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8张PPT+内嵌3个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8张PPT+内嵌3个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伴随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阅读教材11—13页,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总结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局限性及进步性
②思考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时期 代表人物及著作 特点
16C初——17C末
18C
19C初
莫尔的《乌托邦》、闵采尔、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何罪恶,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
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里布《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
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
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设想。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及进步性
1.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2.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3.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不匹配
2.进步性
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其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诉求
他们出现了!
他们在哪 !
三大工人运动
工人不能生活,
毋宁战斗而死!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
英国宪章运动
我们全都知道,什么是你们的贪欲,剥削穷人的最后一件衣裳,掏干他们的心肝五脏!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工人运动屡次遭到镇压走向失败,为什么会失败呢?工人阶级该怎么做?资产阶级又会怎么做?
2、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
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科学社会主义是由谁创立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
阅读书本P14-16,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
2、总结《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地位和主要内容。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哲学基础
创立
内容
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拓展: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
唯心史观,即历史唯心主义,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它把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它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
英雄造时势
时势造英雄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哲学基础
创立
内容
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创立
内容
经济学基础
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基石
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现存于世的唯一一页手稿
02
  《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朗读《共产党宣言》选段,体会《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 即无产者。
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的部分;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运动的正确方向,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对无产阶级政党做了阐述:《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3、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9
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巴黎公社的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伟大的尝试——巴黎公社
(三)、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名言,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议题情景:
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
——列宁《莫斯科吟》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归收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列宁《四月提纲》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历史性飞跃
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的曲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的巨大成就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仍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是不过时的
视频《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看
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
本课小结
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理论
尝试: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建立: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实践
新生: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
曲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