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历史特级教师李福南原创历史巧记系列之7-侈谈历史提纲记忆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历史特级教师李福南原创历史巧记系列之7-侈谈历史提纲记忆法

资源简介

侈谈历史提纲记忆法
南昌市第十七中学教科处 李福南
记忆是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人脑对感知事物的认识并保持下来而表现出来的能力。记忆是思维的仓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古人说:“举一纲丽万目张,解一卷丽众篇明。”即知识之间的关系虽然纵横交一错,但只要抓住主要的、关键的部位,次要的、从属的部分就迎刃而解了。提纲记忆法就是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总结,将其归纳编拟成提纲的形式进行记忆的方法。
? 提纲记忆法在一节课中的应用:例如: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定义:又称“有限君主制”国家仍保留君主,但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
⑴历史渊源:英国议会起源与发展
⑵经济基础: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背景 ⑶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因素)
⑷理论依据:英国启蒙思想的产生发展
(5)现实原因: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作出的必然选择
⑴确立: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过程 ⑵补充:《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等
⑶发展:内阁制形成;两党制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
(1)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2)两个基本原则:国王“统而不治”和议会权力至上
特点 (3)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4)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议会内阁制运行机制四特点:①集体负责制②对议会负责③内阁掌握行政权④首相成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5)实行分权原则: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⑴经济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⑵民主建设: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作用 ⑶政治稳定: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暴力冲突
⑷国家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历史一大进步
(5)世界影响: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又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⑴客观:从无为到有为;汉武帝时西汉强盛。⑵主观:董仲舒的新儒学
目的:以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大一统
⑴针对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容 ⑵针对君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⑶针对为人处世:“三纲五常”
实质:思想文化的专制
⑴积极:扭转局势;正统思想;文化主流
作用 ⑵消极:神学迷信泛滥;儒学独尊不利于思想科技文化发展
提纲记忆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应用:例如:世界市场的发展
(1)笫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原因
(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出现
(1)世界贸易增长:增长了三倍左右
表现(2)国际分工明显:亚非拉非工业国生产粮食和原料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产品销往全世界
(1)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影响
(2)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又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无产阶级在壮大,新文化运动在发达。
原因
探索失败还努力,十月革命齐霹雳。
开始传入(新文化运动后期):《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
过程
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撰文章、办专号、创刊物、建社团、信仰者
特点:推动作用(进步知识分子);两者结合(马克思主义宣传同工人运动);宣传方式众多(发表文章、翻译书籍、创办刊物等);成为主流(马克思主义)
影响:促使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历史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提纲记忆法在单元小结的应用:例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类别
主要线索(表现)
历史特征
生活与习俗
(1)衣:“洋布”、“洋装”、中山装、西服、旗袍、学生装(2)食:西餐、“菜篮子工程” (3)住:欧式洋房、中西合璧的豪宅、“安居工程”(4)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的变化、注重环保、赈济灾区的新风尚
(1)旧中国:①变化与向西方学习有关②地域差距较大③社会运动的推动是动力④仍保存民族特征(2)新中国:与人民地位变化、实现民族独立和改革开放紧密相关
交通通讯
(1)交通:轮船、电车、汽车等取代人力车、船、马车(2)通讯: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设施完善
(1)受中国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排挤;起步晚,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国家(2)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3)主要出现在交通便利的城市(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
大众传媒
(1)大众报刊的发展(2)广播影视的普及(3)互联网的发展
(1)报刊业是我国最早的现代传媒,时效性强,在传播知识、开启民智、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2)影视、网络技术起步晚,发展快。
认识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又如: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阶段
时间
地位、特征
产生形成
春秋战国
⑴产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正身律已。⑵发展但遭冷落:孟子主张“仁政”“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 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战国时体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统治者重视,因为其距战国社会变革太遥远。⑶特征: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使儒家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压制
秦朝
“焚书坑儒”使儒学遭到压制。
确立正统
西汉
⑴地位:独尊。因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和新儒学的发展。⑵特征: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当中);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趋向官方化、神学化;唯心主义的
走向成熟
宋明
⑴儒学从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内容,理学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⑵由理学发展到心学,完成更为理论化、思辩化过程⑶儒学新高度:儒学家努力;时代发展需要
自我批判
明清之际
⑴出现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⑵批判理学,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提纲记忆法在专题复习的应用:例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

