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1、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1)文化复古主义(2)全盘西化论彻底拒斥外来文化。表现:危害: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不前,倒退衰落。表现:危害:盲目照搬西方文化。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华民族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谈谈你对鲁迅这段话的体会。阅读与思考提 示:①“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是一种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②鲁迅认为“拿来”的正确方法是要运用脑髓,就是要有思考,放出眼光是要有鉴别,自己来拿是要有选择。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①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③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含义不同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 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生产目的不同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资本来源不同 国家或社会 企业机构性质不同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运营机制不同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控方式不同 直接 间接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必要性: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1、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向往的生活》被指与韩国的《三时三餐》雷同,连宣传海报设计都如出一辙邀明星开餐厅的真人秀节目《中餐厅》,涉嫌抄袭韩国节目《尹食堂》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国内许多学堂,外国许多留学生,在这期内蓬蓬勃勃发生。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阅读与思考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到文化思想的过程,逐步深入,中国人逐渐发现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东西,这样不仅不能解决中国问题,实际反倒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要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才能借鉴其他国家的方法来解决自身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2、如何立足国情、交流互鉴课堂小结(1)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2)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角度)(3)要克服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错误的倾向,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反对两种错误倾向)(4)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5)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原则)知识整合: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堂练习1.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我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实现民心相通应该( )①提倡和推崇开放与包容、化解分歧,求同存异②尊重各国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③积极推动汉语国际化,实现文化相通④以我为主,加强文明交流互鉴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A课堂练习2. 《长安十二时辰》呈现千年长安的文化风貌,用影像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宸汐缘》服、化、道等细节考究精致,彰显中国美学精神。电影编剧王某认为,从2019年暑期档交出的答卷中,可以看到中国影视产业“从皮相到骨相的进步”,观众不仅能看到中国元素,还能看到不同于美国、日本,独属于中国的文化印记和思想内涵。这表明(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当下文艺创作者的责任与担当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产影视剧创作的资源宝库C.影视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D.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