气,将会出 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针对这一自动浇花机,某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浇水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实验一:取一个矿泉水瓶,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水流特点,记录随时间延长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 总数,整理如下表:时间/分钟 O l 2 3 4 5 6水滴/滴 O 33 56 72 82 87 88(2)分析实验一中数据可得:在O~1分钟,1~2分钟,……,5~6分钟的时间段中,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实验二:取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水,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然后用不同功率的台灯等距离照射,每隔相等时间记录水滴数.(3)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答案】(1) 水全部流出 (2) 0~1分钟 (3) 光照强度对浇水快慢影响4. 小柯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蛋壳含有能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吗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步骤1: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15株健壮吊兰幼苗平均分为3组,分别栽入相同规格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步骤2: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步骤3:—段时间后,观察吊兰生长状况变化。小柯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并将3组实验前后吊兰的质量变化绘制成图(如下图所示)花盆 花盆中物质 蛋壳 生长情况甲 洗净的细沙 无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 洗净的细沙 有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丙 普通的土壤 有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探究“蛋壳是否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应选择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2)分析图表信息,找出支持“蛋壳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的依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丙组吊兰比乙组生长良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甲和乙(2)乙组吊兰比甲组吊兰植株生长得更健壮、叶色更绿(1分);乙组吊兰比甲组吊兰质量增加多(1分)。(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5.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________流失;(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________污染;(3)苏州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士壤的措施________.【答案】(1)水土(2)空气(3)植树造林6.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甲 乙(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________(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2)在甲图实验中,为了设置对照,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__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来的。(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了__________作用,释放出__________(气体)。【答案】氧气 光合 光合 光 蒸腾 导管 呼吸 二氧化碳7.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3)小江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都是因为土壤中缺少 .【答案】(1)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水分;(3)空气8. 选择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同的A、B两株豌豆幼苗,分别种植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即无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测量各自一天内的吸水量(实验1)。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置于与实验1同样的培养液中,同时在B株的培养液中添加较多NaCl(盐)溶液,A株不变,一天后再测量它们各自的吸水量(实验2)。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证明:在实验中,可选择A植株作为B植株的__________。(2)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是__________,把水分运输到各处的是木质部内的__________。(3)B株植物的根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是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据图回答,当水分由细胞a流向细胞b时,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答案】(1)对照(2)根 导管(3)培养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减小,导致植物吸水量降低(4)小于9. 鲜花保鲜一直是人们经常碰到的问题。小明从网购鲜花附赠的说明书中看到:鲜花插入花瓶前在茎秆下端1-3厘米处,用剪刀剪成45 斜角,并用合适的保鲜液保鲜。(1)鲜花茎秆下端剪成斜角的目的是 。(2)小明查阅资料获知:保鲜液的用途主要三方面:保水、消毒杀菌、提供营养。于是他用清水、少量糖、少量盐自制了两份保鲜液,实验下来,一份加盐少的效果不错,但另一份加盐多的反而在较短时间内鲜花出现萎蔫现象。请你对此现象进行解释。(3)小明还尝试在清水中加适量以下物质各自制成几种保鲜液,你认为能实现比用清水延长保鲜时间的是 。A.雪碧 B.啤酒 C.白醋【答案】(1)增大鲜花的茎吸收保鲜液的面积(2)自制保鲜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鲜花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导致鲜花失去水分到保鲜液中。(3)A、B、C (答齐得2分,答出两个得1分)10.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1)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 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2)如图乙所示,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时,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 做实验,因此得不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3)在“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时,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豆芽,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人瓶内,蜡烛立刻熄灭.甲同学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O2减少了”,乙同学则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CO2增多了”,你认为 同学的结论更合理.【答案】(1)液体的表面积(或容器口大小);(2)干燥的土壤;(3)甲11.如图是植物叶片纵切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叶片蒸腾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由[ 3 ]__________运来的。(2)某年冬季气温偏高,被称为“暖冬”。