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唯物辩证法
总特征:
(构成、引起)
根 本
内 容
根 本
动 力
根本观点
联系观
发展观
(3.1)
(3.2)
矛盾观
(3.3)
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__________。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_ ______。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 _ _______。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观点
矛盾分析法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观)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认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试点和推广
2、科学精神:学会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公共参与:坚持矛盾观,积极贯彻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
上下、左右、高低、长短、远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遇到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方面。如: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空间上:
物质属性:
冷热、软硬、黑白、强弱、轻重;
人的属性:
高矮、男女、老幼、胖瘦;
认识领域:
好坏、是非、美丑、善恶、难易;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2:“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
注意1:“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注意3:哲学上所讲的矛盾≠逻辑矛盾/生活矛盾
1.矛盾的含义:
【注意】哲学矛盾≠ 逻辑矛盾≠生活矛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
生活矛盾:同学A和同学B发生冲突,动起手来。
统一属性——同一性
对立属性——斗争性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你离不开我,
我离不开你。
(1)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烧之——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
2.矛盾的基本属性: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
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②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注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不能说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转化.
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名句:
1.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转化为成功)
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表 现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1)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知识小结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特点: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注意:相关链接
(1)哲学所讲的“斗争性”≠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是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
(2)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叫矛盾了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强调斗争性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
强调同一性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父母、好友经常与我们生活在一起”,说明存在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即存在同一性。“产生矛盾”说明存在斗争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他们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从而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原理内容】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强调斗争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强调同一性)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②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 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方向转化,防止不利转化。(趋利避害)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
注意∶
“事事有矛盾”≠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才构成矛盾关系)
(1) 含义
注意∶
“时时有矛盾”不等于一个具体矛盾永远存在,具体矛盾不是永远无法解决。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
人类社会中的善与恶、福与祸、自由和纪律、进步和落后……
人的思维中知道与不知道,真理与谬误……
事事有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时时有矛盾
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学习与玩耍
工作与家庭
健康与疾病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地位)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三种情形: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学习与休息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
学习与卫生
学习与休息
学习与运动
教与学
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生活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例子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逢山开路,逢水搭桥。
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入乡随俗
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例子:
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千篇一律;东施效颦; 一刀切;一风吹;
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方法论
【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水果
白马也是马
共性与个性
(2)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水果是共性
草莓、葡萄是个性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水果
植物
生物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相互转化。
(3) 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中国人
黄种人

动物
生物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3)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知秩序。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方法论
共性
个性
主次矛盾关系示意图
复杂事物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主要
矛盾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方法论: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方法论: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一个)
(一个或多个)
办事情必须抓住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办事情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1.打蛇要打七寸;
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牵牛要牵牛鼻子;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一个篱笆三根桩
2.一个好汉三个帮
3.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反对不分主次,颠倒主次
1.眉毛胡子一把抓;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2)联系: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生活中的名句体现的哲理
【原理】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②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判断主要矛盾关键词:
中心、核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突破口、首位、首要任务、集中力量、根本(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即对立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联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复杂事物
思考:“是药三分毒”说明药既可以治病,也有危害身体健康的负作用。既然药有危害性,你生病了为什么还要吃药?
矛盾的双方
药可以治病
药危害身体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原理】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方法论】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名称 主次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
区别 存在 前提 复杂事物中 同一矛盾中
数量 对“许多矛盾”而言,矛盾个数≥2 对“一个矛盾”而言,矛盾的方面数是2
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上,用于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
关键词 “重点”“中心”“抓关键”“突破口口”“首要”“核心”“第一要务”“重中之重” “主流”“优势”“大局”“性质”“本质”“整体上”“主体上”
俗语 成语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权衡利弊得失;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九个指头和一个手指;
联系 实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要地位; 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分析形势;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党风主流是好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次要方面
主要方面
方法论
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一个矛盾
两点论
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方法论
方法论
复杂事物
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两点论
重点论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均衡论
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
(2)、地位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小组合作:唐僧师徒四人角色扮演
情景剧:华为公司打算应聘一名高管和一名技术员。
1.各小组派代表任选一个角色,请就选择的角色进行面试
2.各角色面试时自我陈述应体现自身的优势和才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认识世界的角度)
灭 火
着 火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改造世界的角度)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1、(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1)矛盾的同一性
(2)矛盾的斗争性
(3)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地位、意义)
知识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