⑴奠定基础:“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
⑵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出现
过程 ⑶最终确立:北约、华约两大组织。
⑷衰落: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竞争和抗衡。②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⑸彻底结束: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⑴凭借军事实力推行强权政治既影响经济发展,又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认识
⑵国与国之间应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才能构建和谐世界。
又如: 现代主义
根源:⑴社会根源:垄断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物质与精神发展的脱节使人们的思想产生矛盾。⑵思想根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使人们的观念急剧变化。⑶政治根源:国际政治上的世界大战,后来的冷战,特别是核恐怖使人们感到危机重重,甚至发生变态。
表现:⑴文学:①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②成就:A.西方:法国──贝克特 《等待戈多》(荒诞派)、美国──海明威 《老人与海》。B.苏联:高尔基 《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奥斯特罗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亚非拉:特点: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泰戈尔《戈拉》、鲁迅《呐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索卡因。⑵美术:①特征:A.反传统和反理性,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B.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②代表:西班牙──毕加索 《格尔尼卡》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⑶音乐:①经历:爵士乐(一战后成为主流)──摇滚乐(二战后成为主流)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趋向大众化多元化(70年代以后)。②发展趋势:大众化、多元化、通俗化、商业化。③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影响:⑴现代主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现代人受到心灵的震撼。⑵使人们产生迷惘的心理,更加深入的思考一些问题,剖析社会的变化。
提纲记忆法的特点:⑴直观性:一目了然,印象深刻。⑵条理性: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要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显露了主干信息的层次及关系。⑶简洁性:浓缩精华,化繁为简。提纲语言精练,表述直接,集知识之精华,览材料之概要。
提纲记忆法的步骤“四抓住”:写提纲就是要写出识记内容的主要脉络,就是对识记内容的综合分析、概括提炼。⑴抓住识记内容的分析:即对识记历史知识的了解过程。要对识记历史进行分析、掌握识记历史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脉络,为编写提纲提供线索、做好准备。⑵抓住识记内容的综合:即对识记历史知识的概括过程。在对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把原型信息打乱按规律重组、按规律分块集成,分清主次,抓住识记历史知识的中心要点及主干。⑶抓住识记内容的归纳: 即对识记历史知识的整理过程。从原型信息中提炼出主题、筛选出关键字词,量材而用。⑷抓住历史语言的精练。即提纲的成型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把经过分析、综合而概括出的提纲表述出来。用的话语越少、越通俗易懂、越深入浅出、越形象生动则越好。细了容易乱,少则得,多则惑,难懂不易记忆,呆板提不起兴趣。
 ??提纲记忆法的好处:提纲挈领,抓住了识记历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纲举目张,在纷繁的识记历史中明确要点;以点带面,找出了互相关联识记历史的“节骨眼”,由此及彼拓展开去;全局在握,在浏览的瞬间,把经浓缩的识记历史扩张开来,融会贯通,掌握全局。
提纲记忆法一直为古今中外的学者们所喜爱和运用。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是个自学成才的文学家。他非常注重笔记,常说:记事者必提其事,纂言者必钩其玄。马克思更是善于运用提纲记忆法的大学者,特别重视作阅读提纲,认为一种通晓识记材料的必要工作过程。他甚至花了大量功夫,为自己个人的藏书做了提要,使书中的精华了然于胸。让我们记住这经验之谈吧,提纲记忆法会把书“越读越薄”,脑子就乐意“输人”和“输出”了,提纲记忆的艺术就会叩响你的灵感之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