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它与植物体的生长有密切关系,是通过[ 6 ]__________进入植物体的。消除全球变暖的方法除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量外,还可以用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的方法解决,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观察叶片结构图,分析得出:成熟叶片自然下落到地面时,一般会__________面朝上。【答案】叶脉 气孔 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背(反)12.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_ ___。(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__ ___。(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___ ___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答案】(1)作对照(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合理即可)(3)环割切口处13.用如图甲、乙两个装置来研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装置中玻璃板与钟罩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实验时将两个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实验中不考虑红墨水中水的蒸发,2小时后,比较红墨水的下降程度。(1)在实验材料上,选择了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其原因是 ;(2)甲装置中的红墨水下降程度明显说明 ;(3)利用以上装置还可以研究温度是否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 ;(4)树萌周围的温度住往会比周围低,因为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吸收周图大气的热量的缘故。【答案】(1)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2)光照能加快植物的光合作用(3)甲乙两组均放在无色透明的钟罩内,均给予相同的光照条件,其他条件均相同,甲装置放在常温下,乙装置放在5℃的环境中,2h后,比较红墨水的下降程度,得出结论(4)汽化14.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对无机盐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素,以植物对钙离子的吸收情况为例,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蒸馏水配置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完全营养液,平均分成两份加入到A、B两个烧杯中。②选取生长正常长势相似的大豆幼苗10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A、B烧杯中。③A、B两个烧杯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A中定期股入空气,B不做处理。④3天后测量A、B烧杯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分别与完全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组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会影响对无机盐的吸收,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已知:呼吸作用的强弱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呼吸作用强弱能否影响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速率(2)①用蒸馏水配置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完全营养液,平均分成两份加入到A、B两个烧杯中。②选取生长正常长势相似的大豆幼苗10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A、B烧杯中。③A、B两个烧杯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A中除去大部分幼苗叶片,每株幼苗留1-2片,B不做处理。④3天后测量A、B烧杯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分别与完全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5.为研究某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小明同学选择了4个地方的土壤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土样的pH,结果如图所示,小明计划用环毛蚯蚓作为实验动物(环毛蚯蚓适于生活在弱酸性的环境中),研究上述土壤对动物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你预测最不适合环毛蚯蚓生活的土壤是__________。(2)如果该地区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则土壤中的环毛蚯蚓将__________(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答案】(1)C地 (2)减少16.有研究者设计了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方法,步骤如下:①取12支试管,分成六组,在每组试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a1、b1试管 中蔗糖溶液浓度为0.0125M,a2、b2试管中为0.025M,a3、b3试管中为0.05M,a4、b4试管中为0.1M,a5、b5试管中为0.2M,a6、b6试管中为0.4M(M为溶液浓度单位);②给植物叶片打洞,取得相同叶圆片若干,在a1~a6每一试管中加入等量小圆片,放置15分钟,期间摇动数次;③再往a1~a6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轻轻摇动,溶解后使溶液呈蓝色(该过程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④用特制的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如图,观察该滴蓝色小液滴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在下表中。(说明:如果a管中溶液浓度变大,取出的蓝色小滴将在相应的b管溶液中下沉;如果溶液浓度变小,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组别 a1、b1 a2、b2 a3、b3 a4、b4 a5、b5 a6、b6蔗糖溶液浓度 0.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0.4M蓝色液滴运动方向 下沉 不动 微微上浮 微上浮 上浮 明显上浮请分析以下问题:(1)本实验的原理: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 (选填“吸水”或“失水”);实验中,若a中取出的蓝色液滴在相应的b试管中下沉,则叶圆片在a试管的蔗糖溶液中发生了 (选填“吸水”或“失水”)。(2)若发现这6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3)实验结论: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浓度为 的蔗糖溶液的浓度。【答案】(1)吸水 吸水(2)配制浓度更低的蔗糖溶液重新实验 (3)0.025M 17.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N元素 X Y…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_方式处理。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反思】(1)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____来进行实验。(2)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实验设计】不同的矿质元素 【数据处理】A 【实验反思】(1)叶片数目 (2)有;对他们的实验设置能力是一次锻炼18.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应用】(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__________中。(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__________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的速率越大 导管 蒸腾 剪去部分枝叶(叶片)19.