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全民守法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全民守法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四框 《全民守法》
第九课 《全民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政治认同】体会人们在法治国家中的美好生活,明确全民守法的意义,增强一会儿中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科学精神】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意义、要求,明白全民守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需要一以贯之。
【法治意识】理解全民守法要求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公共参与】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坚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信念。
核心素养
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人大)
(政府)
(法院、检察院)
(公民)
总议题:推动全民守法建设法治中国
子议题一:为什么要全民守法?
子议题二:如何推动全民守法?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成了不少人的同年记忆,也体现出人们对于兰花草的喜爱程度。然而,随着我国对野生兰花的保护增强,歌词中的行为可能会触碰法律底线。2022年5月16日,宣城中院公布的一起案例中,一女子因为挖兰花,触碰了刑法,最终被判刑。2021年12月2日,崔女士某山场采挖冬笋。在采挖过程中,崔女士在山场发现了野生兰花,在未办理采集证的情况下,擅自用随身携带的锄头采挖野生兰花11株,并带回家用3个花盆栽种。经鉴定,崔女士采挖的三盆兰花为春兰,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法院审理后认为,崔女士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挖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野生春兰,其行为已构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鉴于被告人具有自首、自愿认罪认罚的情节且尚未造成春兰损毁,决定对其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以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崔女士管制五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没收扣押在案的野生春兰11株。
新课导入
思考:崔女士采挖兰花为何会被判刑?从这个案件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子议题一:为什么要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的内涵
1、全民守法的含义和具体要求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推进全民守法(意义)?
1、全民守法的含义和具体要求
全民
守法
含义: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所有
社会成员
尊重和信仰法律
依法行使权利
和履行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
依法履行义务
依法维护自己
的正当权益
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①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②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③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在权利享有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
提醒: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趣味训练:连一连
材料:为扎实推进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5月12日,颍上一中诚邀颍上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宋献彬在校融媒体中心作法治报告,宋献彬检察长结合实际案例,从“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实施校园欺凌将会承担怎样的后果”、“怎样预防校园欺凌”、“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等方面,教育学生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远离校园欺凌,绽放青春精彩。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一步培养师生的法治观念,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文明的校园环境,颍上一中政教处、团委、保卫处及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
颍上一中开展普法增强了同学们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请思考:新时代的中国推进全民守法有何意义?
2.推进全民守法的意义
①推动全民守法,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
②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有利于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④有利于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 它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卢梭
观看视频并思考:如何切实推进全民守法?
子议题二:如何推动全民守法?
推进全民守法
3、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推进全民守法举措:
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观念上)
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上)
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道德上)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孟子
思维导图
全民守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高扬法治旗帜的基础工程。倡导全民守法,我们每一位公民要无条件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绝不能逾越法律底线。“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只有让“法”凝聚全民共识、体现全民意志,在“学法”上下功夫,在“用法”上见真章,才能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氛围,才能打造知法、守法、用法的美好境地。让我们在学习中知法、在宣传中懂法、在维护中守法,树立起全民的法治信仰,向全面依法治国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课后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