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二框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核心素养目标【科学精神】知道起诉及法院受理诉讼的条件和程序。【法治意识】明确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沈某与朋友在Z市火锅店聚餐,当时下着雨,火锅店大厅地面较为湿滑,沈某不慎摔倒并致左臂骨折,入院治疗共花费 2 万余元。出院后,沈某回到G市,要求火锅店赔偿。但火锅店表示,沈某聚餐当天因穿高跟鞋走路不稳才摔倒,对受伤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只同意给付2 000元的消费代金券作为补偿。沈某对该解决方案不满意,准备至G市人民法院起诉。案例探究与分析:沈某诉讼记(一)1. 沈某朋友小王目睹了沈某受伤的过程,非常气愤,准备收集证据起诉火锅店,要求火锅店赔偿沈某损失。法院会受理吗?2. 沈某如果不去起诉火锅店,法院会主动为沈某维权吗?3. G市人民法院会受理该案吗?沈某能向高级人民法院起诉吗?她应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2)地位: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4)管辖: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3)原则:民事与行政:不告不理;刑事:公诉为主,自诉为辅。一、起诉与应诉1、起诉(1)含义注:起诉者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主管:依法确定有关纠纷是不是应该由法院处理;管辖:依法确定一个案件由哪一个法院受理。【拓展】起诉的必备条件1、起诉者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3、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和管辖。拓展:全面理解管辖制度(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解决 问题一般 原则确定上下级(纵向)法院之间的管辖权同级(横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民事诉讼:原告就被告,多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刑事诉讼:多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辖。行政诉讼:多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各级人民法院都能受理第一审案件;(1)基层人民法院:大多数普通案件(县、不设区的市、市瞎区)。(2)中级人民法院:重大涉外案件;本辖区内(市)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等(3)高级人民法院:本辖区内(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4)最高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等。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管辖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不能上诉。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沈某对该火锅店解决方案不满意,后经法律人士指点,准备至Z市人民法院起诉。在法律人士的帮助下,沈某写好民事起诉状(如右图所示)并递交至Z市人民法院。Z市人民法院收到沈某起诉书后,给与立案并将沈某起诉状副本送达该火锅店负责人手中,并要求该火锅店负责人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该店负责人不予理会。。。案例探究与分析:沈某诉讼记(二)1. 收到起诉状后,法院会怎么做?起诉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民事起诉状原告:XXX被告:xxx诉讼请求:此去省去100字事实与理由:此去省去200字 此致××人民法院附:本诉状副本 份 证据和证据来源 ××× 年 月 日2. 火锅店对于人民法院送达的传票,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没作理会,会影响该案件的审理吗?起诉一、起诉与应诉2、应诉:(1)立案登记不符合符合不立案/诉讼不成立当场立案/诉讼成立起诉一律接收②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起诉的一方成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①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条件:(1)事实条件:即必须有犯罪事实的存在:(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易混易错】: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不一定立案。起诉一、起诉与应诉3、应诉(2)诉状送达与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注意:1、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2、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沈某)(XX火锅店)Z市人民法院通知诉讼通知双方当事人,此案定于2023年4月12日开庭审理,并欢迎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开庭日,火锅店负责人没有出庭且没有说明理由,G市法院按期开庭审理,做出一审判决。案例探究与分析:沈某诉讼记(三)1. 当事人某一方如果没有出庭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审判能够继续吗?2. 你知道开庭审理有哪些具体程序?3.为什么开庭审理的时候欢迎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所有的案件都可以这样吗?起诉二、审理与判决3、开庭审理(一审)(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2)地位: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全面调查案件事实。法官主导纠问,当事人陈述、证据出示。这一阶段是开庭审理的重心。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宣告判决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3)五个阶段:(1)当事人陈述;(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3)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4)宣读鉴定意见与勘验笔录(5)审判长归纳总结 。其间,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答辩(4)互相辩论(5)辩论终结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民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第144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民事诉讼法》第109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民诉意见》121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拓展:关于当事人不到庭拓展:相关链接P93:1、刑事公诉案件的阶段与审理过程注: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拓展2:公开审判制度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党政军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及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等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拓展3:未成年被告人特殊保护---相关链接P93:①我国设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少年法庭。。。。