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可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其中多环芳烃(PAHs)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直接施用易被植物吸收,存在一定的风险。某科学研究小组开展生物质炭对污泥中PAHs含量的影响、含生物质炭的污泥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研究。将污泥、含一定量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来栽培黑麦草,若干天后分别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见下表。组别 1 2 3测定项目 红壤 红壤+污泥 红壤+含一定量生物质炭的污泥每千克土壤PAHs含量(微克) 527 1079 765每盆黑麦草干重(克) 1.7 2.3 2.7每千克黑麦草PAHs含量(微克) 401 651 428(1)本实验通过测定________了解黑麦草的生长情况;(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该实验除选取数量较多的黑麦草进行实验外,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答案】(1)每盆黑麦草的干重(2)生物质炭能降低对污泥中PAHs含量;含生物质炭的污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3)换其它品种的农作物(植物)进行重复实验。(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0.(改编自12届生物竞赛)有的植物能否开花和日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唐菖蒲必须在每日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分化出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长日照植物。一品红和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人秋以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短日照植物。前苏联科学家M.H.Chailakhian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刺激的器官。下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 。(2)根据实验请提出一条让菊花夏天开花的方法 。(3)模拟“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②植株产生的开花刺激对①植株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步骤: _预测实验结果: _【答案】(1)叶(2)减少菊花在夏天的光照时间(3)第一步: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 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第三步:将另一①植株的枝条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实验结果: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实验探究精选(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实验探究题1. 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处理方法 A处韧皮部环割 B处韧皮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处理(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当细胞液的浓度 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 (填组别)。2. 自然界中的植物有时受到的一些伤害虽小却致命,有时受到的伤害看起来很可怕,但植物仍能够顽强地活着。(1)图甲:成都邛崃文君广场附近的人行道上,9棵绿化树木被人为恶意破坏,树干被环切了宽约两厘米的一整圈树皮。邛崃市农林专家预言:这些树木将难以成活。请你说出农林专家预言的科学依据。(2)图乙:饮马镇山阳村有棵千年的梨花树,心都空了,却开着一树繁茂的花,只靠树皮输送着营养,那种沧桑的感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看了特别令人震撼,真可谓一曲生命的赞歌!请你说出空心树仍能成活的原因。3.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又可以浇水.(1)若该自动浇花机因容器盖未旋紧而漏气,将会出 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针对这一自动浇花机,某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浇水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实验一:取一个矿泉水瓶,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水流特点,记录随时间延长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 总数,整理如下表:时间/分钟 O l 2 3 4 5 6水滴/滴 O 33 56 72 82 87 88(2)分析实验一中数据可得:在O~1分钟,1~2分钟,……,5~6分钟的时间段中,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实验二:取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水,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然后用不同功率的台灯等距离照射,每隔相等时间记录水滴数.(3)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4. 小柯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蛋壳含有能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吗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步骤1: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15株健壮吊兰幼苗平均分为3组,分别栽入相同规格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步骤2: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步骤3:—段时间后,观察吊兰生长状况变化。小柯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并将3组实验前后吊兰的质量变化绘制成图(如下图所示)花盆 花盆中物质 蛋壳 生长情况甲 洗净的细沙 无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乙 洗净的细沙 有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丙 普通的土壤 有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探究“蛋壳是否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应选择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2)分析图表信息,找出支持“蛋壳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的依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丙组吊兰比乙组生长良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________流失;(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________污染;(3)苏州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士壤的措施________.6.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甲 乙(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________(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2)在甲图实验中,为了设置对照,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__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来的。(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了__________作用,释放出__________(气体)。7.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3)小江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都是因为土壤中缺少 .8. 