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学习目标1、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能分析青藏地区“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特征;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区。学习重点:青藏地区“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畜牧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课前预习预习自测1 .青藏地区 ,气候寒冷, ,土层瘠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2.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 ,使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 ,生态环境问题突显。3.近些年来,由于过度采挖、 等,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4,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青藏地区 ,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5.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 、 、 以及 、 、 等矿产资源。当前,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主要集中在 。6.青藏地区拥有开发 、 和 等清洁能源。7.青藏地区原生态的 、独特的藏族风情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探险。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当地 的快速发展。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的引导,认真阅读教材并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包括文字与任何图片),完成课本相关活动,并独立完成导学案。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随时记录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区,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我的疑问课内探究1、总结分析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2.讨论太阳能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3 .青藏铁路开通后与开通前相比,西藏自治区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有什么变化?4.如何保护青藏高原的生物和环境,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当堂检测1.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多年冻土层问题,是因为( ) A.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冰川影响大 D.纬度高,气温低 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 ( ) A、面积最大的高原 B、纬度最高的高原 C、气温最高的高原 D、海拔最高的高原 3.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是 ( ) A、终年寒冷 B、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较少 C、降水十分丰富 D、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 4.青藏高原上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它是 (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纳木错 D、洞庭湖5.下列河流中,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有 ( ) A、珠江、怒江 B、黄河、海河 C、长江、黄河 D、辽河、淮河 6.青藏地区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 ) A、耕作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7.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有丰富的水源 B、土壤十分肥沃 C、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8.下列牲畜中,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候的是 ( ) A、骆驼 B、牦牛 C、山羊 D、绵羊 9.青藏高原的能源非常丰富,主要有 ( ) A、煤、石油、核能 B、太阳能、地热和水能 C、巨大的风能、核能 D、丰富的生物能、水能 10.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地形区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唐古拉山脉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11.有关青藏地区当前交通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定期航班从拉萨能往世界各地 B、高原上河湖众多,内河航运十分发达 C、西藏的货物运输中,公路运输占有很大比例 D、因修筑铁路困难很大,高原上还没有一条路线 课后反思课后训练1、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青稞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是太阳能和地热B.青藏铁路沿线的居民以藏族为主 C.青藏高原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高、雨量充沛D.青藏高原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3、目前,青藏地区对外联系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A.内河航运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4、青藏铁路穿越的自然保护区是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C.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D.青海湖自然保护区 5、材料: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青藏铁路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设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原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铁路建设难题。请根据材料和图(3)完成下列要求。(1)文中提到的“世界屋脊”指 高原。(2)建设青藏铁路的三大世界性难题是 ,, 。(3)图示①是 铁路,②是 市,图中标注了海拔高度的山峰是 。(4)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结束了 自治区不通火车的历史。还有,当你把5个福娃的名字的单(5)“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其中,福娃 (写出它的名字)代表的珍稀动物在青藏铁路沿线有分布。名连在一起读时,它们名字的谐音就构成了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