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科学立法 课件(共30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科学立法 课件(共30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1科学立法
——以《未成年保护法》为例
议题一
良法何以科学?
议题二
良法如何制定?
禁止带手机进校园的立法审视
议题:通过立法来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科学合理吗?
合理
不合理
vs
科学立法: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质量
 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出台背景合理

法律内容合理

制定程序合理
体现国家性质,顺应时代要求
符合国情和实际,规范权利和义务
内在逻辑、规律、程序、技术
从立法方向上
从立法实效上
从立法方法上
结合所学知识,禁止带入手机进校,
要进行哪些流程才能成为法律条文?
2019年两会,江西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雷燕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智能手机的建议》
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对于“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的建议
针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深入调查研究
......
1、提案人作法律草案说明
2、各代表团对草案审议
3、专门委员会对草案审议
民主立法
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4、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草案审议
依法立法
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享有立法权的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
二、我国国体
总结: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和基本法律(宪法制定权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没有宪法制定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其它法律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律
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部门规章
设区的市及以上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自治区、州、县的人大: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法律案的表决
6、法律的颁布
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良法在我心 承诺定做到
我承诺: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行动上自觉地不违规使用手机、电话手表、iPad等电子产品,如有违反,自愿接受学校相应的处理。
承诺人:XXX
二、我国国体
总结:科学立法
1.内涵
①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
②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③符合国情和实际
④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
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依法立法、③坚持民主立法
④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⑤+“科学立法内涵”的几个方面
2.推进
1、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就是要( )
A.科学执法 B.科学立法
C.民主立法 D.全民守法
2、马克思在《离婚法草案》中强调对立法者的要求:“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你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马克思的观点表明(  )
A.立法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立法公开
B.立法应依照法定程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C.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规律
D.立法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建立科学立法机制
B
C
课堂练习
3.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立法工作继续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必须( )
①健全社会公众有序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②发挥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③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④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公众只能参与立法,不能立法。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故③④符合题意
D
4.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丽水市大窑龙泉密遗址保护条例》决定。这为大窑龙泉窑遗址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和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这说明
①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决定权 ②地方人大常委会使了地方立法权
③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审议权 ④地方人大常委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②④: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丽水市大窑龙泉密遗址保护条例》的决定。这为大窑龙泉窑遗址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和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这说明地方人大常委会使了地方立法权,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②④正确。③: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审议权,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职权,③错误。这是制定地方性条例,不是决定权。
C
5、2021年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调整( )
①意味着相关年龄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量刑有据
②表明立法机关能够与时俱进科学立法
③表明我国未成年人任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惩罚
④意味着我国未成年人享有与成年人相等的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根据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情节恶劣,应当负刑事责任,说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量刑有据,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①②正确。③④本身错误。
A
6、“房子需要装修吗”“您家宝宝的早教班选好了吗”“需要办理贷款服务吗”……您是不是经常接到类似这样的骚扰电话?那多半是因为个人信息“裸奔”造成的。随着民法典正式施行,我们的个人信息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上述材料表明( )
①良法制定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②民法典实施应以公民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被侵犯的
④民法典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政治自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骚扰电话近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说明良法制定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①符合题意。②:民法典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以公民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④:隐私权不属于公民的政治自由,④排除。故本题选A。
A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说明民法典 (  )
①日益扩大公民基本民主权利②说明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民法典》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说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D我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有利于保障人民权益,而不是扩大人民权益,①说法错误;②也错误,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故选B项。
D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立法为民理念,更加注重立法质量,一大批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民利益的法律相继出台。
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的制定,食品安全法的修订等,坚决维护国家、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民法典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民事权利,守护人民福祉;高空抛物坠物、冒名顶替上大学等入刑,有力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等,助力打赢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2021年立法项目更多于往年,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正在进行修订,法律援助法、社会救助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也在制定之中。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永远在路上。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新时代立法是如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12分)
参考答案:
① 党要领导立法,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的领导)
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积极回应民众新要求新期待,坚持科学、民主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③ 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捍卫公平正义,维护人民安全和利益。(立法要保障人民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