选择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同的A、B两株豌豆幼苗,分别种植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即无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测量各自一天内的吸水量(实验1)。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置于与实验1同样的培养液中,同时在B株的培养液中添加较多NaCl(盐)溶液,A株不变,一天后再测量它们各自的吸水量(实验2)。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证明:在实验中,可选择A植株作为B植株的__________。(2)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是__________,把水分运输到各处的是木质部内的__________。(3)B株植物的根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是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据图回答,当水分由细胞a流向细胞b时,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9. 鲜花保鲜一直是人们经常碰到的问题。小明从网购鲜花附赠的说明书中看到:鲜花插入花瓶前在茎秆下端1-3厘米处,用剪刀剪成45 斜角,并用合适的保鲜液保鲜。(1)鲜花茎秆下端剪成斜角的目的是 。(2)小明查阅资料获知:保鲜液的用途主要三方面:保水、消毒杀菌、提供营养。于是他用清水、少量糖、少量盐自制了两份保鲜液,实验下来,一份加盐少的效果不错,但另一份加盐多的反而在较短时间内鲜花出现萎蔫现象。请你对此现象进行解释。(3)小明还尝试在清水中加适量以下物质各自制成几种保鲜液,你认为能实现比用清水延长保鲜时间的是 。A.雪碧 B.啤酒 C.白醋10.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1)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 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2)如图乙所示,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时,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 做实验,因此得不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3)在“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时,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豆芽,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人瓶内,蜡烛立刻熄灭.甲同学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O2减少了”,乙同学则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CO2增多了”,你认为 同学的结论更合理.11.如图是植物叶片纵切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叶片蒸腾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由[ 3 ]__________运来的。(2)某年冬季气温偏高,被称为“暖冬”。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它与植物体的生长有密切关系,是通过[ 6 ]__________进入植物体的。消除全球变暖的方法除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量外,还可以用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的方法解决,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观察叶片结构图,分析得出:成熟叶片自然下落到地面时,一般会__________面朝上。12.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_ ___。(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__ ___。(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___ ___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13.用如图甲、乙两个装置来研究光照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装置中玻璃板与钟罩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实验时将两个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实验中不考虑红墨水中水的蒸发,2小时后,比较红墨水的下降程度。(1)在实验材料上,选择了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其原因是 ;(2)甲装置中的红墨水下降程度明显说明 ;(3)利用以上装置还可以研究温度是否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 ;(4)树萌周围的温度住往会比周围低,因为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吸收周图大气的热量的缘故。14.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对无机盐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素,以植物对钙离子的吸收情况为例,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蒸馏水配置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完全营养液,平均分成两份加入到A、B两个烧杯中。②选取生长正常长势相似的大豆幼苗10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A、B烧杯中。③A、B两个烧杯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A中定期股入空气,B不做处理。④3天后测量A、B烧杯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分别与完全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组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会影响对无机盐的吸收,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已知:呼吸作用的强弱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为研究某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小明同学选择了4个地方的土壤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土样的pH,结果如图所示,小明计划用环毛蚯蚓作为实验动物(环毛蚯蚓适于生活在弱酸性的环境中),研究上述土壤对动物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你预测最不适合环毛蚯蚓生活的土壤是__________。(2)如果该地区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则土壤中的环毛蚯蚓将__________(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16.有研究者设计了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方法,步骤如下:①取12支试管,分成六组,在每组试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a1、b1试管 中蔗糖溶液浓度为0.0125M,a2、b2试管中为0.025M,a3、b3试管中为0.05M,a4、b4试管中为0.1M,a5、b5试管中为0.2M,a6、b6试管中为0.4M(M为溶液浓度单位);②给植物叶片打洞,取得相同叶圆片若干,在a1~a6每一试管中加入等量小圆片,放置15分钟,期间摇动数次;③再往a1~a6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轻轻摇动,溶解后使溶液呈蓝色(该过程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④用特制的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如图,观察该滴蓝色小液滴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在下表中。(说明:如果a管中溶液浓度变大,取出的蓝色小滴将在相应的b管溶液中下沉;如果溶液浓度变小,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组别 a1、b1 a2、b2 a3、b3 a4、b4 a5、b5 a6、b6蔗糖溶液浓度 0.