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9.1科学立法——以《未成年保护法》为例议题一良法何以科学?议题二良法如何制定?禁止带手机进校园的立法审视议题:通过立法来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科学合理吗?合理不合理vs科学立法: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质量 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壹出台背景合理贰法律内容合理叁制定程序合理体现国家性质,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规范权利和义务内在逻辑、规律、程序、技术从立法方向上从立法实效上从立法方法上结合所学知识,禁止带入手机进校,要进行哪些流程才能成为法律条文?2019年两会,江西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雷燕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智能手机的建议》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对于“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的建议针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深入调查研究......1、提案人作法律草案说明2、各代表团对草案审议3、专门委员会对草案审议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4、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草案审议依法立法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享有立法权的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二、我国国体总结: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和基本法律(宪法制定权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没有宪法制定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其它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律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部门规章设区的市及以上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自治区、州、县的人大: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法律案的表决6、法律的颁布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良法在我心 承诺定做到我承诺: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行动上自觉地不违规使用手机、电话手表、iPad等电子产品,如有违反,自愿接受学校相应的处理。承诺人:XXX二、我国国体总结:科学立法1.内涵①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②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③符合国情和实际④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依法立法、③坚持民主立法④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⑤+“科学立法内涵”的几个方面2.推进1、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就是要( )A.科学执法 B.科学立法C.民主立法 D.全民守法2、马克思在《离婚法草案》中强调对立法者的要求:“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你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马克思的观点表明( )A.立法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立法公开B.立法应依照法定程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C.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规律D.立法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建立科学立法机制BC课堂练习3.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立法工作继续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必须( )①健全社会公众有序立法的途径和方式②发挥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③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努力提高立法质量④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公众只能参与立法,不能立法。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故③④符合题意D4.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丽水市大窑龙泉密遗址保护条例》决定。这为大窑龙泉窑遗址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和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这说明①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决定权 ②地方人大常委会使了地方立法权③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审议权 ④地方人大常委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②④: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丽水市大窑龙泉密遗址保护条例》的决定。这为大窑龙泉窑遗址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和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这说明地方人大常委会使了地方立法权,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②④正确。③: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审议权,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职权,③错误。这是制定地方性条例,不是决定权。C5、2021年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调整( )①意味着相关年龄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量刑有据②表明立法机关能够与时俱进科学立法③表明我国未成年人任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惩罚④意味着我国未成年人享有与成年人相等的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根据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情节恶劣,应当负刑事责任,说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将量刑有据,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①②正确。③④本身错误。A6、“房子需要装修吗”“您家宝宝的早教班选好了吗”“需要办理贷款服务吗”……您是不是经常接到类似这样的骚扰电话?那多半是因为个人信息“裸奔”造成的。随着民法典正式施行,我们的个人信息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上述材料表明( )①良法制定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②民法典实施应以公民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被侵犯的④民法典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政治自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骚扰电话近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说明良法制定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①符合题意。②:民法典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以公民利益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④:隐私权不属于公民的政治自由,④排除。故本题选A。A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说明民法典 ( )①日益扩大公民基本民主权利②说明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民法典》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说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D我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有利于保障人民权益,而不是扩大人民权益,①说法错误;②也错误,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故选B项。D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立法为民理念,更加注重立法质量,一大批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民利益的法律相继出台。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的制定,食品安全法的修订等,坚决维护国家、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民法典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民事权利,守护人民福祉;高空抛物坠物、冒名顶替上大学等入刑,有力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等,助力打赢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2021年立法项目更多于往年,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正在进行修订,法律援助法、社会救助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也在制定之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永远在路上。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新时代立法是如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12分)参考答案:① 党要领导立法,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的领导)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积极回应民众新要求新期待,坚持科学、民主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③ 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捍卫公平正义,维护人民安全和利益。(立法要保障人民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