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单元复习课程标准*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在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在几千年的密切交往中,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考点1-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确立 过程实施状况地位意义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c、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考点1-2 延伸-促进西藏发展的相关措施时期 措施 影响1951年一五计划1959年1965年20世纪末2006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封建剥削,人民翻身做主,迈进社会主义社会设立西藏自治区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唐太宗元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1965文成公主入藏宣政院册封“达赖喇嘛”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金瓶掣签制度噶厦政府驻藏大臣西藏自治区对西藏考点1 延伸-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新疆的管辖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北庭都元帅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准葛尔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对新疆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新疆行省建立西汉唐朝元朝康熙乾隆1876—18781955188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1西藏和平解放结论:考点2-1 一国两制背景提出依据内涵目的方式地位成功实践意义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但首次在香港问题成功实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港澳台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2)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结合历史和现实条件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设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香港回归、澳门回归①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②促成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③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历史——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现实——港澳台长期实行资本主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璀璨的东方明珠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香港的上空。今天我们用凝重的目光注视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中国的国旗和香港行政区的区旗缓缓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颗美丽的东方明珠,回家都有24年了!让我们回到1997考点2-2 香港、澳门回归原因史实意义港澳回归后更加繁荣说明了什么?(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2)制度保障:“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3)现实原因: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4)其他原因:中英、中葡的共同努力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①中国大陆是香港和澳门强大的后盾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考点2 延伸-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比较项目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不同点 设立的目的适用的区域社会制度自治权限相同点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为实现祖国统一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适用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实行高度自治都是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而设立的都有利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不具有独立的主权台湾问题由来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考点2-3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中国内政,不容其他国家干涉。港澳问题是基于外国侵略产生的,属外交问题,需通过外交谈判解决(1)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2)1950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新中国成立以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3)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意义对台湾问题的认识考点2-3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1)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2)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强了民族情感和民族凝聚力,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奠定基础(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无法改变(2)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台湾统一 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中学生应如何做考点2-3 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1)根本保证: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政策、法律保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反分裂国家法》的实施(3)历史渊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血缘和文化基础,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4)经验积累: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保持高度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5)现实情况: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统一是大势所趋,也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的阻挠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警惕“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三国-吴国元朝1662年1684年1885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设台湾省荷兰侵占台湾明末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收复台湾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第一次分离第三次分离回归第二次分离回归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统一考点2-3 延伸-历史上的台湾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一国两制港澳回归统一之路.ChIna台湾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香港、澳门分别被哪两个国家侵占?( )A.英国、葡萄牙 B.英国、法国C.西班牙、葡萄牙 D.英国、西班牙2.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单元小结祖国统一民族团结1949197920世纪80年代1984198719921997.7.71999.12.202008201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实现三通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两岸关系发展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