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0.4M蓝色液滴运动方向 下沉 不动 微微上浮 微上浮 上浮 明显上浮请分析以下问题:(1)本实验的原理: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 (选填“吸水”或“失水”);实验中,若a中取出的蓝色液滴在相应的b试管中下沉,则叶圆片在a试管的蔗糖溶液中发生了 (选填“吸水”或“失水”)。(2)若发现这6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3)实验结论: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浓度为 的蔗糖溶液的浓度。17.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N元素 X Y…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_方式处理。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反思】(1)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____________来进行实验。(2)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②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③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应用】(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__________中。(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__________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19.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可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其中多环芳烃(PAHs)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直接施用易被植物吸收,存在一定的风险。某科学研究小组开展生物质炭对污泥中PAHs含量的影响、含生物质炭的污泥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研究。将污泥、含一定量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来栽培黑麦草,若干天后分别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见下表。组别 1 2 3测定项目 红壤 红壤+污泥 红壤+含一定量生物质炭的污泥每千克土壤PAHs含量(微克) 527 1079 765每盆黑麦草干重(克) 1.7 2.3 2.7每千克黑麦草PAHs含量(微克) 401 651 428(1)本实验通过测定________了解黑麦草的生长情况;(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该实验除选取数量较多的黑麦草进行实验外,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20.(改编自12届生物竞赛)有的植物能否开花和日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唐菖蒲必须在每日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环境下才能分化出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长日照植物。一品红和菊花在夏季长日照环境下只生长,不能分化花芽;人秋以后当每天的日照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后才能分化花芽,才能开花,因此叫作短日照植物。前苏联科学家M.H.Chailakhian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刺激的器官。下图是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 。(2)根据实验请提出一条让菊花夏天开花的方法 。(3)模拟“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②植株产生的开花刺激对①植株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步骤: _预测实验结果: _八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实验探究精选(含答案)(参考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 (1)根 大于(或>)(2)第二组和第四组2. (1)环切一整圈树皮,破坏了筛管,导致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树的根因得不到有机物而死亡。(2)树虽然中空,但是导管和筛管没有被完全破坏,水分依然可以向上运输,有机物也可以向下运输,所以树仍能活着。3. (1) 水全部流出 (2) 0~1分钟 (3) 光照强度对浇水快慢影响4. (1)甲和乙(2)乙组吊兰比甲组吊兰植株生长得更健壮、叶色更绿(1分);乙组吊兰比甲组吊兰质量增加多(1分)。(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5. (1)水土(2)空气(3)植树造林6. 氧气 光合 光合 光 蒸腾 导管 呼吸 二氧化碳7. (1)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水分;(3)空气8. (1)对照(2)根 导管(3)培养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减小,导致植物吸水量降低(4)小于9. (1)增大鲜花的茎吸收保鲜液的面积(2)自制保鲜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鲜花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导致鲜花失去水分到保鲜液中。(3)A、B、C (答齐得2分,答出两个得1分)10.(1)液体的表面积(或容器口大小);(2)干燥的土壤;(3)甲11.叶脉 气孔 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背(反)12.(1)作对照(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合理即可)(3)环割切口处13.(1)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2)光照能加快植物的光合作用(3)甲乙两组均放在无色透明的钟罩内,均给予相同的光照条件,其他条件均相同,甲装置放在常温下,乙装置放在5℃的环境中,2h后,比较红墨水的下降程度,得出结论(4)汽化14.(1)呼吸作用强弱能否影响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速率(2)①用蒸馏水配置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完全营养液,平均分成两份加入到A、B两个烧杯中。②选取生长正常长势相似的大豆幼苗10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A、B烧杯中。③A、B两个烧杯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A中除去大部分幼苗叶片,每株幼苗留1-2片,B不做处理。④3天后测量A、B烧杯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分别与完全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5.(1)C地 (2)减少16.(1)吸水 吸水(2)配制浓度更低的蔗糖溶液重新实验 (3)0.025M 17.【实验设计】不同的矿质元素 【数据处理】A 【实验反思】(1)叶片数目 (2)有;对他们的实验设置能力是一次锻炼18.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的速率越大 导管 蒸腾 剪去部分枝叶(叶片)19.(1)每盆黑麦草的干重(2)生物质炭能降低对污泥中PAHs含量;含生物质炭的污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3)换其它品种的农作物(植物)进行重复实验。(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0.(1)叶(2)减少菊花在夏天的光照时间(3)第一步:将琼脂块放在切去顶端的②枝条的切口上,或切取一小段②植株带叶枝条放(倒)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取另一块不放在②植株上的琼脂块作对照 第二步:在叶腋处切口,再将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第三步:将另一①植株的枝条在叶腋处切口,再将不含激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口上(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实验结果:第二步处理的植株开花,第三步处理的植株不开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实验探究精选(含答案).doc 八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实验探究精选(含答案)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