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质检三考试政治叁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决定意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物质,②说法错1,B【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个反映是能动古人认为,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既尊重了世界的物质的,不能说是曾经的记忆在人脑中的直观反映,④说法性,又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错误。的基本问题,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智慧,①6.A【解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中蕴含着“天圆地方”③正确。世界本原的问题强调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宇宙观,“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当圆的。古人对意境的理解是情与景的交融,并不能反映人径与其内、外方边取简单整数时,近似地有“面积=周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②不符合题意。两大基本派长”,实现了“形”与“数”的统一、科学与美学的融合。这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说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们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利用对“形”与“数”本质联系的把握,使打造具有中国凤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格的古代建筑成为可能,①③符合题意。“天圆地方”的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宇宙观属于意识,不是实现“形”与“数”统一、科学与美意识决定物质,④夸大了古人对意境的理解,说法错误,学相融合的基础,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尊重宇宙运动排除。的客观规律是建成符合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中国古代2.C【解析】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建筑的前提,④不符合题意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基础,A项错误。具体科学的进7.C【解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思是,白天思考或步推动哲学不断发展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作用,而材料关注的事情,到了晚上会在梦中出现。这体现了意识是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以儒家思想中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世界是物质的,④排第一。“流蕴藏的深遂智慧照鉴数字文明的未来,为人工智能技术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发展开辟新道路。这说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这说明物质是运动的,②排第和方法论的指导,C项正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意思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项错误。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地有经久不变的必然性,君子有3.C【解析】材料主要是强调革命理论具有指导革命实经久不变的准则或法式。这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践的重要作用,即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而①是强调①排第三。“青山遮不住,毕竞东流去”意思是,青山挡理论来源于实践,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毛泽东同志不住江水,它终究还是会向东流去。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领导中国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排第四。“劈装不照纹,累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面貌,为中国式现死劈柴人”意思是,按纹来劈柴,是很好劈开的,如果不代化事业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这说明毛泽东思想按纹则会费了很大力气。这启示我们按规律办事,⑤排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与时俱进发第五。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①③⑤。展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成功之道,②③符8,A【解析】复旦大学科研人员通过反复实验,成功创建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范围内各国的革命都出一种新型钙一氧气电池,这说明通过努力可以根据固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不能认为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主客观才能发挥作用,④表述错误。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形成,①③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为4.C【解析】朱熹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事物的联系,并且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实践活动无一,他的观点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客观唯心主关,人不能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②错误。承认联系的义观点相悖的是唯物主义观点,“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客观性是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④错误。出”和“原子与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9,D【解析】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由部义观点,②③正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属于不可知分构成”的说法正确,但“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邵分的功论,①不符合题意。“物是观念的集合”属于主观唯心主能之中”的说法错误,①排除。合作协议明确了加强公义,④不符合题意。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协同、经营者集中审查区域化合5.B【解析】每个人的家门口儿乎都有一条大河,基于作、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协作、竞争侣导工作整体此,作者创作了《我的祖国》,用“一条大河”微荡爱国深性推进等4个方面14项合作内容,体现出着眼于事物情,这体现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意识是的整体,实现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和优化,②符合题意。人脑对客观存在进行加工的结果,①③符合题意。物质克服封闭观念,有利于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而1绝密★启用前郑口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质检三考试政治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画最讲求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谓之境界。”由此可见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画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境。古人对意境的理解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 ②折射出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③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④揭示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分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 年 6月,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此次尼山对话的举办,旨在以儒家思想中蕴藏的深邃智慧照鉴数字文明的未来,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开辟新道路。这说明A.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不断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是真正的哲学的基本问题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上述观点告诉我们①哲学源于人的实践活动,革命的理论产生于革命的实践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③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成功之道④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高一政治 第 1 页(共 8 页)4.朱熹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下列观点中与朱熹的观点相悖的是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原子与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无论你出生在何时何地,家门口几乎都有一条河,即使是一条很小的河,在你幼小心灵中也是一条大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无论将来你到哪里,只要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一切如在眼前。基于此,著名词作家乔羽创作了《我的祖国》。作者用“一条大河”激荡爱国深情,体现的哲学道理有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②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进行加工的结果④意识是曾经的记忆在人脑中的直观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中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周髀算经》载有“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意即方的数理用于观测地,圆的数理用于观测天,包括故宫在内的古代都城、宫殿建筑的规划设计都是基于该理念开展的。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当圆径与其内、外方边取简单整数时,近似地有“面积=周长”,实现了“形”与“数”的统一、科学与美学的融合。