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件(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件(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总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行
2.马哲的基本特征
1.马哲的历史使命
3.马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主义行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②时间: 19世纪中叶
①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介: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阶级基础:
英国宪章运动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失败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和先进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必然产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还有其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康 德(1724-1804):神是否存在超越人类理性的认知,但为了道德的成立,必须预设神的存在。——呵呵,这是理性主义的神!
费希特(1762-1814):神是唯一的永恒的存在。——这与宗教的神不是一回事儿。
黑格尔 (1770-1831):主客体统一即是绝对理念,即是神。
费尔巴哈(1804-1872):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都是人瞎想出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家对于神认识的演变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据此,
推测一下上述对神认识变化的原因?
cnrrf
19世纪上半叶
细胞学说建立与完善
证明自然界是联系和统一的
19世纪中叶
能量守恒定律证明物质运动
是客观的,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1859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进化论从此取代神创论
三大发现动摇了神创论,让后期的费尔巴哈成了唯物主义者。
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成为可能。
故马克思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
(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结合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
(2)直接理论来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批判吸收“。
黑格尔
(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上帝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本质幻想出来的。
人与其他动物之所以不同,并不完全因为人具有思维,真正的不同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3)自然科学前提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生物进化论说明整个生物界处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也说明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在于自然界本身取代神创论
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细胞学说表明一切生物有机体之间不是孤立的,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社会科学前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阶级基础
直接理论来源
自然科学前提
社会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必然结果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cnrrf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通过劳动异化的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和非人性
客体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凌驾与主体之上,转而束缚和压制主体,这种束缚和压制的过程被称为异化
关于资本: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关于异化:通过劳动货币化(异化)使人成为生产环节,人作为劳动主体却被凌驾与束缚,异化成为资本家增值的工具。内卷、996都是其产物,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合理和非人性
关于革命:马克思一生都在为无产阶级劳动者锻造思想武器。《共产党宣言》认为,随着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但这需要革命,需要流血牺牲,就像历史上每次工人争取权利都要牺牲一样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2)人民的理论
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①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②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公开问世
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年
1846年
1848年
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
正式创立
1847年
走向成熟
1867年
《资本论》
《哲学的贫困》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创立到走向成熟的过程 P12-13相关链接
马克思主义行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三个统一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
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
实践
观点
在认识论中
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在历史观中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最显著的特征)(P13)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奠基人之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也是古代辩证法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多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中国古代的很多学派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例如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又如阴阳、五行学说,再如,儒家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古中国 老子
万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古希腊 赫拉克利特——
但进入近代后,朴素唯物主义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取代,朴素辩证法被唯心辩证法所代替,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分离了。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黑格尔!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马哲产生以前的辩证法最大的缺陷就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辩证法有什么缺陷
直接
现实性
客观
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
历史性
实践
物质性
辩证性
cnrrf
1806年,拿破仑取得耶拿战役胜利,进入耶拿城,黑格尔正在写作《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在人群中看到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傲视着围观的人们,于是惊呼:我看到了马背上的世界精神。
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中,黑格尔把“世界精神”(或 “绝对理念” )看作是决定一切社会现象和人类历史过程的东西,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
在马克思以前,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即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由人的意识或上帝、绝对精神等决定。
马哲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最大的缺陷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有什么缺陷
实践
自在
自然
人化
自然
社会的
自然
社会
历史
自然性
自然的
社会
自然观
+
历史观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三个统一”
材料: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科学,它激励着人们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争取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全部理论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阶级性)的统一。
革命性
科学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
革命性是科学性的重要保证。
永不过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依然闪耀着光辉灿烂的真理光芒,散发出永恒的思想魅力。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
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随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13)
基本特征 阐释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科学性:正确揭示世界本质和运动规律,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并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②革命性: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
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阶级性)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误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认识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往往是分离的,古代虽有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但是是朴素的,没有科学基础的
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历史截然对立起来了
马克思主义行之——
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十六大2002
十七大2007
七大1945
十五大1997
十九大2017
科学发
展观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
表”重要
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
共同点: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几者是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关系。
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
1.形成: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地位贡献: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3.方法论(如何贯彻):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哲的
产生条件
产生条件
历史使命和价值
阶级基础
理论来源
自然科学基础
社会科学基础
马哲的
基本特征
核心观点
基本特征
独特品质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
辩证唯物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
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三、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