②少年法庭在审判方式方法上注重疏导、寓教于审、惩教结合。③不公开审理①公诉人宣读起诉书;②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③询问被告人,被害人等向被告人发问;④控辩双方向被害人发问;⑤出示、辨认证据;⑥调取新证据;⑦法庭调查、核实证据审理过程:Z市法院按期审理,做出一审判决。火锅店表示不服判决,向Z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经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案例探究与分析:沈某诉讼记(四)1. 一审与二审的区别在哪里?二审的结果有哪些?2、如果发现二审中,法官适用法律错误或者程序错误,当事人应该怎么办?起诉4、上诉与二审、再审① 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②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二审终审制)二审法院处理结果:根据不同情形,可分别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依法改判,撤销或变更裁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等。二、审理与判决③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再审程序)②终审: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二审就是终审,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思考:如果发现二审适用法律或者程序错误怎么办?二、审理与判决拓展: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程序)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也称再审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裁定、判决)的错误。发现同级或上级法院已生效二审裁判确有错误当事人对已生效二审裁判,认为确有错误向有关机关申诉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生效二审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法院(上级法院)对各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生效二审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生效的二审刑事裁判、行政裁判,发现确有错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地方各级检察院报请上级检察院抗诉1、含义: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2、目的:在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裁判予以纠正3、启动场景:当事人等对已生效裁判,认为确有错误,可以向有关机关申诉,但不能停止裁判的执行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法院对各级法院、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生效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生效的刑事裁判、行政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有权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地方各级检察院发现同级或上级法院已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可报请上级检察院抗诉。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对原审裁判所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拓展:审判监督程序(来源百度百科)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起诉与应诉审理与判决审判监督程序上诉与二审应 诉(立案登记、送达)本框小结起 诉(含义、地位、管辖)开庭审理(一审)(含义、地位、阶段)1.(2022·湖北一模)经济困难的张某从某县山区的居民处收购了无合法来源的王锦蛇,准备高价销售谋取利益,被县林业局执法人员查获。县林业局依法没收王锦蛇,并对张某给予罚款处罚。张某对此极为不满,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某可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②张某可在休庭评议阶段阐明自己的意见③县林业局应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④张某可依法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行政纠纷不能用仲裁的方式解决,①说法错误。②:张某可在法庭辩论阶段阐明自己的意见,②错误。③: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应提供相关行政行为的证据,③符合题意。④:经济困难的张某可依法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实战演练D2.(2022·天津和平三模)某小区一顶楼住户在顶楼饲养鸽群,不仅气味难闻,而且持续产生噪音,影响邻居正常休息。住在该户楼下的老王多次尝试商谈无果,很是苦恼。解决老王的难题,你的建议是( )①“远亲不如近邻”,老王应该照顾相邻一方的利益②老王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以化解矛盾③老王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商事仲裁,给予法律制裁④老王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公正审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②④:常见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老王既然多次尝试与顶楼邻居商谈无果,那么他(她)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以化解矛盾,也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公正审理,②④符合题意。①:邻里关系应该考虑到双方利益,而不能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代价去照顾另外一方的利益,①说法错误。③:老王和邻居的矛盾属于民事纠纷,而商事仲裁适用于商业、经济领域,③说法有误。故本题选C。实战演练C4.(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B区的甲公司向设立C区的乙公司预定了一批布料,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了20万元定金,约定一周后送达。乙公司马上备货并发车前往,但因道路崎岖而翻车,布料无法按期送达,给甲公司造成了严重损失。甲公司向C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根据“被告就原告”的属地管辖原则,C区人民法院可以拒绝受理②乙公司因不可抗力导致违约,可以适当免除其违约责任③乙公司应当返还双倍定金,或者根据约定支付违约金④双方可以协议进行仲裁,但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根据“被告就原告”的属地管辖原则,甲公司向C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C区人民法院不可以拒绝受理,①排除。②:乙公司因道路崎岖而翻车,布料无法按期送达,不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②排除。③④:乙公司应当返还双倍定金,或者根据约定支付违约金,双方可以协议进行仲裁,但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实战演练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