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利用对“形”与“数”本质联系的把握,使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古代建筑成为可能②“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是实现“形”与“数”统一、科学与美学相融合的基础③蕴含古建筑美学理念的规划设计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④尊重宇宙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建成符合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下面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①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⑤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A.④③②①⑤ B.②①④⑤③ C.④②①③⑤ D.①②⑤④③8.近日,复旦大学科研人员通过反复实验,成功创建出一种新型钙一氧气电池,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充放电,稳定运行700次循环,展现出高安全性和较低成本等优势,并为可穿戴电池织物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这说明①通过努力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②在尊重联系客观性基础上、创造了自在事物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形成④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是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高一政治 第2页(共8页)9.2023年9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公平竞争政策—体化推进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明确了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协同、经营者集中审查区域化合作、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协作、竞争倡导工作整体性推进等4个方面14项合作内容。多省市加强政策协同是基于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部分的功能之中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实现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和优化③克服封闭观念才能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京津冀一体化再上台阶,将坚持区域“一盘棋”,突出区域一体、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把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积极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坚持综合思维和系统优化的方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不断优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③京津冀整体发展服务于京津冀每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④普遍联系的无条件性,要求京津冀必须协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因此数字经济是新事物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和优势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体现了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体现了我们要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民主改革前,西藏人民几乎“一无所有”,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现代科技更是一片空白。民主改革为西藏人民打开了通往新社会的大门。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走上了跨越式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下列名句中蕴含哲理与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①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高一政治 第3页(共8页)3.2024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该站填补了我国在太平洋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从 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至今,40年的考察研究,40次考察队出征,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填补了一项项空白,一代又一代考察队员接力奔向南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量的持续积累必然引起事物质的飞跃②事物质变离不开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正确意识能让人们摆脱客观条件制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可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①树立系统观念,实现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②创新发展规律,推动体制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③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突破和解决主要矛盾④重视意识作用,以新发展理念作为实践出发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下列漫画蕴含的寓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评价人和事时,要把握主流,而不能吹毛求疵②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③在把握重点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④坚持系统优化方法,用综合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国内区域经济竞争原本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并从过去的商品领域逐渐转向了服务业和生产要素领域,带来了产能过剩、低层次重复建设等副作用,因此需要规范竞争、消除壁垒。当前应规范竞争、消除壁垒是因为①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勇于直面矛盾,积极解决矛盾④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高一政治 第4页(共8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密集活跃的阶段,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全球经济结构。而我国东北地区当前的产业模式过于依赖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已经成为了制约其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2023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为我们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哲学依据。高一政治 第5 页(共 8 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4年3月 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六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是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河南、山西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湖北、湖南、江西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安徽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不断走深走实。因此,要站在中部看中部,还要跳出中部看中部。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要站在中部看中部,还要跳出中部看中部”对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启示。高一政治 第6页(共8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3年12 月5 日,2023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芜湖市举办。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领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齐聚芜湖,共话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未来。10年来,芜湖市深耕机器人产业发展,依托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形成了覆盖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再到系统集成的完整机器人产业体系,机器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数据统计,目前芜湖市机器人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220多家,产值突破300亿元。但是也要看到芜湖市机器人产业目前仍缺乏技术间的协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和上下游的互动缺乏有效协调,要逐步建立集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产品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融对接,形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及特种装备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条。由于机器人行业技术研发要求高,风险较大,目前芜湖市机器人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所取得成就仅是在部分领域。未来,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对待芜湖市机器人产业发展。高一政治 第7页(共8 页)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近年来,我国各大盐碱地集中区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从自身的水盐条件出发,进行分类改造,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松嫩平原因季节性降雨不均,土地盐碱化严重,故采用培育耕层、以稻治碱、连通河湖的方法,涵养生态,沃土好水种出了优质稻。内蒙古河套灌区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耕地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但不同地块的盐碱化程度不同,故分别采用“留”“用”“改”方法,科学灌溉,解开了次生盐碱化症结。新疆地区盐碱地全年干旱少雨,于是推广有机肥还田,培育种植“吃盐植物”,收效同样明显。(1)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12分)(2)结合材料,请就如何综合利用盐碱地提一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4分)高一政治 第8 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docx 河北郑口中学2023-202高一下学期质检三 政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