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共31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共31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学政治啦!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第一目: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第二目: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精神: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问题.
公共参与:学会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1.了解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2.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3.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和意义
4.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
3.2.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预习提纲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1.质的含义
2.量的含义
3.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4.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2.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是什么?
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有一个官吏从库房中出来,张乖崖看见他鬓角旁的头巾下藏有一文钱。就盘问他,查出钱是从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杖打他。那个官吏说:“一文钱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能杖打我呢 ”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1)类似的成语:聚沙成塔、磨杵成针、持之以恒、防微杜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等。
(2)道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探究与分享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1)内涵: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2)意义: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1、质(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例】山川湖海,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这些东西我们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
【知识拓展】认识事物的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
(1)内涵: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2)量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3)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2.量(区分相同事物的依据):
注意:有人认为“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数量增减、空间变化都不会影响水的性质
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
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的绝妙例证:一粒谷子确实不是一堆谷,但经过不断地增加,一粒粒谷的和就变成了谷堆。
秃头论证是说,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旧不必忧虑……长此以往,一根根头发掉下去,最后秃头出现了。哲学上叫这种现象为“秃头论证”。
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3、质量互变规律(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区别:①量变:量的变化(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A事物仍是A事物)
②质变:质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A事物变为B事物)
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 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
鸡蛋的孵化 未破壳以前 破壳而成小鸡 小鸡觅食成长
社会的变化 社会内部酝酿革命 革命爆发,由一种社会转变为另一种社会 新社会在新的生产力基础上发展起来
中国人民的抗战 抗日十四年 日寇投降,抗战结束 中国人民开始解放战争
下列变化属于质变的是( ):
A.水结成冰
B.冷水变成热水
C.食物发霉
D.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
E.鸡蛋变成小鸡
F.朝核六方会谈有缓和的迹象
ACE
判断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练一练
探究: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说明从小学——中学——大学——……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什么道理?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联系
3、质量互变规律(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况:
①单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引起质的变化。如“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②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如葡萄糖和果酸,化学分子式都是C6H12O8,但由于原子的空间排列不同,使他们具有不同的性质。
练一练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下列关于“质与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②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③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量的增减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④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探究与分享
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
同样,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行为,进而造就精彩的人生。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因为有了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的量的积累,人生之路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成就精彩人生。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识是说,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
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义是说,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儿而未完成。
上述材料表明量变和质变存在什么关系?
情境探究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方法论)
(1) 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把握适度原则,推动事物发展。
发展的过程的特点
发展的状态
(1)区别(含义不同)
①连续性(渐进性):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量变)
②间断性(飞跃性):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质变)
2、连续性与间断性、渐进性与连续性的辩证关系
判断:中断、间断意味着事物停止了发展。
×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2、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间断性(飞跃性):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实质: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质变)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注: 间断只是“(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表示只在中间有断开但没有中止; 中断是“半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表示半中间阻断后,已经中止。
注:量变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质变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性和间断性。
(2)联系
①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
②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③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误区:事物发展是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飞跃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注:在表达时要注意规范,即量变对应质变,渐进性对应飞跃性,连续性对应间断性。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
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义是说,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儿而未完成。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启示:质变始于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质变。因此,我们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地为之努力。否则,理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阁,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因此,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质变,就必须注重量的积累,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探究与分享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拓展: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观点
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生物学中的“激变论”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
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庸俗进化论”,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
激变论
庸俗进化论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量变 质变
区别 变化指向 数量增减、场所变更 性质变化
变化状态 渐进性、连续性(静止状态) 飞跃性、间断性(运动状态)
变化结果 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内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根本区别 在度的范围之内 超出度的范围
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
区别 含义
体现
结果
联系(相互包含)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
量变的体现
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
出现了新事物
①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②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质变的体现
归纳总结
1.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会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
提示:×。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表明事物发展停止。(  )
提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
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提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所有的量变都必然会引起质变。
4.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  )
提示:×。事物的发展既有量的渐进,也有质的飞跃。
5.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趋势。(  )
提示:×。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易错易混点分析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的
含义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要求:正确把握
意义


质变
量变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渐进性与飞跃性
连续性与间断性
量变与质变
关系
课堂小结
1、下图漫画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C
A.要勇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树立信心,正视眼前的困难
C.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D.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变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2、 数学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B.质变就是发展
C.渐进性与连续性包含着飞跃性与间断性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A
3、当人们沉溺于“指尖社交”,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时,颈椎病就找上门了。据清华大学力学专家分析,在人们低头时,前屈极限(下巴碰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45°,而前屈幅度达到30°就会影响到颈椎;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的异常稳定状态,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因此,“低头族”患颈椎病的概率极大。这说明( )
①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迂回的
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④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