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7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标要求
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弘扬民族精神。
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环节一
热点分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环节三
阅读思考: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环节二
议学合作: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环节四
观点辨析:弘扬民族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议 题
礼器玉琮:良渚文明
杭州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方圆相融
开放包容
背面:形似印章,寓意留下好的印象
桥型束扣:拱宸桥
环保工艺:绿色办赛理念
“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杭城画卷
环节一:感受杭州亚运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中国式浪漫。
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扇面:江南人文意蕴
赛道:体育运动和竞技
互联网符号:契合城市特色
太阳图形: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
钱塘江和钱江潮头:
展示钱塘江大潮的文化底蕴
江潮奔涌:勇立潮头
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
关键词:
绿色、智能、节俭、
杭州韵味、创新、
发展、凝聚、亚洲。
环节一:感受杭州亚运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中国式浪漫。
01
创造性转化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形式创新
强调文化继承
02
创新性发展
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强调文化发展
立足社会实践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环节一:感受杭州亚运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中国式浪漫。
良渚文物:玉琮
琮琮
主色调:象征丰收的黄色
头饰:神人兽面纹
寓意:不畏艰险
超越自我
坚强刚毅、敦厚善良、 体魄强健、热情奔放
展现:创业精神
鼓舞:激发生命活力 创造美好生活
机器人造型
议学活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填一填:请将右侧关键词拖动到正确位置
课堂检测
某研究中心创立的古籍自动整理系统,既可以对古籍内容进行深度处理,又可以将大部头的典籍、海量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知识图谱,如从《宋元学案》中自动提取“弟子”“家学”“交游”等人物关系,可视化呈现“宋代学术关系网络图”,让古籍“活起来”。这说明(  )
①现代科技的运用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收集、选择、传递和储存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良莠并存的中外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
③现代科技的运用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④文化创新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为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的呈现形式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现代科学技术
相关链接:对待传统文化的其他要求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立足实践
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批判继承
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博采众长
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形式创新
环节二 读懂“杭州亚运”背后的民族精神
材料1.拼搏是最美的底色
对于本届亚运会上展现出的中华体育精神,高超总结道:“一是团结协作,我们的队伍始终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每一块奖牌的获得,每一次突破的背后,既有个人的辛劳汗水,也有团队的努力付出;二是顽强拼搏,没有唾手可得的胜利,只有毫无保留的拼搏;三是永不言弃,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团结一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体育风采。”
团结统一、伟大的团结精神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伟大的梦想精神
勤劳勇敢、伟大的奋斗精神
环节二 读懂“杭州亚运”背后的民族精神
材料2.温暖汇聚体育力量
我国游泳运动员张雨霏在女子50米蝶泳颁奖典礼之后,张雨霏落下热泪,与经历白血病折磨后重返赛场的日本游泳选手池江璃花子深情相拥。
中国跳水队小将全红婵、陈芋汐,真正做到了相互激励,彼此成就,共同成长。两个小姑娘可爱可敬的形象,也代表了中国年轻一代运动员的风采。
还有杭州的观众,他们充满热情,不遗余力,为中国、为所有运动员鼓掌、呐喊、加油。可以说,赛场上下热流交融,汇聚成向上向善的体育力量。
团结统一、伟大的团结精神
爱好和平
环节二 读懂“杭州亚运”背后的民族精神
材料3.“中国红”激扬爱国情
第一次身穿国家队战袍出战亚运会的郑钦文赢得网球女子单打金牌后表示,荣誉属于国家。时隔9年再战亚运的叶诗文表示,在升国旗的时候控制不住眼睛红了。时隔5年再破百米10秒大关并夺冠的谢震业表示,为华诞献礼,给祖国母亲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年仅15岁的滑板选手陈烨夺冠后激动地说:“夺冠的心情很兴奋,代表中国夺冠的心情更兴奋,原来为国争光是这样的感觉。”
拿到体操单杠银牌的老将林超攀把女儿抱上领奖台,他用手指着胸前的国旗,女儿也学着用手指着胸前的国旗。运动员们正是用一言一行,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梦想的种子,传承着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伟大的梦想精神
01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爱好和平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同心同德
维护统一
顾全大局
热情好客
睦邻友好
崇尚交流
吃苦耐劳
勤俭节约
英勇顽强
独立自主
奋发向上
不断进取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02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爱好和平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地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体现
体现
体现
体现
作用: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核心
精神支柱
03
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
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政治品格
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弘扬
建构
锤炼
回溯历史,百年前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
伟大建党精神
04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课堂活动:请拖动民族精神的模块到对应的历史时期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04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课堂活动:请拖动民族精神的模块到对应的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
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紧接着,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我们又形成了……
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又形成了……
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我们又形成了……
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环节三:铸中华体育魂 逐民族复兴梦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部官员高超表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运动健儿们,以优异的运动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且高昂地奏响时代最强音、唱响时代主旋律。”
高超认为,体育激情点燃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是亿万国人的朴素共鸣。展现出爱国热情的不仅仅只有运动员,在观众席上不断涌起的爱国热潮,更是成为了运动员们为国争光的强大动力。
思考:一路走来,历久弥新体育精神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整体风貌
推动作用
精神火炬
凝聚、支撑
精神力量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为什么、作用)
01
激励作用: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02
指引作用:精神火炬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矩。
03
凝聚作用: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
04
支撑作用:精神支柱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环节四 弘扬民族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三)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怎样做)
关键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着眼点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具体措施: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结合生活实际:
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易混易错
01
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是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02
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03
中华民族精神永恒不变、永不泯灭
04
弘扬民族精神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05
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